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誌心裏話,我怕水滸傳上宋江、盧俊義那些喝酒中毒的事情在自己身上發生,怕自己忍不住衝進白虎堂什麽地方殺了高俅,嘴裏輕描淡寫地說:“我擔心,現在萬一有違了軍紀的事情發生,禁軍會殺人立威。我們的嘴沒有他們大,到時候白白犧牲了下麵人的性命。”
魯智深和不遠處的梁絕悟聽到都沒有懷疑,不要說禁軍,就是他們在西軍,這些齷齪事也是司空見慣,多少英雄好漢不是死在疆場上,而是死在自己手裏。兩人於是不再懷疑,督促軍隊盡可能遠離汴梁,一口氣行軍百裏,到了啟民星出來才在曠野安營紮寨。
跟在大隊後麵的鷹眼羅漢大喜,這種臨時營寨都是很簡約的營寨,沒有任何陷阱之類的設施,而且在大部分地方隻是象征性的豎起木頭,或者用大車一攔,無論官兵都是躲進帳篷中,最適合潛進去暗殺。而這時到太陽出現的一段時間,又是黎明前天色最黑人最想睡覺的時候,鷹眼羅漢很輕鬆地找到三個缺口,留了五個人在外麵接應,分成三隊摸進營寨。
鷹眼羅漢一路小心翼翼接近楊誌的中軍帳,一座比其他帳篷都要高大華麗的帳篷,四周還有一個十人的巡邏隊不停地巡邏,鷹眼羅漢趁著巡邏隊轉到另一側,立即率人衝向帳篷;可是令鷹眼羅漢措手不及的是,中軍帳和附近的兩個帳篷忽然射出箭雨,正在衝鋒十二人幾乎全部暴露在箭矢下。
四周火把亮如白晝,鷹眼羅漢第一時間把手中的煙花發射上空,那是一種藍色的煙花,藍的詭異,藍的驚豔;能衝到中軍帳的隻有四個人,弓箭手根本不起作用,楊誌等人已經衝了出來。項充的標槍釘死一名鷹眼羅漢的手下,操刀鬼曹正和飛天大聖李袞聯手攔住了一個,王剛和鄒潤圍住了一個。
四鰭和寇一被楊誌留在後軍,兩人沒有隨大隊走,走的和鷹眼羅漢一樣,也是小路,自然發現了浩浩蕩蕩的幾十人;要是兩三人,兩人也就算了,這畢竟是在汴梁,皇城司的人這個時候還在監視,隻能說明人家工作認真,但是幾十人的大隊,那就不同尋常,寇一吊著鷹眼羅漢,四鰭就去通知了楊誌,才有現在的布局。
楊誌看見鷹眼羅漢,笑道:“伏虎殿還真是與眾不同,當刺客都不蒙麵。”
鷹眼羅漢一驚:“你認識我?”
楊誌點頭說:“高俅對錢吝嗇,身邊的高手並不多,你鷹眼羅漢又是剛剛投奔的一個,自然要出來表現一下。”
“與高太尉無關。”鷹眼羅漢一咬牙:“我是來替降龍羅漢報仇的。”
兩側殺聲已起,另外兩路刺客很明顯都被對方圍住了,楊誌隻要算計到會有刺客,這裏是滄浪營的大寨,自然占盡了地主優勢。鷹眼羅漢不敢再耽擱,亮出一柄銀劍,劍氣立刻在空中飄過,一個玄妙的弧度傷了準備再次出手的項充;楊誌刀芒一現,立刻與鷹眼羅漢殺在一起,這是楊誌第一次與對手用兵器玄功對殺,一交手就感覺到其中的兇險。
鷹眼羅漢的經驗明顯高於楊誌,招式的運用更加精妙合理,不過十招便占據了上風,隻是身旁戰事太過慘烈,鷹眼羅漢手下一個以外家功夫著稱的好手,遇上了王剛的天生神力,纏戰中被王剛鎖住,先被鄒潤砍下一隻手臂,最後被王剛一拳打到,被鄒潤一斧子劈死;另一個雖然傷了曹正、李袞兩人,還是中了李袞的飛刀,被衝上來的士兵亂槍戳死。
鷹眼羅漢曉得必須速戰速決,劍氣縱橫中,銀劍忽然脫手,出人意料地穿過劍網和刀芒飛向楊誌,攻擊的方向正是楊誌變招的後退點;原來鷹眼羅漢的銀劍後麵有一根特細的雪山天蠶絲,可以像鏈子刀一樣的收放自如,哪怕楊誌躲過這一劍,後麵還有連環殺招。可是讓鷹眼羅漢呆若木雞的是,銀劍在半空中突然被一塊石頭擊中,不僅銀劍墜落,而且自己的劍影頓失。
楊誌的刀芒趁虛而入,雖然鷹眼羅漢躲得快,但還是被刀芒在左肩受了傷;鷹眼羅漢猜到暗處還有高手,並且是武功遠遠超過楊誌的人物,一抖銀劍,劍氣再起,拚著又挨了一刀芒,像—團紅雲般橫飄,轉身騰空,朝留下五人接應的那一個缺口而去。鷹眼羅漢不得不退避三舍,現在身負內傷,加上那個神秘人和楊誌的聯手,任他如何自負,如何想殺了楊誌,但終究是自己的性命要緊。
不遠處還有廝殺聲,鷹眼羅漢根本沒看一眼,也沒做停留的打算,全力掠行;可是衝到缺口的地方,卻看見二十名弓弩手早已等候,並且是宋軍中的神臂弓。神臂弓射程遠達二百四十多步,二十支長箭唿嘯而來,饒是鷹眼羅漢武功高明,應付完箭雨還是耽誤了超過三十息的時間;楊誌已經如狼似虎地殺至,四周也衝出來十多名手握長槍的軍卒。
鷹眼羅漢麵對圍攻,曉得接應的五個人已經兇多吉少,不過他總是伏虎殿一等一的高手,臨危不亂,猛地提一口氣,改變去勢衝向帳篷最近的左邊;隻要進入帳篷,和那些士兵混在一起,楊誌就不得不投鼠忌器。四名士兵在鷹眼羅漢真氣的撞擊下慘叫著滾跌開去,絲毫不能減緩鷹眼羅漢的速度;離帳篷隻有丈許的距離,鷹眼羅漢足尖點地,將內力提升至巔峰,卻沒曾想帳篷裏一柄鐵槍準確無誤地對著了自己衝過去的胸膛。
嶽飛從帳篷裏出其不意地殺出來,一連五槍都對準了鷹眼羅漢的前胸;鷹眼羅漢靠著一口氣飄後,曉得自己已經無路可逃,在嶽飛槍勁用老的時候,強行轉身。不顧楊誌斬來的刀芒,鷹眼羅漢一手淩空度,銀劍飛往楊誌胸前,想和楊誌同歸於盡;鷹眼羅漢頭顱落地的時候看見了自己的身軀,卻沒看見楊誌中劍的慘狀,隻聽見楊誌說了一句“瘊子甲。”
魯智深和不遠處的梁絕悟聽到都沒有懷疑,不要說禁軍,就是他們在西軍,這些齷齪事也是司空見慣,多少英雄好漢不是死在疆場上,而是死在自己手裏。兩人於是不再懷疑,督促軍隊盡可能遠離汴梁,一口氣行軍百裏,到了啟民星出來才在曠野安營紮寨。
跟在大隊後麵的鷹眼羅漢大喜,這種臨時營寨都是很簡約的營寨,沒有任何陷阱之類的設施,而且在大部分地方隻是象征性的豎起木頭,或者用大車一攔,無論官兵都是躲進帳篷中,最適合潛進去暗殺。而這時到太陽出現的一段時間,又是黎明前天色最黑人最想睡覺的時候,鷹眼羅漢很輕鬆地找到三個缺口,留了五個人在外麵接應,分成三隊摸進營寨。
鷹眼羅漢一路小心翼翼接近楊誌的中軍帳,一座比其他帳篷都要高大華麗的帳篷,四周還有一個十人的巡邏隊不停地巡邏,鷹眼羅漢趁著巡邏隊轉到另一側,立即率人衝向帳篷;可是令鷹眼羅漢措手不及的是,中軍帳和附近的兩個帳篷忽然射出箭雨,正在衝鋒十二人幾乎全部暴露在箭矢下。
四周火把亮如白晝,鷹眼羅漢第一時間把手中的煙花發射上空,那是一種藍色的煙花,藍的詭異,藍的驚豔;能衝到中軍帳的隻有四個人,弓箭手根本不起作用,楊誌等人已經衝了出來。項充的標槍釘死一名鷹眼羅漢的手下,操刀鬼曹正和飛天大聖李袞聯手攔住了一個,王剛和鄒潤圍住了一個。
四鰭和寇一被楊誌留在後軍,兩人沒有隨大隊走,走的和鷹眼羅漢一樣,也是小路,自然發現了浩浩蕩蕩的幾十人;要是兩三人,兩人也就算了,這畢竟是在汴梁,皇城司的人這個時候還在監視,隻能說明人家工作認真,但是幾十人的大隊,那就不同尋常,寇一吊著鷹眼羅漢,四鰭就去通知了楊誌,才有現在的布局。
楊誌看見鷹眼羅漢,笑道:“伏虎殿還真是與眾不同,當刺客都不蒙麵。”
鷹眼羅漢一驚:“你認識我?”
楊誌點頭說:“高俅對錢吝嗇,身邊的高手並不多,你鷹眼羅漢又是剛剛投奔的一個,自然要出來表現一下。”
“與高太尉無關。”鷹眼羅漢一咬牙:“我是來替降龍羅漢報仇的。”
兩側殺聲已起,另外兩路刺客很明顯都被對方圍住了,楊誌隻要算計到會有刺客,這裏是滄浪營的大寨,自然占盡了地主優勢。鷹眼羅漢不敢再耽擱,亮出一柄銀劍,劍氣立刻在空中飄過,一個玄妙的弧度傷了準備再次出手的項充;楊誌刀芒一現,立刻與鷹眼羅漢殺在一起,這是楊誌第一次與對手用兵器玄功對殺,一交手就感覺到其中的兇險。
鷹眼羅漢的經驗明顯高於楊誌,招式的運用更加精妙合理,不過十招便占據了上風,隻是身旁戰事太過慘烈,鷹眼羅漢手下一個以外家功夫著稱的好手,遇上了王剛的天生神力,纏戰中被王剛鎖住,先被鄒潤砍下一隻手臂,最後被王剛一拳打到,被鄒潤一斧子劈死;另一個雖然傷了曹正、李袞兩人,還是中了李袞的飛刀,被衝上來的士兵亂槍戳死。
鷹眼羅漢曉得必須速戰速決,劍氣縱橫中,銀劍忽然脫手,出人意料地穿過劍網和刀芒飛向楊誌,攻擊的方向正是楊誌變招的後退點;原來鷹眼羅漢的銀劍後麵有一根特細的雪山天蠶絲,可以像鏈子刀一樣的收放自如,哪怕楊誌躲過這一劍,後麵還有連環殺招。可是讓鷹眼羅漢呆若木雞的是,銀劍在半空中突然被一塊石頭擊中,不僅銀劍墜落,而且自己的劍影頓失。
楊誌的刀芒趁虛而入,雖然鷹眼羅漢躲得快,但還是被刀芒在左肩受了傷;鷹眼羅漢猜到暗處還有高手,並且是武功遠遠超過楊誌的人物,一抖銀劍,劍氣再起,拚著又挨了一刀芒,像—團紅雲般橫飄,轉身騰空,朝留下五人接應的那一個缺口而去。鷹眼羅漢不得不退避三舍,現在身負內傷,加上那個神秘人和楊誌的聯手,任他如何自負,如何想殺了楊誌,但終究是自己的性命要緊。
不遠處還有廝殺聲,鷹眼羅漢根本沒看一眼,也沒做停留的打算,全力掠行;可是衝到缺口的地方,卻看見二十名弓弩手早已等候,並且是宋軍中的神臂弓。神臂弓射程遠達二百四十多步,二十支長箭唿嘯而來,饒是鷹眼羅漢武功高明,應付完箭雨還是耽誤了超過三十息的時間;楊誌已經如狼似虎地殺至,四周也衝出來十多名手握長槍的軍卒。
鷹眼羅漢麵對圍攻,曉得接應的五個人已經兇多吉少,不過他總是伏虎殿一等一的高手,臨危不亂,猛地提一口氣,改變去勢衝向帳篷最近的左邊;隻要進入帳篷,和那些士兵混在一起,楊誌就不得不投鼠忌器。四名士兵在鷹眼羅漢真氣的撞擊下慘叫著滾跌開去,絲毫不能減緩鷹眼羅漢的速度;離帳篷隻有丈許的距離,鷹眼羅漢足尖點地,將內力提升至巔峰,卻沒曾想帳篷裏一柄鐵槍準確無誤地對著了自己衝過去的胸膛。
嶽飛從帳篷裏出其不意地殺出來,一連五槍都對準了鷹眼羅漢的前胸;鷹眼羅漢靠著一口氣飄後,曉得自己已經無路可逃,在嶽飛槍勁用老的時候,強行轉身。不顧楊誌斬來的刀芒,鷹眼羅漢一手淩空度,銀劍飛往楊誌胸前,想和楊誌同歸於盡;鷹眼羅漢頭顱落地的時候看見了自己的身軀,卻沒看見楊誌中劍的慘狀,隻聽見楊誌說了一句“瘊子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