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雍容貴婦
漢武:普天之下,皆為漢土! 作者:愛因斯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曹襄此時如同吃了黃蓮一般,自己怎麽就那麽嘴賤去問一問呢?
舅舅已經把手中的幾串腰子全吃完了,此時正目光不善的看著自己呢!
忽然,曹襄靈機一動道:“大海啊,你是不是打算在元朔鎮也整一處賣這烤串的店鋪?同時售賣這啤酒?”
“你要是想開,一定要通知我和伯父啊,我們二人也好投些錢財進去。”
劉徹聞言也看向大海道:“對大海,到時候爹我也投些錢財進去,給爹三成利潤就行了!”
劉徹自然知曉大海那劉氏酒樓賺了不少錢。
而這燒烤和啤酒,同樣是一個極大的商機。
這次他一定要趁早加入,賺他一大筆!
劉大海點了點頭:“那是自然,我已經在劉氏休閑會所旁邊的另一條街道劃了一片區域,名字就叫燒烤一條街,專門售賣燒烤和啤酒。”
“到時候那些人吃飽了喝好了,再去大展身手一番,豈不妙哉?我們就坐著收錢就行。”
劉徹心道大海真是個商業鬼才,隻是自己真想踹他兩腳。
一想到那什麽休閑會所他就來氣。
不過那洗腳和按摩技術還不錯,他很喜歡。
吃飽喝足之後,劉徹就讓劉大海給自己裝了十馬車的啤酒,找個借口先離去了。
畢竟這元朔鎮熟人有點多,尤其是東方朔。
萬一對方來給大海匯報元朔鎮發展,撞上了自己再喊出了陛下,可就白搭了。
看著老爹瀟灑離去的身影,劉大海忍不住道:“阿襄,你說我爹他是不是在長安城中還有處宅子啊?你說我要不要偷偷跟上去看看?”
曹襄聞言立即道:“大海啊,你現在要啥有啥,關心你爹那屁事幹啥?大人的事我們還是少摻和。”
劉大海疑惑的看向曹襄:“阿襄,不對啊,你之前不還是說我爹指定在外麵有不少小妾,還提醒我注意一下呢?”
曹襄聞言瞬間看了看四周,然後才道:“大海你別扯啊,我什麽時候說過了?我可沒有!
而且,我覺得伯父人挺好的啊,不像你說的那樣,或許伯父每日真的很忙呢?”
劉大海鄙視的看了對方一眼,這家夥是怕老爹以後不讓他和自己合夥做生意了吧!
畢竟他要是得罪了老爹,老爹還真有可能這麽幹。
畢竟老爹可是和現在的長平侯衛青關係十分不錯呢!
大熱天的劉大海也懶得出去,不如躺在涼爽的屋裏休息休息。
等到了傍晚時分,再去元朔鎮溜達溜達。
曹襄閑著也沒啥事,也就隨大海一同進了屋,躺在躺椅上做白日夢。
傍晚時分的元朔鎮依然十分鬧騰。
因為到了夏季,白天的人雖然也很多,但太陽落山之後,元朔鎮才真正熱鬧起來。
與大漢國所有地方都不同,元朔鎮的道路十分寬廣,也是大漢第一個鋪滿水泥的城鎮。
而很快,長安城也將會鋪滿水泥。
另一個與眾不同之處就是,元朔鎮基本上每家大商鋪前都有幾處馬車停放之地,俗稱停車場。
給不少前來元朔鎮的達官貴人帶來了很多方便。
而此時,以為雍容貴婦,正在一名素衣老奴的攙扶下,緩緩走下轎子,身後還跟著兩名丫鬟。
同時還有四名護衛,站立在其左右,並不停的打量著周圍。
貴婦氣場很足,許多元朔鎮百姓隻看了一眼就不敢再多看,生怕得罪了貴人。
畢竟不是所有貴人都和他們和藹可親的侯爺縣長一樣。
經過劉大海的刻意宣傳,元朔鎮的所有人都知道,這元朔鎮日後的縣長將會是平陽侯曹襄。
曹襄本來是不樂意的,奈何大海非要如此,還要他表現的親民。
他這才給元朔鎮的百姓們留下了和藹可親的印象。
貴婦下了馬車之後,就好奇的打量著四周。
“好久不曾見過這熱鬧的場景了。”
其身旁寸步不離的素衣老奴聞言道:“貴人多出來走走也是好事,老奴聽說這元朔鎮可有不少新鮮事物呢!”
貴婦點了點頭,然後看向了一處售賣糖果的商鋪,隻見那糖果被吹成各種形狀,看起來十分奇特。
素衣老奴見狀急忙把那些已經製好的糖果全部買下,放在了貴人麵前。
在貴人隨手選中了一蝴蝶狀的糖果後,又吧其餘糖果交給了身後的丫鬟。
素衣老奴先是小心翼翼掰下一小塊糖放入口中,然後才示意貴人可食用。
貴人氣道:“你個老奴才,多美的一隻蝴蝶,你非要將其破壞,難不成這裏還有人想要害我不成?”
素衣老奴絲毫不生氣,而是道:“安穩的來,安穩的來。”
貴婦把那蝴蝶翅膀的部分輕輕含入口中,片刻後才取出道:“這糖果好甜啊,比小時候在長安城食用過的甜多了。”
素衣老奴介紹道:“聽聞這元朔鎮的大多新鮮事物,都是出自這元朔鎮廷掾,雖說表麵上這元朔鎮是平陽侯曹襄那小猴子所有,
但實際起關鍵作用的卻是元朔鎮廷掾和東方朔。”
貴婦微微有些好奇:“那東方朔願意屈身於此?”
“老奴之前也不明白以東方朔之才為何會屈身於此,可是隨著這半年元朔鎮的飛速發展,老奴不得不佩服東方朔的眼光還不錯。”
貴婦聞言歎息一聲:“可惜了,這元朔鎮最後還是要落在平陽手中。”
素衣老奴見貴人有些不喜,急忙轉移話題道:“貴人,老奴聽說這元朔鎮有一家專門為長安城勳貴夫人製作衣物的地方,貴人不妨去看看。”
貴婦點了點頭,這也是他來這裏看看的目的之一。
雖然她久守空房,但消息並不是閉塞。
尤其是當那報紙出現之後,她每周都要讀一讀那報紙,看看天下都發生了什麽大事。
老奴說的店鋪自然是劉氏衣品,她在報紙上已經見過了兩次。
同時貴婦也十分好奇,這元朔鎮廷掾到底有多大才能,居然能獨占報紙一個板塊。
整日裏記錄著元朔鎮的發展,並時不時的推廣一些新鮮事物。
恐怕如今大漢國知曉這元朔鎮的百姓數目比知曉長安城的更多吧?
舅舅已經把手中的幾串腰子全吃完了,此時正目光不善的看著自己呢!
忽然,曹襄靈機一動道:“大海啊,你是不是打算在元朔鎮也整一處賣這烤串的店鋪?同時售賣這啤酒?”
“你要是想開,一定要通知我和伯父啊,我們二人也好投些錢財進去。”
劉徹聞言也看向大海道:“對大海,到時候爹我也投些錢財進去,給爹三成利潤就行了!”
劉徹自然知曉大海那劉氏酒樓賺了不少錢。
而這燒烤和啤酒,同樣是一個極大的商機。
這次他一定要趁早加入,賺他一大筆!
劉大海點了點頭:“那是自然,我已經在劉氏休閑會所旁邊的另一條街道劃了一片區域,名字就叫燒烤一條街,專門售賣燒烤和啤酒。”
“到時候那些人吃飽了喝好了,再去大展身手一番,豈不妙哉?我們就坐著收錢就行。”
劉徹心道大海真是個商業鬼才,隻是自己真想踹他兩腳。
一想到那什麽休閑會所他就來氣。
不過那洗腳和按摩技術還不錯,他很喜歡。
吃飽喝足之後,劉徹就讓劉大海給自己裝了十馬車的啤酒,找個借口先離去了。
畢竟這元朔鎮熟人有點多,尤其是東方朔。
萬一對方來給大海匯報元朔鎮發展,撞上了自己再喊出了陛下,可就白搭了。
看著老爹瀟灑離去的身影,劉大海忍不住道:“阿襄,你說我爹他是不是在長安城中還有處宅子啊?你說我要不要偷偷跟上去看看?”
曹襄聞言立即道:“大海啊,你現在要啥有啥,關心你爹那屁事幹啥?大人的事我們還是少摻和。”
劉大海疑惑的看向曹襄:“阿襄,不對啊,你之前不還是說我爹指定在外麵有不少小妾,還提醒我注意一下呢?”
曹襄聞言瞬間看了看四周,然後才道:“大海你別扯啊,我什麽時候說過了?我可沒有!
而且,我覺得伯父人挺好的啊,不像你說的那樣,或許伯父每日真的很忙呢?”
劉大海鄙視的看了對方一眼,這家夥是怕老爹以後不讓他和自己合夥做生意了吧!
畢竟他要是得罪了老爹,老爹還真有可能這麽幹。
畢竟老爹可是和現在的長平侯衛青關係十分不錯呢!
大熱天的劉大海也懶得出去,不如躺在涼爽的屋裏休息休息。
等到了傍晚時分,再去元朔鎮溜達溜達。
曹襄閑著也沒啥事,也就隨大海一同進了屋,躺在躺椅上做白日夢。
傍晚時分的元朔鎮依然十分鬧騰。
因為到了夏季,白天的人雖然也很多,但太陽落山之後,元朔鎮才真正熱鬧起來。
與大漢國所有地方都不同,元朔鎮的道路十分寬廣,也是大漢第一個鋪滿水泥的城鎮。
而很快,長安城也將會鋪滿水泥。
另一個與眾不同之處就是,元朔鎮基本上每家大商鋪前都有幾處馬車停放之地,俗稱停車場。
給不少前來元朔鎮的達官貴人帶來了很多方便。
而此時,以為雍容貴婦,正在一名素衣老奴的攙扶下,緩緩走下轎子,身後還跟著兩名丫鬟。
同時還有四名護衛,站立在其左右,並不停的打量著周圍。
貴婦氣場很足,許多元朔鎮百姓隻看了一眼就不敢再多看,生怕得罪了貴人。
畢竟不是所有貴人都和他們和藹可親的侯爺縣長一樣。
經過劉大海的刻意宣傳,元朔鎮的所有人都知道,這元朔鎮日後的縣長將會是平陽侯曹襄。
曹襄本來是不樂意的,奈何大海非要如此,還要他表現的親民。
他這才給元朔鎮的百姓們留下了和藹可親的印象。
貴婦下了馬車之後,就好奇的打量著四周。
“好久不曾見過這熱鬧的場景了。”
其身旁寸步不離的素衣老奴聞言道:“貴人多出來走走也是好事,老奴聽說這元朔鎮可有不少新鮮事物呢!”
貴婦點了點頭,然後看向了一處售賣糖果的商鋪,隻見那糖果被吹成各種形狀,看起來十分奇特。
素衣老奴見狀急忙把那些已經製好的糖果全部買下,放在了貴人麵前。
在貴人隨手選中了一蝴蝶狀的糖果後,又吧其餘糖果交給了身後的丫鬟。
素衣老奴先是小心翼翼掰下一小塊糖放入口中,然後才示意貴人可食用。
貴人氣道:“你個老奴才,多美的一隻蝴蝶,你非要將其破壞,難不成這裏還有人想要害我不成?”
素衣老奴絲毫不生氣,而是道:“安穩的來,安穩的來。”
貴婦把那蝴蝶翅膀的部分輕輕含入口中,片刻後才取出道:“這糖果好甜啊,比小時候在長安城食用過的甜多了。”
素衣老奴介紹道:“聽聞這元朔鎮的大多新鮮事物,都是出自這元朔鎮廷掾,雖說表麵上這元朔鎮是平陽侯曹襄那小猴子所有,
但實際起關鍵作用的卻是元朔鎮廷掾和東方朔。”
貴婦微微有些好奇:“那東方朔願意屈身於此?”
“老奴之前也不明白以東方朔之才為何會屈身於此,可是隨著這半年元朔鎮的飛速發展,老奴不得不佩服東方朔的眼光還不錯。”
貴婦聞言歎息一聲:“可惜了,這元朔鎮最後還是要落在平陽手中。”
素衣老奴見貴人有些不喜,急忙轉移話題道:“貴人,老奴聽說這元朔鎮有一家專門為長安城勳貴夫人製作衣物的地方,貴人不妨去看看。”
貴婦點了點頭,這也是他來這裏看看的目的之一。
雖然她久守空房,但消息並不是閉塞。
尤其是當那報紙出現之後,她每周都要讀一讀那報紙,看看天下都發生了什麽大事。
老奴說的店鋪自然是劉氏衣品,她在報紙上已經見過了兩次。
同時貴婦也十分好奇,這元朔鎮廷掾到底有多大才能,居然能獨占報紙一個板塊。
整日裏記錄著元朔鎮的發展,並時不時的推廣一些新鮮事物。
恐怕如今大漢國知曉這元朔鎮的百姓數目比知曉長安城的更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