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雲十六州收複,大宋沒有空忙一場,汴梁無數人涕淚,舉城歡慶;宋徽宗特地去宗廟祭祖,然後在迎祥池賜宴群臣。宋徽宗和鄭皇後席位在迎祥池大殿的正當中,左邊是王黼為首的宰執侍從,右邊是太子趙桓領頭的親王、宗室、南班官員,喊來教坊中的歌舞助興,太尉高俅特地安排禁軍的勇士也做了一係列的表演。
要是以外,宋徽宗和群臣對禁軍的表演還是比較欣賞的,最起碼是雄渾之氣,但是現在,都隻是笑笑而已;周淵四萬大軍到了河北,與辛興宗等人合在一起七萬人,前後大半個月才打下一座兩千人防守的灤州,與種師中、王坪一萬人六天打下一座三千人防守的檀州,幾乎不能相比。
這一次杜萬徹和宿元景在前線,對於各部的戰況如實上報,朝中的君臣才知道自家的人馬是怎麽一迴事,正因為如此,所有人都認識到趙楷和楊誌聯手的可怕,現在滿朝都不敢再嚐試讓這對黃金組合在一起。有人提議不讓楊誌掌握兵權,出任兵部侍郎;這個提議直接被朝堂上的大佬否定掉,鄆王迴來,楊誌就必須在邊關。
趙楷不是希望楊誌知一州嗎?答應了,哪怕討論的時候太子趙桓死命不幹,一個勁說楊誌資曆不夠,宰相李邦彥表現出了魄力,一切按鄆王趙楷的提議辦,就楊誌知應州,滿足種師中迴渭州的願望,宗澤也別迴來了,知蔚州,隻要趙楷一個人迴來,後麵太平就好。得知北方的各路人馬都沒出亂子,李邦彥的心情好了許多,在酒席上甚至唱了一個小令,李邦彥正要退迴自己的席位,鄭皇後突然問:“鄆王到了什麽地方?”
李邦彥大為懊惱,要知道會遇到這個問題,說什麽也不唱這個小令,但是退是退不迴去了,李邦彥想了想說:“鄆王在濮陽等種樞密使,所以耽擱了兩天,昨天到了孟津渡,今天應該過了黃河,估計明天可以迴到汴梁。”
鄭皇後又問了一句:“鄆王帶著多少人馬?”
“五百騎。”李邦彥立刻明白了鄭皇後的意思,是想把這五百人弄走,但是李邦彥不敢輕易亂說,鄆王趙楷自從有了宗澤等人協助,每一次的舉動都出乎人意料,所以隻是按照公文上報了一個數字。太尉高俅突然說道:“等這五百人迴到汴梁,臣就讓他們到軍營呆著,絕不讓他們擾民。”
沒有人吱聲,高俅什麽時候勤快過,這分明就是預先準備好的戲本,但是宰相王黼和兵部尚書方瓊突然想到了,鄆王趙楷為什麽會在公文上寫五百騎,而不是五百衛隊,就是等著這一招。五百騎是保護鄆王趙楷的不假,但是未必就是軍人,也許是江湖中的豪傑,甚至是鏢局的鏢師,王黼咧了咧嘴,厲害啊。
太子趙桓一直關注著王黼的動靜,立即出聲問:“王相是否認為不妥?”
王黼現在與趙桓不對付,甚至免了趙桓兒子的官職,趙桓一問讓所有人的眼光都對準了王黼;王黼同樣瞧見了方瓊的舉動,笑了笑說:“方大人肯定與我想的一樣,燕山府與沿途的驛站都沒有說清楚,這五百人是不是軍中人士,所以不好評論。”
方瓊很平常地說:“鄆王的保護職責不在燕山府,所以公文沒有說清楚也不為怪。這也不是什麽大事,到時候問一聲,是軍人就按高太尉說的安排進軍營,要是平民就督促鄆王管好手下,讓皇城司與開封府多關注一點。”
何訴微微一笑,他看到那封公文就想到了這種可能,可想梁師成自詡聰明,沒看到長江後浪推前浪;宴席一下子安靜下來,鄆王趙楷要是帶著五百江湖死士入京,誰也不敢保證後麵會出現什麽情況。宋徽宗不以為然揮揮手說:“鄆王迴來,該如何封賞?”
是啊,鄆王明天就到了,現在連封賞的事情都還沒商量,不賞,又如何向朝野交待?
李邦彥趁著這個機會溜迴了座位,直接端起酒杯喝酒,他心裏透亮,隻要都不說,那到時候就是宋徽宗與鄆王父子兩人的私事,給多給少都是他倆自己合計。但是太子趙桓與景王趙杞不能讓這樣的場麵出現,萬一趙楷提出一個不恰當的要求,宋徽宗一高興就答應了,那後麵就是無窮的麻煩。
“是啊,不僅是鄆王,還有童太尉、蔡太保、王相,都為了北伐嘔心瀝血,都要考慮好,不如鄆王的事押後,到時候一起封賞。”彰德軍節度使鄭祥出言道,鄭祥是鄭皇後的弟弟,一般的時候都比較低調,但是今天一言驚豔,鄭皇後感慨萬千;太子趙桓立即說:“鄭大人所言極是,童太尉、宿太尉、蔡太保都還沒有迴京,可以押後而議,兒臣願意出城迎接三弟。”
秘書省少監王時雍出言道:“應該請王相同往。”
王時雍是張邦昌的人,王黼心中大罵,你怎麽不讓張邦昌去,這樣一來自己被擺在前麵,白白被鄆王趙楷怪罪;太常少卿翁彥深是趙楷的老師,本來就和王時雍不對付,聞言好笑道:“既然不打算封賞,又何必大肆迎接,到時候讓百姓產生錯覺,反而不美。”
翁彥深不是沒有道理,太子和首輔出城相迎,不知道多少人會猜測對鄆王趙楷的封賞,到時候什麽都沒有,民間和士林不知道會非議成什麽樣子。中書門下侍郎白時中是太子趙桓的老師,自然不願意弟子被一個小官為難,冷聲問道:“按照翁大人的看法,應該如何?”
翁彥深慷慨激昂道:“鄆王至孝,看重的是聖上和中原的百姓,對於封賞根本不會放在心中,聖上說什麽,鄆王絕不會說個不字。”
白時中一時氣得說不出話來,李邦彥差點拍案叫絕,誰都知道以鄆王的身份確實不好賞,按照現在朝堂上的局麵,就算賞賜也不會讓鄆王趙楷滿意;但翁彥深愣是說鄆王出征隻是為了孝敬宋徽宗,不在乎賞賜,就是鄭皇後也不能反駁,也為鄆王以後不接受賞賜造出了輿論。而一旦鄆王不接受賞賜,趙桓與王黼就被推倒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要是以外,宋徽宗和群臣對禁軍的表演還是比較欣賞的,最起碼是雄渾之氣,但是現在,都隻是笑笑而已;周淵四萬大軍到了河北,與辛興宗等人合在一起七萬人,前後大半個月才打下一座兩千人防守的灤州,與種師中、王坪一萬人六天打下一座三千人防守的檀州,幾乎不能相比。
這一次杜萬徹和宿元景在前線,對於各部的戰況如實上報,朝中的君臣才知道自家的人馬是怎麽一迴事,正因為如此,所有人都認識到趙楷和楊誌聯手的可怕,現在滿朝都不敢再嚐試讓這對黃金組合在一起。有人提議不讓楊誌掌握兵權,出任兵部侍郎;這個提議直接被朝堂上的大佬否定掉,鄆王迴來,楊誌就必須在邊關。
趙楷不是希望楊誌知一州嗎?答應了,哪怕討論的時候太子趙桓死命不幹,一個勁說楊誌資曆不夠,宰相李邦彥表現出了魄力,一切按鄆王趙楷的提議辦,就楊誌知應州,滿足種師中迴渭州的願望,宗澤也別迴來了,知蔚州,隻要趙楷一個人迴來,後麵太平就好。得知北方的各路人馬都沒出亂子,李邦彥的心情好了許多,在酒席上甚至唱了一個小令,李邦彥正要退迴自己的席位,鄭皇後突然問:“鄆王到了什麽地方?”
李邦彥大為懊惱,要知道會遇到這個問題,說什麽也不唱這個小令,但是退是退不迴去了,李邦彥想了想說:“鄆王在濮陽等種樞密使,所以耽擱了兩天,昨天到了孟津渡,今天應該過了黃河,估計明天可以迴到汴梁。”
鄭皇後又問了一句:“鄆王帶著多少人馬?”
“五百騎。”李邦彥立刻明白了鄭皇後的意思,是想把這五百人弄走,但是李邦彥不敢輕易亂說,鄆王趙楷自從有了宗澤等人協助,每一次的舉動都出乎人意料,所以隻是按照公文上報了一個數字。太尉高俅突然說道:“等這五百人迴到汴梁,臣就讓他們到軍營呆著,絕不讓他們擾民。”
沒有人吱聲,高俅什麽時候勤快過,這分明就是預先準備好的戲本,但是宰相王黼和兵部尚書方瓊突然想到了,鄆王趙楷為什麽會在公文上寫五百騎,而不是五百衛隊,就是等著這一招。五百騎是保護鄆王趙楷的不假,但是未必就是軍人,也許是江湖中的豪傑,甚至是鏢局的鏢師,王黼咧了咧嘴,厲害啊。
太子趙桓一直關注著王黼的動靜,立即出聲問:“王相是否認為不妥?”
王黼現在與趙桓不對付,甚至免了趙桓兒子的官職,趙桓一問讓所有人的眼光都對準了王黼;王黼同樣瞧見了方瓊的舉動,笑了笑說:“方大人肯定與我想的一樣,燕山府與沿途的驛站都沒有說清楚,這五百人是不是軍中人士,所以不好評論。”
方瓊很平常地說:“鄆王的保護職責不在燕山府,所以公文沒有說清楚也不為怪。這也不是什麽大事,到時候問一聲,是軍人就按高太尉說的安排進軍營,要是平民就督促鄆王管好手下,讓皇城司與開封府多關注一點。”
何訴微微一笑,他看到那封公文就想到了這種可能,可想梁師成自詡聰明,沒看到長江後浪推前浪;宴席一下子安靜下來,鄆王趙楷要是帶著五百江湖死士入京,誰也不敢保證後麵會出現什麽情況。宋徽宗不以為然揮揮手說:“鄆王迴來,該如何封賞?”
是啊,鄆王明天就到了,現在連封賞的事情都還沒商量,不賞,又如何向朝野交待?
李邦彥趁著這個機會溜迴了座位,直接端起酒杯喝酒,他心裏透亮,隻要都不說,那到時候就是宋徽宗與鄆王父子兩人的私事,給多給少都是他倆自己合計。但是太子趙桓與景王趙杞不能讓這樣的場麵出現,萬一趙楷提出一個不恰當的要求,宋徽宗一高興就答應了,那後麵就是無窮的麻煩。
“是啊,不僅是鄆王,還有童太尉、蔡太保、王相,都為了北伐嘔心瀝血,都要考慮好,不如鄆王的事押後,到時候一起封賞。”彰德軍節度使鄭祥出言道,鄭祥是鄭皇後的弟弟,一般的時候都比較低調,但是今天一言驚豔,鄭皇後感慨萬千;太子趙桓立即說:“鄭大人所言極是,童太尉、宿太尉、蔡太保都還沒有迴京,可以押後而議,兒臣願意出城迎接三弟。”
秘書省少監王時雍出言道:“應該請王相同往。”
王時雍是張邦昌的人,王黼心中大罵,你怎麽不讓張邦昌去,這樣一來自己被擺在前麵,白白被鄆王趙楷怪罪;太常少卿翁彥深是趙楷的老師,本來就和王時雍不對付,聞言好笑道:“既然不打算封賞,又何必大肆迎接,到時候讓百姓產生錯覺,反而不美。”
翁彥深不是沒有道理,太子和首輔出城相迎,不知道多少人會猜測對鄆王趙楷的封賞,到時候什麽都沒有,民間和士林不知道會非議成什麽樣子。中書門下侍郎白時中是太子趙桓的老師,自然不願意弟子被一個小官為難,冷聲問道:“按照翁大人的看法,應該如何?”
翁彥深慷慨激昂道:“鄆王至孝,看重的是聖上和中原的百姓,對於封賞根本不會放在心中,聖上說什麽,鄆王絕不會說個不字。”
白時中一時氣得說不出話來,李邦彥差點拍案叫絕,誰都知道以鄆王的身份確實不好賞,按照現在朝堂上的局麵,就算賞賜也不會讓鄆王趙楷滿意;但翁彥深愣是說鄆王出征隻是為了孝敬宋徽宗,不在乎賞賜,就是鄭皇後也不能反駁,也為鄆王以後不接受賞賜造出了輿論。而一旦鄆王不接受賞賜,趙桓與王黼就被推倒了輿論的風口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