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給李廣一次機會
漢武:普天之下,皆為漢土! 作者:愛因斯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52章 給李廣一次機會
上次大海提醒他一些事情,還是在上次。
這還是大海第一次對他舅舅的軍事調動發表自己的意見。
顯然,這個翕侯趙信,可能會給這次大軍出征帶來極大的損失。
要不然大海也不會憑空來一句,對方不能為前鋒。
曹襄很快就想明白了,對方原本就是匈奴一個小部落的王,雖然地位比不上白羊王和樓煩王。
但軍事見解還是很不錯的,由此才被他亞父看重。
此次更是被看好任命為前鋒,沒想到這狗日的居然會反水。
這是曹襄唯一能想到的對方能夠大軍帶來的威脅了。
同時曹襄又聯想到了白羊王和樓煩王二人身上,這倆老賊不會也想著反水吧?
不行,得找機會試探試探這二人。
希望自己的家將能夠及時把消息帶迴去吧!
相信無論是他亞父,還是他舅舅,看到自己的侯印,以及聽到那句話後,都會慎重決定。
在曹襄的信件由其家將十萬裏加急送往長安之時,劉大海也寫了一封信。
一封將要送往羌都的信件。
不久之後,上林苑建章宮內。
劉徹正滿懷期望的看著地圖,衛青已經再一次率領大軍出發了。
希望如大海說的那般,衛青不曾一敗。
如果此戰能夠取得預想中的勝利,從此匈奴人再也無法對大漢國造成威脅了。
正當劉徹看著眼前大軍出動路線發呆時,隋離急急忙忙的從門外跑了進來。
“陛下!大事不好了!平陽侯派人傳來急信!”
劉徹迴過神來看了隋離一眼:“慌慌張張成何體統,信呢?”
隋離習慣性的看向自己的雙手,然後才反應過來道:“陛下,平陽侯這次沒來得及寫信,隻是傳了口諭,這是平陽侯的印信,應該做不了假。”
“平陽侯說,大海說翕侯趙信不得為前鋒。”
劉徹聞言猛地從座椅上站了起來:“你說什麽?還有呢?”
隋離快速的道:“陛下,平陽侯就派人傳迴來了這麽一句,沒有別的了。”
劉徹深深的皺起了眉頭,大海難道從他這次任命的將領裏預知到了什麽不妥嗎?
翕侯趙信此次為大軍前鋒,是一個極為重要的位置,是萬萬不能有失的。
難道說此次大軍出征,趙信會叛迴匈奴?
劉徹急忙道:“快快給朕擬一道密旨送於大將軍,告知他此次不得帶翕侯趙信出征,至於何人作為前鋒,就讓大將軍和大海商量吧!”
此次大軍出征,對他大漢國來說極為重要,比出征右賢王那次還要重要。
所以不能有任何閃失,既然這個翕侯趙信在此次出征中可能會出現問題。
那就幹脆不讓他出現在戰場,這樣就會把危險從源頭掐滅。
而且衛青的大軍剛剛出發不久,想必此時應該差不多剛剛抵達朔方。
在那裏,想必曹襄就會和衛青說起此事,衛青應該會等待自己的聖旨抵達。
既然大海覺得趙信這人不行,那就看看大海覺得誰會是身為前鋒的合適人選吧!
他隻希望,此次出征能獲得預定的成效即可。
看著隋離再一次離開了,劉徹的目光重新迴到了大殿中懸掛著的那副地圖。
大漢國的疆土越來越大了啊,不知道若是大海站在他這個位置,會如何治理呢?
還好他劉徹自己就比較聖明,若不然被自己的兒子比下去,豈不是會讓天下人笑話。
朔方城中。
當曹襄見到衛青時,就已經知道,衛青沒有遇到自己的信使,還不知道那件事情。
曹襄身為太守,自然有為大軍送行的責任。
隻是曹襄選擇了攔下大軍,然後在衛青耳旁低語了幾句。
衛青臉色極速的變了變,然後就下達了命令,全軍暫時在朔方休整。
這人許多將士都感覺到一絲不滿。
畢竟大軍每多停一日,消耗的物資都是海量的。
但看平陽侯的模樣,似乎發生了什麽了不得的事情。
想到對方的身份,大多數將領立即就想到,對方應該已經告知了陛下,想必很快就會有聖旨抵達吧!
李廣身為後軍,此時他看任何人都感覺有些不滿,他覺得,這裏所有人都可以成為後軍,唯獨他不合適。
這些人通過右賢王一戰,已經撈了不少軍功了。
他李廣就不能去撈一把軍功嗎?
尤其是那前軍,雖然那個小匈奴王他也有耳聞,曾為大漢國立下過不少功勞。
可是對方畢竟是匈奴人,還是伊稚斜的人,膽敢讓對方身為前軍,攻打伊稚斜,他們的陛下和大將軍,還是很有氣魄的。
隻是一旦對方中途心生他意,將會給大軍造成極為嚴重的損傷。
隨即李廣歎了口氣。
然後轉頭看向了騎都尉,看著他那個小兒子,如今成為了騎都尉的二把手,李廣心中十分苦澀。
連他曾經最不看好的兒子,如今都能成為一支獨立行軍的騎軍偏將。
他李廣卻隻能成為後軍。
此次除非天降大運,要不然,想要撈功勞又是妄想。
要是他的兒子比他這個父親還先封侯,那他的老臉……
天色已經暗淡了下來,劉徹的密旨也終於堪堪抵達。
送旨的是繡衣使者,這群人的效率遠比正常的信使高的多。
衛青快速的瀏覽了聖旨中的內容,然後將其收起。
此事如同他預料的一般,既然大海提出了隱患。
那以陛下的性格,就絕不會再重用趙信了。
雖然衛青覺得,趙信應該不會出什麽問題。
可是寧可信其有的道理他自然也是懂得。
隨即衛青看向了大海道:“大海,你覺得此次隨行的將領之中,誰能代替趙信成為前軍的位置呢?”
劉大海稍微想了想,反正曆史的軌跡早已經發生了偏移,那他沒什麽好顧及的了。
於是道:“我覺得李廣可以擔任此次大軍的前軍,畢竟李廣對匈奴作戰還是有著十足的經驗。”
衛青點了點頭,李廣的能力是公認的,隻是對方的運氣實在不佳。
既然大海選擇了李廣,那就讓李廣成為他們大軍此次出征的前鋒吧!
劉大海想到了那句李廣難封,那此次就給李廣一次機會吧!
畢竟,那可是一位為大漢國戍邊無數年的老將啊!
上次大海提醒他一些事情,還是在上次。
這還是大海第一次對他舅舅的軍事調動發表自己的意見。
顯然,這個翕侯趙信,可能會給這次大軍出征帶來極大的損失。
要不然大海也不會憑空來一句,對方不能為前鋒。
曹襄很快就想明白了,對方原本就是匈奴一個小部落的王,雖然地位比不上白羊王和樓煩王。
但軍事見解還是很不錯的,由此才被他亞父看重。
此次更是被看好任命為前鋒,沒想到這狗日的居然會反水。
這是曹襄唯一能想到的對方能夠大軍帶來的威脅了。
同時曹襄又聯想到了白羊王和樓煩王二人身上,這倆老賊不會也想著反水吧?
不行,得找機會試探試探這二人。
希望自己的家將能夠及時把消息帶迴去吧!
相信無論是他亞父,還是他舅舅,看到自己的侯印,以及聽到那句話後,都會慎重決定。
在曹襄的信件由其家將十萬裏加急送往長安之時,劉大海也寫了一封信。
一封將要送往羌都的信件。
不久之後,上林苑建章宮內。
劉徹正滿懷期望的看著地圖,衛青已經再一次率領大軍出發了。
希望如大海說的那般,衛青不曾一敗。
如果此戰能夠取得預想中的勝利,從此匈奴人再也無法對大漢國造成威脅了。
正當劉徹看著眼前大軍出動路線發呆時,隋離急急忙忙的從門外跑了進來。
“陛下!大事不好了!平陽侯派人傳來急信!”
劉徹迴過神來看了隋離一眼:“慌慌張張成何體統,信呢?”
隋離習慣性的看向自己的雙手,然後才反應過來道:“陛下,平陽侯這次沒來得及寫信,隻是傳了口諭,這是平陽侯的印信,應該做不了假。”
“平陽侯說,大海說翕侯趙信不得為前鋒。”
劉徹聞言猛地從座椅上站了起來:“你說什麽?還有呢?”
隋離快速的道:“陛下,平陽侯就派人傳迴來了這麽一句,沒有別的了。”
劉徹深深的皺起了眉頭,大海難道從他這次任命的將領裏預知到了什麽不妥嗎?
翕侯趙信此次為大軍前鋒,是一個極為重要的位置,是萬萬不能有失的。
難道說此次大軍出征,趙信會叛迴匈奴?
劉徹急忙道:“快快給朕擬一道密旨送於大將軍,告知他此次不得帶翕侯趙信出征,至於何人作為前鋒,就讓大將軍和大海商量吧!”
此次大軍出征,對他大漢國來說極為重要,比出征右賢王那次還要重要。
所以不能有任何閃失,既然這個翕侯趙信在此次出征中可能會出現問題。
那就幹脆不讓他出現在戰場,這樣就會把危險從源頭掐滅。
而且衛青的大軍剛剛出發不久,想必此時應該差不多剛剛抵達朔方。
在那裏,想必曹襄就會和衛青說起此事,衛青應該會等待自己的聖旨抵達。
既然大海覺得趙信這人不行,那就看看大海覺得誰會是身為前鋒的合適人選吧!
他隻希望,此次出征能獲得預定的成效即可。
看著隋離再一次離開了,劉徹的目光重新迴到了大殿中懸掛著的那副地圖。
大漢國的疆土越來越大了啊,不知道若是大海站在他這個位置,會如何治理呢?
還好他劉徹自己就比較聖明,若不然被自己的兒子比下去,豈不是會讓天下人笑話。
朔方城中。
當曹襄見到衛青時,就已經知道,衛青沒有遇到自己的信使,還不知道那件事情。
曹襄身為太守,自然有為大軍送行的責任。
隻是曹襄選擇了攔下大軍,然後在衛青耳旁低語了幾句。
衛青臉色極速的變了變,然後就下達了命令,全軍暫時在朔方休整。
這人許多將士都感覺到一絲不滿。
畢竟大軍每多停一日,消耗的物資都是海量的。
但看平陽侯的模樣,似乎發生了什麽了不得的事情。
想到對方的身份,大多數將領立即就想到,對方應該已經告知了陛下,想必很快就會有聖旨抵達吧!
李廣身為後軍,此時他看任何人都感覺有些不滿,他覺得,這裏所有人都可以成為後軍,唯獨他不合適。
這些人通過右賢王一戰,已經撈了不少軍功了。
他李廣就不能去撈一把軍功嗎?
尤其是那前軍,雖然那個小匈奴王他也有耳聞,曾為大漢國立下過不少功勞。
可是對方畢竟是匈奴人,還是伊稚斜的人,膽敢讓對方身為前軍,攻打伊稚斜,他們的陛下和大將軍,還是很有氣魄的。
隻是一旦對方中途心生他意,將會給大軍造成極為嚴重的損傷。
隨即李廣歎了口氣。
然後轉頭看向了騎都尉,看著他那個小兒子,如今成為了騎都尉的二把手,李廣心中十分苦澀。
連他曾經最不看好的兒子,如今都能成為一支獨立行軍的騎軍偏將。
他李廣卻隻能成為後軍。
此次除非天降大運,要不然,想要撈功勞又是妄想。
要是他的兒子比他這個父親還先封侯,那他的老臉……
天色已經暗淡了下來,劉徹的密旨也終於堪堪抵達。
送旨的是繡衣使者,這群人的效率遠比正常的信使高的多。
衛青快速的瀏覽了聖旨中的內容,然後將其收起。
此事如同他預料的一般,既然大海提出了隱患。
那以陛下的性格,就絕不會再重用趙信了。
雖然衛青覺得,趙信應該不會出什麽問題。
可是寧可信其有的道理他自然也是懂得。
隨即衛青看向了大海道:“大海,你覺得此次隨行的將領之中,誰能代替趙信成為前軍的位置呢?”
劉大海稍微想了想,反正曆史的軌跡早已經發生了偏移,那他沒什麽好顧及的了。
於是道:“我覺得李廣可以擔任此次大軍的前軍,畢竟李廣對匈奴作戰還是有著十足的經驗。”
衛青點了點頭,李廣的能力是公認的,隻是對方的運氣實在不佳。
既然大海選擇了李廣,那就讓李廣成為他們大軍此次出征的前鋒吧!
劉大海想到了那句李廣難封,那此次就給李廣一次機會吧!
畢竟,那可是一位為大漢國戍邊無數年的老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