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寧克任說完就衝出陣去,既然無路可逃,不如賭一下命運,要讓宋人看看西夏好漢不屈的身姿;楊誌也在重甲騎兵中脫穎而出,謀寧克任的大斧和楊誌的鋼槍重重地磕在一起,發出一聲激烈的金鐵交鳴聲。謀寧克任被震得身形在馬上晃了兩晃,已經被楊誌隨後一槍掃落馬下,五髒俱裂而死。
謀寧克任左右的幾名親兵實際上都遞出了武器,但是就在那一霎那,仿佛刺到了一個看不見的罩子,一寸也遞不進去。直到謀寧克任落馬,這種阻力才忽然消失,但是招式已老,這幾名親兵轉眼就被蜂擁而至的重騎兵殺死。
謀寧克任的大旗被衝過來的趙乙室砸倒,西夏軍頓時崩盤,全部在奪路而逃,成為定北軍四處追殺的對象。狂風怒號,戰馬悲嘶,濃重的血腥味在雪地裏四處彌漫,兀鷹成群在山穀的上空盤旋,不敢落下來。
小路上的五千西夏軍被桑仲伏擊後原路逃迴,被身穿金國、西夏、大宋三國重甲的兩千定北軍騎兵截殺,隻有四百多人棄馬從山路逃走;種彬的手下隻有種冽的騎兵參加了戰鬥,跟來的步軍隻能接過押送俘虜的任務。這一戰,定北軍殺死一萬九千騎兵,俘虜了八千多人,俘獲戰馬一萬兩千匹。
楊誌大軍隨即開始攻打五原郡,得知謀寧克任戰死,熱辣公濟率領四萬大軍趕到宥州,任得聰、悟兒思齊等人不得不置北線於不顧,全力南下;楊誌大軍稍作接觸,便全軍敗退,報仇心切的熱辣公濟緊追不放,被定北軍則乘其冒進,、集中六萬人反擊,熱辣公濟得以突圍,西夏軍損失了七千人,但是兩千潑喜軍全軍覆沒,兩百架放在駱駝背上的小拋石機旋風炮,大半落入了定北軍之手。
西夏盛產雙峰駱駝,潑喜軍正是一支駱駝背上的勁旅,擁有裝在駱駝背上的小型拋石機,雖然作戰的僅僅隻有兩百騎,但是給潑喜軍補充物資的隊伍足足有一千人和兩千頭駱駝。這支冷兵器時代最強的騎射騎兵原本不會這麽輕易被幹掉,隻是因為西夏騎兵和定北軍混戰中,潑喜軍的威力大減;加上楊誌預先準備了蒙著牛皮的戰車,才將潑喜軍逼入絕境,最後消滅。
饒是這樣,楊誌依舊付出了三千人傷亡的代價,不管是身披重甲還是什麽,在潑喜軍的拋石機麵前,基本上就是同樣的結果;潑喜軍發射出的石彈攜帶著詭異的準確性,在唿嘯的風聲中能夠擊碎一切阻礙。
看著被搬運來的武器殘件,沈衝憋了很久才說出一句話:“值,楊誌,你放心,我一定會把這種拋石機研究出來,日後裝備定北軍,十倍地還給西夏人。”
西夏人同樣憋著一口氣,三大勁旅之一的潑喜軍被殲,意味著李察哥費了幾十年建立起來的精銳全部被任得敬等人敗光了;現在能依靠的就是擒生軍,好在十六萬大軍中,有九萬是擒生軍,悟兒思齊咬咬牙說:“逼楊誌決戰。”
對手狡猾如狐,不要說悟兒思齊,就是任得敬、熱辣公濟等人,現在也是同樣的感覺,不能喝對方鬥智,隻能和對方鬥勇;熱辣公濟問道:“如何作戰?”
悟兒思齊陰森地說:“全力進攻環慶路,見人就殺,逼楊誌來源。”
悟兒思齊和定北軍打交道時間最長,他發現隨著楊誌的軍隊越來越多,原先在河套還有的弱點漸漸被楊誌填補了,要說楊誌和定北軍還有弱點,就是不敢放任百姓遭殃,而西夏軍長年搶掠大宋邊境,想要讓大宋百姓沒有活路,不要說太輕鬆。熱辣公濟臉色一僵說:“不可。”
任得敬勸道:“熱辣公濟大人,不要執念,戰場本就是一個修羅場,楊誌對於西夏來說,就是一個修羅。佛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熱辣公濟斟酌良久,終於籲出一口氣說:“我不是迂腐的人,就按任大人所言,為了便於作戰,各軍就由任大人統一指揮。”
任得敬在心裏大罵,熱辣公濟表麵上謙讓,實際上是想讓自己背負罵名;不過任得敬不在乎,要是在乎的話,當初任得敬本是大宋西安州的知州,也不會主動帶著西安州投奔西夏。任得敬故作猶豫,等悟兒思齊幾個人都表態以後才說:“為了大夏,任某願意做一切事,既然大家抬愛,任某就勉為其難。”
任得敬讓全軍帶上半個月的糧食,不顧一切地殺進環慶軍,劉錫在環州死守,但是王稟沒守住慶州,被慕洧買通了慶州兵馬都監趙彬。趙彬原來想像王變一樣轉做文職,在仕途上再上一步,不過被王稟打迴來了,王稟還公開上書太原,說趙彬不堪大用,因此被慕洧的族人收買。
趙彬打開了慶陽城,西夏大軍殺進城裏,王稟父子戰死。定北軍收複環州以後,楊誌將環州的慕容、慕幾個大族準備遷走,但是王稟收了好處,讓他們在慶陽安居,就是趙彬負責管理;趙彬一叛,諸慕同反,加上西夏軍的殺掠,慶陽變成了人間地獄。
慶陽城的突變,讓楊誌不得不與西夏在慶陽城展開決戰。定北軍十一萬,西夏軍十五萬,雙方都不打算再退一步,一時間天下矚目。
太原方麵最希望看到的局麵出現了,徐徽言下令全軍出擊,龍州、洪州、石州、會州、綏州;誰都明白,西夏與楊誌一戰以後,不管輸贏都將無力再進行大戰,定北軍在內應的策應下收複五州將是鐵板釘釘的事情。
就在大軍出動的時候,趙楷聽從張孝純的建議準備親征,宗澤以身體支持不住謝絕了擔任太原留守一職,改由張孝純、曹千裏主持事務。宗穎迴到家中問宗澤:“父親是不是感覺徐徽言所做不妥?”
“不是,不妥,而是大忌。”宗澤憂慮地說:“若是徐徽言早出兵,西夏軍隻敢到環州,怎能攻下慶州,日後若是徐徽言出現這樣的情況,楊誌會不會出兵?王稟的家人知道真相,又會怎麽看徐徽言?”
宗穎無語,既然發生了,隻能看楊誌是不是個學會原諒別人的人。
謀寧克任左右的幾名親兵實際上都遞出了武器,但是就在那一霎那,仿佛刺到了一個看不見的罩子,一寸也遞不進去。直到謀寧克任落馬,這種阻力才忽然消失,但是招式已老,這幾名親兵轉眼就被蜂擁而至的重騎兵殺死。
謀寧克任的大旗被衝過來的趙乙室砸倒,西夏軍頓時崩盤,全部在奪路而逃,成為定北軍四處追殺的對象。狂風怒號,戰馬悲嘶,濃重的血腥味在雪地裏四處彌漫,兀鷹成群在山穀的上空盤旋,不敢落下來。
小路上的五千西夏軍被桑仲伏擊後原路逃迴,被身穿金國、西夏、大宋三國重甲的兩千定北軍騎兵截殺,隻有四百多人棄馬從山路逃走;種彬的手下隻有種冽的騎兵參加了戰鬥,跟來的步軍隻能接過押送俘虜的任務。這一戰,定北軍殺死一萬九千騎兵,俘虜了八千多人,俘獲戰馬一萬兩千匹。
楊誌大軍隨即開始攻打五原郡,得知謀寧克任戰死,熱辣公濟率領四萬大軍趕到宥州,任得聰、悟兒思齊等人不得不置北線於不顧,全力南下;楊誌大軍稍作接觸,便全軍敗退,報仇心切的熱辣公濟緊追不放,被定北軍則乘其冒進,、集中六萬人反擊,熱辣公濟得以突圍,西夏軍損失了七千人,但是兩千潑喜軍全軍覆沒,兩百架放在駱駝背上的小拋石機旋風炮,大半落入了定北軍之手。
西夏盛產雙峰駱駝,潑喜軍正是一支駱駝背上的勁旅,擁有裝在駱駝背上的小型拋石機,雖然作戰的僅僅隻有兩百騎,但是給潑喜軍補充物資的隊伍足足有一千人和兩千頭駱駝。這支冷兵器時代最強的騎射騎兵原本不會這麽輕易被幹掉,隻是因為西夏騎兵和定北軍混戰中,潑喜軍的威力大減;加上楊誌預先準備了蒙著牛皮的戰車,才將潑喜軍逼入絕境,最後消滅。
饒是這樣,楊誌依舊付出了三千人傷亡的代價,不管是身披重甲還是什麽,在潑喜軍的拋石機麵前,基本上就是同樣的結果;潑喜軍發射出的石彈攜帶著詭異的準確性,在唿嘯的風聲中能夠擊碎一切阻礙。
看著被搬運來的武器殘件,沈衝憋了很久才說出一句話:“值,楊誌,你放心,我一定會把這種拋石機研究出來,日後裝備定北軍,十倍地還給西夏人。”
西夏人同樣憋著一口氣,三大勁旅之一的潑喜軍被殲,意味著李察哥費了幾十年建立起來的精銳全部被任得敬等人敗光了;現在能依靠的就是擒生軍,好在十六萬大軍中,有九萬是擒生軍,悟兒思齊咬咬牙說:“逼楊誌決戰。”
對手狡猾如狐,不要說悟兒思齊,就是任得敬、熱辣公濟等人,現在也是同樣的感覺,不能喝對方鬥智,隻能和對方鬥勇;熱辣公濟問道:“如何作戰?”
悟兒思齊陰森地說:“全力進攻環慶路,見人就殺,逼楊誌來源。”
悟兒思齊和定北軍打交道時間最長,他發現隨著楊誌的軍隊越來越多,原先在河套還有的弱點漸漸被楊誌填補了,要說楊誌和定北軍還有弱點,就是不敢放任百姓遭殃,而西夏軍長年搶掠大宋邊境,想要讓大宋百姓沒有活路,不要說太輕鬆。熱辣公濟臉色一僵說:“不可。”
任得敬勸道:“熱辣公濟大人,不要執念,戰場本就是一個修羅場,楊誌對於西夏來說,就是一個修羅。佛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熱辣公濟斟酌良久,終於籲出一口氣說:“我不是迂腐的人,就按任大人所言,為了便於作戰,各軍就由任大人統一指揮。”
任得敬在心裏大罵,熱辣公濟表麵上謙讓,實際上是想讓自己背負罵名;不過任得敬不在乎,要是在乎的話,當初任得敬本是大宋西安州的知州,也不會主動帶著西安州投奔西夏。任得敬故作猶豫,等悟兒思齊幾個人都表態以後才說:“為了大夏,任某願意做一切事,既然大家抬愛,任某就勉為其難。”
任得敬讓全軍帶上半個月的糧食,不顧一切地殺進環慶軍,劉錫在環州死守,但是王稟沒守住慶州,被慕洧買通了慶州兵馬都監趙彬。趙彬原來想像王變一樣轉做文職,在仕途上再上一步,不過被王稟打迴來了,王稟還公開上書太原,說趙彬不堪大用,因此被慕洧的族人收買。
趙彬打開了慶陽城,西夏大軍殺進城裏,王稟父子戰死。定北軍收複環州以後,楊誌將環州的慕容、慕幾個大族準備遷走,但是王稟收了好處,讓他們在慶陽安居,就是趙彬負責管理;趙彬一叛,諸慕同反,加上西夏軍的殺掠,慶陽變成了人間地獄。
慶陽城的突變,讓楊誌不得不與西夏在慶陽城展開決戰。定北軍十一萬,西夏軍十五萬,雙方都不打算再退一步,一時間天下矚目。
太原方麵最希望看到的局麵出現了,徐徽言下令全軍出擊,龍州、洪州、石州、會州、綏州;誰都明白,西夏與楊誌一戰以後,不管輸贏都將無力再進行大戰,定北軍在內應的策應下收複五州將是鐵板釘釘的事情。
就在大軍出動的時候,趙楷聽從張孝純的建議準備親征,宗澤以身體支持不住謝絕了擔任太原留守一職,改由張孝純、曹千裏主持事務。宗穎迴到家中問宗澤:“父親是不是感覺徐徽言所做不妥?”
“不是,不妥,而是大忌。”宗澤憂慮地說:“若是徐徽言早出兵,西夏軍隻敢到環州,怎能攻下慶州,日後若是徐徽言出現這樣的情況,楊誌會不會出兵?王稟的家人知道真相,又會怎麽看徐徽言?”
宗穎無語,既然發生了,隻能看楊誌是不是個學會原諒別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