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諾清被封嬪位,掌一宮之主位,賜居香安宮。
她本不想搬遷,可如今的宮殿裏多了個景安,相應的奶娘、嬤嬤、宮女、太監也都有增加,她的淩雲閣實在是住不下了。
林才人和關才人恰巧都生了公主,二人同許才人一起都被封做美人,賞珍寶無數。
瑾妃因著懷有嘉敏公主,且一直料理著六宮之事,故而被封瑾貴妃,繼續協理六宮之權,其餘妃嬪也各有賞賜。
一切都在眾人意料之中,唯獨,一向深居簡出的溫妃突然在宴會上冒了頭。
中秋節宴時,皇上突然宣布,要將大皇子景蕭送到溫妃那裏撫養。
眾人心中疑惑,以溫妃的身子能養大皇子嗎?
而且,先前一直表現出想要撫養大皇子的是宜妃,皇上似乎也有鬆口之意,可現在卻突然被溫妃截了胡。
果然,就見宜妃聽到這個消息時,臉上的神色晦暗不明,怎麽看都是不高興的樣子。
眾人便想,溫妃畢竟是太後的親外甥女,太後自然是要幫親了!
何況,最近前朝有風聲傳來,說是大臣們上奏,要求皇上再立國母。
眾人想,皇上是一等一的孝子,而太後又十分的偏袒她娘家的外甥女,所以,下一個皇後,會不會就是溫妃?
而溫妃因著身子的緣故,定然是不能再生養的,可若是將大皇子養在自己的膝下,那大皇子便成了嫡子,便有了繼承王位的資格。
眾人孜孜不倦的談論著,甚至還有人開起了地下賭局,要賭一賭,這溫妃到底能不能當了這皇後!
可是,一年過去了,皇上卻依舊沒有要立皇後的意思。
第二年、第三年,皇上頂著眾臣的壓力,依舊沒有立皇後。
大家等啊等,卻是等來趙諾清再次懷孕的消息。
又是九個月過去,趙諾清竟是生下了一對龍鳳胎!
皇上大喜,大赦全國,且封趙諾清為妃位。
而在這同一年舉辦的科舉考試,第一名,竟是趙諾清的胞弟,趙凡宸。
這時,外界便又傳來新的謠言。
謠言道:皇上遲遲不立皇後,想必就是為了等這一刻!等著封寵妃趙諾清為皇後!
如今的趙諾清身居高位,還有一位中狀元的胞弟,此時她的身份早已不可同日而語。
一直養精蓄銳的溫妃自然也將這個消息聽到了耳朵裏。
她養病多年,終於等到佟氏歸西,現下卻又來了一個什麽趙諾清來搶她的皇後之位。
溫妃心中自是憤恨不已,於是便派人給那龍鳳胎的乳母常喝的雞湯裏下了毒。
然而造化弄人,當夜,二皇子十分喜愛小小的弟弟妹妹,於是便哭鬧著不讓弟弟妹妹被抱走,弟弟妹妹則也跟哥哥玩兒的開心,沒有哭喊,便耽擱了半個時辰。
於是,那位奶娘便中毒身亡了!
趙諾清心內驚慌,還好沒有把孩子送去讓乳母喂養,否則,她的兩個孩子也要被毒死了。
這件事被皇上知道後,皇上即刻追查兇手,當晚便查到了溫妃處。
溫妃供認不諱,急火攻心間嘔了一口血,昏了過去。
這件事最後並沒有傳開,卻隻告訴了太後,太後聽聞十分震怒,可自己還是要保娘家名聲,於是,便以溫妃身子不好為由,將大皇子送去了宜妃那裏撫養,而溫妃則明為養病,暗為囚禁的被關在了自己所居住的建安宮,無召不得出宮門半步!
最終,眾人一齊驗證了一件事,那便是,皇上果然是抱著要將趙諾清立為皇後的心思。
在又一年南方發大水,新科狀元趙凡宸,憑借一己之力,帶領著百姓將險些被淹沒的良田成果挽救,救下了南方百萬餘口百姓家未來一年的收成,皇上大喜,當即封他為三品大員。
而趙諾清,則也順理成章的成為了皇後的最佳人選!
至此再無任何人有異議,而太後也很滿意。
當趙諾清暈暈唿唿的坐上皇後的座位上時,腦海裏便如一團漿糊一般,她覺得自己無法勝任,可是皇上卻是將她哄騙了上去,如今可真是騎虎難下了!
好在,趙諾清做皇後以後,宮內雖偶爾還會發生一些妃嬪們之間的勾心鬥角,可卻要比先前要和睦許多。
林才人、程才人時不時會帶著公主前來同趙諾清的孩子玩耍,她們依舊不待見許美人。
許美人如今有了公主,一心一意都撲在了公主身上,似乎也有的忙了。
日子好像變了又好像沒變,變了的,是大家的臉上多了許多笑容,沒變的是,她依舊是她,而她所認識的那些人,也依舊是那些人。
……
十六年後,太後薨逝。
同年,皇上沈泊辰退位,由二皇子沈景安即位,任大昭國新帝。
沈泊辰則帶著皇後趙諾清駕著馬車離開了皇宮。
……
大昭國境內有一處村莊,坐落在一片茂密的竹林中,大約隻有四五十戶人家。
村民們質樸純良,家家戶戶相處融洽。
裝扮成外地而來的夫妻沈泊辰和趙諾清便落戶在了此處,成了這處小村莊裏的兩個村民。
當初聽到沈泊辰說要尋一處安靜之地,體驗一番平常夫妻過的生活,她隻當他在開玩笑。
即便出了皇宮,真的來到一處偏遠之地,她也想著,沈泊辰該是堅持不了許久的!
然而,她低估了沈泊辰的信念。
沒想到,在這村子裏,他竟是扮作村民最像的一個,甚至還同村子裏年齡相仿的村漢交了朋友。
不知那位大哥若是得知和自己稱兄道弟的男人就是太上皇,會作何感想?
趙諾清倒是也比較適應村子裏的生活,每日清早起來,便能看到遠處的山水美景,自是自在極了。
這一日,趙諾清同隔壁阿嬸到集市閑逛,直到傍晚才盡興而歸。
同阿嬸告別後,趙諾清提著滿籃子的戰利品而歸,遠遠的就聽見自家院子中似乎傳來“嗞嗞”的奇怪的聲音。
她好奇著往家走,大門並未關閉,就見,身穿灰布麻衣的沈泊辰正在院子裏費力的刨木頭,時不時拿起來看看,接著又用手摸了摸,而後微微皺眉,好像不太滿意,又彎腰繼續刨了起來。
他的身旁是一座搭了一半的秋千駕,隻差一個舒適的木座便完工了。
那是她昨日隨口提了一句,說,“若是院子裏有個秋千就好了!”
傍晚的餘輝灑下,照在沈泊辰修長挺拔的脊背,額間的汗水順著臉頰滑落至下頜,滴答一聲,打在了趙諾清的心上。
end……
她本不想搬遷,可如今的宮殿裏多了個景安,相應的奶娘、嬤嬤、宮女、太監也都有增加,她的淩雲閣實在是住不下了。
林才人和關才人恰巧都生了公主,二人同許才人一起都被封做美人,賞珍寶無數。
瑾妃因著懷有嘉敏公主,且一直料理著六宮之事,故而被封瑾貴妃,繼續協理六宮之權,其餘妃嬪也各有賞賜。
一切都在眾人意料之中,唯獨,一向深居簡出的溫妃突然在宴會上冒了頭。
中秋節宴時,皇上突然宣布,要將大皇子景蕭送到溫妃那裏撫養。
眾人心中疑惑,以溫妃的身子能養大皇子嗎?
而且,先前一直表現出想要撫養大皇子的是宜妃,皇上似乎也有鬆口之意,可現在卻突然被溫妃截了胡。
果然,就見宜妃聽到這個消息時,臉上的神色晦暗不明,怎麽看都是不高興的樣子。
眾人便想,溫妃畢竟是太後的親外甥女,太後自然是要幫親了!
何況,最近前朝有風聲傳來,說是大臣們上奏,要求皇上再立國母。
眾人想,皇上是一等一的孝子,而太後又十分的偏袒她娘家的外甥女,所以,下一個皇後,會不會就是溫妃?
而溫妃因著身子的緣故,定然是不能再生養的,可若是將大皇子養在自己的膝下,那大皇子便成了嫡子,便有了繼承王位的資格。
眾人孜孜不倦的談論著,甚至還有人開起了地下賭局,要賭一賭,這溫妃到底能不能當了這皇後!
可是,一年過去了,皇上卻依舊沒有要立皇後的意思。
第二年、第三年,皇上頂著眾臣的壓力,依舊沒有立皇後。
大家等啊等,卻是等來趙諾清再次懷孕的消息。
又是九個月過去,趙諾清竟是生下了一對龍鳳胎!
皇上大喜,大赦全國,且封趙諾清為妃位。
而在這同一年舉辦的科舉考試,第一名,竟是趙諾清的胞弟,趙凡宸。
這時,外界便又傳來新的謠言。
謠言道:皇上遲遲不立皇後,想必就是為了等這一刻!等著封寵妃趙諾清為皇後!
如今的趙諾清身居高位,還有一位中狀元的胞弟,此時她的身份早已不可同日而語。
一直養精蓄銳的溫妃自然也將這個消息聽到了耳朵裏。
她養病多年,終於等到佟氏歸西,現下卻又來了一個什麽趙諾清來搶她的皇後之位。
溫妃心中自是憤恨不已,於是便派人給那龍鳳胎的乳母常喝的雞湯裏下了毒。
然而造化弄人,當夜,二皇子十分喜愛小小的弟弟妹妹,於是便哭鬧著不讓弟弟妹妹被抱走,弟弟妹妹則也跟哥哥玩兒的開心,沒有哭喊,便耽擱了半個時辰。
於是,那位奶娘便中毒身亡了!
趙諾清心內驚慌,還好沒有把孩子送去讓乳母喂養,否則,她的兩個孩子也要被毒死了。
這件事被皇上知道後,皇上即刻追查兇手,當晚便查到了溫妃處。
溫妃供認不諱,急火攻心間嘔了一口血,昏了過去。
這件事最後並沒有傳開,卻隻告訴了太後,太後聽聞十分震怒,可自己還是要保娘家名聲,於是,便以溫妃身子不好為由,將大皇子送去了宜妃那裏撫養,而溫妃則明為養病,暗為囚禁的被關在了自己所居住的建安宮,無召不得出宮門半步!
最終,眾人一齊驗證了一件事,那便是,皇上果然是抱著要將趙諾清立為皇後的心思。
在又一年南方發大水,新科狀元趙凡宸,憑借一己之力,帶領著百姓將險些被淹沒的良田成果挽救,救下了南方百萬餘口百姓家未來一年的收成,皇上大喜,當即封他為三品大員。
而趙諾清,則也順理成章的成為了皇後的最佳人選!
至此再無任何人有異議,而太後也很滿意。
當趙諾清暈暈唿唿的坐上皇後的座位上時,腦海裏便如一團漿糊一般,她覺得自己無法勝任,可是皇上卻是將她哄騙了上去,如今可真是騎虎難下了!
好在,趙諾清做皇後以後,宮內雖偶爾還會發生一些妃嬪們之間的勾心鬥角,可卻要比先前要和睦許多。
林才人、程才人時不時會帶著公主前來同趙諾清的孩子玩耍,她們依舊不待見許美人。
許美人如今有了公主,一心一意都撲在了公主身上,似乎也有的忙了。
日子好像變了又好像沒變,變了的,是大家的臉上多了許多笑容,沒變的是,她依舊是她,而她所認識的那些人,也依舊是那些人。
……
十六年後,太後薨逝。
同年,皇上沈泊辰退位,由二皇子沈景安即位,任大昭國新帝。
沈泊辰則帶著皇後趙諾清駕著馬車離開了皇宮。
……
大昭國境內有一處村莊,坐落在一片茂密的竹林中,大約隻有四五十戶人家。
村民們質樸純良,家家戶戶相處融洽。
裝扮成外地而來的夫妻沈泊辰和趙諾清便落戶在了此處,成了這處小村莊裏的兩個村民。
當初聽到沈泊辰說要尋一處安靜之地,體驗一番平常夫妻過的生活,她隻當他在開玩笑。
即便出了皇宮,真的來到一處偏遠之地,她也想著,沈泊辰該是堅持不了許久的!
然而,她低估了沈泊辰的信念。
沒想到,在這村子裏,他竟是扮作村民最像的一個,甚至還同村子裏年齡相仿的村漢交了朋友。
不知那位大哥若是得知和自己稱兄道弟的男人就是太上皇,會作何感想?
趙諾清倒是也比較適應村子裏的生活,每日清早起來,便能看到遠處的山水美景,自是自在極了。
這一日,趙諾清同隔壁阿嬸到集市閑逛,直到傍晚才盡興而歸。
同阿嬸告別後,趙諾清提著滿籃子的戰利品而歸,遠遠的就聽見自家院子中似乎傳來“嗞嗞”的奇怪的聲音。
她好奇著往家走,大門並未關閉,就見,身穿灰布麻衣的沈泊辰正在院子裏費力的刨木頭,時不時拿起來看看,接著又用手摸了摸,而後微微皺眉,好像不太滿意,又彎腰繼續刨了起來。
他的身旁是一座搭了一半的秋千駕,隻差一個舒適的木座便完工了。
那是她昨日隨口提了一句,說,“若是院子裏有個秋千就好了!”
傍晚的餘輝灑下,照在沈泊辰修長挺拔的脊背,額間的汗水順著臉頰滑落至下頜,滴答一聲,打在了趙諾清的心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