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知道劉徹和諸子百家那些人在建章宮中談論了些什麽。


    隻是從那天過後,大漢國又多了幾位博士。


    同樣的,大漢國又多了不少新奇事物。


    也是從那之後,儒家開始著紙書了。


    隻不過著書要經過少府。


    因為當今隻有少府才掌握著著書的技術。


    也是從那之後,諸子百家又多了一神秘的華夏理工。


    自從劉大海是山門中人的消息傳出去之後,就很少有人來盯著他了。


    因為大多數山門中人都不是傻子,除了山門中人,沒有世人可能精通如此多的法門。


    不少人甚至猜測,那華夏理工曾是一個極其輝煌的山門。


    值得所有人重視。


    而且,對方選擇在這個時候出山,很明顯是反對儒家的。


    畢竟獨尊儒術罷黜百家,必定會被天下百家共擊之。


    諸子百家有人曾暗中聯係過劉大海,不過被他拒絕了。


    儒家大勢已成,他可不願意去當阻擋儒家的炮灰。


    劉大海十分不解,這些人既然想反對儒家提出的獨尊儒術,又不肯真正拿出一些讓劉徹滿意的東西出來。


    如果天下百家都像自己一樣,腳踏實地的幹一些實事出來, 讓劉徹看到他們百家的作用。


    那劉徹又豈會聽從董仲舒一人之言?選擇罷黜百家?


    說到底,還是諸子百家在劉徹眼中用處不大罷了。


    自從有了山門中人身份,劉氏的生意就變得更好了。


    而且,平陽公主視其如己出,從這也能看出當今陛下的意思。


    而且,很多勳貴都已經把劉氏出品,當作了華夏理工山門中出品。


    這吸引了更多人去劉氏商鋪購買各種東西。


    劉氏的生意越來越火爆了,元朔鎮的發展也再次被新一輪注視帶動。


    如今的元朔鎮,每日都是人山人海。


    元朔鎮一個月上交的稅款,讓劉徹有些納悶。


    一個剛建立不到半年的小鎮,人口不過兩三萬,稅額居然快趕上關中一座中等城市的稅額了。


    若是再過一兩年,恐怕這元朔鎮的稅收,都能趕上長安城了吧!


    若是大漢國再來幾十座這樣的城鎮,光是稅收,就足夠他的大軍出征了。


    不過劉徹也就想想,這樣的奇跡,當然是離不開他的好大兒的。


    看看元朔鎮的產品就知道了。


    但凡是劉氏出品,基本上都是全天下獨一份。


    而且吃的好吃,玩的好玩,精美的精美,有用的有用。


    現在劉氏出品已經快成為了一個標誌了,隻要是劉氏出品之物,必當是精品中的精品。


    劉徹甚至懷疑,再過幾年,大海就算是賣後山的石頭也有人爭著搶著去買。


    想看看那石頭中是不是雕的有花。


    如果是其他人,他劉徹絕不會允許出現這種情況。


    但那畢竟是自己的海兒,甚得朕心。


    元朔鎮每日往來的商人數不勝數。


    絕大部分都是來自長安城,但漸漸地,關中地區的商人也開始來元朔鎮了。


    雖然已經開春了,勳貴富戶們已經能吃到各種新鮮蔬菜。


    但,許多在劉氏酒樓流傳的火爆菜肴,隻有元朔鎮才有賣出。


    劉氏商鋪在元朔鎮占據了半壁江山。


    細鹽、劉氏酒、皮帶、糖、各種瓜果時蔬,以及劉氏莊園最新推出的兩款食品——辣條和方便麵。


    價格便宜平民都能吃得起,而且迴味無窮。


    尤其是那方便麵,可以直接食用,也可如麵條一般煮著吃。


    如同其名字一般,十分方便。


    而且,最主要的是,這辣條和方便麵都是紙質包裝,能夠長期存放,方便運輸。


    這兩款商品一出,瞬間成為了元朔鎮對外出口的又一熱門貨。


    基本上每天能生產多少,就能被絡繹不絕的商人買走多少。


    而且,不少商人的訂單都已經排到了數月之後。


    由此可見這辣條和方便麵的暢銷。


    劉大海自然知曉,這兩種商品都是要流傳全國的,市場極大。


    關鍵是這東西還便宜,普通百姓也能吃得起。


    所以劉大海以廷掾身份,在提前規劃好的元朔鎮外圍,建了好幾處大工廠,專門用來生產這兩種商品。


    而且,他還打算繼續擴大工廠規模。


    要不然想把現在的訂單生產完,還得兩三個月。


    除此之外,劉大海還給前往元朔鎮做生意的商人定下了一條額外的稅收政策。


    那是他和曹襄以及東方朔三人討論過後共同上書由陛下同意的。


    凡是前來元朔鎮做生意的商人,需要額外繳納百稅一的費用,這些錢用於元朔鎮的發展。


    比如元朔鎮要建立一些公共場所,或者日後要擴大元朔鎮規模買地等等的消耗。


    這個時代的官員,還不懂得投資這個概念。


    一個城市想要發展起來,沒有投資支持,將會十分緩慢。


    當然,劉徹也不可能拿自己少府裏的錢財給你投資幫助地方城鎮發展。


    一是古代人還沒有這種意識,他們認為地方應該把錢財上繳到中央才是。


    二是劉徹還指望著少府的錢財興軍打匈奴。


    除非大漢國遇到了重大突發災難,要不然別想讓劉徹動用少府中的錢財。


    所以劉大海就另辟捷徑。


    這些商人來元朔鎮購買各種商品去外地出售,一個個賺的盆滿缽滿。


    讓他們百稅一為元朔鎮發展獻力已經十分合情合理了。


    畢竟百稅一的稅率實在是太低了,也沒有太多商人會放在眼裏。


    畢竟他們能賺取的利潤遠高於此。


    但對元朔鎮來說,成千上萬商人的百稅一不容小覷。


    元朔鎮發展的很快。


    元朔鎮周圍已經沒有繼續種植原來的粟米稻穀這種農作物。


    清一色的種植著各種劉氏莊園的獨有蔬菜,以及一部分土豆。


    這也是劉大海為帶動元朔鎮發展注入的動力。


    而且,再加上無煙煤礦生意、各種食品工廠。


    元朔鎮現在很缺人。


    基本上所有居民都同時身兼一到兩份工作。


    這樣的場景,東方朔稱之為大漢盛世。


    若是全大漢都能如此,那將沒有任何一個國家配成為大漢國的敵人。


    東方朔現在已經覺得,這裏,才是自己施展才能的最合適之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武:普天之下,皆為漢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因斯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因斯強並收藏漢武:普天之下,皆為漢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