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羌人自古以來就生存在這片土地上。


    從他們父輩口口相傳留下來的知識可以知曉,他們至少生存在這片土地上數百年了。


    這片土地上的一切,理應都歸屬於他們羌人。


    他們羌人不應該這麽窮的。


    雖然他們這個羌人王國已經有了數百萬頭牛羊。


    以及沿著布哈河開墾了無數的田地。


    但他們大多數人的生活依然過的很拮據。


    他們缺少各種工具以及缺少大量的武器。


    位於羌國最西側,布哈河源頭附近的羌人城池叫做疏勒南山城。


    這是一座主要由石頭混合著泥土建成的城池。


    是在蒙海的指導下,由這裏的羌人部落建築而成的。


    這裏也是羌國領土的最西部。


    當然,羌人並沒有很嚴謹的領土意識。


    隻要他們曾到訪過的土地,都可以算是他們的領土。


    而且,在疏勒南山城周邊百裏內,幾乎已經沒有了其他羌人部落。


    原本屬於這片區域的羌人部落,都已經聚集在了這座城池中。


    他們隸屬於他們羌國五大城池之一。


    而這裏,距離鏡鐵山不到兩百裏地,已經十分近了。


    不知從何時起,他們羌人國度裏開始流傳著一條消息。


    他們羌人不應該這麽落後這麽貧窮的。


    造成如今這一切的源頭,是匈奴人。


    是匈奴人用武力恐嚇他們,不準成立自己的軍隊,不準培養自己的騎兵。


    他們甚至不敢去建造一處屬於他們的城池。


    而且,就連他們辛苦放牧的牛羊,以及勤勞開墾種植收獲的糧食,都要上繳給匈奴極大一部分。


    那造成了他們極大的負擔。


    這些都是事實,今年他們還沒有給匈奴人準備貢品,所以他們如今生活比以往富足了太多。


    而且,他們羌人本應該有著一處屬於他們的鐵礦場。


    就在不遠處的祁連山脈中,一處被稱為鏡鐵山的地方。


    聽族裏的羌人說,那處鐵礦遠超他們認知的那麽大。


    他們隻需要開采一年,就能讓他們羌國所有羌人都裝備上屬於他們羌人的武器。


    若是那處鐵礦現在屬於他們羌人,那他們不必再為戰士缺少武器發愁。


    也不必再為了耕種而缺少堅硬鋒利的工具發愁。


    他們原本應該過著和漢人一樣富裕的生活。


    但那些野蠻的匈奴人阻止了這一切。


    以前他們都是一個一個的小部落,最大的部落人口也不過萬人左右。


    那時他們畏懼匈奴人的騎兵,隻能俯首稱臣,順應那些匈奴人。


    現如今不同了,他們羌人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國度。


    雖然這國度是在那群從漢國而來的將士和那位年輕的城主手中一步步成立的。


    但無論如何,他們有了他們自己的國度,羌國。


    他們不再是一個個散亂分布的羌人小部落。


    密集聚居在羌都兩百裏範圍內的羌人,達到了恐怖的三十萬之數。


    而這些隻用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


    就連他們疏勒南山城,這座最晚建立起來的城池,如今也有三萬羌人的規模。


    雖然他們由周邊數個羌人部落融合而成,平日裏經常還會出現一些小摩擦。


    但這些都不是問題,隨著時間地流逝,這些摩擦和分歧終究會消失。


    而且,他們有著極為嚴格的律法。


    但凡有敢挑戰律法威嚴的,都會被所有人共同敵視。


    因為律法保證得是他們絕大多數人的利益。


    他們不允許那麽一小撮人侵犯他們的利益。


    這些律法,是他們羌人能夠形成自己國度的基礎。


    是他們羌人走向繁盛的最根本。


    不論那些從漢國來到這裏的的漢人們到底有何目的。


    他們提出的這種律法,是高明的,是適合他們羌人部落的。


    到目前為止,他們對那些統治者還沒有特別不滿的地方。


    而且,他們也確實為羌國,付出過極大的貢獻。


    是他們把一個個部落聯合在一起,初步形成了現在的羌國。


    也是他們,帶領著各個部落的戰士,把那些欺壓他們的匈奴人,從他們羌人的領地上趕了出去。


    是他們,為羌人部落提供了可行的發展路線。


    他們羌人是一個擅長放牧的遊牧民族,因為和漢人離的較近,他們也逐漸地學會了耕種。


    將這兩種結合在一起,他們本應該快速繁盛的。


    但如今他們缺少太多東西了。


    武器和工具被排在了首位。


    漢人的商隊提供了一些十分適用的耕種工具,以及打造那些工具的技術。


    但他們缺少鐵礦。


    不對,他們並不缺少鐵礦,他們原本是有一座資源豐富的鐵礦的。


    隻是被匈奴人占領了。


    祁連山脈自古以來就是屬於他們羌人的。


    祁連山脈中的鏡鐵山,自然也是屬於他們羌人的。


    匈奴人非法占據著他們羌人最大的財富。


    在極短的時間內,大多數羌人都同意了這一說法。


    這裏是他們羌人生活的土地,他們對這裏遠比匈奴人熟悉,以及適宜這裏的氣候。


    他們應該從匈奴人手中,奪迴那些曾被奪走的一切。


    奪迴鏡鐵山,不知不覺間已經成為了羌人口中日常談論的事情。


    就連那些孩童,平日裏玩耍時也會大喊著奪迴鏡鐵山。


    隻要把鏡鐵山這出蘊含著十分豐富的鐵礦之地牢牢掌握在他們羌人手中。


    那麽他們羌人將會迎來一段時間的飛速發展。


    終於,第一個申請奪迴鏡鐵山的疏勒南山城的青壯出現了。


    而其一唿百應,瞬間就有千人規模的羌人青壯一同申請奪迴鏡鐵山,他們願意先行。


    而隨著疏勒南山城羌人的唿籲,其他各個城池的羌人也深受所動。


    他們一致認為,從匈奴人奪迴鏡鐵山是他們羌國立國來的第一件大事。


    也是告知世人,他們羌人要迴歸的一個信號。


    雖然越來越多的羌人還是唿籲奪迴鏡鐵山,但他們始終還沒有越過律法的那條刻線。


    劉大海由此得出,為這些羌人設置的那些律法,已經不知不覺中成為了這些羌人最信奉的存在。


    羌人們已經初步接受了他這個羌王。


    而既然如此多的羌人都願意親自參與去奪迴鏡鐵山,劉大海自然不能拒絕。


    於是,一支由六座城池聯合組成的大軍就出現了。


    而他們的目標,就是奪迴屬於他們羌人的財產,鏡鐵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武:普天之下,皆為漢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因斯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因斯強並收藏漢武:普天之下,皆為漢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