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羅並不知情,並立即讓第二波人手進攻議會。他需要掌握那些能發聲的人,這將讓他說出的話從錯誤變成正確。
然而第二支隊伍到達時,遇到了一模一樣的情況。議會裏的人早就撤得一幹二淨,剩下的隻有偽裝成官員的軍人。
第三支隊伍在計劃中是作為補給,運送軍火併進行火力壓製。無論他們往什麽方向走,那軍火都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這一迴昆卡沒有插手,可軍火庫卻依然空蕩。
那些軍火車確實在發令之際才開動,隻是沒有前往佩羅指向的地方。
他有著忠誠的鬥獸軍團,但軍團和內鬼已混在一起。
他的線路和計劃被人摸得一清二楚,而將他出賣給政府的就是他最為信任的鬥獸。
一個國家是不可能全部由徹徹底底、完全忠誠的人構成的,它的治理方式也絕對不會如佩羅想像的那麽簡單。它要滿足大部分人的利益才能得到穩定,就算不能滿足,至少也得要有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
然而佩羅並沒有。
他所做的隻有一點——造反。
佩羅不知道自己的命令根本傳遞不出去,直到那些軍火車繞了迴來,將他圍了個嚴實。他的飛機就在頭頂盤旋,丟下來的兩個人則是完全忠誠於他的兄弟。
那些被控製的鬥獸也由槍抵著送至他別墅的麵前,這一迴他真正明白了馬裏奧說的話——是的,雷諾不是雷諾,他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是多方勢力,是天空上那縹緲的白雲。
情聖、馬裏奧、昆卡甚至詩人,以及一群真正的鬥獸,被槍抵著送到了他的麵前。
他們問了他三個問題。
你是不是農夫,你是不是青嵐人,你是不是打算就此停手。
佩羅無從迴答。
那些他可以信任的也完全信任著他的人被槍抵著後腦勺,他們身上傷痕累累,可即便如此,佩羅也相信這樣的拷打沒讓他們招供一個字。
信任與忠誠何其可貴,又怎麽可能泛濫得能組建一支軍團。
佩羅答不出問題,於是崩掉一個,再崩掉一個。他們沒有任何的退卻,堅定地望著佩羅的方向。
他們的鮮血流淌在別墅前的土地裏,佩羅曾經為他們下跪,而他們如今也以生命迴饋。
佩羅沒有辦法再堅持。
所以他說,是,是,是。
他是一個農夫,他是土生土長的青嵐人,他打算停手了,他無法失去他們。
昆卡的話又迴蕩在他的耳邊——你是要看著我陪你一起死嗎,你是要情聖陪著你一起死嗎,你是要所有愛著你、忠於你的人陪著你一起死嗎?
佩羅曾經以為可以接受,如果最終的結果如他想像的偉大。
而當他們真正地在自己麵前流血——他發現他沒有能力承受這份偉大。
於是他丟掉了槍,舉起了雙手。
第四十六章 當一切迴到原點(上)
很多年前,當昆卡協同一群鬥獸將佩羅從困境中救出時,他對佩羅說——“你也需要一頭了,我早就告訴你買一頭了。”
如今滄海桑田,那一幕卻恍如昨日。
那一天鬥獸軍團仿佛神兵,將刺殺佩羅的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剿滅。他們的圖騰在赤裸的身上扭動著,仿佛是一麵必然勝利的旗幟。
後來的佩羅經常想,是不是一切就開始於那一次。他看到了鬥獸帶來的榮耀,也看到了他未來的希望。
又或許是他那一天他頭一迴走進鬥獸的黑市,得到了情聖的一個吻。情聖對佩羅表露出無上的虔誠,讓佩羅驚覺——原來他也能享有如此尊敬。
當然也有可能是他用自己的鬥獸贏得了第一場戰爭,野心也因此而膨脹。他控製不了它,於是任由其泛濫生長。
也許又全都不是。
這一切的根源都來自於那毀於一場大火的小屋,來自於未曾謀麵的父親和不辭而別的母親,來源於他的無力感,恐懼感,從未滿足過的安全感。
所以他畢生都在追求這樣的東西,一旦握住一角,便無法憑己身的力量鬆開。
他想了很多很多,在監獄的時間太充沛了,以至於他可以將過去的脈絡理順好幾遍,再重新打亂。
是的,在他投降之後,他並沒有得到赦免。所謂的赦免隻存在於最初的警告,而不聽警告的後果仍然得付出相應的代價。
但青嵐還是賣了他一個麵子,同時也因為昆卡早早準備的那個小島的研究成果,為佩羅多加了一記籌碼。
青嵐沒收了佩羅全部的財產之後,僅讓他坐牢三年。而他能得到的便是昆卡的自由,馬裏奧的自由,以及詩人和情聖的自由。
他沒有辦法再拒絕了,因為拒絕的後果便是一網打盡。
那種無力感仍然深切地包裹著他,在監獄的這三年裏每一天都徘徊在他的心頭。這漫長的光陰裏沒有人被允許探監,無論是情聖還是昆卡,都被拒之門外。
而政府要求佩羅必須報以感激。
所以在那段日子裏,佩羅有了更多的機會思考他和昆卡的每一天。
他時常在想,如果他和昆卡於相識的最初八年裏就在一起會怎麽樣,如果他早一點對昆卡挑明關係會怎麽樣,如果他聽了昆卡的勸說,他們又會怎麽樣。
</br>
然而第二支隊伍到達時,遇到了一模一樣的情況。議會裏的人早就撤得一幹二淨,剩下的隻有偽裝成官員的軍人。
第三支隊伍在計劃中是作為補給,運送軍火併進行火力壓製。無論他們往什麽方向走,那軍火都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這一迴昆卡沒有插手,可軍火庫卻依然空蕩。
那些軍火車確實在發令之際才開動,隻是沒有前往佩羅指向的地方。
他有著忠誠的鬥獸軍團,但軍團和內鬼已混在一起。
他的線路和計劃被人摸得一清二楚,而將他出賣給政府的就是他最為信任的鬥獸。
一個國家是不可能全部由徹徹底底、完全忠誠的人構成的,它的治理方式也絕對不會如佩羅想像的那麽簡單。它要滿足大部分人的利益才能得到穩定,就算不能滿足,至少也得要有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
然而佩羅並沒有。
他所做的隻有一點——造反。
佩羅不知道自己的命令根本傳遞不出去,直到那些軍火車繞了迴來,將他圍了個嚴實。他的飛機就在頭頂盤旋,丟下來的兩個人則是完全忠誠於他的兄弟。
那些被控製的鬥獸也由槍抵著送至他別墅的麵前,這一迴他真正明白了馬裏奧說的話——是的,雷諾不是雷諾,他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是多方勢力,是天空上那縹緲的白雲。
情聖、馬裏奧、昆卡甚至詩人,以及一群真正的鬥獸,被槍抵著送到了他的麵前。
他們問了他三個問題。
你是不是農夫,你是不是青嵐人,你是不是打算就此停手。
佩羅無從迴答。
那些他可以信任的也完全信任著他的人被槍抵著後腦勺,他們身上傷痕累累,可即便如此,佩羅也相信這樣的拷打沒讓他們招供一個字。
信任與忠誠何其可貴,又怎麽可能泛濫得能組建一支軍團。
佩羅答不出問題,於是崩掉一個,再崩掉一個。他們沒有任何的退卻,堅定地望著佩羅的方向。
他們的鮮血流淌在別墅前的土地裏,佩羅曾經為他們下跪,而他們如今也以生命迴饋。
佩羅沒有辦法再堅持。
所以他說,是,是,是。
他是一個農夫,他是土生土長的青嵐人,他打算停手了,他無法失去他們。
昆卡的話又迴蕩在他的耳邊——你是要看著我陪你一起死嗎,你是要情聖陪著你一起死嗎,你是要所有愛著你、忠於你的人陪著你一起死嗎?
佩羅曾經以為可以接受,如果最終的結果如他想像的偉大。
而當他們真正地在自己麵前流血——他發現他沒有能力承受這份偉大。
於是他丟掉了槍,舉起了雙手。
第四十六章 當一切迴到原點(上)
很多年前,當昆卡協同一群鬥獸將佩羅從困境中救出時,他對佩羅說——“你也需要一頭了,我早就告訴你買一頭了。”
如今滄海桑田,那一幕卻恍如昨日。
那一天鬥獸軍團仿佛神兵,將刺殺佩羅的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剿滅。他們的圖騰在赤裸的身上扭動著,仿佛是一麵必然勝利的旗幟。
後來的佩羅經常想,是不是一切就開始於那一次。他看到了鬥獸帶來的榮耀,也看到了他未來的希望。
又或許是他那一天他頭一迴走進鬥獸的黑市,得到了情聖的一個吻。情聖對佩羅表露出無上的虔誠,讓佩羅驚覺——原來他也能享有如此尊敬。
當然也有可能是他用自己的鬥獸贏得了第一場戰爭,野心也因此而膨脹。他控製不了它,於是任由其泛濫生長。
也許又全都不是。
這一切的根源都來自於那毀於一場大火的小屋,來自於未曾謀麵的父親和不辭而別的母親,來源於他的無力感,恐懼感,從未滿足過的安全感。
所以他畢生都在追求這樣的東西,一旦握住一角,便無法憑己身的力量鬆開。
他想了很多很多,在監獄的時間太充沛了,以至於他可以將過去的脈絡理順好幾遍,再重新打亂。
是的,在他投降之後,他並沒有得到赦免。所謂的赦免隻存在於最初的警告,而不聽警告的後果仍然得付出相應的代價。
但青嵐還是賣了他一個麵子,同時也因為昆卡早早準備的那個小島的研究成果,為佩羅多加了一記籌碼。
青嵐沒收了佩羅全部的財產之後,僅讓他坐牢三年。而他能得到的便是昆卡的自由,馬裏奧的自由,以及詩人和情聖的自由。
他沒有辦法再拒絕了,因為拒絕的後果便是一網打盡。
那種無力感仍然深切地包裹著他,在監獄的這三年裏每一天都徘徊在他的心頭。這漫長的光陰裏沒有人被允許探監,無論是情聖還是昆卡,都被拒之門外。
而政府要求佩羅必須報以感激。
所以在那段日子裏,佩羅有了更多的機會思考他和昆卡的每一天。
他時常在想,如果他和昆卡於相識的最初八年裏就在一起會怎麽樣,如果他早一點對昆卡挑明關係會怎麽樣,如果他聽了昆卡的勸說,他們又會怎麽樣。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