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度一愣,就楊誌提的這些事,別說半個月,就是一個月也完成不了,但是按照大宋軍隊的條例,楊誌說得還真一點都不錯;可飲馬川那個地方盜賊繁多,要建營房那真的是不可能。詹度仔細一想,不由得大怒,楊誌的話裏有圈套,滄州府如果不指定營房,楊誌就能在飲馬川的大山裏隨意選擇,甚至可以找一兩個集鎮駐紮。
難怪童貫會選擇楊誌,汴梁那些人被楊誌弄得哭笑不得,詹度壓住怒火說:“滄浪營可以出兵飲馬川,一邊剿匪一邊建寨。”
楊誌了解過詹度的情況,詹度是仁宗年間宰相詹迥的孫子,一出道就以父澤任兩淮漕使,再以延康殿學士到滄州任職,很可能就是走個過場高升,詹度才能是有的,但卻不是什麽好說話的主,楊誌笑了笑問詹度:“詹將軍,滄州的官兵不剿匪?”
詹度頓時氣得說不出話來,想要把麵前這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指揮使拿下;楊誌眼神一凜說:“我們滄浪營現在隻有三千多人,如果滄州不願協助,光是糧食的運輸就不可能保證,詹將軍,如果滄州能滿足供給,我們可以協調作戰,如果你們什麽都做不了,那還是按照樞密院和大名府的意思,何時進兵如何進兵,讓我們自己決定。”
滄州有一萬大軍,沒有一個像楊誌這樣囂張的,但是詹度偏偏沒辦法,飲馬川是一個不能揭開的盒子,一個在遼國呆過一年多的人,一個在古桐園做過總捕頭的人,豈會一點傳聞都沒有聽說。楊誌很明顯在裝糊塗,在故意挑事,看樣子汴梁的傳聞是真的,楊誌帶著特殊的使命。
詹度從最近一係列人事調動就可以看出,主戰派的官員在陸續北來,徐處仁知大名府、陳遘知河間府就是明確的信號,童貫一黨的人更是不知道多少。詹度緩了緩神說:“你認為什麽情況下合適?”
“知己知彼。”楊誌不客氣地說:“等我了解了飲馬川的地形和盜賊情況,便會製定作戰計劃,詹將軍,滄浪營要是成功,自然有滄州的一份功勞;要是失敗,你們滄州是不會承擔一點牽連,更不會幫助說一句話,你就無需費心了。”
楊誌話說到這個份上,已經超過了詹度的承受底線,他從元符出仕以來還沒遇到過如此猖狂的下屬,正要發作,就聽耳邊有人提醒:“冷靜,楊誌就是要你趕他迴大名府。”
詹度猛然驚醒,真是終日打雁叫雁啄了眼,誰能想楊誌這樣一個大漢竟然如此有心機,自己要是把滄浪營趕迴大名府或者把楊誌解了職,果真是遂了楊誌的心願,名利雙收地跳出了是非圈。詹度站起身,冷笑著說:“楊誌,你太狂了,但願你不吃苦頭,本官好話說盡,後麵讓州府和你打交道吧。”
詹度說完起身就走,楊誌一直觀察著詹度的神情變化,從詹度的一頓,楊誌猜到詹度的變化有原因,楊誌估計是有人提醒了詹度,可是詹度的身邊沒有人開口,楊誌也沒有聽到聲音,難道是一個懂得傳音遁耳的高手?要是這樣,滄州還真是熱鬧,楊誌掩飾住心中的疑惑,送詹度出帳。
楊誌送詹度離營的時候特地看了一下詹度的隨從,最後目光落在一個老兵的身上,老兵看上去普普通通,就算一個兵油子,中等個子,滿臉風霜,也不見太陽穴高高隆起。在詹度的隨從中,這個老兵站得離大帳第二近,楊誌估算著自己站在那個位置,差不多也能聽見帳內的說話聲,可以用傳音遁耳來提醒詹度。
老兵似乎沒有注意到楊誌一掃而過的目光,跟著其他人規規矩矩地往營帳外走,楊誌繼續在詹度的親兵中尋找,發現還有三個差不多的人,在一群青壯年的將士中多少顯得有些礙眼。到了帳外,詹度立即上馬走人,連該有的客套都省了,大隊人馬走出曾頭市後,詹度讓左右的護衛離得遠遠的,才問那名老兵:“宋飛,要是你們四人剛才動手,能不能殺了楊誌?”
宋飛毫不猶豫地說:“很難,楊誌這邊高手如雲,就算不考慮大人的安危,我們成功的把我不會超過兩成,除非運氣好到爆棚。大人不會真的有這個想法吧,從楊誌的角度,他沒有選擇。”
詹度眉頭一蹙說:“高太尉寫信來,要我們務必結果了楊誌的性命。”
宋飛搖頭說:“大人,殷鑒就在河北,手下能人異士數以百計,高太尉為什麽還要找您,不過是一石二鳥罷了,隻可敷衍了事,真要做起來,萬一被楊誌反噬,局麵將不可收場。”
詹度悻悻地走了,楊誌迴頭的時候,就看見宗辯站在營寨門口等自己,楊誌笑著問:“大師有事嗎?”
楊誌現在拿宗辯不當外人,以為宗辯是為了草藥一類的事情,宗辯搖搖頭說:“我看見宋飛了?”
宋飛,宋飛是誰?楊誌楞了楞;宗辯低聲說:“當年兵部員外郎許鳳琅前往西夏,種家派了延安府第一名捕宋飛隨行保護,那時候的宋飛不過二十歲,少年得誌,誇下海口,若是不能把許鳳琅準時送到,提頭去見種諤;可誰知許鳳琅沒有按時出現在西夏,宋飛因此被打入死牢,準備行刑時被種諤救下,刺配江州,從此沒有下落。”
楊誌的心跳快了兩記,笑著問道:“禪師當時在渭州?”
宗辯微微一笑說:“我那時是個送信的驛卒,有幸見到了不少大神,許鳳琅、宋飛都見過,包括死掉的燕相絕。宋飛發配沒多久,我在送李稷遺物的時候被江湖高手襲擊,虧得被我師傅龍馬僧救下,他看我經脈奇特,用了一支千年靈芝,幫助我提神內力;我丟失傳送的物品,按律該誅,索性就出家做了和尚。”
李稷當時是陝西轉運使,永樂城築成,李稷運載金、銀、鈔、帛充實城中,打算向徐禧誇耀,西夏軍殺來的時候又不能離去,終於遇難;過了多少年以後,才拿到李稷遺物,還讓專人送達,想必不是一般的東西。不過宗辯沒有再說,楊誌也不方便問。
難怪童貫會選擇楊誌,汴梁那些人被楊誌弄得哭笑不得,詹度壓住怒火說:“滄浪營可以出兵飲馬川,一邊剿匪一邊建寨。”
楊誌了解過詹度的情況,詹度是仁宗年間宰相詹迥的孫子,一出道就以父澤任兩淮漕使,再以延康殿學士到滄州任職,很可能就是走個過場高升,詹度才能是有的,但卻不是什麽好說話的主,楊誌笑了笑問詹度:“詹將軍,滄州的官兵不剿匪?”
詹度頓時氣得說不出話來,想要把麵前這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指揮使拿下;楊誌眼神一凜說:“我們滄浪營現在隻有三千多人,如果滄州不願協助,光是糧食的運輸就不可能保證,詹將軍,如果滄州能滿足供給,我們可以協調作戰,如果你們什麽都做不了,那還是按照樞密院和大名府的意思,何時進兵如何進兵,讓我們自己決定。”
滄州有一萬大軍,沒有一個像楊誌這樣囂張的,但是詹度偏偏沒辦法,飲馬川是一個不能揭開的盒子,一個在遼國呆過一年多的人,一個在古桐園做過總捕頭的人,豈會一點傳聞都沒有聽說。楊誌很明顯在裝糊塗,在故意挑事,看樣子汴梁的傳聞是真的,楊誌帶著特殊的使命。
詹度從最近一係列人事調動就可以看出,主戰派的官員在陸續北來,徐處仁知大名府、陳遘知河間府就是明確的信號,童貫一黨的人更是不知道多少。詹度緩了緩神說:“你認為什麽情況下合適?”
“知己知彼。”楊誌不客氣地說:“等我了解了飲馬川的地形和盜賊情況,便會製定作戰計劃,詹將軍,滄浪營要是成功,自然有滄州的一份功勞;要是失敗,你們滄州是不會承擔一點牽連,更不會幫助說一句話,你就無需費心了。”
楊誌話說到這個份上,已經超過了詹度的承受底線,他從元符出仕以來還沒遇到過如此猖狂的下屬,正要發作,就聽耳邊有人提醒:“冷靜,楊誌就是要你趕他迴大名府。”
詹度猛然驚醒,真是終日打雁叫雁啄了眼,誰能想楊誌這樣一個大漢竟然如此有心機,自己要是把滄浪營趕迴大名府或者把楊誌解了職,果真是遂了楊誌的心願,名利雙收地跳出了是非圈。詹度站起身,冷笑著說:“楊誌,你太狂了,但願你不吃苦頭,本官好話說盡,後麵讓州府和你打交道吧。”
詹度說完起身就走,楊誌一直觀察著詹度的神情變化,從詹度的一頓,楊誌猜到詹度的變化有原因,楊誌估計是有人提醒了詹度,可是詹度的身邊沒有人開口,楊誌也沒有聽到聲音,難道是一個懂得傳音遁耳的高手?要是這樣,滄州還真是熱鬧,楊誌掩飾住心中的疑惑,送詹度出帳。
楊誌送詹度離營的時候特地看了一下詹度的隨從,最後目光落在一個老兵的身上,老兵看上去普普通通,就算一個兵油子,中等個子,滿臉風霜,也不見太陽穴高高隆起。在詹度的隨從中,這個老兵站得離大帳第二近,楊誌估算著自己站在那個位置,差不多也能聽見帳內的說話聲,可以用傳音遁耳來提醒詹度。
老兵似乎沒有注意到楊誌一掃而過的目光,跟著其他人規規矩矩地往營帳外走,楊誌繼續在詹度的親兵中尋找,發現還有三個差不多的人,在一群青壯年的將士中多少顯得有些礙眼。到了帳外,詹度立即上馬走人,連該有的客套都省了,大隊人馬走出曾頭市後,詹度讓左右的護衛離得遠遠的,才問那名老兵:“宋飛,要是你們四人剛才動手,能不能殺了楊誌?”
宋飛毫不猶豫地說:“很難,楊誌這邊高手如雲,就算不考慮大人的安危,我們成功的把我不會超過兩成,除非運氣好到爆棚。大人不會真的有這個想法吧,從楊誌的角度,他沒有選擇。”
詹度眉頭一蹙說:“高太尉寫信來,要我們務必結果了楊誌的性命。”
宋飛搖頭說:“大人,殷鑒就在河北,手下能人異士數以百計,高太尉為什麽還要找您,不過是一石二鳥罷了,隻可敷衍了事,真要做起來,萬一被楊誌反噬,局麵將不可收場。”
詹度悻悻地走了,楊誌迴頭的時候,就看見宗辯站在營寨門口等自己,楊誌笑著問:“大師有事嗎?”
楊誌現在拿宗辯不當外人,以為宗辯是為了草藥一類的事情,宗辯搖搖頭說:“我看見宋飛了?”
宋飛,宋飛是誰?楊誌楞了楞;宗辯低聲說:“當年兵部員外郎許鳳琅前往西夏,種家派了延安府第一名捕宋飛隨行保護,那時候的宋飛不過二十歲,少年得誌,誇下海口,若是不能把許鳳琅準時送到,提頭去見種諤;可誰知許鳳琅沒有按時出現在西夏,宋飛因此被打入死牢,準備行刑時被種諤救下,刺配江州,從此沒有下落。”
楊誌的心跳快了兩記,笑著問道:“禪師當時在渭州?”
宗辯微微一笑說:“我那時是個送信的驛卒,有幸見到了不少大神,許鳳琅、宋飛都見過,包括死掉的燕相絕。宋飛發配沒多久,我在送李稷遺物的時候被江湖高手襲擊,虧得被我師傅龍馬僧救下,他看我經脈奇特,用了一支千年靈芝,幫助我提神內力;我丟失傳送的物品,按律該誅,索性就出家做了和尚。”
李稷當時是陝西轉運使,永樂城築成,李稷運載金、銀、鈔、帛充實城中,打算向徐禧誇耀,西夏軍殺來的時候又不能離去,終於遇難;過了多少年以後,才拿到李稷遺物,還讓專人送達,想必不是一般的東西。不過宗辯沒有再說,楊誌也不方便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