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時,春光早已走遠,炎夏也落下了帷幕。
時光匆匆,秋高氣爽的九月到了。
這年九月,建興帝下詔在常安城南修九卒祠廟。
其中祖廟五座,親廟四座。
黃帝廟方四十丈,高十七丈,餘廟隻有其一半。
如此浩蕩工程,物力人力自然耗損非常。
高強度高要求的勞作中,城南每日裝屍體的牛車都沒空過。
附近住戶為之哀歎憤懣之餘,誰又不心驚肉跳呢?
不巧,太學也在城南。
郭況很快便理解了阿姊的害怕,還善解人意地安慰了她一番。
與其同時,愈發覺得身為家中唯一男兒的自己責任重大,要盡快長大為母親和姊姊遮風避雨才是。
大抵是白日裏說起了城南的無辜枉死的冤魂們,郭聖通夜裏也沒睡安生,總覺得耳邊隱隱似有人在哭泣哀嚎。
她倒沒有發怵,隻是從心底深處湧出同情不忍來。
修廟自然是有緣故的。
七月時,大風毀未央宮前殿王路堂西廂及後閣更衣中室。
昭寧堂池東南榆樹大十圍,東僵,擊東閣,閣即東永巷之西垣也。
皆破折瓦壞,發屋拔木。
未央宮作為皇帝居所,已然成為皇帝的象征,如此這般朝內朝外皆視為不祥之兆。
建興帝王莽因此下書:“……烈風雷雨發屋折木之變……伏念一旬,迷乃解矣……臨有兄而稱太子,名不正……惟即位以來,陰陽未和,風雨不時,數遇枯旱蝗螟為災,穀稼鮮耗,百姓苦饑,蠻夷猾夏,寇賊奸宄……深惟厥咎,在名不正焉……臨為統義陽王,幾以保全二子,子孫千億,外攘四夷,內安中國焉……”
這一下便把責任推到了太子王臨身上。
太子被貶為統義陽王後,甄璿因此低沉了些日子。
之後大概是想明白了天子現下隻有兩個嫡子,新遷王王安腿有殘疾,雖比王臨年長卻不可能被立為儲君,日後太子之位還會是王臨的道理重又變得光彩照人。
還是在這月,杜陵便殿乘輿中深藏於匣中的虎紋衣自樹立外堂上,良久乃委地。
如此異象,建興帝自是不喜。
兼之四方盜賊瘋起,建興帝欲要昭示自己乃是承受天命,可建萬世之基者。
便又下書:“予受命遭陽九之厄,百六之會,府帑空虛,百姓匱乏,宗廟未修,且祫祭於明堂太廟,夙夜永念,非敢寧息。
深惟吉昌莫良於今年,予乃卜波水之北,郎池之南,惟玉食。
予又卜金水之南,明堂之西,亦惟玉食。予將親築焉。”
因此便於常安城南封地百頃,於九月甲申時,莽立載行視,親舉築三下。
司徒王尋、大司空王邑持節,及待中常侍執法杜林等數十人將作。
壞徹城西苑中建章、承光、包陽、大台、儲元宮及平樂、當路、陽祿館,凡十餘所,取其材瓦,以起九廟。
自此開始,連日暴雨。
民間因此說這是上蒼對天子大興土木的不滿。
隻是九廟仍舊轟轟烈烈地修著,為銅薄櫨,飾以金銀雕文,窮極百工之巧。
帶高增下,功費數百巨萬,卒徒死者無數。
雨勢連綿,等到完全止住時已進了冬月。
天氣一日比一日寒冷,屋子裏火爐日夜燃著。
這日,郭聖通正在母親房中同母親一起看大舅的信。
大舅不放心,連番寫了書信催他們迴真定去。
母親見郭況在太學中如魚得水,總也下不了決心,迴信說再等個一年半載便迴去。
母親寫就迴信後,看了郭聖通一眼,笑道:“等迴去就定親,耽誤不了你。”
母親怕郭聖通見著平又薇即將出閣心中著急。
郭聖通無奈地道:“阿母,您怎麽一麵說要留我到十六七,一麵又好像迫不及待要把我嫁出去呢?”
母親失笑,“你這孩子,阿母是怕你急。”
正在此時,紅玉迴說郭況迴來了。
母親便叫洗手吃飯。
用過晚膳後,郭聖通在窗邊裁衣。
郭況羨慕同窗的姊妹在他生日時送親手做的衣裳,迴來和郭聖通說了。
郭聖通便許諾他明年也送。
郭況生日是二月初四,時日尚早。
但郭聖通平素沒怎麽動過針線,手生的很,故早早地開始了。
她一邊裁衣,一邊聽著郭況和母親說話。
忽聽得郭況道:“劉文叔後天便要迴鄉了,正好明天休假,我們約好了明天為他踐行,午膳便不在家中用了。”
母親點頭,“去吧,隻注意著少飲酒。”
郭聖通坐在一旁,先還不以為意,反應了會才明白過來。
劉秀要走了?
她一時不覺,針紮入指腹中,殷紅的血珠立時冒了出來。
母親看著了,忙道:“這孩子,做針線你得往手上看啊。丟了吧,明日再做,這會光線也不好了。”
郭聖通依言放下。
母親又問她疼不疼,郭聖通搖頭。
郭況也撲過來,“阿姊,我不急的,你慢慢來。”
郭聖通點頭,之後到底有些心不在焉了。
劉秀迴了南陽,她迴了真定,日後該是沒有任何交集了。
是好事,她該開心才是。
可為什麽,心底竟好似不快樂呢?
等到劉秀啟程那天,陰雨連綿了兩月的天竟晴朗的好似六月。
這夜,郭聖通又夢到了劉秀。
他穿著一身月白色長袍,身姿筆直如鬆,站在廊下氣質卓然。
他伸出手,“我就是劉秀,那個要娶你的劉秀。”
陽光中,他的雙眸亮若星辰。
郭聖通搖頭。
無論怎麽看,他們的未來都不會有交集。
或許劉秀未來真會站在萬人之上也未可知。
但,那和她無關。
*****
這年臘月初四時,太傅平晏死。
母親帶著郭聖通姐弟去祭拜致哀,見著哭的淚人般的平婉華心中很不好受。
迴來的路上感慨說:“倘若婉華不是平晏的幼女,和你二舅的婚事說不得就成了。”
郭聖通仰頭看母親,忽地明白過來。
平婉華會不會就是二舅心中念念不忘的那個人?
平晏作為為天子掌機密的重臣,大舅和天子都不會同意這門婚事。
可,為什麽後來大舅主動提及,二舅又斷然拒絕呢?
這還是說不通。
郭聖通想,等迴了真定她一定要問問二舅。
如果他放不下的真是平婉華,為什麽不給自己一個機會呢?
人生百年,匆匆而過。
我們很該過得幸福些。
時光匆匆,秋高氣爽的九月到了。
這年九月,建興帝下詔在常安城南修九卒祠廟。
其中祖廟五座,親廟四座。
黃帝廟方四十丈,高十七丈,餘廟隻有其一半。
如此浩蕩工程,物力人力自然耗損非常。
高強度高要求的勞作中,城南每日裝屍體的牛車都沒空過。
附近住戶為之哀歎憤懣之餘,誰又不心驚肉跳呢?
不巧,太學也在城南。
郭況很快便理解了阿姊的害怕,還善解人意地安慰了她一番。
與其同時,愈發覺得身為家中唯一男兒的自己責任重大,要盡快長大為母親和姊姊遮風避雨才是。
大抵是白日裏說起了城南的無辜枉死的冤魂們,郭聖通夜裏也沒睡安生,總覺得耳邊隱隱似有人在哭泣哀嚎。
她倒沒有發怵,隻是從心底深處湧出同情不忍來。
修廟自然是有緣故的。
七月時,大風毀未央宮前殿王路堂西廂及後閣更衣中室。
昭寧堂池東南榆樹大十圍,東僵,擊東閣,閣即東永巷之西垣也。
皆破折瓦壞,發屋拔木。
未央宮作為皇帝居所,已然成為皇帝的象征,如此這般朝內朝外皆視為不祥之兆。
建興帝王莽因此下書:“……烈風雷雨發屋折木之變……伏念一旬,迷乃解矣……臨有兄而稱太子,名不正……惟即位以來,陰陽未和,風雨不時,數遇枯旱蝗螟為災,穀稼鮮耗,百姓苦饑,蠻夷猾夏,寇賊奸宄……深惟厥咎,在名不正焉……臨為統義陽王,幾以保全二子,子孫千億,外攘四夷,內安中國焉……”
這一下便把責任推到了太子王臨身上。
太子被貶為統義陽王後,甄璿因此低沉了些日子。
之後大概是想明白了天子現下隻有兩個嫡子,新遷王王安腿有殘疾,雖比王臨年長卻不可能被立為儲君,日後太子之位還會是王臨的道理重又變得光彩照人。
還是在這月,杜陵便殿乘輿中深藏於匣中的虎紋衣自樹立外堂上,良久乃委地。
如此異象,建興帝自是不喜。
兼之四方盜賊瘋起,建興帝欲要昭示自己乃是承受天命,可建萬世之基者。
便又下書:“予受命遭陽九之厄,百六之會,府帑空虛,百姓匱乏,宗廟未修,且祫祭於明堂太廟,夙夜永念,非敢寧息。
深惟吉昌莫良於今年,予乃卜波水之北,郎池之南,惟玉食。
予又卜金水之南,明堂之西,亦惟玉食。予將親築焉。”
因此便於常安城南封地百頃,於九月甲申時,莽立載行視,親舉築三下。
司徒王尋、大司空王邑持節,及待中常侍執法杜林等數十人將作。
壞徹城西苑中建章、承光、包陽、大台、儲元宮及平樂、當路、陽祿館,凡十餘所,取其材瓦,以起九廟。
自此開始,連日暴雨。
民間因此說這是上蒼對天子大興土木的不滿。
隻是九廟仍舊轟轟烈烈地修著,為銅薄櫨,飾以金銀雕文,窮極百工之巧。
帶高增下,功費數百巨萬,卒徒死者無數。
雨勢連綿,等到完全止住時已進了冬月。
天氣一日比一日寒冷,屋子裏火爐日夜燃著。
這日,郭聖通正在母親房中同母親一起看大舅的信。
大舅不放心,連番寫了書信催他們迴真定去。
母親見郭況在太學中如魚得水,總也下不了決心,迴信說再等個一年半載便迴去。
母親寫就迴信後,看了郭聖通一眼,笑道:“等迴去就定親,耽誤不了你。”
母親怕郭聖通見著平又薇即將出閣心中著急。
郭聖通無奈地道:“阿母,您怎麽一麵說要留我到十六七,一麵又好像迫不及待要把我嫁出去呢?”
母親失笑,“你這孩子,阿母是怕你急。”
正在此時,紅玉迴說郭況迴來了。
母親便叫洗手吃飯。
用過晚膳後,郭聖通在窗邊裁衣。
郭況羨慕同窗的姊妹在他生日時送親手做的衣裳,迴來和郭聖通說了。
郭聖通便許諾他明年也送。
郭況生日是二月初四,時日尚早。
但郭聖通平素沒怎麽動過針線,手生的很,故早早地開始了。
她一邊裁衣,一邊聽著郭況和母親說話。
忽聽得郭況道:“劉文叔後天便要迴鄉了,正好明天休假,我們約好了明天為他踐行,午膳便不在家中用了。”
母親點頭,“去吧,隻注意著少飲酒。”
郭聖通坐在一旁,先還不以為意,反應了會才明白過來。
劉秀要走了?
她一時不覺,針紮入指腹中,殷紅的血珠立時冒了出來。
母親看著了,忙道:“這孩子,做針線你得往手上看啊。丟了吧,明日再做,這會光線也不好了。”
郭聖通依言放下。
母親又問她疼不疼,郭聖通搖頭。
郭況也撲過來,“阿姊,我不急的,你慢慢來。”
郭聖通點頭,之後到底有些心不在焉了。
劉秀迴了南陽,她迴了真定,日後該是沒有任何交集了。
是好事,她該開心才是。
可為什麽,心底竟好似不快樂呢?
等到劉秀啟程那天,陰雨連綿了兩月的天竟晴朗的好似六月。
這夜,郭聖通又夢到了劉秀。
他穿著一身月白色長袍,身姿筆直如鬆,站在廊下氣質卓然。
他伸出手,“我就是劉秀,那個要娶你的劉秀。”
陽光中,他的雙眸亮若星辰。
郭聖通搖頭。
無論怎麽看,他們的未來都不會有交集。
或許劉秀未來真會站在萬人之上也未可知。
但,那和她無關。
*****
這年臘月初四時,太傅平晏死。
母親帶著郭聖通姐弟去祭拜致哀,見著哭的淚人般的平婉華心中很不好受。
迴來的路上感慨說:“倘若婉華不是平晏的幼女,和你二舅的婚事說不得就成了。”
郭聖通仰頭看母親,忽地明白過來。
平婉華會不會就是二舅心中念念不忘的那個人?
平晏作為為天子掌機密的重臣,大舅和天子都不會同意這門婚事。
可,為什麽後來大舅主動提及,二舅又斷然拒絕呢?
這還是說不通。
郭聖通想,等迴了真定她一定要問問二舅。
如果他放不下的真是平婉華,為什麽不給自己一個機會呢?
人生百年,匆匆而過。
我們很該過得幸福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