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美是秦少遊的夫人,熙寧、元豐年間秦觀忙於外出應試或遊曆,夫妻如牛郎織女;越豔,越州官妓,元豐二年,秦觀受越州知州程師孟的禮遇,在蓬萊閣與越豔幾度流連歡場,不產生了戀情,還寫了《滿江紅·越豔風流》;婁琬是蔡州營妓,元祐五年春,秦觀離開蔡州去汴京赴任,寄調《水龍吟·玉珮丁東別後》作別相處了一年多的婁琬;王朝雲是蘇東坡侍妾王朝雲,邊朝華是秦觀人到中年納的妾。
封宜奴聰慧絕倫,自然曉得楊誌是在問自己,自己與思念的那個人的關係屬於這五種當中的哪一種;封宜奴放下琵琶說:“秦少遊有太多思念的人,而我,則是沒有思念的人,所以有時候都不知道該如何感慨。楊誌你有思念的女人嗎?”
楊誌一下子呆住了,無奈地搖搖頭,穿越前是養眼的多思念的少,穿越後受到原來那個青麵獸的影響,顛沛流離,連女人都沒遇到幾個,隻有一個從小認識的囂四姐,算得上偶爾記起的人;司馬青衫淚濕衣,楊誌心中閃過一絲感慨,無聲地端起了茶杯。
小院子裏的人都不知道楊誌和封宜奴說了什麽,隻是琵琶聲結束以後,並沒有聽到封宜奴招唿送客,一直等到楊誌離開,老鴇和丫鬟進去,才看見牆上留下了一首詞:“遼陽驛使音塵絕。瑣窗寒、輕攏慢撚,淚珠盈睫。推手含情還卻手,一抹涼州哀徹。記出塞、黃雲堆雪。馬上離愁三萬裏,望昭陽宮殿孤鴻沒。弦解語,恨難說。”
老鴇看了看說:“封姑娘,這是什麽人,這個詞可有蘇東坡老夫聊發少年狂的味道?”
老鴇當年也是紅極一時的歌伎,還調教出封宜奴這樣的大腕,眼光自然不是一般,隻不過和封宜奴一樣,以為是客人自己創作,沒想過楊誌竊取的是辛棄疾的詞;封宜奴指了指桌上的兩幅畫卷說:“那個大鬧遼陽的楊誌,我也是後來才想起,他和官府通緝的那個寇辛崖的畫像很像。媽媽,你和鄆王說一聲,我要獻畫,親手交給皇上。”
鄆王趙楷聞訊連夜趕來,他不清楚封宜奴的意思,以封宜奴的地位,除非是真的想在宋徽宗麵前邀寵,要不然何必費這個心思;可是趙楷曉得封宜奴的為人,榮華富貴真的不在眼中,所以趙楷必須問清楚。封宜奴也沒有隱瞞,照直說是一個疑似楊誌的客人留下的兩幅畫,趙楷立即明白了封宜奴的心思,這件事自己轉交不了,另外封宜奴為楊誌爭取了出城的時間。
趙楷和宋徽宗年輕時一樣,整日在民間遊走,對楊誌的看法還是比較正麵的,頷首說:“我這就安排人稟告。”
趙楷來之前已經打聽過,宋徽宗和王黼還在李師師那裏,索性帶了封宜奴去了李師師的地方,也就是隔一條街的距離。宋徽宗聽到李彥的稟告,有點納悶,不過趙楷是自己喜歡的兒子,封宜奴也是與李師師齊名的美女,宋徽宗趙佶沒有想到其他,就讓李彥帶兩人進來,等兩人行過禮後,笑嗬嗬地問:“這麽晚找我,有什麽事嗎?”
宋徽宗閱人無數,看人的眼光很準,曉得趙楷看上去溫和儒雅,不露鋒芒,但是本身的能力十分出眾;趙楷坦然出去將兩個畫卷取來,放在宋徽宗的麵前說:“有人托封姑娘把三幅畫獻給父親,那個人好像是楊誌,所以封姑娘不敢怠慢。”
宋徽宗本人是一個畫家,看過無數的名畫,楊誌賣給張適的東海仙山帛畫就是難得的珍品;聽到趙楷這麽一說,宋徽宗頓時覺得有些神秘,一時來了興致,點頭笑道:“那就看一看,到底是什麽寶貝!”
李彥上前握住畫軸,封宜奴輕輕展開畫卷,宋徽宗父子的眼睛瞬間就被緊緊地吸引住,再也舍不得離開;宋徽宗的目光在畫卷上慢慢地移動著,直到良久之後,才輕聲歎道:“真跡,這是真跡,曹植的真跡,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隻有見過真人的人,才能把畫和賦都做得如此傳神。”
說到這裏,宋徽宗連連搖頭讚歎,他曾經想到楊誌手中還有珍貴的畫卷,甚至考慮到派人去買下來,沒想到楊誌直接送迴了汴梁;趙楷緩過神來,立即打開第二幅畫卷,蔡文姬的胡簫圖畫的北海與大漠相連的地帶,山水沙漠滾滾,沒有看見吹簫的人,隻看見南歸的大雁和鹿群。
“好,好。”宋徽宗不禁連連說好,將兩幅畫作擺在桌上,仔細地觀摩,感慨的說道:“楊誌的眼光不錯,在陳摶老祖的書庫裏選的,都是珍品!王黼,你說楊誌這麽做是什麽意思?”
王黼低聲說:“楊誌現在如喪家之犬,他是想皇上赦免他。皇上,就算楊誌已經出城,想必也不會走遠,要不然安排軍隊去追他。”
宋徽宗擺擺手說:“他也是冒險來送畫,恐怕也沒指望有什麽迴報,讓他去,不要追究了,封宜奴,楊誌還留下什麽?”
“半首詞。”封宜奴把詞背了一遍;宋徽宗一聽就說:“楊誌這是在借唐玄宗的故事,跟我說金國與西夏一樣,以後都是心腹大患,世上事又怎麽可能一切都如他的預料。不過這首詞寫得不錯,有點大家的風範。”
封宜奴和趙楷自然不會蠢到替楊誌出頭評價,他們隻不過是做了一個順水人情的事情,兩人立即告辭退出;趙楷兩個人離開李師師的住所,並排坐在馬車的裏麵,封宜奴開口問道:“楊誌這件事做對了嗎?”
趙楷點頭微笑道:“你放心,父皇對畫很滿意,楊誌費了許多手腳,花了許多心思,就為等著這個結果。不過你要小心,從現在開始,你可能在風口浪尖上,許多人會來找你的茬子。我有一個奇怪的想法,楊誌還在汴梁城中,過幾天還會來找你。”
封宜奴聰慧絕倫,自然曉得楊誌是在問自己,自己與思念的那個人的關係屬於這五種當中的哪一種;封宜奴放下琵琶說:“秦少遊有太多思念的人,而我,則是沒有思念的人,所以有時候都不知道該如何感慨。楊誌你有思念的女人嗎?”
楊誌一下子呆住了,無奈地搖搖頭,穿越前是養眼的多思念的少,穿越後受到原來那個青麵獸的影響,顛沛流離,連女人都沒遇到幾個,隻有一個從小認識的囂四姐,算得上偶爾記起的人;司馬青衫淚濕衣,楊誌心中閃過一絲感慨,無聲地端起了茶杯。
小院子裏的人都不知道楊誌和封宜奴說了什麽,隻是琵琶聲結束以後,並沒有聽到封宜奴招唿送客,一直等到楊誌離開,老鴇和丫鬟進去,才看見牆上留下了一首詞:“遼陽驛使音塵絕。瑣窗寒、輕攏慢撚,淚珠盈睫。推手含情還卻手,一抹涼州哀徹。記出塞、黃雲堆雪。馬上離愁三萬裏,望昭陽宮殿孤鴻沒。弦解語,恨難說。”
老鴇看了看說:“封姑娘,這是什麽人,這個詞可有蘇東坡老夫聊發少年狂的味道?”
老鴇當年也是紅極一時的歌伎,還調教出封宜奴這樣的大腕,眼光自然不是一般,隻不過和封宜奴一樣,以為是客人自己創作,沒想過楊誌竊取的是辛棄疾的詞;封宜奴指了指桌上的兩幅畫卷說:“那個大鬧遼陽的楊誌,我也是後來才想起,他和官府通緝的那個寇辛崖的畫像很像。媽媽,你和鄆王說一聲,我要獻畫,親手交給皇上。”
鄆王趙楷聞訊連夜趕來,他不清楚封宜奴的意思,以封宜奴的地位,除非是真的想在宋徽宗麵前邀寵,要不然何必費這個心思;可是趙楷曉得封宜奴的為人,榮華富貴真的不在眼中,所以趙楷必須問清楚。封宜奴也沒有隱瞞,照直說是一個疑似楊誌的客人留下的兩幅畫,趙楷立即明白了封宜奴的心思,這件事自己轉交不了,另外封宜奴為楊誌爭取了出城的時間。
趙楷和宋徽宗年輕時一樣,整日在民間遊走,對楊誌的看法還是比較正麵的,頷首說:“我這就安排人稟告。”
趙楷來之前已經打聽過,宋徽宗和王黼還在李師師那裏,索性帶了封宜奴去了李師師的地方,也就是隔一條街的距離。宋徽宗聽到李彥的稟告,有點納悶,不過趙楷是自己喜歡的兒子,封宜奴也是與李師師齊名的美女,宋徽宗趙佶沒有想到其他,就讓李彥帶兩人進來,等兩人行過禮後,笑嗬嗬地問:“這麽晚找我,有什麽事嗎?”
宋徽宗閱人無數,看人的眼光很準,曉得趙楷看上去溫和儒雅,不露鋒芒,但是本身的能力十分出眾;趙楷坦然出去將兩個畫卷取來,放在宋徽宗的麵前說:“有人托封姑娘把三幅畫獻給父親,那個人好像是楊誌,所以封姑娘不敢怠慢。”
宋徽宗本人是一個畫家,看過無數的名畫,楊誌賣給張適的東海仙山帛畫就是難得的珍品;聽到趙楷這麽一說,宋徽宗頓時覺得有些神秘,一時來了興致,點頭笑道:“那就看一看,到底是什麽寶貝!”
李彥上前握住畫軸,封宜奴輕輕展開畫卷,宋徽宗父子的眼睛瞬間就被緊緊地吸引住,再也舍不得離開;宋徽宗的目光在畫卷上慢慢地移動著,直到良久之後,才輕聲歎道:“真跡,這是真跡,曹植的真跡,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隻有見過真人的人,才能把畫和賦都做得如此傳神。”
說到這裏,宋徽宗連連搖頭讚歎,他曾經想到楊誌手中還有珍貴的畫卷,甚至考慮到派人去買下來,沒想到楊誌直接送迴了汴梁;趙楷緩過神來,立即打開第二幅畫卷,蔡文姬的胡簫圖畫的北海與大漠相連的地帶,山水沙漠滾滾,沒有看見吹簫的人,隻看見南歸的大雁和鹿群。
“好,好。”宋徽宗不禁連連說好,將兩幅畫作擺在桌上,仔細地觀摩,感慨的說道:“楊誌的眼光不錯,在陳摶老祖的書庫裏選的,都是珍品!王黼,你說楊誌這麽做是什麽意思?”
王黼低聲說:“楊誌現在如喪家之犬,他是想皇上赦免他。皇上,就算楊誌已經出城,想必也不會走遠,要不然安排軍隊去追他。”
宋徽宗擺擺手說:“他也是冒險來送畫,恐怕也沒指望有什麽迴報,讓他去,不要追究了,封宜奴,楊誌還留下什麽?”
“半首詞。”封宜奴把詞背了一遍;宋徽宗一聽就說:“楊誌這是在借唐玄宗的故事,跟我說金國與西夏一樣,以後都是心腹大患,世上事又怎麽可能一切都如他的預料。不過這首詞寫得不錯,有點大家的風範。”
封宜奴和趙楷自然不會蠢到替楊誌出頭評價,他們隻不過是做了一個順水人情的事情,兩人立即告辭退出;趙楷兩個人離開李師師的住所,並排坐在馬車的裏麵,封宜奴開口問道:“楊誌這件事做對了嗎?”
趙楷點頭微笑道:“你放心,父皇對畫很滿意,楊誌費了許多手腳,花了許多心思,就為等著這個結果。不過你要小心,從現在開始,你可能在風口浪尖上,許多人會來找你的茬子。我有一個奇怪的想法,楊誌還在汴梁城中,過幾天還會來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