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屬於霍去病的第一場勝利
漢武:普天之下,皆為漢土! 作者:愛因斯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72章 屬於霍去病的第一場勝利
騎都尉的將士們快速的解決了飯食,然後就地休息待命等待霍去病的命令。
騎都尉基本上全部都是新兵蛋子,他們沒有見過血。
所以很多人在知道他們即將要進行一場殺戮時,還有些緊張。
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新兵之所以是新兵,就是因為沒有上過戰場,沒有嚐過鮮血的味道。
讓這樣的一支新兵,直接去和匈奴的主力部隊硬戰,幾乎就是送死。
所以霍去病此行的目的就是讓騎都尉的新兵們,體驗一下殺戮的感覺。
日後到了戰場上,他們就是一支無情的殺戮機器。
所以這些匈奴人的小部落是他們最佳的選擇。
大約休息了一刻鍾之後,斥候隊長去而複返。
隨即霍去病就一聲令下,帶著騎都尉向著一個方向急行而去。
當那處匈奴人的部落出現在了騎都尉的視野中時,騎都尉自動分成了三隊。
兩隊百人從兩側包抄而去。
而霍去病,則帶領著剩下的三百餘騎,從正麵向那匈奴部落衝去。
騎兵一旦奔跑起來,是很恐怖的。
當匈奴人發現地麵的震動時,就已經來不及了。
隨著一輪箭雨落下,匈奴人部落中不斷有慘叫聲發出。
少部分反應過來的匈奴人,他們剛剛翻身上馬,一群全身披甲的騎兵就已經衝入了他們的營帳之中。
在陽光的照射下,騎都尉的武器閃閃發光。
但在匈奴人眼裏,那是惡魔的武器,惡魔要來收割他們的生命了。
霍去病手持一杆長槍,在馬匹帶來的強大衝擊力下,刺穿著一個又一個跨上馬匹準備逃跑的匈奴人身體。
任由鮮血迸射在自己全身,霍去病絲毫不受影響,甚至隱隱有些興奮。
這把由大海親自打造的武器,十分合手,槍擊更是能輕易突破一般鐵質盔甲,深得霍去病的喜愛。
霍去病不但有著極為強大的軍事天賦,他衝鋒陷陣的能力亦不是一般人能夠比擬。
此時霍去病仿若一尊戰神,在最前方擊殺著那些還想要反抗的匈奴人。
李敢則緊緊跟隨在霍去病身後,身為副將,他還有著保護主將的責任。
李敢的武器是改進的陌刀。
這種改進的適合在馬背上使用的武器,第一次展現出了他的殺傷力。
匈奴人那殘破的盔甲,在精鋼所製的陌刀前,不堪一擊。
李敢每次落刀,都會有一個匈奴人從馬匹上墜落而下。
李敢在很小的時候,就知道自己此生的目標就是像他老爹看齊。
讓他那個不太看好他的老爹看看,他李敢,比兩個哥哥還要勇猛。
李敢殺敵不比霍去病弱,他是真正的悍將。
隨著這倆尊殺神在前方開路,騎都尉其餘騎兵不停地收割著匈奴人部落剩餘的生命。
雙方實力差距太大了。
這是霍去病進行一波衝鋒後得出的答案。
雙方無論是武力還是裝備,都差的太多了。
如果匈奴人都是這種水平,霍去病覺得,匈奴很快就要滅亡了。
一波衝鋒過後,霍去病就覺得沒有繼續衝鋒的必要了。
這些人雖然騎上馬就是匈奴騎兵,但和真正的匈奴王帳軍以及左右賢王的精銳部隊比起來差太多了。
霍去病在剛才的一輪衝鋒中,甚至沒有發現有一名匈奴騎兵能夠披上完整的甲衣。
但霍去病不會有一絲同情心。
百年來,匈奴人禍亂大漢國邊境,造成了無數無辜的百姓死亡。
這是他們匈奴人應該遭受的報應。
騎都尉所有成員一樣,他們亦不會對這些匈奴人抱以同情心。
身為羽林孤兒,匈奴人就是他們最大的仇人。
而且他們需要借助這些匈奴人積累戰鬥的經驗,以及自信心。
霍去病看著那些許慌亂著逃離匈奴部落的匈奴人,並沒有進行追擊。
因為從兩側包抄迂迴的騎兵小隊已經到來,收割著他們的性命。
不留活口,這是霍去病等人此行的必然要求。
騎都尉的刀鋒甲硬,一個四五百人的匈奴部落,瞬間就消失在了這片草原上。
隻留下了數千頭牛羊以及上百匹馬。
而騎都尉的戰士們,一個個都興奮若狂,匈奴人,也不過如此。
他們穿著最先進的裝備,拿著最鋒利的武器,經受過最魔鬼的訓練。
在他們麵前,即使是匈奴人也如同待宰的羊羔一般。
原本存留在心底裏的最後一絲恐懼徹底消失不見。
反而被一種強大的自信所取代。
司馬說的不錯,他們的訓練堪稱最辛苦,身上的武器盔甲是世界上最先進的。
那他們騎都尉,理應就是世界上最強大的騎兵。
他們已經用一場零傷亡的戰鬥證明了自己。
而接下來,他們會用更多的勝利來證明他們騎都尉。
看著遍地的匈奴人屍體,霍去病最終還是下令把他們的屍體堆積在一起,然後與他們遺留下來的物品一同焚燒殆盡。
原本霍去病是不打算理會這些匈奴人的屍體的。
但他想起了大海交代過他的事情。
雖然現在這裏還是屬於匈奴人的地盤,但很快,這裏就會變成漢人的土地。
人類和牛羊等的屍體如果直接裸露在地麵上,或者丟盡水裏,會有可能造成疫病。
而這裏的水源,他們日後有很大可能還要使用。
疫病是一種恐怖的傳染病,就連大海也沒有把握能夠一定治好。
所以霍去病決定把這些匈奴人連帶他們的一切全部焚燒幹淨。
死去的匈奴人和他們遺留下來的物品容易處理,一把火的事情。
但那成群的牛羊卻不好處理。
他們此行的目的帶不走任何戰利品,除非他們現在就選擇帶著這些牛羊返迴朔方城。
但如此大規模的返程,途徑的匈奴部落肯定會察覺到反常。
到時候就得不償失。
霍去病相信,直到現在為止,匈奴人還不知道他們的地盤上出現了一支大漢國的騎兵。
所以他們幾乎不用擔心會遇到匈奴大部隊的圍剿。
如果把這些牛羊全部斬殺掉,又太過可惜了。
但如果留下,隻會便宜了匈奴人。
最後還是成為匈奴人入侵他們的糧草。
趙破奴看著那群牛羊道:“我們可以把這些牛羊作成肉幹,找一處無人的山穀進行晾曬,在我們需要的時候可以再去取。”
“隻是如此一來,會浪費我們大量的時間,而且,即便我們把這些牛羊變成了肉幹,
最後也有可能是進入了匈奴人的手中,也有可能被群山中出沒的野獸叼走。”
霍去病皺眉,然後道:“那就殺一半留一半吧!”
最終,有一半的牛羊被斬殺丟入了火堆,剩下的一半,一部分被趕到了山穀之中,一部分則被做成肉幹。
在不遠處的山穀裏簡單搭起幾個棚子後懸掛著晾曬。
他們此行隻準備了一個月的口糧,但這些牛羊成了他們隨時可以補給的食物。
所以他們此行在這片遼闊的草原上可能待的時間要遠超過一個月時間。
他們騎都尉需要親自熟悉這片草原之地。
而那些在山穀裏簡易晾曬的肉類,在他們返迴時,說不定還能用得到。
騎都尉用了大約一天的時間,來處理這個匈奴部落的牛羊。
補給完畢再次出發時,已經是第二天晌午。
除了霍去病,沒有人知道他們下一個目的地將會是何方。
他們隻知道,司馬給了去病一份地圖,上麵清晰的標明了匈奴人的地界。
隻是司馬說那份地圖可能還有些不準確,有些地方可能不存在,有些存在的地方可能上麵沒有標注。
騎都尉和其他騎兵部隊有很大不同,其中最大的差別是,騎都尉沒有人不識字。
當然,除了新加入他們的趙破奴一群人,其中可能有人不識字。
其餘所有人都識字,最差的也能寫出自己的姓名以及司馬的姓名。
他們沒有上戰場時,司馬就是軍中的最高指揮。
連他們的統帥霍去病都得聽司馬的。
在上林苑訓練的那兩年,是極度痛苦的。
他們不但每日要進行體能訓練,還要進行識字訓練。
司馬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而要想當將軍,必須要能讀書認字。
他們不知道司馬是怎麽說服霍校尉的,但很顯然,霍去病也十分認同劉大海的意見。
同時表示,如果一個士兵連字都不認識,日後他傳遞軍令的時候,對方可能無法懂得軍令是什麽意思。
所以,騎都尉就開始了掃盲學習。
而如今,騎都尉大多數人的文化水平都遠超普通人。
他們多多少少也是讀過書的,還會寫不少的字。
所以也經常被上林苑的其他軍營將士們嘲諷。
但識字和不識字之間是有一條鴻溝的。
就比如現在的他們,能夠充分了解霍去病下達的每一條指令。
偶爾他們瞥一眼霍去病拿出的那張司馬給的珍貴地圖時,他們也能看懂其中一二。
但唯一可惜的是,他們的校尉不願和他們分享那張地圖,就連李統領也不是想看就能看。
實際上霍校尉並沒有阻止在他看地圖時其他人順便看一眼。
主要是霍校尉的那個親兵,不允許他們靠霍校尉太近。
雖然他們也知道司馬給他下達了一條最高指令。
但騎都尉的大多數將士都覺得霍校尉的那個親兵不懂得變通。
他們都是從羽林中選出來的好漢,一同訓練過兩年的兄弟。
對方居然還擔憂他們會襲擊霍校尉。
而且,霍校尉的武力值,在他們騎都尉當屬第一,除了李敢能和他打幾個來迴,其他人根本不行。
總之他們大多對他們的校尉感覺很不錯,對那個親兵可謂是仇視。
霍去病快速的打開地圖看了看,從自己當前大概位置向四周看去,隨後就確定了自己的下一個目的地。
他騎著自己的坐騎,來到了一處地勢比較高的山坡。
隨後習慣性的拿出望遠鏡放在眼前,向前方看去。
他已經喜歡上了這種遠在天邊卻又近在咫尺的感覺。
大海說這玩意能看個兩千米左右,也就是四五裏地。
站在山坡上,通過望遠鏡向遠處望去,一望無際的草原,在這望遠鏡的視角下,別有一番風味。
原本應該看不清楚的牛羊,在這望遠鏡下,清晰無比,就仿若在眼前一般。
而看向遠方山峰時,更是少去了親自爬上去的不必要消耗。
在山腳下亦能領會山頂的風采。
大海說還有兩種更高級的類似的望遠鏡。
其中一種連天上的星星都能夠看得見。
而另一種,能夠讓他看的清楚活水中的生物。
隻是那些大海還造不出來,可能永遠都無法造出來。
但大海說出這些話的時候,卻又仿佛是在告訴別人,他有這兩種類似的望遠鏡。
霍去病很喜歡和大海待在一起。
從對方口中他總是能聽到一些稀奇古怪的故事,聽到一種不同於這個時代的人對大漢國的見解。
大海能夠隨意的想出各種適合他們使用的裝備以及方便攜帶的食物。
大海說那些都是他華夏理工所有之物,他隻不過是直接拿來用而已。
一開始霍去病是相信大海所言的。
直到那天,他發現他的姨母和劉據在劉氏莊園。
大海喊據弟為弟弟,他們倆有共同的老爹。
那時候霍去病才知道,原來,大海他爹就是陛下。
因此那一天,他又把曹襄給揍了一頓。
曹襄顯然是早就知道了大海的真實身份,隻是沒有告訴他罷了。
其實也怪他平日裏都在軍營中,很少迴去劉氏莊園。
在知曉大海就是陛下的孩子之後,霍去病感覺到十分的頭疼。
隻是看姨母帶著劉據和大海相處的又十分融洽時。
霍去病他搞不懂陛下和他姨母這些人到底在打什麽主意。
霍去病是很想帶著大海一同縱橫這片草原以及西域之地的。
但自從知曉了大海的真實身份之後,他就對此隻字不提。
戰場是屬於他的,大海有更多需要他的地方。
如果讓霍去病選,他覺得大海更適合去成為大漢國的主人。
可是劉據又是他姨母的孩子。
不過好在不是他一個人頭疼,曹襄也同樣頭疼。
聽說舅母打算讓曹襄去娶當利,也不知道阿襄到底怎麽想的。
反正他是決定不插手大海和據弟之間的事情。
騎都尉的將士們快速的解決了飯食,然後就地休息待命等待霍去病的命令。
騎都尉基本上全部都是新兵蛋子,他們沒有見過血。
所以很多人在知道他們即將要進行一場殺戮時,還有些緊張。
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新兵之所以是新兵,就是因為沒有上過戰場,沒有嚐過鮮血的味道。
讓這樣的一支新兵,直接去和匈奴的主力部隊硬戰,幾乎就是送死。
所以霍去病此行的目的就是讓騎都尉的新兵們,體驗一下殺戮的感覺。
日後到了戰場上,他們就是一支無情的殺戮機器。
所以這些匈奴人的小部落是他們最佳的選擇。
大約休息了一刻鍾之後,斥候隊長去而複返。
隨即霍去病就一聲令下,帶著騎都尉向著一個方向急行而去。
當那處匈奴人的部落出現在了騎都尉的視野中時,騎都尉自動分成了三隊。
兩隊百人從兩側包抄而去。
而霍去病,則帶領著剩下的三百餘騎,從正麵向那匈奴部落衝去。
騎兵一旦奔跑起來,是很恐怖的。
當匈奴人發現地麵的震動時,就已經來不及了。
隨著一輪箭雨落下,匈奴人部落中不斷有慘叫聲發出。
少部分反應過來的匈奴人,他們剛剛翻身上馬,一群全身披甲的騎兵就已經衝入了他們的營帳之中。
在陽光的照射下,騎都尉的武器閃閃發光。
但在匈奴人眼裏,那是惡魔的武器,惡魔要來收割他們的生命了。
霍去病手持一杆長槍,在馬匹帶來的強大衝擊力下,刺穿著一個又一個跨上馬匹準備逃跑的匈奴人身體。
任由鮮血迸射在自己全身,霍去病絲毫不受影響,甚至隱隱有些興奮。
這把由大海親自打造的武器,十分合手,槍擊更是能輕易突破一般鐵質盔甲,深得霍去病的喜愛。
霍去病不但有著極為強大的軍事天賦,他衝鋒陷陣的能力亦不是一般人能夠比擬。
此時霍去病仿若一尊戰神,在最前方擊殺著那些還想要反抗的匈奴人。
李敢則緊緊跟隨在霍去病身後,身為副將,他還有著保護主將的責任。
李敢的武器是改進的陌刀。
這種改進的適合在馬背上使用的武器,第一次展現出了他的殺傷力。
匈奴人那殘破的盔甲,在精鋼所製的陌刀前,不堪一擊。
李敢每次落刀,都會有一個匈奴人從馬匹上墜落而下。
李敢在很小的時候,就知道自己此生的目標就是像他老爹看齊。
讓他那個不太看好他的老爹看看,他李敢,比兩個哥哥還要勇猛。
李敢殺敵不比霍去病弱,他是真正的悍將。
隨著這倆尊殺神在前方開路,騎都尉其餘騎兵不停地收割著匈奴人部落剩餘的生命。
雙方實力差距太大了。
這是霍去病進行一波衝鋒後得出的答案。
雙方無論是武力還是裝備,都差的太多了。
如果匈奴人都是這種水平,霍去病覺得,匈奴很快就要滅亡了。
一波衝鋒過後,霍去病就覺得沒有繼續衝鋒的必要了。
這些人雖然騎上馬就是匈奴騎兵,但和真正的匈奴王帳軍以及左右賢王的精銳部隊比起來差太多了。
霍去病在剛才的一輪衝鋒中,甚至沒有發現有一名匈奴騎兵能夠披上完整的甲衣。
但霍去病不會有一絲同情心。
百年來,匈奴人禍亂大漢國邊境,造成了無數無辜的百姓死亡。
這是他們匈奴人應該遭受的報應。
騎都尉所有成員一樣,他們亦不會對這些匈奴人抱以同情心。
身為羽林孤兒,匈奴人就是他們最大的仇人。
而且他們需要借助這些匈奴人積累戰鬥的經驗,以及自信心。
霍去病看著那些許慌亂著逃離匈奴部落的匈奴人,並沒有進行追擊。
因為從兩側包抄迂迴的騎兵小隊已經到來,收割著他們的性命。
不留活口,這是霍去病等人此行的必然要求。
騎都尉的刀鋒甲硬,一個四五百人的匈奴部落,瞬間就消失在了這片草原上。
隻留下了數千頭牛羊以及上百匹馬。
而騎都尉的戰士們,一個個都興奮若狂,匈奴人,也不過如此。
他們穿著最先進的裝備,拿著最鋒利的武器,經受過最魔鬼的訓練。
在他們麵前,即使是匈奴人也如同待宰的羊羔一般。
原本存留在心底裏的最後一絲恐懼徹底消失不見。
反而被一種強大的自信所取代。
司馬說的不錯,他們的訓練堪稱最辛苦,身上的武器盔甲是世界上最先進的。
那他們騎都尉,理應就是世界上最強大的騎兵。
他們已經用一場零傷亡的戰鬥證明了自己。
而接下來,他們會用更多的勝利來證明他們騎都尉。
看著遍地的匈奴人屍體,霍去病最終還是下令把他們的屍體堆積在一起,然後與他們遺留下來的物品一同焚燒殆盡。
原本霍去病是不打算理會這些匈奴人的屍體的。
但他想起了大海交代過他的事情。
雖然現在這裏還是屬於匈奴人的地盤,但很快,這裏就會變成漢人的土地。
人類和牛羊等的屍體如果直接裸露在地麵上,或者丟盡水裏,會有可能造成疫病。
而這裏的水源,他們日後有很大可能還要使用。
疫病是一種恐怖的傳染病,就連大海也沒有把握能夠一定治好。
所以霍去病決定把這些匈奴人連帶他們的一切全部焚燒幹淨。
死去的匈奴人和他們遺留下來的物品容易處理,一把火的事情。
但那成群的牛羊卻不好處理。
他們此行的目的帶不走任何戰利品,除非他們現在就選擇帶著這些牛羊返迴朔方城。
但如此大規模的返程,途徑的匈奴部落肯定會察覺到反常。
到時候就得不償失。
霍去病相信,直到現在為止,匈奴人還不知道他們的地盤上出現了一支大漢國的騎兵。
所以他們幾乎不用擔心會遇到匈奴大部隊的圍剿。
如果把這些牛羊全部斬殺掉,又太過可惜了。
但如果留下,隻會便宜了匈奴人。
最後還是成為匈奴人入侵他們的糧草。
趙破奴看著那群牛羊道:“我們可以把這些牛羊作成肉幹,找一處無人的山穀進行晾曬,在我們需要的時候可以再去取。”
“隻是如此一來,會浪費我們大量的時間,而且,即便我們把這些牛羊變成了肉幹,
最後也有可能是進入了匈奴人的手中,也有可能被群山中出沒的野獸叼走。”
霍去病皺眉,然後道:“那就殺一半留一半吧!”
最終,有一半的牛羊被斬殺丟入了火堆,剩下的一半,一部分被趕到了山穀之中,一部分則被做成肉幹。
在不遠處的山穀裏簡單搭起幾個棚子後懸掛著晾曬。
他們此行隻準備了一個月的口糧,但這些牛羊成了他們隨時可以補給的食物。
所以他們此行在這片遼闊的草原上可能待的時間要遠超過一個月時間。
他們騎都尉需要親自熟悉這片草原之地。
而那些在山穀裏簡易晾曬的肉類,在他們返迴時,說不定還能用得到。
騎都尉用了大約一天的時間,來處理這個匈奴部落的牛羊。
補給完畢再次出發時,已經是第二天晌午。
除了霍去病,沒有人知道他們下一個目的地將會是何方。
他們隻知道,司馬給了去病一份地圖,上麵清晰的標明了匈奴人的地界。
隻是司馬說那份地圖可能還有些不準確,有些地方可能不存在,有些存在的地方可能上麵沒有標注。
騎都尉和其他騎兵部隊有很大不同,其中最大的差別是,騎都尉沒有人不識字。
當然,除了新加入他們的趙破奴一群人,其中可能有人不識字。
其餘所有人都識字,最差的也能寫出自己的姓名以及司馬的姓名。
他們沒有上戰場時,司馬就是軍中的最高指揮。
連他們的統帥霍去病都得聽司馬的。
在上林苑訓練的那兩年,是極度痛苦的。
他們不但每日要進行體能訓練,還要進行識字訓練。
司馬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而要想當將軍,必須要能讀書認字。
他們不知道司馬是怎麽說服霍校尉的,但很顯然,霍去病也十分認同劉大海的意見。
同時表示,如果一個士兵連字都不認識,日後他傳遞軍令的時候,對方可能無法懂得軍令是什麽意思。
所以,騎都尉就開始了掃盲學習。
而如今,騎都尉大多數人的文化水平都遠超普通人。
他們多多少少也是讀過書的,還會寫不少的字。
所以也經常被上林苑的其他軍營將士們嘲諷。
但識字和不識字之間是有一條鴻溝的。
就比如現在的他們,能夠充分了解霍去病下達的每一條指令。
偶爾他們瞥一眼霍去病拿出的那張司馬給的珍貴地圖時,他們也能看懂其中一二。
但唯一可惜的是,他們的校尉不願和他們分享那張地圖,就連李統領也不是想看就能看。
實際上霍校尉並沒有阻止在他看地圖時其他人順便看一眼。
主要是霍校尉的那個親兵,不允許他們靠霍校尉太近。
雖然他們也知道司馬給他下達了一條最高指令。
但騎都尉的大多數將士都覺得霍校尉的那個親兵不懂得變通。
他們都是從羽林中選出來的好漢,一同訓練過兩年的兄弟。
對方居然還擔憂他們會襲擊霍校尉。
而且,霍校尉的武力值,在他們騎都尉當屬第一,除了李敢能和他打幾個來迴,其他人根本不行。
總之他們大多對他們的校尉感覺很不錯,對那個親兵可謂是仇視。
霍去病快速的打開地圖看了看,從自己當前大概位置向四周看去,隨後就確定了自己的下一個目的地。
他騎著自己的坐騎,來到了一處地勢比較高的山坡。
隨後習慣性的拿出望遠鏡放在眼前,向前方看去。
他已經喜歡上了這種遠在天邊卻又近在咫尺的感覺。
大海說這玩意能看個兩千米左右,也就是四五裏地。
站在山坡上,通過望遠鏡向遠處望去,一望無際的草原,在這望遠鏡的視角下,別有一番風味。
原本應該看不清楚的牛羊,在這望遠鏡下,清晰無比,就仿若在眼前一般。
而看向遠方山峰時,更是少去了親自爬上去的不必要消耗。
在山腳下亦能領會山頂的風采。
大海說還有兩種更高級的類似的望遠鏡。
其中一種連天上的星星都能夠看得見。
而另一種,能夠讓他看的清楚活水中的生物。
隻是那些大海還造不出來,可能永遠都無法造出來。
但大海說出這些話的時候,卻又仿佛是在告訴別人,他有這兩種類似的望遠鏡。
霍去病很喜歡和大海待在一起。
從對方口中他總是能聽到一些稀奇古怪的故事,聽到一種不同於這個時代的人對大漢國的見解。
大海能夠隨意的想出各種適合他們使用的裝備以及方便攜帶的食物。
大海說那些都是他華夏理工所有之物,他隻不過是直接拿來用而已。
一開始霍去病是相信大海所言的。
直到那天,他發現他的姨母和劉據在劉氏莊園。
大海喊據弟為弟弟,他們倆有共同的老爹。
那時候霍去病才知道,原來,大海他爹就是陛下。
因此那一天,他又把曹襄給揍了一頓。
曹襄顯然是早就知道了大海的真實身份,隻是沒有告訴他罷了。
其實也怪他平日裏都在軍營中,很少迴去劉氏莊園。
在知曉大海就是陛下的孩子之後,霍去病感覺到十分的頭疼。
隻是看姨母帶著劉據和大海相處的又十分融洽時。
霍去病他搞不懂陛下和他姨母這些人到底在打什麽主意。
霍去病是很想帶著大海一同縱橫這片草原以及西域之地的。
但自從知曉了大海的真實身份之後,他就對此隻字不提。
戰場是屬於他的,大海有更多需要他的地方。
如果讓霍去病選,他覺得大海更適合去成為大漢國的主人。
可是劉據又是他姨母的孩子。
不過好在不是他一個人頭疼,曹襄也同樣頭疼。
聽說舅母打算讓曹襄去娶當利,也不知道阿襄到底怎麽想的。
反正他是決定不插手大海和據弟之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