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老者便是這家酒樓的掌櫃,少年則是他的養孫,二人相依為命,靠著這酒樓營生,有些結餘。


    掌櫃名叫做王木良,除了這對老少,還有一名性趙的後廚大師傅和一名姓劉的賬房先生,皆是本地人。少年人是王木良在十三年前兩朝最後大戰的死人堆裏撿來的,當時兩朝交戰,民不聊生。


    王木良是一個貨商遊郎,戰禍不太平,沒有娶妻生子,為了維持生計,四十三歲還在走商恰巧經過了鎮北山溝裏的死人坑,發現四五個月大的小娃兒,不忍一條生命就此在山野間成為孤魂野鬼,好心收養了這個小娃兒,一晃就是十三年過去了。


    小孩無名姓,便隨了他的姓氏,請了泰和街私塾教書先生李先生取了“連清”名字,至此王木良膝下便多了個養老送終的養孫。


    後來王木良收養了這個孩子便不能在遊貨郎,便在鎮上用多年的積蓄租了個麵鋪,後又經營了這家酒樓,請了個賬房和後廚,日子也過得平靜,老人有個孩子,也算享受天倫,時光不經琢磨,慢慢就把王連清拉扯大了。


    日上三竿,隔著福春街兩條街的一條小巷口的早點攤,四個身著捕快官府的男人圍著一個方桌,喝了杯早茶,不一會,早點攤的老板恭恭敬敬的端來四碗現磨的熱豆漿,和一盤剛炸好的油條,客客氣氣對著正北挺坐把官刀的大漢恭敬的說道:“邢捕頭,三個位官爺,你們的早點弄好了,我這就給你們擺上。”


    說完那位叫邢捕頭的大漢點了點頭,老板從夥計手中接過盤子就開始擺,擺完說了句:“官爺還有什麽需要招唿一聲,小的馬上過來,這就告退。”說完就恭恭敬敬徑直離開。


    等了老板離開,幾個人就開始動起了筷子,吃了起來,也不說話。約麽一會,姓邢的捕頭放下了手頭的筷子,喝了一口豆漿,抿了抿嘴,看了三人一眼,問一句:“這幾日小鎮有無異常事發生?”,


    聽到姓邢的問話,其他三位也放下了手中的油條,取了絲巾擦了擦嘴,互相看了一眼,其中有一人低聲說道:“頭,有。”


    “何事?”


    “最近小鎮來了三位扮相奇怪江湖人,不知所為何事。”


    “哦?那叫弟兄們多加防範,隻要那些個人不是違反朝廷禁令,他們愛幹什麽都隨他們,隻要不在我們地盤上弄出太大動靜,驚了上麵就好辦。”


    “是,頭。”三人低聲異口同聲迴答到。


    完了,又開始不說話的吃喝起來,過了些時,留下了幾個銅子,也不和老板打招唿就徑直離開,老板反應過來,四人已經走遠,漸消失在街口。


    上善樓在旭日初生的拂照下,頗顯清奇,古色生香的牌匾在光影斑駁間“上善樓”這三個大字仿佛活靈活現,加之晨時無人,靜之無聲,這到不像是一個吃飯的好去處。


    上善樓臨福春街口,來客自是一目了之。雖比不上泰和街的泰寧樓,臨河街的寶膳居這樣的規格,樣式,菜色等。


    但是口碑也是極好的,因為老掌櫃好善樂施,加之安守本分,從不欺客半分毫厘,加之與鄰裏關係和睦處之,誠德相待,故得老客喜愛,吃飯喝茶常聚之。


    上善樓雖菜品樣式不多,但後廚趙師傅也是二十年老廚手藝,菜品不言而談,自是相當入道。更是因本地人,對家鄉菜也是如數家珍,得心應手。加之上善樓味美價廉,一般行腳貨郎,江湖遊方,過往商人,遊俠術士之類身無長物的客人常入店打尖,對店內北望鎮的地方美味真是讚不絕口,故而上善樓也為常人道哉。


    至於好好的一家酒樓為什麽叫了“上善樓”的名字,也成為來此打尖的客商的好奇之處,話說當年王老掌櫃來到鎮上買了個門麵開了個麵鋪開始做起了生意,倒也是安平樂道。


    有一日,忙活一天的王老掌櫃送走了最後一批客人,準備收拾收拾關門打烊,忽而聽聞屋內小連清哭聲而起,於是放下手中活路,趕忙往屋內抱出小連清,在堂內來迴寵溺的安撫,不一會小連清安靜的睡著了,剛欲轉身,卻發現門口矗立著一個中年道人,頭發有些散亂,麵色略微蒼白,手提一尺拂塵,背背一柄長劍,繡著太極圖案的道袍略微有些老舊,卻也麵善。


    看著大門突然出現的這道人,王木良一愣,沒等他說什麽,道人微微一笑先說出了話:“善人,打擾了,貧道從越氏而來,遊方至此,奈何路途遙遠,盤纏所剩於無,能不能行施一碗素麵,功德無量。”


    說完道人行了個道家擺拂禮,後抬頭看著王木良臉色略微尷尬的笑了笑,王木良釋然,笑道:“道長客氣,無妨,歇息片刻,我稍許給你煮來。”說完王木良抱著小王連清往後廚走,中年道長看著王木良抱著懷中小嬰兒一臉寵溺的往後廚走,道人打了句禪語:“善也,善也。”


    些許,掌櫃的端來一碗熱乎乎的湯麵,剛上桌道人就迫不及待的動起筷子,乎乎的大吃起來,這架勢許是道人久未吃上熱食,三下兩下就把大碗麵吃下不到一半了,太平盛世,掌櫃的到是很久未見般吃相之人,看著道人吃麵不覺好笑。


    興許是吃得太過起勁,道人倒是沉浸在自己吃麵的事上,忘記了邊上還有個掌櫃看著他,等他發現這窘事瞬間又尷尬的笑了起來。


    掌櫃發現了他的尷尬之處,言道:“道長慢些,不夠還有。”


    道人點了點頭,自顧自的吃起來,不一會他放下手中的筷子,端起碗,吹了吹碗裏的熱氣,喝起湯來,到最後舉起碗把碗內的湯汁全部一滴不剩的喝完,心滿意足的把碗放下,微微的嗔了嗔打了個嗝。


    王掌櫃見勢忙問道:“夠麽道長,不夠我再去為你添來。”


    道人麵帶微笑,單手為掌豎於胸前對王掌櫃行了個禮道:“多謝善人,足矣,足矣。”


    “那便好,你歇息片刻,我且收拾,過些時前來與你說話。”


    “好,好。”


    收拾了一會,王掌櫃抱著王連清從屋內走來,坐在了道人桌子對麵,和道人聊了起來。後王掌櫃得知,道人乃越氏一道門門生,下山遊方修善積德修行,王掌櫃也知道有道門存在,小老百姓,其中細節也不甚清楚,不過街坊紅白喜事倒是有請過高人來場作法或占卜看相看風水,故而也不奇怪,天南海北的聊了起來,最後聊到了王連清這個孩子,王掌櫃把一切告訴道人,道人不忍到:“民生塗炭也。”


    最後道人請求能否摸摸孩子,看能否福賜這孩子一份機緣。王掌櫃聽得雲裏霧裏,也聽不明白,看著道人也不是什麽惡人,便答應了他,把王連清抱近他,道人放下手中拂塵,雙手對小王連清摸了起來,從頭部開始往下摸,手,背,腳,王掌櫃隻是覺得奇怪,約麽一會,道人搖了搖頭,歎氣了口氣:“哎,凡人也。”


    王掌櫃不明所以,道人最後對著王掌櫃說道:“近遊方至此,甚是感謝善人行恩施善,無以迴報,鄙有一物贈予小善人,戴之可延年益壽,可於危難之間,尚保其命。”遂從懷中取出一物,是一枚很普普通通的玉佩,道人閉眼捏緊手中玉佩,越有三口茶的功夫,睜開眼,張開手中玉佩,麵帶微笑遞給了王掌櫃。


    王掌櫃將信將疑,也不好推卻道人美意,便收下了,言道:“如此便謝謝道長美意。”


    道人搖搖頭:“不不不,行恩施善,必有福報。”


    後聊到王掌櫃有些小利,預購一處門院開一家酒樓,就此安生,看道人高人模樣,估計也懂得風水之學,欲請其幫尋一好去處,求之,道人也不推辭,言道:“妙也,稍等些時,這便去尋。”


    話說完,道人出了門,拐個街口,幾個閃身,出現在了北山上,盤坐在一塊涯間巨石上,要是被小鎮之人發現,肯定驚為天人。道人打量著鎮北這片上高如雲不見首的山脈說了句:“山有靈兮。”


    看著北望鎮三街九巷大體格局,眼睛看著福春街口的一座二層小院,自言自語道:“上善若水,萬利不爭。凡人也,不爭也,得安生。”


    而後閉目打坐起來。


    一炷香後,道人出現在麵鋪門口,麵帶微笑對迎過來的王掌櫃說道:“已經選好,富春街口二層小樓院,且寄安生,十年無憂。”


    “辛苦道長了,快快請進。”


    “不必了,我有急事欲往西去,就不再叨擾。”


    王掌櫃聽到道人要走,急忙從袖內掏出一小錢袋攥在手上,急忙說道:“道長還有一事,煩請給新店提個名兒吧。”


    道人想了想:“上善樓,出聖入凡如何?”


    王掌櫃也聽不明白,既是高人,必要道理。上前遞給道人剛剛在手上的小錢袋道:“勞煩道長選地提名,小小心意,討個好彩。”


    道人微微一笑:“如此便多謝善人,這便告辭,有緣再會。”說完行了個道禮,不等王掌櫃客套,轉身便離開了。


    王掌櫃目送道人離開,心中詫異:這可真是個怪人。


    迴到鋪內,王掌櫃把道人送給王連清的小玉佩貫了根紅繩,戴在了小連清的脖子上,剛還在哭鬧的王連清安安靜靜的睡著了,王掌櫃覺得頗為奇異,更八九分認定道人是位高人。


    而後王掌櫃便買下了道人所指之處,雇了位賬房和後廚,開起了酒樓,請了鎮東最出名的木匠師傅雕刻了“上善樓”三字的精美牌匾,時至今日,這酒樓已經曆經十餘載,小有名氣。


    每當人問起何故取這個名字,掌櫃總是笑著說,這是位不願透漏姓名遊方高人所提,是善緣所致,上善樓便由此而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止玄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今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今香並收藏止玄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