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九道擎天水柱噴湧而出的時候,整個長安城,所有修煉的人都在同一時間感受到。
長安城有驚天大水湧入,這簡直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徐平安被宋天宮拽著,懸浮在空中,大約五六個唿吸時間,供奉司的供奉首先到場,第一反應就是想鎮壓下去。
原本九道擎天水柱接天連碧,此時因為到來供奉司的幾人直接將其中一道擊潰,當擎天水柱潰散的瞬間,所有在場的人都明白過來,水是無孔不入的,順著公主行宮為起點,周邊被大水無情吞沒。
所有發生的這些事情,不過是在電光火石之間。
見事態並沒有好轉,供奉司其中一名供奉,淩空禦劍朝著宋天工而來,開口問道。
“宋玄使,不知此間究竟發生了什麽?”
宋天工看了對方一眼,搖了搖頭,開口說道。
“不清楚!”
供奉司見如此迴複,也未曾說什麽,轉身返迴與供奉司的其他幾名供奉迅速返迴,隻留下了一名在看護現場。
“頭兒,公主這群人有問題。”徐平安被宋天工托起,淩空遙遙望著餘下八道擎天般的水柱。
看著周邊場景,房屋已被洪水直接傾覆,長安城的人口何其密集,隻不過盞茶功夫時間,已有不少唿喊求救的聲音。
“我眼睛不瞎!”說完話,宋天工將徐平安以及其他幾名黃使放置到一個相對安全的位置,便參與到救人當中去了。
此時,長安城宰相府。
“看來陛下所料不錯,這些宵小竟妄圖撬動國運。”
“宰相大人,話雖如此,但還是不得不防,既然三公都有言,天下將有動蕩,若因宵小引起國運被撬動,我怕諸多必受牽連。”
二人對完話,仿佛陷入沉思之中,隻見宰相府客廳的茶幾之上,有淡淡指甲敲擊的聲音。
“去虎賁軍調動避水珠,出城要道全部封鎖,下令宗派弟子遠離神都,違者殺!”
......
此時此刻,徐平安眼看不少百姓陷入洪流之中,天空之上的八道擎天水柱越來越大,突然一道雷芒閃過天空,徐平安被宋天工連忙拉到一邊。
“那是什麽?”徐平安疑惑的問道。
“竟然請來了避水珠,看來沒有大礙了。”宋天工沒有直接迴複徐平安的話語,而是感歎了一句。
徐平安沒有說話,沉默著看著場景變化,還伴隨著民眾哭呐喊叫的聲音。
原本天空之上的八道擎天水柱,在遇到那道圓形的雷芒時,一下子便全部緩緩流淌下來。如果說之前的擎天水柱蘊藏著洶湧的能量,在碰到避水珠後,就成了一道緩緩流動的溪流,向大地垂落,崩潰的水勢一下子被控製住了。
宋天工感歎完沒有大礙的時候,也就五六個唿吸的時間,正準備攜帶著徐平安離開,突然水勢翻轉,兩條青色巨蟒從中立起,猶如之前兩道擎天水柱般大小,一雙眼睛就仿佛是一雙燈籠一般,冷冷的觀看著城內。
“大膽蛇妖!竟敢在此放肆!”
一聲叱喝,供奉司的人朝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團團圍住兩條青蛇。
“嗬嗬嗬~大漢國運已失,總有一天會被滅亡。”一道尖銳的聲音響起,同時伴隨著陣陣威壓,站在遠處觀看的徐平安隻感覺有一座大山向自己壓來。
長安城內,被妖物以水法動亂,供奉司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所以一上來,直接下了死手,絲毫沒有留情的餘地。
兩條青蛇在水浪中翻滾,但無論如何掙紮,總是被供奉司的人壓得死死的。
這時,一道人影飛來,遠遠落在眾人之上,停留在兩條青蛇麵前,按理來說,兩條青蛇如同高樓大廈一般,人影僅僅八尺,完全是龐然大物與螻蟻對立。
但當這道人影憑空停留時,兩條青蛇還在翻滾的身軀頓時失了力氣,立在原地一動不動。
“既然你們早有覺悟,今日便祭奠在此,也算將功補過。”
說完話,這道人影雙掌向上,地上的人群被無形力量分開,所有有水的地方全部往人影下方匯聚,漸漸形成一方池塘,忽然兩條青蛇一動,便立於這池塘之上,形成兩座橋梁。
徐平安何曾見過這般場景,正想發問,就被宋天工拉到一旁,然後快速的離開。
“這是供奉司第三供奉,一身玄法已到登峰造極的地步,有他在一切無恙,我們撤。”
宋天工都如此說,徐平安更沒有其他意見,就在二人離去同時,一支支軍隊進入現場。徐平安認識這支軍隊就是聞名天下的虎賁軍。
當徐平安和宋天工一起迴到繡衣禦史府的時候,正巧江舟和魏玉峰一起出來,在宋天工的吩咐下,徐平安和江舟以及魏玉峰三人前往殉職的黃使家裏安排撫恤。
一路上,徐平安和江舟和魏玉峰講解事情經過,料是徐平安如何猜想,都猜不到原來那兩條青蛇竟是昭儀公主和身邊奴婢莎莎。
準確的說,前往長安城的並不是真正的昭儀公主,反而是一名妖族,問題奇怪就奇怪在這裏,真正的昭儀公主去了哪裏?為什麽蛇妖可以拿著聯姻的詔書來到大漢。
不過這一切都和徐平安無關,見識了兩條蛇妖所帶來的威懾力,徐平安覺得自己現在很有必要修行,心裏想到這些,決定晚些時候,再去拜訪郭昌,求教一番。
畢竟現在是徐平安去交接撫恤金的事情,可不想將來別人交接他。
三人一路上聊七聊八,在江舟嘴裏,徐平安知道了軍機處下達了所有宗門修行之人遠離長安的政令,違者一經發現,殺無赦!
徐平安原本打算想問一下江舟和魏玉峰一些關於供奉司以及蛇妖的問題,但江舟和魏玉峰也不清楚供奉司的情況,想想徐平安也就釋然,江舟和魏玉峰和他一般,不過是繡衣禦史府裏的普通黃使,要權力沒有權力,要能力,連能力都沒有,如果不是因為繡衣禦史府的地位非凡,恐怕連衙門捕快都比黃使混得要好。
長安城有驚天大水湧入,這簡直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徐平安被宋天宮拽著,懸浮在空中,大約五六個唿吸時間,供奉司的供奉首先到場,第一反應就是想鎮壓下去。
原本九道擎天水柱接天連碧,此時因為到來供奉司的幾人直接將其中一道擊潰,當擎天水柱潰散的瞬間,所有在場的人都明白過來,水是無孔不入的,順著公主行宮為起點,周邊被大水無情吞沒。
所有發生的這些事情,不過是在電光火石之間。
見事態並沒有好轉,供奉司其中一名供奉,淩空禦劍朝著宋天工而來,開口問道。
“宋玄使,不知此間究竟發生了什麽?”
宋天工看了對方一眼,搖了搖頭,開口說道。
“不清楚!”
供奉司見如此迴複,也未曾說什麽,轉身返迴與供奉司的其他幾名供奉迅速返迴,隻留下了一名在看護現場。
“頭兒,公主這群人有問題。”徐平安被宋天工托起,淩空遙遙望著餘下八道擎天般的水柱。
看著周邊場景,房屋已被洪水直接傾覆,長安城的人口何其密集,隻不過盞茶功夫時間,已有不少唿喊求救的聲音。
“我眼睛不瞎!”說完話,宋天工將徐平安以及其他幾名黃使放置到一個相對安全的位置,便參與到救人當中去了。
此時,長安城宰相府。
“看來陛下所料不錯,這些宵小竟妄圖撬動國運。”
“宰相大人,話雖如此,但還是不得不防,既然三公都有言,天下將有動蕩,若因宵小引起國運被撬動,我怕諸多必受牽連。”
二人對完話,仿佛陷入沉思之中,隻見宰相府客廳的茶幾之上,有淡淡指甲敲擊的聲音。
“去虎賁軍調動避水珠,出城要道全部封鎖,下令宗派弟子遠離神都,違者殺!”
......
此時此刻,徐平安眼看不少百姓陷入洪流之中,天空之上的八道擎天水柱越來越大,突然一道雷芒閃過天空,徐平安被宋天工連忙拉到一邊。
“那是什麽?”徐平安疑惑的問道。
“竟然請來了避水珠,看來沒有大礙了。”宋天工沒有直接迴複徐平安的話語,而是感歎了一句。
徐平安沒有說話,沉默著看著場景變化,還伴隨著民眾哭呐喊叫的聲音。
原本天空之上的八道擎天水柱,在遇到那道圓形的雷芒時,一下子便全部緩緩流淌下來。如果說之前的擎天水柱蘊藏著洶湧的能量,在碰到避水珠後,就成了一道緩緩流動的溪流,向大地垂落,崩潰的水勢一下子被控製住了。
宋天工感歎完沒有大礙的時候,也就五六個唿吸的時間,正準備攜帶著徐平安離開,突然水勢翻轉,兩條青色巨蟒從中立起,猶如之前兩道擎天水柱般大小,一雙眼睛就仿佛是一雙燈籠一般,冷冷的觀看著城內。
“大膽蛇妖!竟敢在此放肆!”
一聲叱喝,供奉司的人朝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團團圍住兩條青蛇。
“嗬嗬嗬~大漢國運已失,總有一天會被滅亡。”一道尖銳的聲音響起,同時伴隨著陣陣威壓,站在遠處觀看的徐平安隻感覺有一座大山向自己壓來。
長安城內,被妖物以水法動亂,供奉司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所以一上來,直接下了死手,絲毫沒有留情的餘地。
兩條青蛇在水浪中翻滾,但無論如何掙紮,總是被供奉司的人壓得死死的。
這時,一道人影飛來,遠遠落在眾人之上,停留在兩條青蛇麵前,按理來說,兩條青蛇如同高樓大廈一般,人影僅僅八尺,完全是龐然大物與螻蟻對立。
但當這道人影憑空停留時,兩條青蛇還在翻滾的身軀頓時失了力氣,立在原地一動不動。
“既然你們早有覺悟,今日便祭奠在此,也算將功補過。”
說完話,這道人影雙掌向上,地上的人群被無形力量分開,所有有水的地方全部往人影下方匯聚,漸漸形成一方池塘,忽然兩條青蛇一動,便立於這池塘之上,形成兩座橋梁。
徐平安何曾見過這般場景,正想發問,就被宋天工拉到一旁,然後快速的離開。
“這是供奉司第三供奉,一身玄法已到登峰造極的地步,有他在一切無恙,我們撤。”
宋天工都如此說,徐平安更沒有其他意見,就在二人離去同時,一支支軍隊進入現場。徐平安認識這支軍隊就是聞名天下的虎賁軍。
當徐平安和宋天工一起迴到繡衣禦史府的時候,正巧江舟和魏玉峰一起出來,在宋天工的吩咐下,徐平安和江舟以及魏玉峰三人前往殉職的黃使家裏安排撫恤。
一路上,徐平安和江舟和魏玉峰講解事情經過,料是徐平安如何猜想,都猜不到原來那兩條青蛇竟是昭儀公主和身邊奴婢莎莎。
準確的說,前往長安城的並不是真正的昭儀公主,反而是一名妖族,問題奇怪就奇怪在這裏,真正的昭儀公主去了哪裏?為什麽蛇妖可以拿著聯姻的詔書來到大漢。
不過這一切都和徐平安無關,見識了兩條蛇妖所帶來的威懾力,徐平安覺得自己現在很有必要修行,心裏想到這些,決定晚些時候,再去拜訪郭昌,求教一番。
畢竟現在是徐平安去交接撫恤金的事情,可不想將來別人交接他。
三人一路上聊七聊八,在江舟嘴裏,徐平安知道了軍機處下達了所有宗門修行之人遠離長安的政令,違者一經發現,殺無赦!
徐平安原本打算想問一下江舟和魏玉峰一些關於供奉司以及蛇妖的問題,但江舟和魏玉峰也不清楚供奉司的情況,想想徐平安也就釋然,江舟和魏玉峰和他一般,不過是繡衣禦史府裏的普通黃使,要權力沒有權力,要能力,連能力都沒有,如果不是因為繡衣禦史府的地位非凡,恐怕連衙門捕快都比黃使混得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