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海站在屋內,看著庭院中飄蕩著的雪花。


    元朔二年就這麽過去了。


    如果說以前和匈奴的戰爭大多是小打小鬧。


    那麽元朔二年的收複河套之戰,則是一場大勝。


    也是第一次讓匈奴知道了,劉徹的決心。


    讓匈奴認識到了,大漢國這頭成熟的雄獅,有了蘇醒的預兆。


    元朔二年大漢國亦失去了兩位棟梁之材。


    一位是推恩的主父偃,因為治齊王淫亂之事過急,留下了不少把柄。


    被早已經對其不滿的一眾大小官員們上奏,最終落了個被族誅的下場。


    不過燕、齊二王封地也變為了漢郡。


    還有一位大賢是韓安國,因病發而亡。


    死灰複燃的典故也是出自此人。


    其原本是梁王手下的得力謀士,後經田蚡推薦進入了漢朝中央政權的核心圈子。


    官至禦史大夫及代理丞相。


    但因為提倡和親,反對對匈奴出兵,最終被逐漸疏遠,抑鬱而亡。


    今年是元朔三年,也就是公元前126年。


    如果不出意外,張騫就要迴來了。


    到時候對方會帶迴來各種西域瓜果作物種子迴來,以及精鋼煉製之法。


    也不知道到時劉徹會如何想,也不知道到時候張騫知道自己已經提前把他帶迴來的不少東西獻給了大漢國,會做何想。


    一旁的曹襄看著大海麵露憂愁之色,忍不住道:“大海啊,你爹不就是沒迴來過年嘛,至於嗎?


    再說了,有錢人誰還沒幾個家咋了?你爹去年不是已經迴來了嗎?”


    劉大海聞言怒瞪了曹襄一眼:“我本來都已經忘記這事了,你非提起來,你是真的見不得我的好啊!”


    曹襄神色一窘:“那你剛才愁眉苦臉的作甚?”


    曹襄自然知曉他舅舅今年大概率是不能陪著大海了。


    畢竟去年都沒陪在衛皇後和他據弟身旁。


    若是連續兩年皇帝不在皇後身旁過歲,被天下人知曉會議論紛紛的。


    不知情的甚至會以為陛下已經不寵愛衛皇後了。


    不過大海心胸還真如大海一般寬廣,對此事都不放在心上了。


    也是,換做自己,自己的才能比老爹厲害無數倍,什麽都不缺。


    他也巴不得老爹不迴來妨礙他自己的事情呢!


    劉大海若有所思地道:“今年張騫就要迴來了。”


    曹襄聞言立即驚唿道:“誰?你說誰?”


    “張騫,估計你也不認識,人家剛離開的時候,你還在吃奶呢!”


    曹襄鄙視的看了大海一眼:“大海,這你就說錯了,張騫這人我經常聽我舅舅提起,自然是知曉此人的。”


    “難道說他今年就要迴來了?我還以為他早已經遇害了呢!”


    劉大海歎息一聲:“張騫此人命途多舛,是一個心性極為堅韌之人,


    雖然被匈奴囚禁了多年,但一直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如果不出意外,今年張騫就應該迴來了。”


    張騫是漢朝偉大的外交家、旅行家、探索家以及絲綢之路的開拓者。


    張騫雖然未能說服大月氏與大漢國建立聯盟共對匈奴。


    但此行,讓張騫了解了西域諸國的實際情況。


    更是從西域諸國口中知曉了初步了解到烏孫、奄蔡、安息、大食、身毒等國的許多情況。


    這是中國第一次了解到那片區域的最詳實可靠的記載。


    也讓劉徹第一次將目光從大漢國境內和匈奴轉移到西域以西那片地方。


    曹襄默默記住了劉大海所言,打算迴去就告知舅舅此事。


    不知道舅舅知曉張騫迴來之後,會有多高興。


    不過曹襄還是疑惑地道:“大海,按理說張騫迴來應該是好事啊,為何你還愁眉苦臉的呢?”


    劉大海搖搖頭道:“張騫迴來了對大漢國來說確實是一件好事,可是對我們來說,卻恰恰相反。”


    曹襄十分不解:“何出此言?”


    “張騫此次從西域將會帶迴來製鋼之法,以及不少我們曾種植的作物種子,你說對我們如何?”


    曹襄若有所思,原來大海提供的那些作物種子不是憑空而來的啊。


    既然是來自西域,那這樣就說的通了,大海並非鬼神,也不具備創造新事物之力。


    唯一的可能就是大海偶入某前人洞府,從中獲得了這些珍貴之物。


    曹襄覺得十分有可能,等下迴去了就和舅舅這麽說。


    這樣也好打消舅舅對大海的最後一絲疑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武:普天之下,皆為漢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因斯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因斯強並收藏漢武:普天之下,皆為漢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