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朔方城的構造之後,劉大海感歎,大漢人對如何建築一座邊城知之甚詳。


    朔方城是一座真正攻防一體的戍邊大城。


    再加上使用了水泥這種新凝固材料,朔方城要遠比一般邊城堅固的多。


    箭樓、藏兵洞、內外城等等,分布的十分合理。


    城池防守人員的安排,以及外出作戰兵力的布置,都讓劉大海覺得佩服。


    劉大海覺得,隻要有足夠的武器,朔方城可以以兩千兵卒禦守萬人進攻。


    況且,匈奴人的攻城戰,並不是那麽令人看好。


    再加上大漢國的弓弩還算發達,所以匈奴人很少會願意去攻打大漢的城池。


    他們更擅長的是從大漢國漫長的邊境線上尋找布防較弱的地方,以騎兵破之。


    然後在大漢國境內遊走一番,搶奪他們所需的物資。


    但是朔方不一樣。


    這裏被匈奴占據許久,水草肥美,匈奴人認為河套之地本就應該是屬於他們匈奴的。


    如今朔方城就如同一柄尖刀,刺入了他們匈奴人的領地。


    這是匈奴人所不能容忍的。


    他們還在尋找合適的機會,看能不能奪下河套這片區域。


    劉大海深知這裏的重要性。


    雖然他知道朔方郡一直被大漢牢牢控製在手中,但他還是擔心會有什麽變故發生。


    所以劉大海來到朔方郡的第一件事,就是再加固城牆一米。


    而且,這一米厚度劉大海打算中間混合一些鋼筋,使城牆的堅硬程度達到史上最高。


    這樣,在冷兵器時代,匈奴人永遠別想著攻破朔方城。


    有了朔方城把匈奴抵禦在朔方以北,那朔方郡就不再是一處隨時會麵臨匈奴進攻的地帶了。


    而會是一片土地肥美良田萬畝的富庶之地。


    唯一不足的是,劉徹沒有把邊軍的統領權交給他和曹襄。


    劉大海能夠動用的隻有朔方郡的郡縣兵。


    邊軍是用來戍守邊境的,郡縣兵則弱的多,主要負責管轄郡內大小事務。


    朔方郡的郡兵有將近五千餘人,這些已經足夠劉大海用了。


    如果再把邊軍的萬餘人掌握在手中,劉大海也會覺得自己有點飄。


    估計這也是劉徹的顧慮所在。


    何況,劉大海自認為自己不適合帶兵打仗。


    郡縣兵交給他治理一郡是沒問題的。


    邊軍交給他就是浪費資源,何況,霍去病的騎都尉也才五百餘人。


    隻不過騎都尉都是輕騎罷了。


    朔方郡有許多的田地需要人來開墾。


    這一點劉大海在出發之前,就已經在報紙上說明了。


    朔方郡是一片土地肥美之地,隻要願意前來朔方郡者,可以對過往不糾,而且,每人都會分到足夠的土地開墾種植。


    這裏被稱為塞外糧倉。


    如果以朔方郡一地之力,可以供朔方、雲中、上穀以及右北平之地。


    那劉徹就再也不用為大軍出征所需糧草而煩惱了。


    邊地能夠自給自足,也將會極大減少少府每年撥出的巨資。


    這就是劉徹派劉大海前來朔方郡的目的。


    劉徹是對劉大海寄予厚望的。


    自從大漢國的百姓能夠吃飽肚子之後,大漢國內郡縣之地的治安狀況就提升了很多。


    已經很少會發生聚眾成匪攔路搶劫的事情了。


    所以劉大海的五千郡縣兵很閑。


    以兵治田是古代經常出現的事情。


    霍去病看不上劉大海的郡縣兵。


    因此劉大海時常拿五千士卒來擠兌他。


    霍去病對此嗤之以鼻,劉大海的五千郡縣兵,在他騎都尉的一輪衝擊下,估計就會戰損一半。


    所以霍去病並沒有打算從劉大海的郡縣兵挑選一部分加入他的騎都尉。


    相比這些郡縣兵,霍去病更看重的還是那些邊軍。


    無論是戰力還是經驗,那些常年戍守邊郡和匈奴人打交道的邊軍,都遠優秀於郡縣兵。


    而霍去病現在著急了解朔方城以北的局勢。


    所以他對劉大海和曹襄把趙破奴從邊軍中要來很是滿意。


    從趙破奴之前的經曆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有勇有謀的人。


    敢於深入匈奴腹地,敢於和匈奴鬥爭。


    而且,最讓霍去病在意的是,對方對北方那片土地十分熟悉。


    趙破奴看著眼前的幾人,一時間聯想到了許多。


    人和人之前的差距還是很大的。


    轉瞬之間,眼前這幾人一個成為了朔方郡郡守,一個成為了朔方郡都尉。


    還一個能夠被陛下委以重任,率領五百全副武裝的輕騎。


    麵對這幾人的邀請,趙破奴著實心動了。


    畢竟,他也沒有了拒絕的理由。


    隨即趙破奴道:“你們當真能把我在邊軍中的那支騎隊一同招來嗎?”


    曹襄沒有多說廢話,直接把他舅舅的聖旨掏了出來。


    劉徹在聽說這是大海的意見後,就不再多問什麽了。


    隻是幾名邊軍中的騎兵罷了。


    如今劉徹也已經對霍去病的騎都尉充滿了厚望。


    他倒想看看,騎都尉將會給大漢國立下何種功勞。


    能夠讓大海對霍去病如此認可。


    所以騎都尉想要什麽,他基本都會同意。


    趙破奴快速的看了看那份聖旨上的內容,然後才放心了下來。


    他真怕這些人是沒有上令,以他們的背景身份把他們從邊軍中調出來。


    如此一來,他也就沒有什麽可顧慮的了。


    之所以想把自己那支騎兵小隊的人一同調來,主要還是趙破奴覺得他需要一些用的順手的人。


    畢竟他們之間相處的久了,彼此之間再熟悉不過。


    以及他們曾言要同富貴共患難。


    這是大多數邊軍戰士之間的約定。


    趙破奴不知道騎都尉日後的成就。


    但他相信,隻要這群人不是真的草包,憑借騎都尉的裝備優勢,日後想要一戰成名並不是很難。


    很明顯,陛下不會讓一個草包來率領騎都尉。


    無論是霍去病還是李敢,都是名將之後。


    曹襄和劉大海二人早已經名聲鵲起,是十分合適的後軍人選。


    趙破奴隱隱有些激動。


    漂泊數十年,戍邊數年,他趙破奴,也有希望在馬上封侯了。


    在趙破奴加入騎都尉之後,霍去病就根據對方對匈奴的了解,在大海給與的地圖上進行勾畫。


    把可能遇到匈奴大部軍隊的地方重點標識出來。


    他霍去病,終於要踏上匈奴人的地盤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武:普天之下,皆為漢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因斯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因斯強並收藏漢武:普天之下,皆為漢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