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幹戈於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都說侯門一入深似海,這後宮更是如此。雖說沒有其他嬪妃爭寵,但是一邊是年僅十三歲的小皇帝,一邊是曆經三朝臨朝聽製的太皇太後,朝堂之外還有一個處處約束小皇帝的父親,王嬿的日子過得可謂是如履薄冰。


    剛進宮時夜燕有些不太明白,皇帝是大小姐的夫君,太皇太後是大小姐的姑祖母,而權勢熏天的安漢公是大小姐的父親,大小姐還有什麽可憂愁的。直到大婚之夜看到平帝對大小姐的態度,才明白原來平帝把對安漢公的所有憤懣都發泄在了大小姐身上。除了新婚之夜平帝對大小姐有些許依賴和親密,但是在第二天早課上完之後就又恢複了對大小姐的冷淡,把個新婚皇後趕到了長秋殿,一連幾日都是由慈姑伺候著在未央宮就寢的。


    今日進了早食,王嬿帶著夜燕去給太皇太後請安。快進殿門時,夜燕忍不住說了一句:“大小姐,我還是覺得不該跟太皇太後說這事,萬一太皇太後發怒,可就怪到你身上了啊。”


    王嬿無奈地歎了口氣:“我的處境如何你已經看到了,既然已經嫁了陛下,就跟陛下是一體的,我總不能讓別人說大漢的皇後跟皇帝不是一條心吧。再說了,陛下也挺難的。”


    “可是大小姐也很難啊。”夜燕小聲嘟囔了一下,王嬿頓了一頓,當做沒聽見,邁步進了長樂宮。


    “臣妾拜見太皇太後。”


    “朕的孫媳婦來了,來來來,過來坐這兒。”王政君看起來顯然很高興,招唿王嬿坐在身邊,王嬿起身,看見側邊正跪坐著一個雍容華貴的婦人,年紀看起來有五十歲上下,便問道:“這位是?”


    此時老婦人已經站了起來,給王嬿微微行了個禮,王嬿有點懵,不知道該如何迴禮。


    “好了,你們兩個就不要推推扯扯了,朕來介紹一下,皇後啊,這位是敬武長公主,是朕的小姑子,也是當今天子的姑祖母。”


    王嬿一下子想起來,這位長公主可是個不簡單的大人物。她是漢宣帝最喜歡的女兒,還不滿十二歲就被冊封為縣主,後又改封公主。因曆經多朝,後來為了區分她跟小輩分的公主,大家私下裏叫她長公主,沒想到慢慢地流行起來,她也很樂意接受這個稱號。敬武長公主一生中總共嫁了三個夫君:富平侯張臨、臨平侯趙欽、高陽侯薛宣。聽說前幾年因為同情哀帝的母親丁姬,還被父親借故將她的夫君薛宣彈劾下了丞相的寶座,以示懲戒。按說她是丁姬傅太後那邊的人,怎麽今天會來太皇太後這邊請安呢?


    兩人寒暄了一陣,在太皇太後的安排下坐下來。敬武長公主讓人拿進來一個小盒子,笑著對王政君說:“自打聽說嬿兒被立為皇後,我就開心了好幾天,在家裏翻來覆去地找了一天,終於找到一顆合浦獻上來的珍珠,有及笄女子的拳頭大小,晶瑩剔透,今日特意帶來,本想著一會兒去長秋殿送給我們的皇後,沒成想,我還沒動,人先來了,正好借著太皇太後的慧眼,給妹子瞧上一瞧,這個珠子可還能入得了眼。”說著,從盒子裏取出來一顆雞蛋大小的珍珠。


    王政君接過珠子,就著窗格的明亮處看了一眼,笑道:“你可真是舍得,咱們兩個認識了半輩子了,都沒見你送給我這麽貴重的東西,今天可是偏心地厲害,說,可是有什麽企圖,我告訴你,可不許弄一些小手段欺負我們嬿兒,她可是剛當上皇後,可鬥不過你們這些老狐狸,哈哈!”


    “太皇太後說得哪裏話,這不是作為長輩的一點心意嘛。”說著,從王政君手中接過珍珠,遞給了王嬿。


    王嬿有些詫異地接過來,仔細看了一看,這是一顆晶瑩剔透的珠子,通體白色,握在手中有一股清涼的感覺,看得出來不是凡品。慌忙拒絕:“長公主的禮太重了,我受不起的,還請長公主收迴。”


    敬武長公主攥住王嬿的手,按住她剛想站起來的身子:“我送出去的東西,還從來沒有收迴來的道理,也算是我的一點心意,皇後就不要推辭了。我坐了也有一段時間了,就不攪擾皇後跟太皇太後說話了,以後有時間還會再來看望太皇太後的。妹子告退了。”說罷給王政君行了禮,帶著丫鬟走了。


    “這個長公主啊,還是那麽風風火火的,也是怪哉,以前從來不肯跟我親近的,今日可是有些反常呢。罷了,不說她了,嬿兒,皇帝對你好不好啊?”


    敬武長公主的馬車出了長樂宮,在城裏七拐八繞,來到了一處道觀。長公主下了馬車,在小道士的指引下從側門進了大殿。


    靜室內坐著兩個人,一個是衛姬的侄女衛南燭,一個是王宇的妻子呂嫣。兩人看見長公主進來,一起站起來行禮,長公主兩步扶起她們:“且都不要多禮了,這都是我分內之事。世子妃,你身子重,更不要行此大禮,我們坐下來說。”


    三人坐了下來,小道士奉上香茗出去了,長公主才開口:“我知道,如今也隻有我還有出入後宮的資格。你們所托之事,我也會盡力而為,更何況我與南燭的姑母乃是世交。今日所見所聞,好像陛下對皇後並不怎麽信任。我有幾個方法說於你二人,我們三人分頭行事,盡量玉成此事。”


    南燭和呂嫣點了點頭。


    “南燭,京城密探多,不宜久留。午後你即返迴中山,請你的姑母寫一封信,遞到京城,直接交予我,由我遞交給安漢公,此其一。世子妃,你迴去後請世子出麵,想辦法說服安漢公,即便不能達成結果,也要說動一二分。你現身懷六甲,肚子裏是安漢公的嫡長孫,安漢公即便不同意,也不會對你們有什麽想法的。後麵幾日我會想辦法再次入宮,見到皇後,讓她在太皇太後麵前美言幾句,三管齊下,衛太後與陛下見麵之日不遠矣。”


    南燭和呂嫣互相看了看,雙眸難掩歡快的神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聖人之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平江夜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平江夜雨並收藏聖人之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