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誌,你呢,你的信仰呢?”李完花不服氣地說,一個投奔遼國的宋人,背叛了大宋,還有什麽資格說信仰;楊誌沉默了片刻說:“天下,從來不是一家一姓的天下,而是無數百姓的天下,所以曆史上才有改朝換代,中原經曆了那麽多朝代,很多長期傳承的理念都沒有改過,但是草原上呢?遼國是最尊崇中原文化,依舊是分而治之。”
為了統治漢族,遼太宗時期開始采取“因俗而治”的統治方式,實行分治漢人和契丹,使遼朝從部落聯盟形式進入中央集權的時代。表麵上看是緩解了契丹與漢族等其他民族的矛盾,但是這種劃分本身就讓契丹族顯得高人一等,加上在資源、權力方麵的不同,實際上在遼國,已經是把不同的民族分成不同的等級。
後麵的金、元延續了這種手段,但是比契丹族更沒有底線,到了元朝,為維護蒙古貴族的統治,采用“民分四等”的政策,把中國人分為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漢人,四等南人。漢人指的是淮河以北,原金國境內的漢、契丹、女真等族以及較晚被蒙古征服的、四川、大理人,以及東北的高麗人;南人就是最後被蒙古征服的原南宋境內各族,淮河以南不含四川地區的百姓。
可是楊誌不能憑空說這些東西,說出來絕對會被靈貓三人認為是中了邪;可是讓楊誌意外的是,靈貓竟然聽得懂:“所以五胡亂華以後,鮮卑等族都變成了漢人,可是遼國二百年,燕雲十六州的漢人還是漢人,遼東的女真還是女真,所以才有遼國現在的擔心,和金人在渤海的崛起。高麗多次立國中興,始終難以向西擴張,原因也在於此,稍有風吹草動,國內就有一個部落會起心思,被其他國家鑽了空子。”
惠洪和尚反應過來,停住腳步,感慨地說:“滅國之戰僅次於佛道之戰,不像梁唐晉漢周,一直到大宋,政權跌宕,其中也不乏戰爭,但是民生經濟在恢複中,戰爭隻限於少數堅城名將,大部分地區傳檄而定。百姓的傷亡和流離失所程度大為減少,不過正因為如此,大宋才積弱至今,被遼國和西夏威脅。”
楊誌笑笑說:“難道非要北敗遼國,西滅李夏,才算得上是強國,唐朝如何,最後還不是大廈傾覆。一國一家,興則大興土木,亡則兵禍連結,興,百姓苦;亡,也是百姓苦!我們這些升鬥小民,隻要能活下去就是幸事,大師,抓緊時間逃命吧。”
惠洪和尚心神大亂,他本來就是詩人和尚,才情一時,自然聽出楊誌言下之意,一句話,就是對大宋的不相信。四個人武功都不錯,還是走了一炷香的功夫,才走到路的盡頭,能聽到流水的聲音。水流就在牆外,靈貓用火把在牆壁上仔細地查看了一遍,側耳聽了聽說:“牆壁是磚砌的,很幹燥,沒有長青苔那些植物,聽聲音的高度,水流應該在我們的腳下,隻是不知道牆外是什麽,我先下一塊磚看看。”
靈貓拔出一把镔鐵打製的匕首,運用功力,慢慢地翹下一塊磚,還好,沒有什麽可怕的液體流出來,甚至還能感受到外麵的一絲光線,非常微弱,但是是實實在在的光線。靈貓一塊磚一塊磚地取下來,生怕弄出大動靜,等取下兩排磚,可以將外麵盡收眼底,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牆外麵是幾塊石頭,沒有任何危險的東西;石頭外麵是破碎的一麵牆,光線就是從破牆的缺口泄露進來的。
楊誌出手幫助靈貓,兩人的速度明顯快了許多,很快清理出一個可以進出人的豁口,鑽過去,從最外麵的破牆就能看到,是一口井的井壁。下麵是一條暗流,可惜水量並不大,小孩都無法水遁,出路隻能是在上麵;靈貓在井壁上先扒開一個小洞,朝著井口觀察了五分鍾,縮迴頭說:“這口井應該已經不用了,上麵也沒有井蓋,井壁幹燥,我應該能爬上去,到時候拉你們上去。現在是黃昏,還是等天黑了行動保險,楊誌,正好說說你的打算。”
靈貓也不知道自己怎麽了,現在就感覺楊誌有想法,並且是靠譜的想法;楊誌微笑著說:“我是這樣打算的,如果我們能迴到地麵,就由惠洪大師扮作藍彬,和你們兩個人走一路,我帶著鮑旭走一路。我不熟悉遼陽,靈貓,你告訴我三個地方怎麽走,一個是婆盧火的倉庫或者大的店鋪,第二個是我們能夠從哪裏出城的會集地,第三個是金軍防守最薄弱的一個馬棚。”
靈貓是專門做暗殺這些事情的,一聽就懂了楊誌的意思:“你是要讓人知道楊誌到了遼陽,並且這樣一來,就算不錯和尚原先認為藍彬與楊誌是同一個人,現在也不得不懷疑。不過我認為,還是李完花扮演藍彬好一點,她本身就是道家功夫,與藍彬練的功夫算是同源,至於個子矮一點,可以墊高,大部分人沒見過藍彬,不會發現這個破綻,惠洪大師就是本來麵目。”
靈貓不愧是行家,他發現了楊誌沒有想到的問題,惠洪和尚讚同說:“黑罕嘉是絕對不會說出去的,要是藍彬與楊誌分開來出現,而他卻說兩個人是一個人,那才顯得別有用心。最好上去就是某一家的深宅大院,我們甚至一開始可以控製這家人,裝作這家人混一段時間。”
靈貓搖頭說:“大師,那可不行,如果這樣,隻要有高手一搜查,就能發現我們亂動的痕跡,很可能找到這條密道。這條密道最後能保留,就算遼國打不迴來,最起碼我們以後再進遼陽城的時候能用;楊誌,我來告訴你婆盧火的一個糧倉和移刺保的下麵的一個養著上千匹戰馬的馬棚,你看,從渤海酒樓和婆盧火的府邸應該這樣走。”
為了統治漢族,遼太宗時期開始采取“因俗而治”的統治方式,實行分治漢人和契丹,使遼朝從部落聯盟形式進入中央集權的時代。表麵上看是緩解了契丹與漢族等其他民族的矛盾,但是這種劃分本身就讓契丹族顯得高人一等,加上在資源、權力方麵的不同,實際上在遼國,已經是把不同的民族分成不同的等級。
後麵的金、元延續了這種手段,但是比契丹族更沒有底線,到了元朝,為維護蒙古貴族的統治,采用“民分四等”的政策,把中國人分為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漢人,四等南人。漢人指的是淮河以北,原金國境內的漢、契丹、女真等族以及較晚被蒙古征服的、四川、大理人,以及東北的高麗人;南人就是最後被蒙古征服的原南宋境內各族,淮河以南不含四川地區的百姓。
可是楊誌不能憑空說這些東西,說出來絕對會被靈貓三人認為是中了邪;可是讓楊誌意外的是,靈貓竟然聽得懂:“所以五胡亂華以後,鮮卑等族都變成了漢人,可是遼國二百年,燕雲十六州的漢人還是漢人,遼東的女真還是女真,所以才有遼國現在的擔心,和金人在渤海的崛起。高麗多次立國中興,始終難以向西擴張,原因也在於此,稍有風吹草動,國內就有一個部落會起心思,被其他國家鑽了空子。”
惠洪和尚反應過來,停住腳步,感慨地說:“滅國之戰僅次於佛道之戰,不像梁唐晉漢周,一直到大宋,政權跌宕,其中也不乏戰爭,但是民生經濟在恢複中,戰爭隻限於少數堅城名將,大部分地區傳檄而定。百姓的傷亡和流離失所程度大為減少,不過正因為如此,大宋才積弱至今,被遼國和西夏威脅。”
楊誌笑笑說:“難道非要北敗遼國,西滅李夏,才算得上是強國,唐朝如何,最後還不是大廈傾覆。一國一家,興則大興土木,亡則兵禍連結,興,百姓苦;亡,也是百姓苦!我們這些升鬥小民,隻要能活下去就是幸事,大師,抓緊時間逃命吧。”
惠洪和尚心神大亂,他本來就是詩人和尚,才情一時,自然聽出楊誌言下之意,一句話,就是對大宋的不相信。四個人武功都不錯,還是走了一炷香的功夫,才走到路的盡頭,能聽到流水的聲音。水流就在牆外,靈貓用火把在牆壁上仔細地查看了一遍,側耳聽了聽說:“牆壁是磚砌的,很幹燥,沒有長青苔那些植物,聽聲音的高度,水流應該在我們的腳下,隻是不知道牆外是什麽,我先下一塊磚看看。”
靈貓拔出一把镔鐵打製的匕首,運用功力,慢慢地翹下一塊磚,還好,沒有什麽可怕的液體流出來,甚至還能感受到外麵的一絲光線,非常微弱,但是是實實在在的光線。靈貓一塊磚一塊磚地取下來,生怕弄出大動靜,等取下兩排磚,可以將外麵盡收眼底,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牆外麵是幾塊石頭,沒有任何危險的東西;石頭外麵是破碎的一麵牆,光線就是從破牆的缺口泄露進來的。
楊誌出手幫助靈貓,兩人的速度明顯快了許多,很快清理出一個可以進出人的豁口,鑽過去,從最外麵的破牆就能看到,是一口井的井壁。下麵是一條暗流,可惜水量並不大,小孩都無法水遁,出路隻能是在上麵;靈貓在井壁上先扒開一個小洞,朝著井口觀察了五分鍾,縮迴頭說:“這口井應該已經不用了,上麵也沒有井蓋,井壁幹燥,我應該能爬上去,到時候拉你們上去。現在是黃昏,還是等天黑了行動保險,楊誌,正好說說你的打算。”
靈貓也不知道自己怎麽了,現在就感覺楊誌有想法,並且是靠譜的想法;楊誌微笑著說:“我是這樣打算的,如果我們能迴到地麵,就由惠洪大師扮作藍彬,和你們兩個人走一路,我帶著鮑旭走一路。我不熟悉遼陽,靈貓,你告訴我三個地方怎麽走,一個是婆盧火的倉庫或者大的店鋪,第二個是我們能夠從哪裏出城的會集地,第三個是金軍防守最薄弱的一個馬棚。”
靈貓是專門做暗殺這些事情的,一聽就懂了楊誌的意思:“你是要讓人知道楊誌到了遼陽,並且這樣一來,就算不錯和尚原先認為藍彬與楊誌是同一個人,現在也不得不懷疑。不過我認為,還是李完花扮演藍彬好一點,她本身就是道家功夫,與藍彬練的功夫算是同源,至於個子矮一點,可以墊高,大部分人沒見過藍彬,不會發現這個破綻,惠洪大師就是本來麵目。”
靈貓不愧是行家,他發現了楊誌沒有想到的問題,惠洪和尚讚同說:“黑罕嘉是絕對不會說出去的,要是藍彬與楊誌分開來出現,而他卻說兩個人是一個人,那才顯得別有用心。最好上去就是某一家的深宅大院,我們甚至一開始可以控製這家人,裝作這家人混一段時間。”
靈貓搖頭說:“大師,那可不行,如果這樣,隻要有高手一搜查,就能發現我們亂動的痕跡,很可能找到這條密道。這條密道最後能保留,就算遼國打不迴來,最起碼我們以後再進遼陽城的時候能用;楊誌,我來告訴你婆盧火的一個糧倉和移刺保的下麵的一個養著上千匹戰馬的馬棚,你看,從渤海酒樓和婆盧火的府邸應該這樣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