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國,公元前 117 年,正值第二個五年計劃熱火朝天地推進。


    彼時,整個國家就像一台被注入無限活力的強大機器,高速運轉,蒸蒸日上。


    都城長安,熱鬧非凡,大街小巷車水馬龍,街邊店鋪鱗次櫛比。


    小販們此起彼伏的叫賣聲、行人的歡聲笑語交織迴蕩,


    共同奏響一曲繁榮昌盛的盛世樂章。


    商業重鎮元朔城,同樣是一片繁華熱鬧的景象。


    來自五湖四海的商隊絡繹不絕,滿載著琳琅滿目的奇珍異寶。


    也帶來了各地的風土人情與奇聞軼事,讓這座城市煥發出蓬勃的生機與活力。


    然而,在這一片繁榮祥和的背後。


    匈奴的威脅卻如同一團驅之不散的陰霾,沉甸甸地籠罩著大漢的邊境地區。


    近期,大漢周報接連刊發的一篇篇詳實報道。


    將匈奴在過去五年間於大漢邊境犯下的樁樁惡行,毫無保留地展現在大漢百姓眼前。


    長安城中,熱鬧的集市一如既往地人來人往,喧囂嘈雜。


    一位賣燒餅的攤主,趁著生意稍歇的間隙。


    抬手擦拭著額頭細密的汗珠,順手拿起放在攤位上的大漢周報。


    他原本樸實憨厚的麵容上,漸漸湧起憤怒的神色。


    手中剛出爐的燒餅也不自覺地被捏緊,留下幾道指痕。


    “瞧瞧這匈奴,簡直喪心病狂!


    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咱邊境的老百姓可遭了大殃。”


    他的聲音裏滿是憤慨。


    周圍的顧客們聞聲紛紛圍攏過來,你一言我一語地熱議起來。


    “是啊,這幾年咱大漢努力發展,日子越來越好,


    可匈奴卻不斷來搗亂。”


    “聽說他們不光搶了村子裏的糧食,還把人抓走當奴隸,簡直毫無人性!”


    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氣得胡須都在顫抖。


    眼中燃燒著怒火,仿佛親眼目睹了邊境百姓遭受苦難的悲慘場景。


    “這次朝廷必須給他們點顏色瞧瞧,絕不能再讓他們這麽囂張跋扈下去!”


    一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子揮舞著拳頭,滿臉怒容。


    他的臉上寫滿了對匈奴的切齒痛恨和對戰爭的熱切期待。


    仿佛已經迫不及待地要奔赴戰場。


    為邊境百姓討迴公道、報仇雪恨。


    在長安城的茶館裏,氣氛同樣熱烈非凡。


    一群讀書人圍坐在一起,手中傳閱著大漢周報,神色凝重。


    “匈奴如此行徑,實在是天理難容。”


    “我大漢以仁義治國,


    怎能容忍這般蠻夷肆意踐踏我百姓,毀壞我家園。”


    一位書生義憤填膺地說道,他的聲音激昂慷慨。


    手中的折扇用力地揮舞著,


    仿佛要將心中的憤怒與不滿一股腦兒地宣泄出來。


    “此次戰爭,不僅是為了守護邊境百姓的安寧生活,


    更是為了扞衛我大漢的尊嚴與榮耀。”


    “我們理應全力支持朝廷,共禦外敵。”


    另一位書生附和道,他的眼神堅定而熾熱。


    透露出對國家的忠誠與熱愛,以及對這場戰爭正義性的篤定信念。


    與此同時,在元朔城,這座新興的商業重鎮。


    也因大漢周報的報道而沸騰起來。


    歸降大漢的白羊郡和樓煩郡的匈奴學子們,在聽聞這些消息後,心中皆是五味雜陳。


    白狼,白羊王之子,此刻正獨自坐在學堂的角落。


    手中緊緊攥著大漢周報,臉色陰沉得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蒼穹。


    他的父親白羊王曾在大漢的強大威勢下歸降。


    這些年他在元朔城潛心學習。


    逐漸領略到大漢文化的博大精深與繁榮昌盛。


    心中對大漢的認同感也在與日俱增。


    “匈奴這些年的所作所為,實在是愚不可及。


    我們本已歸降大漢,享受著和平安寧的生活,


    為何還要挑起事端,破壞這份來之不易的和平。”


    白狼的聲音低沉而壓抑,帶著一絲深深的無奈與憤怒。


    他的內心充滿了矛盾與掙紮。


    既為自己的匈奴身份感到羞愧,又對即將爆發的戰爭深感憂慮。


    樓不凡,樓煩王之子,同樣心情複雜萬分。


    他站起身來,在房間裏來迴踱步,每一步都踏得沉重有力。


    仿佛要將心中的不安與焦慮統統踩碎。


    “我們樓煩郡歸降大漢後,百姓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可那些還在草原上的匈奴人,卻依舊冥頑不靈,執迷不悟。


    或許這場戰爭,能讓他們清醒清醒,認識到和平的珍貴。”


    他的話語中帶著一絲期待。


    期待著戰爭能夠讓那些頑固不化的匈奴人幡然醒悟。


    明白和平的難能可貴。


    在學堂裏,其他匈奴學子也紛紛各抒己見。


    有的為匈奴的惡行感到無地自容。


    他們低著頭,不敢直視旁人的目光,仿佛那些惡行是自己親手犯下的一般。


    有的則對戰爭的爆發憂心忡忡。


    他們眉頭緊鎖,眼神中滿是恐懼與擔憂。


    害怕戰爭會帶來更多的傷亡與痛苦,讓無數家庭支離破碎。


    但他們都清楚地知道,這場戰爭已然不可避免。


    一場關乎生死存亡的較量即將拉開帷幕。


    隨著大漢周報的持續宣傳,對戰爭的動員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穩步推進。


    各地紛紛張貼起征兵告示。


    那鮮豔醒目的紅色紙張在風中烈烈作響。


    仿佛在向熱血青年們發出最誠摯的召喚,唿喚他們投身軍旅,保家衛國。


    長安城外的校場上,前來報名參軍的年輕人絡繹不絕,隊伍排得老長。


    他們眼神堅定而熾熱,渾身散發著昂揚的鬥誌。


    心中隻有一個堅定不移的信念:趕走匈奴,保衛家園,守護親人。


    “我要參軍,為邊境受苦的百姓報仇!”


    一個年輕的農家子弟,滿臉堅毅地說道。


    他的臉上洋溢著青春的朝氣與無畏的勇氣。


    仿佛已經看到了自己在戰場上奮勇殺敵、所向披靡的颯爽英姿。


    “對,我們絕不能再讓匈奴欺負我們!”


    他身旁的同伴也激動地附和道。


    兩人相視一笑,那笑容中滿是對勝利的堅定信心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無限憧憬。


    而在軍隊的營帳中,大將軍衛青和驃騎將軍霍去病正緊張而有序地籌備著出征事宜。


    營帳內,一幅巨大的地圖平鋪在桌麵上。


    上麵密密麻麻地標注著山川河流、城鎮村落以及匈奴的大致活動範圍。


    每一個細節都清晰可見。


    將領們圍坐在一起,神情專注地商討著行軍路線和作戰計劃,氣氛嚴肅而凝重。


    “此次出征,我們務必速戰速決。”


    “匈奴騎兵機動性強,行動詭秘,


    我們必須充分利用好空軍偵察兵,精準掌握他們的一舉一動。”


    衛青神色沉穩,目光如炬,手指在地圖上緩緩移動。


    他的眼神專注而冷靜,仿佛能透過地圖洞悉戰場上瞬息萬變的局勢。


    霍去病則目光炯炯,神采飛揚,渾身散發著豪邁的英雄氣概:


    “我定會率領精銳騎兵,直搗匈奴腹地,


    讓他們再次恐懼我大漢的鐵騎!”


    他的聲音洪亮激昂,充滿了必勝的鬥誌與決心。


    仿佛已經迫不及待地要衝向戰場,與匈奴展開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對決。


    經過長時間的精心籌備與周密部署,大軍終於迎來了開拔的日子。


    出征的那天,長安和元朔城的百姓們紛紛湧上街頭,自發地為大軍送行。


    長安城外的官道上,百姓們自發地站成兩排。


    宛如兩條蜿蜒的長龍,一眼望不到盡頭。


    他們手中揮舞著五彩斑斕的旗幟,口中高唿著響亮的口號。


    聲音響徹雲霄,匯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


    “大將軍必勝!冠軍侯必勝!”


    “趕走匈奴!”


    “為邊郡的百姓報仇!”


    衛青身著厚重的戰甲。


    那戰甲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冷冽逼人的光芒。


    仿佛在默默訴說著他多年來南征北戰、立下的赫赫戰功。


    他騎著一匹高大健壯的駿馬,身姿挺拔,威風凜凜,緩緩走過人群。


    他麵帶微笑,親切地向百姓們揮手致意。


    眼神中透露出堅定的信念與必勝的決心。


    仿佛在向百姓們傳遞著一個不容置疑的信息:這場戰爭,我們必將勝利!


    霍去病則騎著他那匹矯健神駿的汗血寶馬,英姿颯爽,意氣風發地出現在眾人麵前。


    他的臉上洋溢著自信從容的笑容,仿佛勝利已經穩穩在握。


    “鄉親們放心,我們一定會凱旋而歸!”


    他的聲音洪亮有力,如同洪鍾般傳遍了整個送行的隊伍。


    讓百姓們心中充滿了希望與力量。


    在送行的人群中,白狼和樓不凡靜靜地站在一旁。


    望著即將出征的大軍,心中感慨萬千。


    “希望這場戰爭能早日結束,讓草原和大漢都能迎來真正的和平與安寧。”


    白狼輕聲說道,他的眼中閃爍著晶瑩的淚光。


    那是對和平的深切渴望和對戰爭的無奈與悲哀。


    樓不凡點了點頭,語氣堅定地說:


    “是啊,我們也盼著能和大漢的百姓一起,過上安穩幸福的日子。”


    他的話語中充滿了期待,期待著戰爭結束後的美好生活。


    期待著草原與大漢能夠真正實現和平共處、共同繁榮。


    哪怕,把他們的草原並入大漢的疆土。


    麵對如今如此神速發展的大漢,隻有這樣,才能為匈奴人保存一條活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武:普天之下,皆為漢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因斯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因斯強並收藏漢武:普天之下,皆為漢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