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錦、曹襄、張安世和劉碳四人,滿心疑惑地朝著實驗室角落裏那神秘 “嗡嗡” 聲的源頭走去。


    實驗室裏彌漫著一股緊張又好奇的氛圍。


    每個人的心跳都不自覺地加快,不知道即將麵對的是什麽。


    隨著距離那聲音越來越近,眾人的腳步也愈發緩慢而謹慎。


    隻見在一個堆滿雜物的角落。


    一個巨大的玻璃罩下,似乎有什麽東西在快速移動。


    發出那令人費解的聲響。


    曹襄皺著眉頭,低聲問道:


    “張錦,你確定這東西之前不在這兒?”


    張錦滿臉困惑,搖了搖頭:


    “侯爺,我敢肯定,我昨天離開的時候,這裏還什麽都沒有。”


    四人緩緩靠近,張錦小心翼翼地伸手,準備揭開那玻璃罩。


    就在他的手指觸碰到玻璃罩邊緣的瞬間。


    “嗡嗡” 聲陡然增大,仿佛裏麵的東西察覺到了危險,變得更加躁動不安。


    張錦深吸一口氣,猛地揭開了玻璃罩。


    刹那間,一隻體型巨大、模樣怪異的昆蟲振翅飛起,在實驗室裏盤旋。


    這昆蟲足有巴掌大小,全身閃爍著金屬般的光澤。


    翅膀快速扇動,發出尖銳的 “嗡嗡” 聲,讓人不寒而栗。


    曹襄下意識地抽出腰間佩劍,警惕地看著這隻怪蟲:


    “這是何物?莫不是什麽妖物?”


    張錦連忙擺手:


    “侯爺莫慌,這應該是某種未曾被發現的生物。”


    說著,他從桌上拿起一個捕蟲網,試圖將怪蟲捕獲。


    怪蟲似乎察覺到了危險,靈活地躲避著張錦的抓捕,在實驗室裏四處亂飛。


    張安世和劉碳也加入了抓捕行動。


    三人在實驗室裏手忙腳亂地追逐著怪蟲。


    曹襄則站在一旁,時刻警惕著怪蟲的動向,準備隨時出手相助。


    經過一番激烈的追逐,張錦終於用捕蟲網成功將怪蟲捕獲。


    怪蟲在網中拚命掙紮,發出刺耳的聲音。


    張錦將捕蟲網放在桌上,四人圍攏過來,仔細觀察這隻神秘的生物。


    隻見這怪蟲的身體呈橢圓形,外殼堅硬,泛著金屬般的光澤。


    它的眼睛巨大而突出,閃爍著紅色的光芒。


    六隻腳細長而有力,上麵布滿了尖銳的倒刺。


    翅膀透明,卻有著複雜的紋理,扇動時發出的聲音震耳欲聾。


    曹襄好奇地問:“張錦,你可知這是什麽東西?”


    張錦搖了搖頭:“侯爺,我也從未見過如此怪異的生物。


    不過,從它的外形和特征來看,應該是一種昆蟲。


    隻是它的體型和習性,與我們常見的昆蟲大不相同。”


    劉碳在一旁說道:


    “會不會是從西域或者其他偏遠之地飛來的?


    說不定是隨著某種貨物被帶到了長安。”


    張安世點頭表示讚同:“有這個可能。我們可以先對它進行研究,


    看看它的生活習性和身體結構,或許能從中找到一些線索。”


    曹襄饒有興致地說:


    “好,你們就好好研究一番。


    這新奇玩意兒,說不定又能給我們帶來什麽驚喜。”


    於是,張錦和劉碳開始對這隻神秘怪蟲展開研究。


    他們先是用放大鏡仔細觀察怪蟲的身體結構,記錄下每一個細節。


    張錦發現,怪蟲的翅膀上有著特殊的脈絡。


    這些脈絡似乎與它飛行時產生的強大氣流有關。


    劉碳則嚐試用各種食物來喂養怪蟲,觀察它的飲食習慣。


    他發現,怪蟲對一些含糖量高的食物特別感興趣,比如蜂蜜和水果。


    在研究過程中,張錦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


    “這怪蟲的飛行速度如此之快,而且力量強大,會不會對農作物造成危害?”


    曹襄一聽,臉色微微一變:


    “若是如此,那可不能小覷。


    大漢的農業可是根基,絕不能讓這怪蟲破壞了莊稼。”


    為了驗證這個猜測。


    張錦和劉碳找來了一些農作物的幼苗,放在怪蟲麵前。


    怪蟲似乎對這些幼苗並不感興趣。


    隻是在一旁嗡嗡地飛著。


    張錦鬆了一口氣:


    “看來這怪蟲對農作物沒有危害,


    不過我們還是要繼續觀察,以防萬一。”


    經過研究,張錦和劉碳對這隻神秘怪蟲有了初步的了解。


    他們發現,怪蟲的外殼異常堅硬,可以抵禦一般的攻擊。


    它的眼睛具有超強的感光能力,能夠在黑暗中看清物體。


    而且,怪蟲的繁殖能力極強,短短幾天內,就產下了許多卵。


    張錦把這怪蟲交給手底下的學生後,就繼續帶著曹襄去觀看他這幾年的研究成果。


    張錦說道:


    “侯爺,我這幾年主要是在研究生物的繁殖。


    我嚐試用不同品種的植物進行雜交,


    培育出了一些生長速度更快、產量更高的新品種農作物。”


    曹襄眼睛一亮:“哦?這可是好事。快帶我去看看。”


    張錦帶著曹襄等人來到生物院的種植區。


    隻見這裏種植著各種各樣的植物。


    其中一些植物的葉子格外寬大,果實也比普通品種要大得多。


    張錦介紹道:


    “侯爺,您看這些植物,就是我通過雜交培育出來的新品種。


    它們不僅生長速度快,而且對病蟲害的抵抗力也更強。


    如果能在大漢全國推廣種植,將大大提高糧食產量。”


    曹襄看著這些茁壯成長的植物,滿意地點了點頭:


    “不錯,不錯。張錦,你這可是為大漢立了大功。


    這些新品種,要盡快安排在各地進行試種,


    確保萬無一失後,再大規模推廣。”


    張錦應道:


    “是的,侯爺。我們已經安排了人手,在學院的試驗田裏進行大規模種植,


    觀察它們在不同環境下的生長情況。


    同時,我也在整理相關的種植技術和注意事項,


    以便百姓們能夠更好地種植這些新品種。”


    介紹完這些雜交農作物之後。


    張錦又帶著曹襄來到了另一處大棚之中。


    這裏遍布著各種果樹。


    張錦引以為傲的指著其中一小片林地道:


    “侯爺,您猜猜看這片是什麽果樹?”


    如果是之前的曹襄,可能是對這些東西不是很了解。


    大多數作物他隻認得果實,而不認得果樹。


    但此番遊曆大漢國的東南西北後,他的見識也獲得了足夠的增長。


    “這不就是梨樹嗎?你是要向我展示你成功把梨樹種植到了這裏嗎?”


    張錦神秘地搖了搖頭:“侯爺,您猜這樹上會結什麽果子?”


    曹襄納悶地道:“梨樹上肯定是結梨啊,難不成還能結出西瓜嗎?”


    張錦微笑道:“結西瓜可能有些難度,不過我這裏的梨樹上已經可以結出蘋果了。”


    “蘋果?就是從西域那邊帶迴來的那種果子?”


    張錦點頭道:“是的侯爺,不過我們這種生長在梨樹上的蘋果口感更好,十分清脆甘甜。”


    “隻可惜您迴來晚了,隻能等來年才能再品嚐一番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武:普天之下,皆為漢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因斯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因斯強並收藏漢武:普天之下,皆為漢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