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劉氏莊園
漢武:普天之下,皆為漢土! 作者:愛因斯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徹看著麵前的曹襄,不留情麵地道:“有屁快放,朕可沒時間給你浪費。”
曹襄也知道自己舅舅因為右北平的事情心情很是不好,於是急忙道:“舅舅,您不是說給我三千畝地種嗎?
可是侄兒一人恐怕難當重任,所以找了個搭檔,隻是他想在上林苑中蓋一座莊園……”
劉徹想起大海之前在自己耳邊嘀咕過此事,還讓自己拿點錢,要不然不給自己留房間。
錢是不可能有的,不讓自己住?抽就完事了。
於是劉徹快速擺擺手道:“朕準了,還有事嗎?”
曹襄一愣,自己舅舅怎麽就同意了?
那自己準備的一套說辭豈不是白費了?
“對了舅舅,三千畝可能有點少,能不能給侄兒五千畝地種種?”
劉徹頭都不抬:“準了。”
曹襄聞言大喜,向自己舅舅行禮後就屁顛屁顛的跑了。
看來舅舅心中還是有自己這個侄兒的嘛!
想到此,曹襄更開心了。
很快,曹襄就把一帶有官印的布帛交給了劉大海,同時驕傲地道:
“我早和你說了,我在我舅舅心中的地位,你還不信,另外,你多要的那兩千畝地我也給你要來了。你可別到時候讓我交不了差啊!”
劉大海接過了布帛,仔細看了看,然後很滿意的交給秦老讓其收起來。
有了這份文書,他就可以安心的去建造自己的莊園了。
隻是建造莊園的工匠,還得依賴曹襄。
畢竟工匠屬於地位比較高的存在,他一個商賈之子,想叫來些工匠給自己蓋莊園還是有些難度。
不過曹襄家大業大,隻要其唿和一聲,倒是會有不少工匠願意前來幫忙。
於是劉大海道:“阿襄啊,這事雖然陛下已經同意了,可是我還得借你們平陽侯府的工匠用用,你放心,到時候我在莊園裏給你留一小棟樓就是了。”
曹襄笑著道:“沒問題,這種小事何須擔心,你要蓋莊園的時候知會我一聲即可。”
想了想曹襄覺得這樣還是有些虧欠大海,畢竟對方幫自己那麽多,還替自己攬下了種地的活。
反正自己這半年賺的很多了,於是曹襄又道:“大海,不如這樣,你家建莊園的錢也由我平陽侯府出算了。”
劉大海聞言立即點頭道:“甚好甚好,既然阿襄你願意破費,那我可就不客氣了。”
“什麽金絲楠木,給我先來一千根……”
曹襄臉色驟變:“大海你可別坑我啊……”
“況且你家非官宦之家,若是建造的比皇宮還奢華,肯定會有人找你麻煩的。”
劉大海隨意笑了笑,反正自己也是吹牛逼。
一千根金絲楠木,可不容易搞來。
不過磚石上等木材之類的,曹襄那裏渠道應該不少。
這樣自己隻需要把莊園布置圖給負責建造的工匠,自己時不時來監工就可了。
想到此劉大海很是滿意,這就是貴族們的生活啊。
有事情不用幹,隻要交代下去,就會有人盡心盡力的幫你辦好。
而貴族本身隻需要吃喝享樂即可了。
劉大海覺得自己也不得不入鄉隨俗,該享受就得享受。
隨即劉大海把自己設計好久的莊園圖紙拿了出來。
曹襄隻看了一眼就驚呆了:“大海,你孤家寡人的,要這麽大莊園幹什麽啊?”
劉大海鄙視的看了對方一眼:“你沒看我家這麽大下人嗎?他們不要住房子嗎?
日後他們娶親了,家裏人不需要住嗎?所以我這前麵這一片房屋,是給下人們住的,後邊才是我們住的。”
“而且,我總不能不娶親吧?日後娶幾個老婆,這不就住滿了?”
曹襄無奈道:“大海啊,你就是心太善良了,下人還給他們整這麽好的住處幹嘛?”
劉大海拍了拍曹襄的肩膀:“這你就不懂了吧,我還指望著他們保護我的安全呢!而且,我還打算招一批少年,親自培養。”
這半年劉大海也沒有閑著,無事時就帶著牛二和幾名下人在周圍閑逛。
看見那些無家可歸的少年,或者家裏比較貧困的少年人,都會給予一些資助。
畢竟從小培養的手下,更加的可靠。
他所建造的莊園裏,那些房屋也是給這些少年人留的。
他已經物色了十幾個不錯的少年,都是十一二歲,和自己相差無幾。
若是從小教導他們,未來可期!
劉大海相信,在自己這裏,沒有笨人,再愚笨的人,隻要教導方式恰當,都能在某一方麵有所才幹。
對劉大海來說,他最需要的就是忠誠。
想要找到向牛二這種成年,還願意死心塌地跟著自己的,很難。
所以劉大海除了牛二之外,就沒有再去招其他人,而是把目光放在了少年人身上。
劉大海相信,等那些少年和自己一樣長大時,將會替自己分擔很多壓力。
而且,雖然自己不打算當官,但自己培養的少年人,倒是可以經由曹襄推薦入仕。
到時候朝堂之上,也會有一批真正屬於自己的人。
在劉大海看來,漢武帝時期的教育可謂十分地落後。
自己培養的少年人與他們競爭,將會有很大的優勢。
隻要給他們機會,就可大展伸手。
這也是劉大海的一個目標,畢竟他們現在年紀還小,等霍去病他們出征之時,自己需要培養一批值得信賴的心腹。
除此之外,自己的莊園就與田地相連,十分方便自己實時觀察各種作物的生長狀況。
半年時間已過,元朔犁已經傳到了關中,在渭水之上,水車水磨隨處可見。
由於水磨的出現,不少人重新重視了小麥這一作物。
因為他們發現,小麥經水磨碾壓之後,會誕生麵粉,極大提高了小麥的食用率。
從這裏可以看出,劉徹的執行力還是很強大的。
相信要不了兩年時間,土豆這種祥瑞之物,也會迅速的在大漢國流傳起來。
到時候才是真正的盛世。
可以說,大漢國出了劉徹這麽一位皇帝,真乃幸事也!
這也是為什麽曆史上漢武後期,劉徹一封罪己詔,就贏來了天下人原諒的原因吧!
曹襄也知道自己舅舅因為右北平的事情心情很是不好,於是急忙道:“舅舅,您不是說給我三千畝地種嗎?
可是侄兒一人恐怕難當重任,所以找了個搭檔,隻是他想在上林苑中蓋一座莊園……”
劉徹想起大海之前在自己耳邊嘀咕過此事,還讓自己拿點錢,要不然不給自己留房間。
錢是不可能有的,不讓自己住?抽就完事了。
於是劉徹快速擺擺手道:“朕準了,還有事嗎?”
曹襄一愣,自己舅舅怎麽就同意了?
那自己準備的一套說辭豈不是白費了?
“對了舅舅,三千畝可能有點少,能不能給侄兒五千畝地種種?”
劉徹頭都不抬:“準了。”
曹襄聞言大喜,向自己舅舅行禮後就屁顛屁顛的跑了。
看來舅舅心中還是有自己這個侄兒的嘛!
想到此,曹襄更開心了。
很快,曹襄就把一帶有官印的布帛交給了劉大海,同時驕傲地道:
“我早和你說了,我在我舅舅心中的地位,你還不信,另外,你多要的那兩千畝地我也給你要來了。你可別到時候讓我交不了差啊!”
劉大海接過了布帛,仔細看了看,然後很滿意的交給秦老讓其收起來。
有了這份文書,他就可以安心的去建造自己的莊園了。
隻是建造莊園的工匠,還得依賴曹襄。
畢竟工匠屬於地位比較高的存在,他一個商賈之子,想叫來些工匠給自己蓋莊園還是有些難度。
不過曹襄家大業大,隻要其唿和一聲,倒是會有不少工匠願意前來幫忙。
於是劉大海道:“阿襄啊,這事雖然陛下已經同意了,可是我還得借你們平陽侯府的工匠用用,你放心,到時候我在莊園裏給你留一小棟樓就是了。”
曹襄笑著道:“沒問題,這種小事何須擔心,你要蓋莊園的時候知會我一聲即可。”
想了想曹襄覺得這樣還是有些虧欠大海,畢竟對方幫自己那麽多,還替自己攬下了種地的活。
反正自己這半年賺的很多了,於是曹襄又道:“大海,不如這樣,你家建莊園的錢也由我平陽侯府出算了。”
劉大海聞言立即點頭道:“甚好甚好,既然阿襄你願意破費,那我可就不客氣了。”
“什麽金絲楠木,給我先來一千根……”
曹襄臉色驟變:“大海你可別坑我啊……”
“況且你家非官宦之家,若是建造的比皇宮還奢華,肯定會有人找你麻煩的。”
劉大海隨意笑了笑,反正自己也是吹牛逼。
一千根金絲楠木,可不容易搞來。
不過磚石上等木材之類的,曹襄那裏渠道應該不少。
這樣自己隻需要把莊園布置圖給負責建造的工匠,自己時不時來監工就可了。
想到此劉大海很是滿意,這就是貴族們的生活啊。
有事情不用幹,隻要交代下去,就會有人盡心盡力的幫你辦好。
而貴族本身隻需要吃喝享樂即可了。
劉大海覺得自己也不得不入鄉隨俗,該享受就得享受。
隨即劉大海把自己設計好久的莊園圖紙拿了出來。
曹襄隻看了一眼就驚呆了:“大海,你孤家寡人的,要這麽大莊園幹什麽啊?”
劉大海鄙視的看了對方一眼:“你沒看我家這麽大下人嗎?他們不要住房子嗎?
日後他們娶親了,家裏人不需要住嗎?所以我這前麵這一片房屋,是給下人們住的,後邊才是我們住的。”
“而且,我總不能不娶親吧?日後娶幾個老婆,這不就住滿了?”
曹襄無奈道:“大海啊,你就是心太善良了,下人還給他們整這麽好的住處幹嘛?”
劉大海拍了拍曹襄的肩膀:“這你就不懂了吧,我還指望著他們保護我的安全呢!而且,我還打算招一批少年,親自培養。”
這半年劉大海也沒有閑著,無事時就帶著牛二和幾名下人在周圍閑逛。
看見那些無家可歸的少年,或者家裏比較貧困的少年人,都會給予一些資助。
畢竟從小培養的手下,更加的可靠。
他所建造的莊園裏,那些房屋也是給這些少年人留的。
他已經物色了十幾個不錯的少年,都是十一二歲,和自己相差無幾。
若是從小教導他們,未來可期!
劉大海相信,在自己這裏,沒有笨人,再愚笨的人,隻要教導方式恰當,都能在某一方麵有所才幹。
對劉大海來說,他最需要的就是忠誠。
想要找到向牛二這種成年,還願意死心塌地跟著自己的,很難。
所以劉大海除了牛二之外,就沒有再去招其他人,而是把目光放在了少年人身上。
劉大海相信,等那些少年和自己一樣長大時,將會替自己分擔很多壓力。
而且,雖然自己不打算當官,但自己培養的少年人,倒是可以經由曹襄推薦入仕。
到時候朝堂之上,也會有一批真正屬於自己的人。
在劉大海看來,漢武帝時期的教育可謂十分地落後。
自己培養的少年人與他們競爭,將會有很大的優勢。
隻要給他們機會,就可大展伸手。
這也是劉大海的一個目標,畢竟他們現在年紀還小,等霍去病他們出征之時,自己需要培養一批值得信賴的心腹。
除此之外,自己的莊園就與田地相連,十分方便自己實時觀察各種作物的生長狀況。
半年時間已過,元朔犁已經傳到了關中,在渭水之上,水車水磨隨處可見。
由於水磨的出現,不少人重新重視了小麥這一作物。
因為他們發現,小麥經水磨碾壓之後,會誕生麵粉,極大提高了小麥的食用率。
從這裏可以看出,劉徹的執行力還是很強大的。
相信要不了兩年時間,土豆這種祥瑞之物,也會迅速的在大漢國流傳起來。
到時候才是真正的盛世。
可以說,大漢國出了劉徹這麽一位皇帝,真乃幸事也!
這也是為什麽曆史上漢武後期,劉徹一封罪己詔,就贏來了天下人原諒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