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鬆林坦然地說:“東家都沒問我會不會煉鋼,直接吩咐去買镔鐵,一方麵是對材料的要求不高,另一方麵恐怕也是不願在煉鋼上浪費時間,不認為中原可以練出好鋼。好在最起碼東家明白,鍛打镔鐵我是沒有問題的。”

    杜萬徹有些失望,他從心眼裏不相信貝鬆林所說,離開殺豬巷和張八百兩人分手後,杜萬徹還在馬上思索,沈衝催馬上前,拍了一下杜萬徹的肩膀說:“杜大人,不要想多了,貝鬆林說的是實話,他自小就沒煉過鋼。”

    貝鬆林迴來說了,楊誌也沒有在意,楊誌一直在專心迴憶司馬孔明出手的那一霎間的感受,當時楊誌其實已經有所察覺,甚至能感知司馬孔明闖進來的方向;楊誌記得自己已經將潛能提升到巔峰狀態,但是現實很殘酷,楊誌什麽也來不及做,就被司馬孔明傷了。不過也不是沒有所得,楊誌發現自己對四周環境的變化更加細微了。

    楊誌在療傷的時候,一遍一遍重溫當時真氣的走向,總感覺自己缺少一個關鍵的手段,潛力發揮得還不夠;楊誌現在已經漸漸明白真氣的運用,盡管某些神奇難以解釋,但是真氣幫助楊誌的身體有了突飛猛進的提升。楊誌通過一次次受傷發現,自己的體質超強,尤其是療傷的能力越來越好,今天沒有天飼果,也不過到三更天,楊誌的內傷差不多就好了。

    楊誌酣然入睡,一直睡到晌午才起來,對貝鬆林選定的鐵匠鋪,楊誌隻是點頭,直接問了買價是兩百兩銀子,便掏出了銀票;貝鬆林苦笑著說:“東家,不帶這樣玩的,你請我來打造兵器,最起碼,你要去看看鐵匠鋪的位置吧。”

    “不用了,你做事我還是放心的,你看,我現在傷還沒好,等會還要去相國寺討點丹藥,實在是沒有時間。”楊誌一副無奈的模樣,又吩咐進屋來的茅十六說:“你把我送到相國寺,再去市場上把上次朱先生買的清單全部買兩份,我明天教囂四姐熬糖。”

    “東家,別那麽急。”茅十六趕著馬車出巷子,一麵注意避開擁擠的人群,一麵對坐在後麵的楊誌說:“囂四姐的兩個姐夫還沒決定來殺豬,朱先生說了,等他買好一個小院專門做糖坊,這樣也可以安排人看著貨物不是。”

    囂四娘攤子上的生意確實不錯,囂快刀端著一隻精致的茶壺坐在後麵的陰涼處,這幾年父女倆相依為命,攤子上的細活差不多都是交給了囂四娘;楊誌沉吟道:“有道理,你和朱先生說一聲,買好院子,直接把那些東西送過去,再買四口大鐵鍋;等會不用來接我,我自己走迴去。”

    兩人說著話,不一會就沿著大道到了相國寺山門外,滿目花紅柳綠,人頭攢動,楊誌下了馬車,茅十六直接去了馬行;楊誌還是裝作傷勢未好的樣子,一步步慢慢走進山門,知客僧眼尖,大老遠就跑過來:“師叔,你來了,我帶你去見師父。”

    楊誌擺擺手說:“不急,你陪我到寺廟裏走走,看看法器,參拜一下佛像。”

    知客僧幹的就是這個事,帶著有錢的主在寺院裏逛遊,討點香火錢,賣點所謂開過光的法器;楊誌不僅有錢,還是主持智清大師的師弟,知客僧更加不會怠慢,點頭說:“師叔,這相國寺你是熟客,你走到哪我跟到哪。”

    楊誌最想看的就是看經寺裏的那三座佛像,四鰭已經找到位置,就在相國寺的資聖閣;資聖閣是相國寺最高的建築,天寶四年,唐玄宗李隆基命建築大師邊思順主持建造相國寺的大佛閣,就是現在的資聖閣。唐肅宗李亨曾親書匾額,賜名為“排雲閣”;但是鹹平五年,排雲閣被宋真宗更名為資聖閣。

    一般的人來資聖閣,除了看風景拜佛,主要是欣賞閣內的五百羅漢,這是悍將曹翰從廬山東林寺運來的羅漢像,一個個鬼斧神工,羅漢們充滿了南方的那種內秀氣質;而供奉於相國寺三門重樓的五百羅漢,來自於嵩山竹林寺,則要粗獷得多,就是肌肉表現的手法都完全不一樣。

    楊誌跟著人流走進閣中,信步走到香煙繚繞的如來佛像前,香爐裏麵充滿了燃燒後的香灰,還有數支正在燃燒著的佛香;如來雙耳垂肩,身披的袈裟淡笑,慈祥中帶著幾分寶相莊嚴。楊誌點上香,跪下去的時候才看見,資聖閣蒲團竟然錦緞的外皮,心中念叨著這些和尚真有錢,雙手合十參拜。

    楊誌上完香,裝作不經意地問:“這三尊如來、文殊、普賢的佛像有沒有什麽故事?”

    看經寺的戒明和尚曾說,名僧星衍花費了六年時間,在看經寺的石窟裏雕刻了一模一樣的三座佛像,楊誌想看看知客僧知不知道;知客僧愣了愣說:“師叔,你還真是問著了,唐朝雷電曾經引起一場大火燒了相國寺,開寶寺住持貞峻大師經過二十三年,才重建相國寺,五代後唐長興二年才建資聖閣,當時負責建造的人是孔循,孔循是汴州大戶,富可敵國,又是後唐的租庸使兼樞密副使安重誨。”

    楊誌沉吟道:“有點意思,後唐定都洛陽,孔循怎麽有空來管這樣的小事。”

    知客僧笑道:“孔循當時與安重誨在爭權,安重誨是後唐明宗李嗣源的親信,當時以擁戴功充任左領軍衛大將軍、樞密使,累加侍中兼中書令,總攬政事。安重誨那時候已經殺了宰相任圜,孔循想獲得佛門的支持。”

    楊誌意味深長地說:“果然是個好故事,你的出身也不尋常啊。”

    知客僧笑道:“師叔目光如炬,小僧家中是世代在相國寺為僧。”

    “世代為僧?”僧人沒有兒子,世代為僧就是要有兒子,那可是犯佛門禁條的,楊誌驚訝歸驚訝,知客僧畢竟是自己晚輩,不能太直白,就嗯了一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鈒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雲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雲客並收藏鈒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