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大亮之時,潮水漸漸退去。
被海浪衝上來的倭寇屍體,橫七豎八倒在灘頭,加之在海中被擒殺的,足足有七八百人,戰船也毀去了大半。
對於東瀛這類彈丸小國,如此嚴重的戰損,短時間內肯定不敢再來進犯,杭州這場危機,算是徹底化解了。
戰鬥結束,雨也停了,硝煙與陰霾一並散去,洗刷過的天空萬裏無雲,明媚的陽光照得海麵波光粼粼。
除了倭寇屍體有些煞風景外,其它還算是美好的。
這便是戰爭麽?
贏下了這場戰鬥,宋澈卻並不能多麽高興,雖說倭寇該死,雖說人不是他殺的,可一夜之間,便有數千人果斷海灣。
嗅著風中的血腥味兒,望著灘上的殘肢斷臂,直教人反胃作嘔。
商人,手上還是莫要沾染太多鮮血得好。
一宿未眠,深覺疲倦,宋澈伸了個懶腰,轉身走下望江閣,剛踏出門,一輛馬車便橫在了他眼前。
門簾掀開,周雅昭探出頭來,紅著眼眶道:“老太君她……斷氣了。”
宋澈悲傷了片刻,輕輕一歎,生老病死,悲歡離合,世事皆是如此,何必過多感情?
他並未上車,而是折迴了望江閣。
“你不去奔喪啊?”周雅昭詫異。
“我會來的,但不是現在。”宋澈沒再多說,再次登樓,迴到了原點,繼續注視著碼頭。
周雅昭在閣前候了許久,見宋澈無動於衷,才歎氣叫車夫離去。
從早上一直到下午,期間寧葉紅來過宋澈三次,第一次是來匯報戰況,第二次是送來午飯,第三次則是陪同守候。
“你為何不笑了?”
“我外婆死了。”
“啊?”寧葉紅大驚,“這……這……阿彌陀佛,那你還站在這兒做什麽,還不快些迴去守喪。”
守喪?
自打周三父子被送上斷頭台,宋澈便再也沒迴過周家。
周家那幾口人,哪個不盼望老太君快些死,隻不過周三父子的膽子要比其他人大些罷了。
如今老太君真的死了,周家生意又受挫,這家子人肯定已亂成一鍋粥。
反正在宋澈眼裏,鏟除倭寇都要比處理周家那點破事兒來得輕鬆。
“船來了。”宋澈淡淡一句,往樓下走去。
“什麽?”
“蘇州的客船來了。”
大雨僅下了一日,運河並未發漲洪水,以沈文君對外婆的感情,聽到喪訊她定會即刻趕來,算算時間,應該便是這班客船。
宋澈租了輛馬車,趕到接駁口時,恰巧遇到下船的沈文君與丈母娘周玉梅。
“夫君!”
沈文君幾乎撲了上來,“先前娘還擔心,家裏忙著喪事,沒人來接咱們,我說夫君一定會在碼頭等我們的,這不,你果真是在。”
宋澈撥開沈文君衣袖,見創口已結痂幹巴,才放心笑了出來,招唿著丈母娘坐上馬車,奔赴周家吊喪。
人群中的寧葉紅是那麽獨特,她的眼睛卻僅盯著車轅上相互倚靠的宋澈與沈文君,這一次,是赤裸裸的嫉妒。
她自嘲一笑,匿入人海,消失不見。
……
周府掛滿白綾,全家披麻戴孝。
老太君的遺體停放在鴻恩閣,所有兒孫皆齊聚於堂內。
丈母娘連孝服都未來得及穿,下了馬車便直奔閣樓,見到棺木裏躺著的老太君,“哇”一聲便哭了出來,“娘啊!女兒不孝,未能見上您最後一麵!”
沈文君也跪在棺木前抹淚哭泣,宋澈則在一旁默默地燒著紙錢。
“四妹,你節哀順變……”幾位長兄嫂嫂相繼上前安慰。
“大嫂,二哥,娘她去時,可有什麽遺言交代?”周玉梅抹淚問道。
老太君是被活活氣死的,莫說是遺言了,肯定有很多怨言。
“這……”滿堂子孫支吾了半天,還是大舅媽鄭秀娥先站了出來,抹著眼淚道:“娘說了,叫我們這些後人,和和睦睦,莫要再手足相殘……可是,如今周家名譽掃地,生意哪裏還做得下去?”
“是啊,如今周家商行,隻要一開張,便有人來潑髒水謾罵,咱周家百年家業,怕是要倒了啊。”二舅周貴說話時的眼神卻是瞥向宋澈的。
一家子人都在哭,可又有幾滴眼淚是有感而落呢?
他們哭的不是老母被氣死,而是周家要倒了,錦衣玉食的生活到頭了。
“四妹。五妹她遠在京州,飽受戰亂之苦,不能為家裏分擔,如今也隻有你們沈家能幫助周家渡過此難關了,看在兄妹一場的份兒上,你幫幫忙吧?”周貴憋了許久的心裏話,總算是吐露了出來。
“啊?這……”周玉梅望著女兒與女婿,“我沈家財在蘇州,家業與娘家比起來,那是小巫與大巫,又如何能幫得了你們?”
“這不是還有宋賢侄嘛。”幾位長輩的目光,齊刷刷聚在了宋澈身上。
鄭秀娥說道:“宋賢侄乃是商道奇才,僅用半個月便叫門庭冷清的商鋪全城皆知。”
周貴接話繼續說:“對對對,還在明珠大會上拔得頭籌呢!”
周世傑捫著胸口幹咳了兩聲,“若不是妹夫為周家除害,我這條命怕是也沒了,妹夫可是我的救命恩人呐!”
宋澈心中有一萬個草泥馬奔騰而過,記得剛來周家時,這幫人可沒有什麽好態度。
“諸位哥哥嫂嫂,姐姐姐夫,舅舅舅媽,家業傾頹衰敗,是長年累月所致,我也無能為力啊,”宋澈擺手說道:“幫不了,幫不了……”
“幫得了,幫得了!”鄭秀娥湊上來笑道:“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我的好侄婿呀,舅媽平生嘴皮子是不饒人,更少有開口求人,你念在都是周家人的份兒上,幫幫咱們吧?”
“是啊,侄婿,老太君臨終前,將掌印托付給了小妹,”周貴瞥了一眼周雅昭,又道:“我深知侄婿與小妹關係匪淺,你就算不幫我們,也該想辦法幫幫她不是?”
所以說宋澈打心裏不願跨入周家的門,特別是眼前這倆長輩,字裏行間都透露著虛偽。
老子偏不。
“小侄,真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被海浪衝上來的倭寇屍體,橫七豎八倒在灘頭,加之在海中被擒殺的,足足有七八百人,戰船也毀去了大半。
對於東瀛這類彈丸小國,如此嚴重的戰損,短時間內肯定不敢再來進犯,杭州這場危機,算是徹底化解了。
戰鬥結束,雨也停了,硝煙與陰霾一並散去,洗刷過的天空萬裏無雲,明媚的陽光照得海麵波光粼粼。
除了倭寇屍體有些煞風景外,其它還算是美好的。
這便是戰爭麽?
贏下了這場戰鬥,宋澈卻並不能多麽高興,雖說倭寇該死,雖說人不是他殺的,可一夜之間,便有數千人果斷海灣。
嗅著風中的血腥味兒,望著灘上的殘肢斷臂,直教人反胃作嘔。
商人,手上還是莫要沾染太多鮮血得好。
一宿未眠,深覺疲倦,宋澈伸了個懶腰,轉身走下望江閣,剛踏出門,一輛馬車便橫在了他眼前。
門簾掀開,周雅昭探出頭來,紅著眼眶道:“老太君她……斷氣了。”
宋澈悲傷了片刻,輕輕一歎,生老病死,悲歡離合,世事皆是如此,何必過多感情?
他並未上車,而是折迴了望江閣。
“你不去奔喪啊?”周雅昭詫異。
“我會來的,但不是現在。”宋澈沒再多說,再次登樓,迴到了原點,繼續注視著碼頭。
周雅昭在閣前候了許久,見宋澈無動於衷,才歎氣叫車夫離去。
從早上一直到下午,期間寧葉紅來過宋澈三次,第一次是來匯報戰況,第二次是送來午飯,第三次則是陪同守候。
“你為何不笑了?”
“我外婆死了。”
“啊?”寧葉紅大驚,“這……這……阿彌陀佛,那你還站在這兒做什麽,還不快些迴去守喪。”
守喪?
自打周三父子被送上斷頭台,宋澈便再也沒迴過周家。
周家那幾口人,哪個不盼望老太君快些死,隻不過周三父子的膽子要比其他人大些罷了。
如今老太君真的死了,周家生意又受挫,這家子人肯定已亂成一鍋粥。
反正在宋澈眼裏,鏟除倭寇都要比處理周家那點破事兒來得輕鬆。
“船來了。”宋澈淡淡一句,往樓下走去。
“什麽?”
“蘇州的客船來了。”
大雨僅下了一日,運河並未發漲洪水,以沈文君對外婆的感情,聽到喪訊她定會即刻趕來,算算時間,應該便是這班客船。
宋澈租了輛馬車,趕到接駁口時,恰巧遇到下船的沈文君與丈母娘周玉梅。
“夫君!”
沈文君幾乎撲了上來,“先前娘還擔心,家裏忙著喪事,沒人來接咱們,我說夫君一定會在碼頭等我們的,這不,你果真是在。”
宋澈撥開沈文君衣袖,見創口已結痂幹巴,才放心笑了出來,招唿著丈母娘坐上馬車,奔赴周家吊喪。
人群中的寧葉紅是那麽獨特,她的眼睛卻僅盯著車轅上相互倚靠的宋澈與沈文君,這一次,是赤裸裸的嫉妒。
她自嘲一笑,匿入人海,消失不見。
……
周府掛滿白綾,全家披麻戴孝。
老太君的遺體停放在鴻恩閣,所有兒孫皆齊聚於堂內。
丈母娘連孝服都未來得及穿,下了馬車便直奔閣樓,見到棺木裏躺著的老太君,“哇”一聲便哭了出來,“娘啊!女兒不孝,未能見上您最後一麵!”
沈文君也跪在棺木前抹淚哭泣,宋澈則在一旁默默地燒著紙錢。
“四妹,你節哀順變……”幾位長兄嫂嫂相繼上前安慰。
“大嫂,二哥,娘她去時,可有什麽遺言交代?”周玉梅抹淚問道。
老太君是被活活氣死的,莫說是遺言了,肯定有很多怨言。
“這……”滿堂子孫支吾了半天,還是大舅媽鄭秀娥先站了出來,抹著眼淚道:“娘說了,叫我們這些後人,和和睦睦,莫要再手足相殘……可是,如今周家名譽掃地,生意哪裏還做得下去?”
“是啊,如今周家商行,隻要一開張,便有人來潑髒水謾罵,咱周家百年家業,怕是要倒了啊。”二舅周貴說話時的眼神卻是瞥向宋澈的。
一家子人都在哭,可又有幾滴眼淚是有感而落呢?
他們哭的不是老母被氣死,而是周家要倒了,錦衣玉食的生活到頭了。
“四妹。五妹她遠在京州,飽受戰亂之苦,不能為家裏分擔,如今也隻有你們沈家能幫助周家渡過此難關了,看在兄妹一場的份兒上,你幫幫忙吧?”周貴憋了許久的心裏話,總算是吐露了出來。
“啊?這……”周玉梅望著女兒與女婿,“我沈家財在蘇州,家業與娘家比起來,那是小巫與大巫,又如何能幫得了你們?”
“這不是還有宋賢侄嘛。”幾位長輩的目光,齊刷刷聚在了宋澈身上。
鄭秀娥說道:“宋賢侄乃是商道奇才,僅用半個月便叫門庭冷清的商鋪全城皆知。”
周貴接話繼續說:“對對對,還在明珠大會上拔得頭籌呢!”
周世傑捫著胸口幹咳了兩聲,“若不是妹夫為周家除害,我這條命怕是也沒了,妹夫可是我的救命恩人呐!”
宋澈心中有一萬個草泥馬奔騰而過,記得剛來周家時,這幫人可沒有什麽好態度。
“諸位哥哥嫂嫂,姐姐姐夫,舅舅舅媽,家業傾頹衰敗,是長年累月所致,我也無能為力啊,”宋澈擺手說道:“幫不了,幫不了……”
“幫得了,幫得了!”鄭秀娥湊上來笑道:“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我的好侄婿呀,舅媽平生嘴皮子是不饒人,更少有開口求人,你念在都是周家人的份兒上,幫幫咱們吧?”
“是啊,侄婿,老太君臨終前,將掌印托付給了小妹,”周貴瞥了一眼周雅昭,又道:“我深知侄婿與小妹關係匪淺,你就算不幫我們,也該想辦法幫幫她不是?”
所以說宋澈打心裏不願跨入周家的門,特別是眼前這倆長輩,字裏行間都透露著虛偽。
老子偏不。
“小侄,真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