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 喜歡幻龍的老姚 送來的完結666,十分感謝!!!)


    淮南之地。


    某處大漢周報誦讀之處。


    一名負責誦讀報紙的官員正揮手示意著底下的人安靜。


    “諸位同鄉,雖然今天天氣不妙,下起了些小雨,但還是感謝你們一如既往的前來這裏聽一聽最新一期的大漢周報。”


    “就如當今陛下所言,大漢國的興盛,離不開大漢國的每一位百姓。”


    “而你們每周前來聽取周報,也是對我們大漢國的一種認可。”


    幾名百姓一遍用木棍扣掉破爛鞋底的泥巴,一邊對身旁人說:“我們這道路也太破了,稍微下點雨,就變得泥濘不堪。”


    “不是說大漢國各處的大商人都在主動出資修路嗎?怎麽我們這裏就沒有動靜呢?”


    “誰說不是呢!我們這地界的商人,真是一個比一個黑心,就知道賺我們的血汗錢,該他們出力的時候,一個比一個躲得遠。”


    “唉,幾位還是慎言,你們不知道我們這地界最大的商人是誰嗎?”


    “我們這裏可是淮南王的封地,那些商人也都是淮南王府的商人,修路不修路,還不是那位王一句話的事情。”


    “我們還是先別吵了吧,還是聽聽先生這一周我們大漢國各地都發生什麽大事了吧。”


    誦讀報紙的官員見底下人終於安靜下來,這才開口道:“上周,我大漢國各郡都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


    商人出資雇傭本地百姓修建本地道路,商人獲得了名聲,百姓獲得了做工的錢財,從而又去商人那裏購買所需物品,達成了多贏的局麵。”


    “下麵記錄的是隴西郡一位普通百姓的感慨:


    俺是牛大膽,來自隴西郡忘牛村,俺隻是個普通的農人,官府讓俺說說俺感覺到的大漢國變化,


    俺沒有文化,也不知道說什麽,俺隻知道,最近俺們村的道路都修成了漂亮又平坦堅硬的水泥路,直通縣城,以前一下雨就泥濘的土路再也沒了,


    俺還參與了修路,一周能賺70枚元朔幣,這都趕上俺種兩畝地的錢財了,俺還是第一次這麽快賺這麽多錢。”


    “村裏還修建了個學堂,俺的大娃子剛好也到了上學的年紀,沒想到俺牛家還能出個讀書人,嘿嘿,俺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對了,俺還跟著俺們裏長申請在俺們村創辦了一個養豬廠,廠裏已經有一百來頭的豬崽子了,


    俺每天看著這些豬崽子長大,別提多高興了,俺現在就希望這些豬崽子健健康康長大,那樣俺們就能將這些豬崽子賣給大戶人家,再賺上些錢財了。”


    “讓俺說別的俺也不懂,反正俺們村和附近的幾個村都比以前生活的好的多了,想必咱大漢國其他各地也都是這樣吧?”


    “俺牛大膽在這裏祝所有農人兄弟都跟上國家的政策,早日過上好日子。”


    誦讀報紙的官員念完,地下無數老少一個個陷入了沉思。


    一聽就知道這肯定是個和他們一樣沒什麽文化的人說的這段話。


    可是為什麽他們那裏都已經修上了水泥路了?


    而且他一個農人還能去辦什麽養豬場?


    一百多頭豬崽子啊,要是長成了,那得能換多少錢啊?


    而且,還是隴西郡,那不是原來得邊郡嗎?


    聽說那些邊郡都是極其窮苦之地啊?


    他們這淮南之地,土地肥沃,雖然比不上長安附近和關中,但也算是富庶之地了。


    可如今怎麽成了他們這裏日子過的最苦?


    誦讀報紙的官員見下麵的農人們又開始討論起來,忍不住歎息一聲道:


    “其實這也不怪你們不夠勤勞,誰讓這是淮南王的封地呢?就算是陛下,他也無權幹涉我們這裏啊!”


    歎息罷了,又繼續讀著報紙上的其他內容。


    而底下的農人們似乎抓到了什麽重點。


    是啊,陛下是想著這天下所有農人百姓生活都變得更好的。


    要不然也不會去施行什麽大漢國第一個五年計劃了。


    別的他們不懂,但他們也能看得出來,這第一個五年計劃,絕大部分都是和他們這些普通人息息相關的。


    陛下是想讓他們也過上好日子的。


    問題就出現在了淮南王那裏。


    淮南王是老一輩的諸侯王,算是陛下的長輩。


    就算是他們陛下於情於理也不好幹涉他長輩領地裏的事情啊!


    於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意到了問題到底發生在誰身上。


    淮南王府。


    此時淮南王和自己的一群兒子正坐在一起。


    自從推恩令下達以來,淮南王也不得不把一些偏遠的領地分給自己的兒子們。


    他想不到劉徹小兒還真有點本事,如今大漢國還真有點如日中天的感覺。


    越是如此他心中的那份擔憂就越重。


    劉徹對待他們這些諸侯王的態度十分明確,那推恩令就說明了一切。


    本來自己的那些非嫡長子兒子們不會像今天這般一個個瀟灑無比不把自己放在眼裏。


    自從把一些小的封地分給他們後,他們一個個就立即翻臉不認自己這個爹了。


    這讓淮南王十分生氣,但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有史以來,諸侯王的封地都是繼承製,由嫡長子繼承。


    本來那些非嫡長子是沒什麽想法的,但推恩令一出,一個個開始膽子大了起來。


    自己這諾大的封地,如今被封出去了四分之一,這讓他如何不心痛。


    今日叫這些逆子來商量一些對策,居然還有逆子不願意來。


    如果不是自己的親生兒子,他真想砍了他們。


    看著底下一個個各懷鬼胎的逆子,淮南王一陣頭大。


    原來他還想著謀劃一番成就大業,如今,他連自己的封地都快要保不住了。


    淮南王歎息一聲道:“我的好兒子們,平日裏你們不是鬼點子多嗎?今日都說說你們的看法,願不願意跟進朝廷的政策?”


    王太子劉遷聞言率先道:“爹,我覺得此事不易跟進,畢竟修建道路和學堂等各種設施需要耗費大量的錢財,我們還是繼續等著,等劉徹給我們發錢了,我們再去實行,


    如果他不給我們發錢,此事我們就當不知情就行。”


    站在長子劉不害身後的劉建則眯著眼睛看著這一幕,心道如果把此事連同之前他這個爺爺和叔叔密謀造反的事告訴劉徹會怎麽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武:普天之下,皆為漢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因斯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因斯強並收藏漢武:普天之下,皆為漢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