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朔鎮的發展可以用飛速來形容。


    這離不開劉大海在每期報紙上都要提一嘴元朔鎮。


    這座新生的城市,已經被炒的十分火爆,不少商販都慕名而來。


    而每次他們來到元朔鎮,都能帶迴去一批稀奇古怪但又十分好用的商品,賺的盆滿缽滿。


    於是他們更願意前來元朔鎮做生意了。


    大量商人的湧入,讓元朔鎮額外的百稅一收入了大量的錢財。


    衡量一座城市發展的是否迅速,還有一個標準就是人口流動速度和常住人口數量。


    現在的元朔鎮人口規模已經達到了十萬人。


    除此之外,每日都會有千餘人從大漢國各地趕來元朔鎮。


    劉大海認為這些人都是有眼光之人,也是那些率先發現商機之人。


    畢竟他已經在報紙上不止一次宣傳過元朔鎮了,而且元朔鎮有如此多的產出。


    稍微有點商業眼光,就知道元朔鎮未來肯定是一座規模龐大的商業重城。


    況且,大漢國的第一個工廠,就建立在元朔鎮。


    劉氏方便麵廠,為元朔鎮居民提供了一萬多個就業崗位。


    每日能夠產出近百萬袋方便麵。


    就這,還無法滿足每日前來的商人購買需求。


    工廠還在擴大,劉氏辣條廠也是如此。


    劉徹第一次見識到這種商業行為,對此大為讚賞。


    而且,最讓劉徹稱讚的是,這幾處工廠的收益,大海拿出來了一半利潤,用於迴饋元朔鎮的發展和元朔鎮的居民。


    也就是說,那實際上算是元朔鎮的產業,而非個人或者家族。


    這種新型商業行動,讓劉徹極為在意。


    若是能夠推廣開來,大漢國將會是何等富裕?


    元朔鎮的律法十分嚴明,凡是三次觸犯律法者,將會被趕出元朔鎮。


    這讓元朔鎮基本上能夠做到令行禁止。


    雖然街道上繁忙異常,但不法之事極少發生。


    劉大海看著東方朔送來的戶籍薄,雖然幾處工廠每日都在擴大。


    元朔鎮的各種建築也需要大量人口。


    但事實上,元朔鎮已經不太缺人了。


    也就是說,那些新來到元朔鎮的人,不能像之前一樣,來到這裏就有工做,有錢拿。


    不過劉大海已經率先預料到了這種事情的發生。


    他沒有打算以元朔鎮一己之力供應整個大漢國的需求。


    但他劉氏出品的產能,必須要能夠滿足長安城和關中繁華大城的需求。


    所以劉氏工廠依然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擴建。


    而今,主父偃已經上諫,遷徙郡國豪傑及資產三百萬以上者於茂陵,以內實京師,外銷奸猾。


    雖然在劉大海看來,這種強行把富戶聚集在長安周圍的做法是無用的。


    但是劉徹自然不會聽從他一個個小小元朔鎮廷掾的意見。


    而且,把那些富戶遷徙到茂陵,對元朔鎮的發展是有用的。


    元朔鎮距離長安城大約二十公裏左右,而茂陵距離元朔鎮也有三十公裏。


    如此一來,元朔鎮周邊,就有三處繁華區域。


    一是長安城,二是關中地區,三是茂陵。


    所以,元朔鎮不但要建成大漢國的工廠聚集區,還要有一片足夠繁華能夠吸引周邊勳貴們的區域。


    而隨著元朔鎮的不斷擴大,修路這件事情就不得不被提出來了。


    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話肯定是對的。


    交通運輸的便利, 才會吸引更多商人前來。


    而今日,劉大海就把元朔鎮最大的十家商隊請到了鎮衙之中,和他們商量修路之事。


    一同在的當然還有東方朔和曹襄。


    不得不說,有了東方朔,元朔鎮除了決斷事件,其他的根本就無需曹襄和劉大海多管。


    隻是讓曹襄和劉大海沒想到的是,東方朔把那戶籍記錄新法上呈給陛下之後,居然請求以後跟著平陽侯和元朔鎮廷掾繼續治理元朔鎮。


    曹襄和劉大海雖然有些意外,但更多是驚喜。


    有了東方朔,他們能偷大懶了。


    而且對方除了喜歡資助那些女性,基本上沒有其他瑕疵。


    劉大海掃視著在座的十個大商人,然後淡淡地道:“不知諸位對元朔鎮日後的發展有什麽看法?”


    一眾富商聞言開始侃侃而談。


    雖然坐在他們麵前的三人中,有兩人年紀不大。


    可是沒人敢小覷他們。


    一個是當今平陽侯,深得陛下寵愛。


    一個一手建立了這元朔鎮,似乎還是出自山門,無數新鮮事物,全部出自對方手中。


    原來來此行商的還有幾位大商,可是他們仗著自己有錢,又有靠山,無視這元朔鎮的律法。


    最後,他們被永久拉入了黑名單。


    而且,聽聞他們背後的靠山也拋棄了他們。


    也正是那幾支大商隊的遭遇,讓其他商隊不敢違反這元朔鎮的律法。


    畢竟,這元朔鎮的產出,能讓他們賺到太多錢財了。


    見一群商人都在吹噓元朔鎮日後必然成為一座大城,劉大海擺了擺手。


    隨後道:“如今陛下遷富戶於茂陵,我元朔鎮周圍就有三處富庶之地,


    如今我想休整一番我元朔鎮到這三處的道路,不知幾位覺得如何?”


    劉大海沒有拐彎抹角,這些富商若是答應就是他們有眼光,若是不答應也沒關係。


    到時候自己收過路費也得把修路錢給收迴來。


    他修路可不是給些商人免費用的。


    幾名商人對視一眼,然後有人就道:“不知廷掾打算修何等路?”


    劉大海聞言直接把自己繪製的紙圖拿了出來道:“你們看,我打算修雙向道路,一邊來一邊往返,互不幹擾。”


    “此外,這每一邊能容得下四輛馬車並行,馬車車道外還要留一定的專供人行的道路。”


    一眾商人看見劉大海要修的道路,一個個都拍手稱讚。


    若是全大漢都是這種道路,那他們行商將會方便太多,而且趕路時間也會大大減少。


    隻不過想要如此修這道路,花費肯定也不小,他們自然知曉劉大海叫他們來的目的。


    此時其中一人道:“廷掾,容小人鬥膽問一句,這元朔鎮到茂陵和關中的道路我覺得沒問題,可是道長安的道路,你們找陛下背書過了嗎?”


    畢竟元朔鎮離長安城太近了,若再有如此便利的道路,萬一廷掾有不臣念想,這……


    曹襄聞言怒道:“你個狗日的是不認得老子嗎?我坐在這裏就是代我舅舅傳信的,修個路你怕什麽?”


    那名商人急忙向曹襄賠不是,說自己多慮了,同時第一個決定願意出資修這三處道路,不過他們要較其他商隊有優先使用權。


    劉大海自然不會拒絕,而是看向了其他幾支商隊的代表。


    其他幾支商隊僅僅思考了片刻,就選擇同意了。


    反正也不算很遠,而且也不可能隻讓他們這幾支商隊出錢,這麽一算,應該不是很耗費錢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武:普天之下,皆為漢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因斯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因斯強並收藏漢武:普天之下,皆為漢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