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萬徹的問話代表著大多數人的看法,到時候楊誌可以放棄雲中南下啊,林靈素笑道:“為了天下,種家和姚家要的是皇帝看重,不在乎勤王有沒有作用;鄆王等人要的是百姓過上好日子,不在乎個人聲譽的好壞。隻不過世人多看見眼前的利益好處,不在乎將來怎樣,大宋就是這樣一步步被所謂的有識之士毀掉的。太上皇南渡,種師道已經到了汴梁,可是種帥在汴梁能做主嗎?
目前汴梁勤王的大軍超過二十萬,加上十幾萬的禁軍,被金人欺淩如此,不是軍隊不敢戰,而是宰相們不許戰,否則怎麽會姚仲平三千人襲營失敗,就惶惶不安呢?聽說李邦彥還殺了一名開炮還擊的炮手。再說,楊誌等人要是南下勤王,宰相們敢讓他們入城嗎?最後還不是白白浪費掉,而楊誌離開雲中,金軍攻克雲中、太原,就意味著整個北方都失去了。”
林靈素詞鋒銳利,杜萬徹無話可說,汴梁三十萬大軍麵對三萬鐵騎,竟然割地求和,實在是無法向天下解釋,難怪鄆王等人會起異心;宋徽宗問道:“如果朕一定要迴去呢?鄆王是怎麽安排的?”
林靈素跪下給宋徽宗磕了三個頭,起身說:“鄆王要我替他磕頭謝恩,希望讓趙多富公主定居秀州或者杭州,讓趙纓絡公主前往河東完婚;另外建議蔡相和童太尉辭官不做,找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安度晚年。”
童貫頓時覺得毛骨悚然,厲聲問道:“林靈素,把話說完整。”
林靈素無所謂地說:“金國開出的名單一共有五個人,童太尉、鄆王、楊誌、詹度、譚稹,其他人肯定是在北方戰死沙場了,太尉認為宰輔們會在乎你?割地求和雖然解了汴梁之圍,但是民間的輿論和憤怒怎麽平息,太學生陳東可是上書六賊,你以為後麵會怎樣?就算你躲在潤州,難道就可以不遵聖旨?”
陳東的上書轟傳天下,童貫不可能不知道,陳東認為大宋的敗局是因為“蔡京壞亂於前,梁師成陰謀於後,李彥結怨於西北,朱勔結怨於東南,王黼、童貫又結怨於遼、金,創開邊釁”,此書一出,天下人無不要殺六人泄憤,現在王黼、李彥已經死了。
宋徽宗等人沉默不語,林靈素說的還真有這個可能,白時中等人連祖宗之地都能讓出去,哪會在乎幾個政敵的性命;宋欽宗畢竟是皇帝,真要下詔書讓童貫離開潤州,還真的是不好辦。宋徽宗問道:“道長有何高見?”
“沒有。”林靈素坦然地說:“如今民心激蕩,汴梁急需平息輿論,童太尉就是想北上,現在恐怕也是此路不通,有了鄆王的先例,汴梁是絕不會允許第二次出現這樣的情況。”
“是啊。”宋徽宗心中已經有一大半承認林靈素所言不錯,童貫麵色如土;宋徽宗最後決定看看再說,給宋欽宗去了一封信,表示自己已經是閑雲野鶴,暫時不迴汴梁。
這信到了汴梁樞密院,由太尉高俅批閱,高俅看了大吃一驚,他是知道李邦彥等人準備甩鍋給蔡京、童貫等人的想法,急忙派人找來兵部尚書孫傅商議。孫傅也一時猜不透宋徽宗是什麽用意,建議高俅將公文壓下,找鄭修年先打聽個究竟,鄭修年是景王的人,多少有點潤州那邊的消息。
孫傅派人四處尋訪鄭修年來問話,直到三更以後,才在勾欄院裏找到,引到樞密院相見;高俅和孫傅正在喝茶,耿南仲也聞訊趕來,看見鄭修年到,孫傅便讓差人虞侯侍役都迴避了。鄭修年看上去比上次見到胖了不少,高俅上下打量過後說:“你倒快活,太上皇現在說暫時在潤州,這消息讓我作難,你可聽到了什麽?”
鄭修年心裏暗自高興,孫傅三人現在可是大人物,連夜將自己找來,問的偏偏是自己知道的事情,稍加利用換一個肥缺沒問題,至是高俅以沒擔當和說話不算數出名,鄭修年一時不知話從何說起。鄭修年畢竟是沉浮宦海十多年的人,躬身笑道:“蒙太尉看重,隻是下官也不知道這件事。”
高俅本身就是討人歡心出來的人,對於這些東西熟稔無比,笑道:“曹千裏離京後,漕運司地震,正缺一名四品主官,專管江南漕運,不知道鄭大人有沒有興趣。”
鄭修年道:“漕運的事太尉也有興趣。”
鄭修年明白,這個賺錢的位置肯定是要出血,要不然高俅一個從不對職位有興趣的人,為什麽偏偏關注一個自己管不了的衙門;高俅冷笑道:“鄭大人,你自己揣想,這件事有沒有好處,不要事後埋怨。漕運司雖然不歸我管,但是耿相能做得了主,耿相,你表個態,鄭大人似乎不相信我。”
耿南仲笑道:“太尉說笑了,這種小事,太尉招唿一聲就可以了。”
鄭修年陪笑道:“太尉言重了,下官隻是多年無事,一心想為朝廷出力,不過那件事確實不清楚,當時林靈素進去替鄆王傳消息,甚至讓太後、趙野等人都離開了,隻留下杜萬徹、童貫、何訴三人。”
孫傅心中一動,說道:“那就肯定與鄆王有關,待我奏明聖上,做一些準備,請太上皇迴京,鄭大人,我等特地尋找了你來,卻問這事,你可有什麽高見?”
鄭修年見孫傅麵色漸漸嚴正起來,曉得這件事幹係太大,宋欽宗本不願宋徽宗迴到汴梁,要是孫傅強行去說,還不知道宋欽宗是怎麽想的。鄭修年便躬身懇求道:“太上皇的想法,朝廷便依了他,隻是樞密院可以給姚古一道批文,讓他和府州、絳州聯係,必要的時候三軍襲取太原,隻要太原城破,一切便煙消雲散。”
高俅放下端到手中的茶杯,將桌案輕輕一拍,搖頭道:“鄭大人,你將國事看得恁地輕鬆,太原重地,鄆王已經調宗澤迴到太原擔任元帥府總管,此人是個不亞於楊誌的人,沒有一點機會。”
目前汴梁勤王的大軍超過二十萬,加上十幾萬的禁軍,被金人欺淩如此,不是軍隊不敢戰,而是宰相們不許戰,否則怎麽會姚仲平三千人襲營失敗,就惶惶不安呢?聽說李邦彥還殺了一名開炮還擊的炮手。再說,楊誌等人要是南下勤王,宰相們敢讓他們入城嗎?最後還不是白白浪費掉,而楊誌離開雲中,金軍攻克雲中、太原,就意味著整個北方都失去了。”
林靈素詞鋒銳利,杜萬徹無話可說,汴梁三十萬大軍麵對三萬鐵騎,竟然割地求和,實在是無法向天下解釋,難怪鄆王等人會起異心;宋徽宗問道:“如果朕一定要迴去呢?鄆王是怎麽安排的?”
林靈素跪下給宋徽宗磕了三個頭,起身說:“鄆王要我替他磕頭謝恩,希望讓趙多富公主定居秀州或者杭州,讓趙纓絡公主前往河東完婚;另外建議蔡相和童太尉辭官不做,找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安度晚年。”
童貫頓時覺得毛骨悚然,厲聲問道:“林靈素,把話說完整。”
林靈素無所謂地說:“金國開出的名單一共有五個人,童太尉、鄆王、楊誌、詹度、譚稹,其他人肯定是在北方戰死沙場了,太尉認為宰輔們會在乎你?割地求和雖然解了汴梁之圍,但是民間的輿論和憤怒怎麽平息,太學生陳東可是上書六賊,你以為後麵會怎樣?就算你躲在潤州,難道就可以不遵聖旨?”
陳東的上書轟傳天下,童貫不可能不知道,陳東認為大宋的敗局是因為“蔡京壞亂於前,梁師成陰謀於後,李彥結怨於西北,朱勔結怨於東南,王黼、童貫又結怨於遼、金,創開邊釁”,此書一出,天下人無不要殺六人泄憤,現在王黼、李彥已經死了。
宋徽宗等人沉默不語,林靈素說的還真有這個可能,白時中等人連祖宗之地都能讓出去,哪會在乎幾個政敵的性命;宋欽宗畢竟是皇帝,真要下詔書讓童貫離開潤州,還真的是不好辦。宋徽宗問道:“道長有何高見?”
“沒有。”林靈素坦然地說:“如今民心激蕩,汴梁急需平息輿論,童太尉就是想北上,現在恐怕也是此路不通,有了鄆王的先例,汴梁是絕不會允許第二次出現這樣的情況。”
“是啊。”宋徽宗心中已經有一大半承認林靈素所言不錯,童貫麵色如土;宋徽宗最後決定看看再說,給宋欽宗去了一封信,表示自己已經是閑雲野鶴,暫時不迴汴梁。
這信到了汴梁樞密院,由太尉高俅批閱,高俅看了大吃一驚,他是知道李邦彥等人準備甩鍋給蔡京、童貫等人的想法,急忙派人找來兵部尚書孫傅商議。孫傅也一時猜不透宋徽宗是什麽用意,建議高俅將公文壓下,找鄭修年先打聽個究竟,鄭修年是景王的人,多少有點潤州那邊的消息。
孫傅派人四處尋訪鄭修年來問話,直到三更以後,才在勾欄院裏找到,引到樞密院相見;高俅和孫傅正在喝茶,耿南仲也聞訊趕來,看見鄭修年到,孫傅便讓差人虞侯侍役都迴避了。鄭修年看上去比上次見到胖了不少,高俅上下打量過後說:“你倒快活,太上皇現在說暫時在潤州,這消息讓我作難,你可聽到了什麽?”
鄭修年心裏暗自高興,孫傅三人現在可是大人物,連夜將自己找來,問的偏偏是自己知道的事情,稍加利用換一個肥缺沒問題,至是高俅以沒擔當和說話不算數出名,鄭修年一時不知話從何說起。鄭修年畢竟是沉浮宦海十多年的人,躬身笑道:“蒙太尉看重,隻是下官也不知道這件事。”
高俅本身就是討人歡心出來的人,對於這些東西熟稔無比,笑道:“曹千裏離京後,漕運司地震,正缺一名四品主官,專管江南漕運,不知道鄭大人有沒有興趣。”
鄭修年道:“漕運的事太尉也有興趣。”
鄭修年明白,這個賺錢的位置肯定是要出血,要不然高俅一個從不對職位有興趣的人,為什麽偏偏關注一個自己管不了的衙門;高俅冷笑道:“鄭大人,你自己揣想,這件事有沒有好處,不要事後埋怨。漕運司雖然不歸我管,但是耿相能做得了主,耿相,你表個態,鄭大人似乎不相信我。”
耿南仲笑道:“太尉說笑了,這種小事,太尉招唿一聲就可以了。”
鄭修年陪笑道:“太尉言重了,下官隻是多年無事,一心想為朝廷出力,不過那件事確實不清楚,當時林靈素進去替鄆王傳消息,甚至讓太後、趙野等人都離開了,隻留下杜萬徹、童貫、何訴三人。”
孫傅心中一動,說道:“那就肯定與鄆王有關,待我奏明聖上,做一些準備,請太上皇迴京,鄭大人,我等特地尋找了你來,卻問這事,你可有什麽高見?”
鄭修年見孫傅麵色漸漸嚴正起來,曉得這件事幹係太大,宋欽宗本不願宋徽宗迴到汴梁,要是孫傅強行去說,還不知道宋欽宗是怎麽想的。鄭修年便躬身懇求道:“太上皇的想法,朝廷便依了他,隻是樞密院可以給姚古一道批文,讓他和府州、絳州聯係,必要的時候三軍襲取太原,隻要太原城破,一切便煙消雲散。”
高俅放下端到手中的茶杯,將桌案輕輕一拍,搖頭道:“鄭大人,你將國事看得恁地輕鬆,太原重地,鄆王已經調宗澤迴到太原擔任元帥府總管,此人是個不亞於楊誌的人,沒有一點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