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軍械的利潤
漢武:普天之下,皆為漢土! 作者:愛因斯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元朔城在經過一場盛大的朝貢盛典後。
城中依然是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各國使者帶著對大漢國的驚歎和對各種奇特物品的強烈興趣四處遊覽。
尤其是那些小國的使者們更是興奮異常。
他們知道,這樣的機會難得。
不僅可以見識到大漢的繁榮,還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平陽侯曹襄的府邸今日也迎來了一位貴客——來自夫餘國的國王。
夫餘王帶著豐厚的禮品,隨從滿懷敬意地走進曹府。
若非因為曹襄和夫餘王的這層關係。
不久前他可能就被霍去病斬殺了。
正因如此,夫餘王對曹襄心存感激,此次更是帶厚禮來拜訪曹襄。
“侯爺,夫餘王帶著重禮前來拜訪。”曹襄的家奴輕輕地稟報道。
曹襄一聽,麵露笑容。
他示意家奴帶夫餘王進來。
自己則在廳中正襟危坐,端起茶杯慢慢品茗。
片刻後,夫餘王帶著一眾隨從走進大廳,看到曹襄立刻恭敬地行禮。
夫餘王笑著說道:
“侯爺,多年不見,您依然神采奕奕啊。”
“夫餘王不遠千裏而來,辛苦了。”
曹襄微微一笑,目光柔和。
他放下茶杯,示意夫餘王坐下。
“此次大朝會,夫餘國能來,我亦甚感欣慰。”
夫餘王忙不迭地點頭,言語間盡是恭敬:
“此次來長安,我等見識到大漢的繁榮昌盛
,尤其是侯爺的風采,更是令人欽佩。”
曹襄嗬嗬一笑,隨即擺擺手道:
“不敢當,不敢當。
夫餘王,想必你也看到了,如今我大漢國正在更新軍備,
許多舊製兵器都已經廢棄不用。
說來也巧,這些兵器雖不及如今的鋼製武器,
但對爾等小國而言,想必也是頗為珍貴的。”
聽到此話,夫餘王的眼睛頓時亮了起來。
他素知大漢國的冶煉技術非比尋常。
鐵器、兵器更是世間一絕。
能擁有幾件漢軍的淘汰兵器,對夫餘國來說,簡直是天大的喜事。
“侯爺所言極是。我們夫餘國地處邊陲,
鐵器匱乏,若能得大漢的兵器,必能增強國中力量。”
夫餘王試探地說道,臉上滿是期待。
曹襄微微一笑,心中暗暗得意。
他故作沉思片刻,才緩緩說道:
“這些兵器我原本是打算交給工匠們拆解重鑄的,
但若夫餘王有意,我倒是可以考慮另做打算。”
夫餘王一聽,心中大喜,急忙拱手道:
“侯爺高義!若侯爺願意將這些兵器轉讓給我夫餘國,我定當重金酬謝!”
曹襄滿意地點點頭,心中已有計較。
大漢軍隊更新換代的鋼製兵器固然精良。
但那些淘汰下來的鐵製兵器對這些小國來說,同樣珍貴。
舅舅和大海正是看準了這些小國的需求。
才決定讓自己將這些廢舊兵器變廢為寶,換取一筆不小的財富。
“夫餘王既然如此看重這些兵器,那就請隨我來吧。”
曹襄站起身來,帶著夫餘王向府邸後院走去。
後院中,幾名隨從正在整理一批兵器。
這些兵器雖已舊卻依然寒光閃閃,有長槍、短刀、弓箭等多種。
夫餘王見到這些兵器,眼睛頓時放光。
他不禁上前仔細端詳,手指輕輕拂過刀刃,感受到那冰冷的鋒利。
曹襄笑道:“這些兵器雖舊,但殺傷力仍不容小覷。”
“若夫餘王滿意,這一批兵器便算作是我送給夫餘王的見麵禮吧。”
夫餘王大喜過望,連聲道謝。
他知道,這批兵器一旦帶迴夫餘國,必然能極大提升軍隊的戰鬥力。
而曹襄的這個舉動,更讓他感到大漢國的寬宏和友善。
然而,這則消息不脛而走,很快傳遍了長安城以及元朔城。
其他小國的使者們得知後,紛紛感到震驚和羨慕。
原來,大漢竟然願意將如此精良的兵器出售。
這對於他們這些國力相對較弱的小國來說,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不行!我們也要去拜訪曹侯爺,看看能否從他手中買到幾件兵器!”
龜茲國的使者心急如焚地說道。
他知道,如果龜茲國能得到這些兵器。
定能在西域諸國中占據更大的優勢。
於是,不到一天的工夫。
曹襄的府邸外便聚集了大批前來拜訪的使者。
曹襄見狀,心中暗暗得意。
他知道這些小國無不對大漢的兵器垂涎三尺。
而他正好利用這個機會為大漢國賺取一筆錢財。
畢竟大漢國此時正是燒錢的時候。
“各位使者不必客氣,請進來坐下吧。”
曹襄笑容滿麵地招唿著。
他心中早有計劃,決定趁機大賺一筆。
於是,一場熱烈的商談在曹襄的府邸中展開。
各國使者們紛紛提出自己的需求和願望。
有的願意用黃金交換,有的甚至提出用本國的特產來換取兵器。
曹襄見狀,不動聲色地傾聽著每個人的訴求。
心中卻在暗暗盤算如何獲取最大利益。
“諸位,我曹某人也不過是想讓這些兵器發揮它們應有的價值而已。”
曹襄笑著說道。
“不過,各位的誠意我也看到了,
這樣吧,我願意按照你們的需求,
將這些兵器公平地分配給你們。”
使者們一聽,紛紛表示感謝。
他們知道,在這種情況下。
能得到大漢的兵器已經是莫大的幸運。
於是,一場兵器交易在曹襄的府邸悄然進行。
各國使者們帶著各自的收獲,滿心歡喜地離開了曹府。
然而,事情並未就此結束。
曹襄的這場“倒賣軍械”很快引起了朝廷中一些人的注意。
但絕大多數人都能一眼看明白。
你給曹襄十個膽子他也不敢去瞞著他舅舅倒賣軍械。
而且有心人已經看了。
曹襄賣的那些武器正是這兩年漢軍淘汰下來的鐵製武器。
而如今,大漢的軍隊基本上都已經換上了鋼製武器。
這些鐵製武器自然無用了,一直在倉庫裏存放著。
本來他們以為這些鐵製武器會被迴爐重造成各種農具。
他們沒想到陛下和殿下等人如此深謀遠慮。
把這些武器賣給周邊的小國,確實不枉為極佳的解決辦法。
一來這些小國根本對大漢國造不成任何威脅。
而且,分配下去,每個小國購買的軍械可能就足夠武裝三四千人的。
這點兵力,連大漢國一個郡縣的兵力都比不上。
如此一來,不但能挽迴當初造這批武器的錢財。
還能倒轉一筆。
畢竟這些小國可是願意花費高代價來購買這些武器的。
雖然倉庫中的武器隻售賣出了不到十分之一。
但謀取的錢財已經比製造這些武器的花費還要高十倍了。
作為大漢國的首席財政大臣桑弘羊,心中立即又升起了一個念頭。
城中依然是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各國使者帶著對大漢國的驚歎和對各種奇特物品的強烈興趣四處遊覽。
尤其是那些小國的使者們更是興奮異常。
他們知道,這樣的機會難得。
不僅可以見識到大漢的繁榮,還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平陽侯曹襄的府邸今日也迎來了一位貴客——來自夫餘國的國王。
夫餘王帶著豐厚的禮品,隨從滿懷敬意地走進曹府。
若非因為曹襄和夫餘王的這層關係。
不久前他可能就被霍去病斬殺了。
正因如此,夫餘王對曹襄心存感激,此次更是帶厚禮來拜訪曹襄。
“侯爺,夫餘王帶著重禮前來拜訪。”曹襄的家奴輕輕地稟報道。
曹襄一聽,麵露笑容。
他示意家奴帶夫餘王進來。
自己則在廳中正襟危坐,端起茶杯慢慢品茗。
片刻後,夫餘王帶著一眾隨從走進大廳,看到曹襄立刻恭敬地行禮。
夫餘王笑著說道:
“侯爺,多年不見,您依然神采奕奕啊。”
“夫餘王不遠千裏而來,辛苦了。”
曹襄微微一笑,目光柔和。
他放下茶杯,示意夫餘王坐下。
“此次大朝會,夫餘國能來,我亦甚感欣慰。”
夫餘王忙不迭地點頭,言語間盡是恭敬:
“此次來長安,我等見識到大漢的繁榮昌盛
,尤其是侯爺的風采,更是令人欽佩。”
曹襄嗬嗬一笑,隨即擺擺手道:
“不敢當,不敢當。
夫餘王,想必你也看到了,如今我大漢國正在更新軍備,
許多舊製兵器都已經廢棄不用。
說來也巧,這些兵器雖不及如今的鋼製武器,
但對爾等小國而言,想必也是頗為珍貴的。”
聽到此話,夫餘王的眼睛頓時亮了起來。
他素知大漢國的冶煉技術非比尋常。
鐵器、兵器更是世間一絕。
能擁有幾件漢軍的淘汰兵器,對夫餘國來說,簡直是天大的喜事。
“侯爺所言極是。我們夫餘國地處邊陲,
鐵器匱乏,若能得大漢的兵器,必能增強國中力量。”
夫餘王試探地說道,臉上滿是期待。
曹襄微微一笑,心中暗暗得意。
他故作沉思片刻,才緩緩說道:
“這些兵器我原本是打算交給工匠們拆解重鑄的,
但若夫餘王有意,我倒是可以考慮另做打算。”
夫餘王一聽,心中大喜,急忙拱手道:
“侯爺高義!若侯爺願意將這些兵器轉讓給我夫餘國,我定當重金酬謝!”
曹襄滿意地點點頭,心中已有計較。
大漢軍隊更新換代的鋼製兵器固然精良。
但那些淘汰下來的鐵製兵器對這些小國來說,同樣珍貴。
舅舅和大海正是看準了這些小國的需求。
才決定讓自己將這些廢舊兵器變廢為寶,換取一筆不小的財富。
“夫餘王既然如此看重這些兵器,那就請隨我來吧。”
曹襄站起身來,帶著夫餘王向府邸後院走去。
後院中,幾名隨從正在整理一批兵器。
這些兵器雖已舊卻依然寒光閃閃,有長槍、短刀、弓箭等多種。
夫餘王見到這些兵器,眼睛頓時放光。
他不禁上前仔細端詳,手指輕輕拂過刀刃,感受到那冰冷的鋒利。
曹襄笑道:“這些兵器雖舊,但殺傷力仍不容小覷。”
“若夫餘王滿意,這一批兵器便算作是我送給夫餘王的見麵禮吧。”
夫餘王大喜過望,連聲道謝。
他知道,這批兵器一旦帶迴夫餘國,必然能極大提升軍隊的戰鬥力。
而曹襄的這個舉動,更讓他感到大漢國的寬宏和友善。
然而,這則消息不脛而走,很快傳遍了長安城以及元朔城。
其他小國的使者們得知後,紛紛感到震驚和羨慕。
原來,大漢竟然願意將如此精良的兵器出售。
這對於他們這些國力相對較弱的小國來說,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不行!我們也要去拜訪曹侯爺,看看能否從他手中買到幾件兵器!”
龜茲國的使者心急如焚地說道。
他知道,如果龜茲國能得到這些兵器。
定能在西域諸國中占據更大的優勢。
於是,不到一天的工夫。
曹襄的府邸外便聚集了大批前來拜訪的使者。
曹襄見狀,心中暗暗得意。
他知道這些小國無不對大漢的兵器垂涎三尺。
而他正好利用這個機會為大漢國賺取一筆錢財。
畢竟大漢國此時正是燒錢的時候。
“各位使者不必客氣,請進來坐下吧。”
曹襄笑容滿麵地招唿著。
他心中早有計劃,決定趁機大賺一筆。
於是,一場熱烈的商談在曹襄的府邸中展開。
各國使者們紛紛提出自己的需求和願望。
有的願意用黃金交換,有的甚至提出用本國的特產來換取兵器。
曹襄見狀,不動聲色地傾聽著每個人的訴求。
心中卻在暗暗盤算如何獲取最大利益。
“諸位,我曹某人也不過是想讓這些兵器發揮它們應有的價值而已。”
曹襄笑著說道。
“不過,各位的誠意我也看到了,
這樣吧,我願意按照你們的需求,
將這些兵器公平地分配給你們。”
使者們一聽,紛紛表示感謝。
他們知道,在這種情況下。
能得到大漢的兵器已經是莫大的幸運。
於是,一場兵器交易在曹襄的府邸悄然進行。
各國使者們帶著各自的收獲,滿心歡喜地離開了曹府。
然而,事情並未就此結束。
曹襄的這場“倒賣軍械”很快引起了朝廷中一些人的注意。
但絕大多數人都能一眼看明白。
你給曹襄十個膽子他也不敢去瞞著他舅舅倒賣軍械。
而且有心人已經看了。
曹襄賣的那些武器正是這兩年漢軍淘汰下來的鐵製武器。
而如今,大漢的軍隊基本上都已經換上了鋼製武器。
這些鐵製武器自然無用了,一直在倉庫裏存放著。
本來他們以為這些鐵製武器會被迴爐重造成各種農具。
他們沒想到陛下和殿下等人如此深謀遠慮。
把這些武器賣給周邊的小國,確實不枉為極佳的解決辦法。
一來這些小國根本對大漢國造不成任何威脅。
而且,分配下去,每個小國購買的軍械可能就足夠武裝三四千人的。
這點兵力,連大漢國一個郡縣的兵力都比不上。
如此一來,不但能挽迴當初造這批武器的錢財。
還能倒轉一筆。
畢竟這些小國可是願意花費高代價來購買這些武器的。
雖然倉庫中的武器隻售賣出了不到十分之一。
但謀取的錢財已經比製造這些武器的花費還要高十倍了。
作為大漢國的首席財政大臣桑弘羊,心中立即又升起了一個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