第三百四十二章 選帥
盛世書香:二嫁富商相公 作者:南方有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秋桃從禦藥房迴來的時候,秋雪剛拜完師,她一聽就不幹了,兩手往腰上一叉,氣鼓鼓的說:“嬤嬤偏心,我也求了您這麽久,您怎麽就不答應?”
錦嬤嬤撫額:“答應,我答應還不行嗎?”
秋桃一喜,連忙也跟著拜了起來。
沁娘嘴角抽了抽,那藥理什麽的,她這輩子已經不指望學了,隻求懂一些基本的常識便可。
“行了,你快去煎藥吧。”錦嬤嬤把秋桃拉起來,“這裏是宮裏,這些事情可不敢交給那些宮人去做,你最好親自去。”
秋桃自然也明白,當即點頭,捧著剛拿迴來的藥便去了小廚房。
事情如錦嬤嬤所料的那般,宋懷接下來兩天果然沒有再來她的蘭夕殿,因為她起了皮疹的事情多多少少還是傳了些風聲出去,所以那些個娘娘公主們,就算是想要找個名目請她去小坐都望而卻步了。
沁娘倒也落了個清靜。
這兩天,皇帝那裏卻清淨不起來。
因為,苗疆使臣團已經離京了,但是派去支援苗疆的將領卻遲遲未決。
承安候去了西南,北境那邊有鎮北王世子,若再派個人去苗疆,那麽西蜀那邊的對峙就會出現鬆動,到時候西蜀難免會蠢蠢欲動。
況且,他聽說陵王就是往西蜀那邊逃的。
眾所周知,陵王的生母就是西蜀的公主,當年是聯姻才嫁到東臨來的,也因此,陵王才有底氣跟太子一爭。
如今他一逃,保不齊會利用母族的力量來對付東臨。
若是陵王去了西蜀興兵,那麽邊關那邊也一定很危險,這個時候如果要抽調一部分兵力去支援苗疆,那麽邊關的力量一定會受影響。
所以,這個被派出去的人,能力一定不能弱。
可是,這滿朝文武能帶兵的已經不多了,不是年紀大了就是經驗不足,在這個青黃不接的時候,國家到處都要用人,所以,皇帝能不著急麽?
這些天皇帝一直招六部大臣進宮商議這件事情,眾臣一至提議先拖著,到時候再看看情況。
很顯然,那些蠢蠢欲動的鄰國也在觀望,一時間就這麽僵持著,誰也沒有率先去打破這個僵局。
禦書房裏,死一般的安靜過後。
太子試探性的提議道:“父皇,兒臣認為,讓三弟帶兵去是最好的。”
皇帝詫異了一下,看著他問:“你三弟尚未入朝,這打仗的事情他也未必懂,讓他去不是壞事嗎?”
太子笑了笑:“父皇真是小看了三弟了,三弟雖未入朝,可自幼也是跟著兒臣一同承師受教,謀略和心智一點也不輸於兒臣,他這些年一直遊曆在外,但身為皇子,在國家危急時刻,也是他該出力的時候了。”
皇帝沉默了一會兒,宋懷又說:“當初夫子都誇過三弟,說他若是日後帶兵,定然是個難得的將才,而且這些年遊曆在外,他的眼界也非常人能比,相信對於堪測地形,因地製宜他應當比我們這些人運用得更加成熟。”
太子一黨的人雖不明白他為何突然間要舉薦三皇子宋玉,但這會兒見皇帝似乎有些意動,也連忙跟著附和起來。
“臣以為,太子說的甚是,如今在京中能用的將領不多,而且,那些個軍職低微的,又難免能力不足,若非太子不宜輕出,怕是太子殿下都忍不住要親自帶兵出去了吧。”
“是啊,如今在幾位皇子中,能夠堪當此任的,也就唯有三皇子而已。”
言尚書和齊尚書一向唯宋懷馬首是瞻,見宋懷一意要舉薦宋玉,頓時也跟著拍起了宋玉的彩虹屁,反正宋懷說什麽便是什麽。
“陛下,三殿下怕是不妥吧?”這時,一直立於皇帝身側的顧琛開口道,“三殿下就算是再聰明,但他畢竟從未領過兵,這次去苗疆前路遙遙,若是有差池,會有損我軍的士氣。”
宋懷看了他一眼,冷笑道:“顧統領這般攔著,莫不是想要自己親自上陣?”
顧琛抱拳道:“臣不過是就事論事,若陛下信得過臣,讓臣去,臣自然是不敢推辭的。”
宋懷一噎,隨即心裏冷哼了一聲,你想去,美的你!
這可是他除掉宋玉的大好機會,可不能就這麽讓顧琛給攪和了,於是,他加緊又勸道:“父皇,兒臣聽聞三弟前些天去軍中逛了一圈,還打敗了幾將高階將領,將士們似乎很喜歡他,還跟他一同論起了戰術,三弟絕對是胸有溝壑,而且,三弟畢竟已成年,他早晚都要入朝的,不可能在外麵遊蕩一輩子,父皇何不借此機會曆練他一番,將來給他封王,別人也沒話說。”
他幾句話,像是處處替宋玉著想似的,說得皇帝越發的心動了。
“父皇,五弟和七弟都年幼,而且也不成氣候,但三弟不一樣,他明明有才,為何不能替朝廷效力呢?如今這個機會極好,隻是領兵去苗疆支援一下而已,也不一定會打起來,而且,就算真打起來了,他一個皇子,也不需要他親自上戰場,也出不了什麽大事,父皇若是不放心,多給他配幾個偏將好手便是了。”
宋懷一番話,說得真是體貼入微,就連一旁的那些六部大臣聽著都感動極了,覺得這個太子當真是好哥哥,處處為弟弟著想。
“陛下,西蜀那邊一旦知道領兵前去的三殿下並無任何作戰經驗,怕是會立馬興兵進犯,到時候若是出了差池,後果難料啊。”顧琛從皇帝身側站出來,對著皇帝抱拳深深的揖了下去,一臉懇切的說道,“還望陛下三思。”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宋懷斜了他一眼,不冷不熱的說道:“顧統這般三番四次的阻攔三弟建功立業,究竟是何居心?他不能去,若是你去,你能保證讓西蜀按兵不動麽?顧琛,你也沒打過仗,你們顧家三代以內也沒有出過武將。”
顧琛抿唇,也不再說話了。
宋懷見狀,以為他被駁得無言以對了,隨即加緊了對皇帝說道:“父皇,去苗疆並不是最兇險的,況且,邊關不是還有鎮守邊境的地方軍將領麽?他們一直在那邊坐鎮守著,這麽多年來西蜀也沒敢輕易來犯,說明地方軍的能力足以應對,不會出什麽亂子的,三弟此去,不過是曆練而已,出不了什麽亂子,況且,三弟入朝,總要有個開端的。”
皇帝一聽,宋懷說得也有道理,即便是五皇子七皇子不入朝,三皇子也不可能永遠不入朝的,畢竟,他的生母是當今的皇後,他母族的力量仍舊不可忽視,皇帝也希望他的母族能夠盡心盡力的為朝廷所用。
但三皇子若是一直不入朝,那麽他的母族終歸是沒那麽用心的,畢竟,人都是要有盼頭的。
皇帝也是從皇子坐到這個位置上來的,這各中的利害關係自然是看得比旁人更清楚。
“就依太子,傳三皇子進宮。”皇帝一垂定音的說道。
顧琛垂下眼眸,遮住了眼底一閃而過的亮光。
宋懷自以為自己計劃成功了,得意的看了顧琛一眼,甚至從禦書房出來的時候,他還特地靠近顧琛低語了一句:“顧統領,這次怕是要讓你失望了,三弟這次出征是去定了,而且,有沒有命迴來,就要看他的造化了,顧統領想要找一條退路,怕是隻能來求我了。”
言外之意就是,他想要跟三皇子聯手,怕是沒那個機會了,他顧琛若是不想日後死得太難看,隻能來投靠他,為他所用。
顧琛麵無表情的看了他一眼,什麽也沒說,抬腳直接走了。
宋懷心情好,也沒計較他的無禮。
他突然想起好幾天沒去蘭夕殿了,不如趁著這次心情好去看看,於是,他抬腳就往蘭夕殿的方向走去。
沁娘這些天耳根清淨了許多,正在殿內跟秋桃下棋。
“小姐,你就不能讓奴婢幾招嗎?每迴都這般狠,多沒意思啊。”秋桃嘟了嘟嘴道。
“你這丫頭,小姐都讓了你十幾迴了,而且,你悔棋都悔了不下五迴了,小姐也沒說什麽,你倒是抱怨起來了。”錦嬤嬤在一旁縫製著藥囊,一邊沒好氣的說道。
“可就是這樣奴婢也下不過小姐啊。”秋桃托著腮,兩眼可憐巴巴的瞪著棋盤,她的這一方,一看就是兵敗如山倒,她恐怕再練個十年也別想贏沁娘。
秋桃在心裏默默的歎了口氣,心想,她若當真出身在富貴人家,每天都要學這些乏味的東西,多無聊啊。
“好了,不下了,看你這樣子,一會兒要再輸了,怕是一整天都要不高興了。”沁娘將手中的白子一投,伸了個懶腰,“去拿點吃的來吧,我餓了。”
秋桃一聽,眼睛立馬亮了:“奴婢這就去給小姐弄些吃的來。”
說完,她噌地一下下了蹋,飛快的往小廚房方向跑去。
錦嬤嬤望著她飛快消失的背影,搖頭歎了口氣:“瞧這丫頭,越發的冒失了。”
沁娘慢慢的將棋子撿迴棋盒裏,說:“隻要她在外麵不冒失就好,在我麵前冒失點也無妨。”
錦嬤嬤笑眯眯的說:“小姐就慣著她吧,這丫頭都給慣壞了。”
主仆二人聊著,突聽外麵的宮人齊齊的叫著:“參見太子殿下!”
錦嬤嬤撫額:“答應,我答應還不行嗎?”
秋桃一喜,連忙也跟著拜了起來。
沁娘嘴角抽了抽,那藥理什麽的,她這輩子已經不指望學了,隻求懂一些基本的常識便可。
“行了,你快去煎藥吧。”錦嬤嬤把秋桃拉起來,“這裏是宮裏,這些事情可不敢交給那些宮人去做,你最好親自去。”
秋桃自然也明白,當即點頭,捧著剛拿迴來的藥便去了小廚房。
事情如錦嬤嬤所料的那般,宋懷接下來兩天果然沒有再來她的蘭夕殿,因為她起了皮疹的事情多多少少還是傳了些風聲出去,所以那些個娘娘公主們,就算是想要找個名目請她去小坐都望而卻步了。
沁娘倒也落了個清靜。
這兩天,皇帝那裏卻清淨不起來。
因為,苗疆使臣團已經離京了,但是派去支援苗疆的將領卻遲遲未決。
承安候去了西南,北境那邊有鎮北王世子,若再派個人去苗疆,那麽西蜀那邊的對峙就會出現鬆動,到時候西蜀難免會蠢蠢欲動。
況且,他聽說陵王就是往西蜀那邊逃的。
眾所周知,陵王的生母就是西蜀的公主,當年是聯姻才嫁到東臨來的,也因此,陵王才有底氣跟太子一爭。
如今他一逃,保不齊會利用母族的力量來對付東臨。
若是陵王去了西蜀興兵,那麽邊關那邊也一定很危險,這個時候如果要抽調一部分兵力去支援苗疆,那麽邊關的力量一定會受影響。
所以,這個被派出去的人,能力一定不能弱。
可是,這滿朝文武能帶兵的已經不多了,不是年紀大了就是經驗不足,在這個青黃不接的時候,國家到處都要用人,所以,皇帝能不著急麽?
這些天皇帝一直招六部大臣進宮商議這件事情,眾臣一至提議先拖著,到時候再看看情況。
很顯然,那些蠢蠢欲動的鄰國也在觀望,一時間就這麽僵持著,誰也沒有率先去打破這個僵局。
禦書房裏,死一般的安靜過後。
太子試探性的提議道:“父皇,兒臣認為,讓三弟帶兵去是最好的。”
皇帝詫異了一下,看著他問:“你三弟尚未入朝,這打仗的事情他也未必懂,讓他去不是壞事嗎?”
太子笑了笑:“父皇真是小看了三弟了,三弟雖未入朝,可自幼也是跟著兒臣一同承師受教,謀略和心智一點也不輸於兒臣,他這些年一直遊曆在外,但身為皇子,在國家危急時刻,也是他該出力的時候了。”
皇帝沉默了一會兒,宋懷又說:“當初夫子都誇過三弟,說他若是日後帶兵,定然是個難得的將才,而且這些年遊曆在外,他的眼界也非常人能比,相信對於堪測地形,因地製宜他應當比我們這些人運用得更加成熟。”
太子一黨的人雖不明白他為何突然間要舉薦三皇子宋玉,但這會兒見皇帝似乎有些意動,也連忙跟著附和起來。
“臣以為,太子說的甚是,如今在京中能用的將領不多,而且,那些個軍職低微的,又難免能力不足,若非太子不宜輕出,怕是太子殿下都忍不住要親自帶兵出去了吧。”
“是啊,如今在幾位皇子中,能夠堪當此任的,也就唯有三皇子而已。”
言尚書和齊尚書一向唯宋懷馬首是瞻,見宋懷一意要舉薦宋玉,頓時也跟著拍起了宋玉的彩虹屁,反正宋懷說什麽便是什麽。
“陛下,三殿下怕是不妥吧?”這時,一直立於皇帝身側的顧琛開口道,“三殿下就算是再聰明,但他畢竟從未領過兵,這次去苗疆前路遙遙,若是有差池,會有損我軍的士氣。”
宋懷看了他一眼,冷笑道:“顧統領這般攔著,莫不是想要自己親自上陣?”
顧琛抱拳道:“臣不過是就事論事,若陛下信得過臣,讓臣去,臣自然是不敢推辭的。”
宋懷一噎,隨即心裏冷哼了一聲,你想去,美的你!
這可是他除掉宋玉的大好機會,可不能就這麽讓顧琛給攪和了,於是,他加緊又勸道:“父皇,兒臣聽聞三弟前些天去軍中逛了一圈,還打敗了幾將高階將領,將士們似乎很喜歡他,還跟他一同論起了戰術,三弟絕對是胸有溝壑,而且,三弟畢竟已成年,他早晚都要入朝的,不可能在外麵遊蕩一輩子,父皇何不借此機會曆練他一番,將來給他封王,別人也沒話說。”
他幾句話,像是處處替宋玉著想似的,說得皇帝越發的心動了。
“父皇,五弟和七弟都年幼,而且也不成氣候,但三弟不一樣,他明明有才,為何不能替朝廷效力呢?如今這個機會極好,隻是領兵去苗疆支援一下而已,也不一定會打起來,而且,就算真打起來了,他一個皇子,也不需要他親自上戰場,也出不了什麽大事,父皇若是不放心,多給他配幾個偏將好手便是了。”
宋懷一番話,說得真是體貼入微,就連一旁的那些六部大臣聽著都感動極了,覺得這個太子當真是好哥哥,處處為弟弟著想。
“陛下,西蜀那邊一旦知道領兵前去的三殿下並無任何作戰經驗,怕是會立馬興兵進犯,到時候若是出了差池,後果難料啊。”顧琛從皇帝身側站出來,對著皇帝抱拳深深的揖了下去,一臉懇切的說道,“還望陛下三思。”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宋懷斜了他一眼,不冷不熱的說道:“顧統這般三番四次的阻攔三弟建功立業,究竟是何居心?他不能去,若是你去,你能保證讓西蜀按兵不動麽?顧琛,你也沒打過仗,你們顧家三代以內也沒有出過武將。”
顧琛抿唇,也不再說話了。
宋懷見狀,以為他被駁得無言以對了,隨即加緊了對皇帝說道:“父皇,去苗疆並不是最兇險的,況且,邊關不是還有鎮守邊境的地方軍將領麽?他們一直在那邊坐鎮守著,這麽多年來西蜀也沒敢輕易來犯,說明地方軍的能力足以應對,不會出什麽亂子的,三弟此去,不過是曆練而已,出不了什麽亂子,況且,三弟入朝,總要有個開端的。”
皇帝一聽,宋懷說得也有道理,即便是五皇子七皇子不入朝,三皇子也不可能永遠不入朝的,畢竟,他的生母是當今的皇後,他母族的力量仍舊不可忽視,皇帝也希望他的母族能夠盡心盡力的為朝廷所用。
但三皇子若是一直不入朝,那麽他的母族終歸是沒那麽用心的,畢竟,人都是要有盼頭的。
皇帝也是從皇子坐到這個位置上來的,這各中的利害關係自然是看得比旁人更清楚。
“就依太子,傳三皇子進宮。”皇帝一垂定音的說道。
顧琛垂下眼眸,遮住了眼底一閃而過的亮光。
宋懷自以為自己計劃成功了,得意的看了顧琛一眼,甚至從禦書房出來的時候,他還特地靠近顧琛低語了一句:“顧統領,這次怕是要讓你失望了,三弟這次出征是去定了,而且,有沒有命迴來,就要看他的造化了,顧統領想要找一條退路,怕是隻能來求我了。”
言外之意就是,他想要跟三皇子聯手,怕是沒那個機會了,他顧琛若是不想日後死得太難看,隻能來投靠他,為他所用。
顧琛麵無表情的看了他一眼,什麽也沒說,抬腳直接走了。
宋懷心情好,也沒計較他的無禮。
他突然想起好幾天沒去蘭夕殿了,不如趁著這次心情好去看看,於是,他抬腳就往蘭夕殿的方向走去。
沁娘這些天耳根清淨了許多,正在殿內跟秋桃下棋。
“小姐,你就不能讓奴婢幾招嗎?每迴都這般狠,多沒意思啊。”秋桃嘟了嘟嘴道。
“你這丫頭,小姐都讓了你十幾迴了,而且,你悔棋都悔了不下五迴了,小姐也沒說什麽,你倒是抱怨起來了。”錦嬤嬤在一旁縫製著藥囊,一邊沒好氣的說道。
“可就是這樣奴婢也下不過小姐啊。”秋桃托著腮,兩眼可憐巴巴的瞪著棋盤,她的這一方,一看就是兵敗如山倒,她恐怕再練個十年也別想贏沁娘。
秋桃在心裏默默的歎了口氣,心想,她若當真出身在富貴人家,每天都要學這些乏味的東西,多無聊啊。
“好了,不下了,看你這樣子,一會兒要再輸了,怕是一整天都要不高興了。”沁娘將手中的白子一投,伸了個懶腰,“去拿點吃的來吧,我餓了。”
秋桃一聽,眼睛立馬亮了:“奴婢這就去給小姐弄些吃的來。”
說完,她噌地一下下了蹋,飛快的往小廚房方向跑去。
錦嬤嬤望著她飛快消失的背影,搖頭歎了口氣:“瞧這丫頭,越發的冒失了。”
沁娘慢慢的將棋子撿迴棋盒裏,說:“隻要她在外麵不冒失就好,在我麵前冒失點也無妨。”
錦嬤嬤笑眯眯的說:“小姐就慣著她吧,這丫頭都給慣壞了。”
主仆二人聊著,突聽外麵的宮人齊齊的叫著:“參見太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