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六路不到半個月損兵四十萬,陝西各路都是一敗塗地,金軍攻陷秦州,經略使李複投降;環慶路在西夏和金軍夾擊下最受打擊,鳳翔府丟失,麵對西夏的二十七寨已經丟失大半,目前已經退到葫蘆寨一線,好在曲端在柏林堡的反擊逼得西夏減緩了攻勢,讓經略使席貢稍微鬆了一口氣。
得知金軍打進了關中,察哥明白,西夏朝東再打下去也是為金人做嫁衣,不會再有多大的好處;於是西夏軍沒有繼續攻打環慶路,而是穩住戰線,大軍轉往熙河路奪取河湟地區,延州兩翼的戰鬥莫名其妙地停止了。
關中在完顏杲的打擊下,大宋差不多全部丟失了全部的城池,八萬宋軍投降,渭南最後一支成建製的軍隊在陝州統製劉光烈和知州李彌大率領下,出潼關投奔康王趙構;隻不過陝人強悍,不願臣服金人,各地義軍風起雲湧,和金軍的戰鬥還在大半的州縣繼續。但是根據種師閔和徐徽言兩邊的情報,都顯示對麵的金軍正在調集之中,很可能不日北上。
太原頓時風聲鶴唳,好在定北軍準備作戰的車輪一直在運轉,宗澤也在調兵準備攻打解州,趙楷並不慌張,隻不過太原城多了幾分肅殺的緊張。楊誌就在這時候率領兩萬騎兵到達太原,給太原帶來一萬套盔甲、武器和兩千匹戰馬,另外,運送牛羊和青鹽的隊伍在後麵的路上。
這一次楊誌對自己手下的人員做了一個大調動,孔彥威迴到朔州擔任知州,府麒路和鄜延路都歸附定北軍,汴梁也不再是朝廷的象征,孔彥威不會再出什麽幺蛾子,作為楊誌最早的手下自然得到重用,嶽飛的副將陳廣接替了銀州知州一職。
楊誌南下的大軍以張三為副將,楊沂中和乙室白答為先鋒,馬秦和王守固為後軍,魏定國、單廷圭為行軍參謀;到了太原,楊誌直接帶著乙室白答和王守固去拜見趙楷,說了準備在關中書院招募胡族子弟的事情,另外請趙楷給乙室白答賜姓,準備讓乙室部像漢人一樣定居,不再保留部落形式。
趙楷曉得這是一種象征性的手段,隻有一族之長和帝王才有賜姓的資格,楊誌是在給自己的臉上貼金;趙楷當即同意乙室部在太原入籍,賜名趙乙室,與自己同姓,同時讓乙室白答不忘出身。隨後趙楷召開了一次會議,算是讓宗澤和楊誌暫時做一個交接,這邊公事一說完,李孝明直接就問了楊誌:“金軍退軍,這次會要什麽條件?”
李孝明是河東府的轉運副使,和楊誌並不是特別熟絡,但是李家的兩代人都在汴梁做官,現在困在汴梁出不來,李孝明不得不急;楊誌不清楚汴梁是什麽情況,問曹千裏:“汴梁有什麽新的消息?”
曹千裏的臉上掠過一道陰雲說:“金人索要騾馬,京城馬匹為之一空,城外的騾馬早就被金人搶走,很多生意人預先已經把物資轉遞到南方,據說王時雍用重典獎勵揭發,方才搜得七千餘匹騾馬,另外搜集到黃金十六萬兩、白銀二百萬兩、衣緞一百萬匹,但距離金人索要的數目還相差甚遠,欽宗重入金營,戶部尚書梅執禮等人企圖救欽宗和偷藏金銀,先後被金人處死。目前金人改索他物以抵金銀,祭天禮器、天子法駕、各種圖書典籍、大成樂器均在搜求之列。”
和曆史上一樣,宋欽宗在金營裏,每個人還當他坐在金鑾殿上,想的隻不過是破財消災,花多少錢把宋欽宗贖迴來,把金軍送走,然後宋欽宗繼續做他的皇帝,下麵的大臣繼續做自己的官。就連曹千裏都是在痛惜,而沒有意識到金人下一步會怎樣,現在汴梁城內的老百姓恐怕已經民不聊生了。
楊誌沉吟道:“金人久戰疲憊,一下子占據大宋也擔心自己會被撐死,不外乎是一個要汴梁出錢彌補虧損,另一個就是想辦法造成大宋破裂。他們連祭天禮器、天子法駕、各種圖書典籍都要,其誌不小,野心不亞於遼國當年,曹大人,你說,欽宗會不會迴不來了?”
“造成大宋破裂?”這個道理趙楷懂,隻有把大宋分為幾塊,才會力量分散;楊誌的提問分明就是一種暗示,根本不需要答案。趙楷略一思索,變色道:“金人打算在汴梁做文章,另立新帝,會不會取消國號?”
楊誌緩緩點頭說:“這時候的金軍就如項羽在關中,哪怕上麵的決心再大,但是將士思歸,他鄉再好,不如錦衣還鄉。從戰略上說,大宋在東線的山東、揚州等地並沒有遭受多大戰火,江南依舊可以募兵而戰,金軍隻要稍有頭腦,應該知道現在就是想治理好,金人也是人手不足,不如迴頭徹底治理河北。
有了這次在南方的搶掠,金軍在燕雲、河北就可以修養生息,然後對中原和南方進行步步蠶食。但是這一切都有一個前提,就是汴梁不可放棄,所以金軍一定要找一個聽話的人看著,方便日後掠取。”
楊誌沒有直接迴答趙楷的問題,是從金軍的態度來描述這件事;楊誌不得不小心,這件事關係到皇統之爭,後麵的事情太複雜,說錯一個字都會引起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尤其現在濟濟一堂,真到趙楷有一天坐上那個位置,這些人中不知道有多少人會是自己或者宗澤的對頭,到時候把話反過來說,多少有些麻煩。
曹千裏等人各自陷入了沉思,他們已經明白宗澤為什麽要揮軍南下,為什麽要楊誌到太原坐鎮,因為宗澤也看到了這一步,曉得到了一個決戰的時候;隻不過是有些話宗澤沒考慮好,想楊誌講出來罷了。但是對定北軍來說,這是一個機會,現在關中被金軍打得滿地雞毛,要是定北軍能收複關中,那麽就等於坐擁西北,將來可以問鼎中原。
得知金軍打進了關中,察哥明白,西夏朝東再打下去也是為金人做嫁衣,不會再有多大的好處;於是西夏軍沒有繼續攻打環慶路,而是穩住戰線,大軍轉往熙河路奪取河湟地區,延州兩翼的戰鬥莫名其妙地停止了。
關中在完顏杲的打擊下,大宋差不多全部丟失了全部的城池,八萬宋軍投降,渭南最後一支成建製的軍隊在陝州統製劉光烈和知州李彌大率領下,出潼關投奔康王趙構;隻不過陝人強悍,不願臣服金人,各地義軍風起雲湧,和金軍的戰鬥還在大半的州縣繼續。但是根據種師閔和徐徽言兩邊的情報,都顯示對麵的金軍正在調集之中,很可能不日北上。
太原頓時風聲鶴唳,好在定北軍準備作戰的車輪一直在運轉,宗澤也在調兵準備攻打解州,趙楷並不慌張,隻不過太原城多了幾分肅殺的緊張。楊誌就在這時候率領兩萬騎兵到達太原,給太原帶來一萬套盔甲、武器和兩千匹戰馬,另外,運送牛羊和青鹽的隊伍在後麵的路上。
這一次楊誌對自己手下的人員做了一個大調動,孔彥威迴到朔州擔任知州,府麒路和鄜延路都歸附定北軍,汴梁也不再是朝廷的象征,孔彥威不會再出什麽幺蛾子,作為楊誌最早的手下自然得到重用,嶽飛的副將陳廣接替了銀州知州一職。
楊誌南下的大軍以張三為副將,楊沂中和乙室白答為先鋒,馬秦和王守固為後軍,魏定國、單廷圭為行軍參謀;到了太原,楊誌直接帶著乙室白答和王守固去拜見趙楷,說了準備在關中書院招募胡族子弟的事情,另外請趙楷給乙室白答賜姓,準備讓乙室部像漢人一樣定居,不再保留部落形式。
趙楷曉得這是一種象征性的手段,隻有一族之長和帝王才有賜姓的資格,楊誌是在給自己的臉上貼金;趙楷當即同意乙室部在太原入籍,賜名趙乙室,與自己同姓,同時讓乙室白答不忘出身。隨後趙楷召開了一次會議,算是讓宗澤和楊誌暫時做一個交接,這邊公事一說完,李孝明直接就問了楊誌:“金軍退軍,這次會要什麽條件?”
李孝明是河東府的轉運副使,和楊誌並不是特別熟絡,但是李家的兩代人都在汴梁做官,現在困在汴梁出不來,李孝明不得不急;楊誌不清楚汴梁是什麽情況,問曹千裏:“汴梁有什麽新的消息?”
曹千裏的臉上掠過一道陰雲說:“金人索要騾馬,京城馬匹為之一空,城外的騾馬早就被金人搶走,很多生意人預先已經把物資轉遞到南方,據說王時雍用重典獎勵揭發,方才搜得七千餘匹騾馬,另外搜集到黃金十六萬兩、白銀二百萬兩、衣緞一百萬匹,但距離金人索要的數目還相差甚遠,欽宗重入金營,戶部尚書梅執禮等人企圖救欽宗和偷藏金銀,先後被金人處死。目前金人改索他物以抵金銀,祭天禮器、天子法駕、各種圖書典籍、大成樂器均在搜求之列。”
和曆史上一樣,宋欽宗在金營裏,每個人還當他坐在金鑾殿上,想的隻不過是破財消災,花多少錢把宋欽宗贖迴來,把金軍送走,然後宋欽宗繼續做他的皇帝,下麵的大臣繼續做自己的官。就連曹千裏都是在痛惜,而沒有意識到金人下一步會怎樣,現在汴梁城內的老百姓恐怕已經民不聊生了。
楊誌沉吟道:“金人久戰疲憊,一下子占據大宋也擔心自己會被撐死,不外乎是一個要汴梁出錢彌補虧損,另一個就是想辦法造成大宋破裂。他們連祭天禮器、天子法駕、各種圖書典籍都要,其誌不小,野心不亞於遼國當年,曹大人,你說,欽宗會不會迴不來了?”
“造成大宋破裂?”這個道理趙楷懂,隻有把大宋分為幾塊,才會力量分散;楊誌的提問分明就是一種暗示,根本不需要答案。趙楷略一思索,變色道:“金人打算在汴梁做文章,另立新帝,會不會取消國號?”
楊誌緩緩點頭說:“這時候的金軍就如項羽在關中,哪怕上麵的決心再大,但是將士思歸,他鄉再好,不如錦衣還鄉。從戰略上說,大宋在東線的山東、揚州等地並沒有遭受多大戰火,江南依舊可以募兵而戰,金軍隻要稍有頭腦,應該知道現在就是想治理好,金人也是人手不足,不如迴頭徹底治理河北。
有了這次在南方的搶掠,金軍在燕雲、河北就可以修養生息,然後對中原和南方進行步步蠶食。但是這一切都有一個前提,就是汴梁不可放棄,所以金軍一定要找一個聽話的人看著,方便日後掠取。”
楊誌沒有直接迴答趙楷的問題,是從金軍的態度來描述這件事;楊誌不得不小心,這件事關係到皇統之爭,後麵的事情太複雜,說錯一個字都會引起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尤其現在濟濟一堂,真到趙楷有一天坐上那個位置,這些人中不知道有多少人會是自己或者宗澤的對頭,到時候把話反過來說,多少有些麻煩。
曹千裏等人各自陷入了沉思,他們已經明白宗澤為什麽要揮軍南下,為什麽要楊誌到太原坐鎮,因為宗澤也看到了這一步,曉得到了一個決戰的時候;隻不過是有些話宗澤沒考慮好,想楊誌講出來罷了。但是對定北軍來說,這是一個機會,現在關中被金軍打得滿地雞毛,要是定北軍能收複關中,那麽就等於坐擁西北,將來可以問鼎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