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秦王得了李公公迴報捉拿曹氏經過, 悶坐案頭默然無語。李公公不敢吭氣,在旁侍立。良久,秦王忽然道:“你去查查, 大慈庵那事可是真的。”李公公麵色為難,半日不敢答應。
偏這會子外頭有人迴到:“崔先生來了。”
李公公大喜:“王爺,崔先生來了!”
這崔先生一心教導秦王念書, 從不沾惹朝堂事,秦王最信任不過。忙請他進來。崔先生進門打量了秦王幾眼:“王爺又遇上什麽新的愁事了?好沒精神。”
秦王懨懨的不願意動彈,隻看了眼李公公。李公公遂低聲將曹氏那事兒說了一遍。崔先生立時道:“王爺何苦來查這個。”
秦王淡然道:“孤王隻想知道母妃可做那件事沒有。”
崔先生道:“若有如何?若沒有如何?若有, 難道王爺還能把那些女人找迴去不成?若沒有,她們也不過如活死人一般罷了。”
“咣當!”秦王抓起案頭一個鎮紙狠狠砸在地上。
崔先生道:“後院小事。說到底還不是為了替王爺省銀子?國庫並不充盈……”
話未說完, 秦王冷笑道:“國庫不充盈,銀子去了哪裏?孤那好表哥, 一場賭局便是兩萬的銀子!孤王前幾日碰巧聽說,王府每月給觀音禪院五兩銀子供王娘娘吃穿用度。兩萬兩銀子夠養一個姑子多少年?”
崔先生皺眉道:“一場賭局兩萬兩?什麽生意要賄賂他那麽多錢?”
秦王怔了怔:“孤倒是忘了。”
崔先生思忖道:“王爺得查查。商人重利, 沒好處的事兒他們不做。俗話說羊毛出在羊身上。行賄的錢多, 可知商家覺得這筆錢賄賂得值。他們定然得了更大的好處。”
秦王扶著額頭道:“朱巍給孤寫了折子,就在案頭, 先生自己找吧。”
崔先生著急,也顧不得失禮, 當真找了起來。不多時他便反到了,急道:“王爺!這……”
秦王有氣無力道:“怎麽了……”
崔先生跌足:“難怪舍得花兩萬兩行賄。不止兩萬,還有給旁人的,攏共六萬兩白銀。人家不足三個月就賺迴去了。這是軍中的皮甲。新換的供貨商比原先那家貴了足足四成!”
秦王呆了。“什麽?多少?”
崔先生將折子遞給秦王:“分明是拿著國庫的銀子往家裏搬嘛!”
秦王盯了那幾行字半日, 猛然將折子丟出去:“他們就是如此中飽私囊的!”
崔先生歎道:“虧的國庫還有點底子,再折騰兩年怕是要空了。”
秦王咬牙喊道:“查辦!一個不許放過!”
崔先生思忖片刻,作揖道:“王爺,恕微臣直言。但凡不查辦二位國舅爺,這等事……至多二年,卷土重來。”
秦王又砸了個茶盅子,嘩啦啦碎片飛濺。半晌,狠狠的道:“孤王有什麽法子!”
崔先生看了看折子,無奈而歎。過一時他道:“這假選秀的案子亦不可輕易放過。不然,到了王爺真選秀之時還不定怎樣呢。”
秦王默然不語。過了會子,忽然大喊“啊啊啊——”拿起案上的東西就砸,眨眼砸了一地,暴躁如狂。崔先生與李公公皆不敢勸。
另一頭,朱楠袖著幅畫像直奔長安城中有名的花樓,沒過多久便有粉頭認出那小廝來了。朱楠大驚,帶著粉頭迴到太守衙門。可巧朱桐也審罷奉慈庵的幾個老姑子,兄弟二人一合計,幹脆揣起口供往秦王.府而去。
秦王猶自在生悶氣,聞報說朱家兄弟來,神色好了些,命傳他們進來。那哥倆進屋一瞧,滿地狼藉。崔先生李公公在旁使眼色。秦王歪在貴妃榻上疲然道:“二位愛卿有事隻管說。”
朱桐忙上前道:“微臣已審過奉慈庵主持。小姐們在那兒當小姑子學佛法……每位是八千兩銀子,包學到會為止。”
秦王冷笑道:“學佛法必不值那麽些錢,學的其實是我與母妃、祖母的喜好性子吧。八千是不是太便宜了。後頭的東家是誰?”
朱桐垂頭道:“後頭的掌櫃乃浮雲堂的畢大官人,東家不知道。”
秦王哼了一聲:“她們大概賺了多少錢?”
朱桐道:“約莫七十來萬。若加上百花樓的,上百萬不成問題。”秦王又哼一聲。
朱楠乃上前迴了他袖著畫像去花樓找粉頭辨認之事。他道:“草民特多跑了幾處,多問了些粉頭。但凡認得的,皆說是同一人。草民不敢妄為,特來迴王爺。”
秦王抬了抬眼皮子:“又是什麽孤王想不到的人物兒?”
朱楠道:“粉頭們都說,這畫像像是吏曹郎中令樂嵐大人的貼身小廝寶硯。”
“什麽?!”秦王跳了起來,眼睛瞪得滾圓。“是誰?!”
朱楠眼觀鼻鼻觀心,口裏清晰的說:“吏曹郎中令樂嵐大人。”
崔先生驚唿:“不可能!樂大人滿門忠義無雙!”
朱楠道:“草民不敢說與家父知道,怕被他老人家揍。隻趕著來求見王爺。草民帶了紅杏舫的雲香、醉歡樓的嬌蕊、雲煙閣的劉念念三位姑娘迴太守衙門。草民不是官身,請王爺另派他人來查此案。”
朱桐道:“前幾年家叔與樂大人曾結過怨,微臣須得避嫌此案。”
朱楠愣了愣:“老頭子跟樂大人結過怨?我怎麽不知道?他不是一直誇讚樂大人對王爺忠心耿耿?”
朱桐斜睨了他一眼:“你不就隻知道玩兒,正經事沒見你打聽過。”
朱楠撇了下嘴:“你們也沒告訴我呀!”
崔先生忙說:“那個算不得結怨。朱老大人下了朝也是同意樂大人的。”乃向秦王低聲解釋。原來劉豐剛來秦國時,弄了一大堆新策。樂家最是不讚成,欲聯絡百官聯名上折子勸誡秦王。朱巍挑頭支持劉豐,不辭辛勞勸說了許多原本竭力反對之人,愣是給他攪黃了。樂家父子幾人滿腔怨忿。
秦王想了想,點頭道:“那個我知道。朱老愛卿當日並不讚成劉豐,不過是替孤王幫他罷了。然近日他已明白劉豐之策的妙處所在了。”
朱桐道:“其實劉豐也沒多少獨創,多半是從台灣府抄來的。我在魯國也抄了台灣府多策。台灣府那頭亦非賈琮自己所想。他家經營著海商,從世界各國學來國策試行,好的便留下使。真真是‘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隻是……《大戴禮》曰,水至清則無魚。凡事框得清清楚楚,便猶如抽幹淨了池中之水,想弄點什麽花頭難了許多。”
秦王冷笑道:“故此劉豐一走——”他指了指案頭朱巍的那一摞折子,“國庫銀子便流水一般流到他們家庫房去了。”乃看了看朱桐,“你不敢查此案?”
朱桐道:“微臣若查,樂大人必然不服不說,朝中旁的大人也會不服的。微臣務必避嫌。王爺可另選——”他想了想,“但凡給奉慈庵送過那八千兩銀子的人家,必然與這案子不相幹。他們自家吃了虧,定會用心查案、給自家出氣。”
崔先生立時道:“萬萬不可。倘若查案之人本事不足,則冤案易起,反倒放過了真兇。這些大人也是要避嫌的。”
秦王惱道:“這個也不成、那個也不成!孤王要你們做什麽?”
朱桐與崔先生趕忙跪下:“臣等無能!”
朱楠怔了片刻方跟著跪下。轉眼瞧見李公公也和他一樣遲緩片刻才跪,乃道:“要不就讓李公公來查?”眾人一愣。他道,“給奉慈庵送錢的要避嫌,不給奉慈庵送錢的有嫌。我老子、與我老子交好的大人亦得避嫌。朝中哪裏還有人?就讓李公公與廷尉府一道查得了。額,郭大人摻合了沒?”
朱桐低咳兩聲:“郭信大人的女兒……這會子還在驛館呢。”朱楠狠狠閉了口,還捂上一隻手。
崔先生思忖道:“倒是個法子。不若就讓李公公與郭大人同查。”
秦王頹然一歎,扶著額頭像個小老頭。良久道:“就這樣吧。都出去,孤王想靜靜。”眾人齊聲應“是”,退了出去。
才剛出門,李公公翻著眼睛對朱桐道:“朱大人好狡猾!”朱桐笑作了個揖。
朱楠摸摸後腦勺:“兄長,怎麽迴事?”
朱桐瞧了崔先生一眼,大聲道:“李公公可別怨我,崔先生縮得比我快。”乃告訴朱楠,“奉慈庵案子明擺著,畢大官人的東家九成九是平安老候爺。樂老大人乃朝中老臣魁首。平安候加上樂家……若能安生查下來還罷了。若是王爺頂不住太王太後和老臣的壓力,大約會不了了之。李公公,但凡用的上本官,本官必鼎力相助。橫豎本官已決意恢複劉豐丞相全部國策,早晚得與那幫老臣幹上一迴。我倒是不怕樂嵐,我怕太王太後。”
李公公惱道:“難道雜家就不怕太王太後了?”
朱桐陪笑道:“公公不是有王爺撐腰麽?”
裏頭秦王“咣當”又砸了一個不知什麽物件,吼道:“你們不能小點子聲麽?”朱家哥倆互視一笑,快步跑了。
李公公這才恍然,瞧了眼崔先生。崔先生笑道:“他二人是故意說給王爺聽的,好讓王爺千萬給公公撐腰。”
李公公哼了一聲:“算他們有點子良心。”
秦王在裏頭道:“你與郭信隻管查去,不用怕。不論查出誰來,孤王替你們撐腰。”
李公公忙跪倒在門外:“謝王爺!奴才肝腦塗地、必不負王爺信任。”
此案遂果真交由廷尉郭信與李公公同查。李公公拿了秦王的令函趕往廷尉府,郭信見之大驚。“這……”
李公公先與他說了一遍案情,方閑閑的道:“令愛還在驛館呢,可要領迴去?”
郭信頓時羞紅了臉:“本官……一時糊塗,妄信市井謠言。”
李公公和藹道:“想送女兒選秀不是什麽壞事。郭大人,王爺說了,讓咱們隻管查不用怕,後頭有他仗腰子呢。隻是雜家不過是個內臣,渾然不會斷案。您瞧,頭一步該當如何?”
郭信咬牙道:“既然粉頭們都認得那小廝是樂嵐的,不論樂嵐可曾摻合奉慈庵,與先世子姬妾通奸總是個大罪。朱大人說的是,長安城美人多如牛毛,他怎麽就挑上了曹娘娘?單單這條罪名,拿他下獄總不會錯。”李公公點頭。
他二人遂當即領人直撲吏曹衙門。吏曹中不少官員與浮雲堂案子有牽扯,唯有郎中令樂嵐家的親眷從沒上過那二樓,故此十分自在。聽說外頭來了廷尉府的人,衙門中霎時人人自危,唯有樂嵐悠哉事外。
隻見領頭的正是廷尉郭信本人,麵冷如霜走到樂嵐跟前拱手:“樂大人,得罪了。今樂大人牽扯進了一樁要案,王爺親命下官辦理。煩勞樂大人跟下官走一趟廷尉府。”
樂嵐一愣:“我?”
郭信鼻子扭了扭:“不錯,正是樂大人你。”
“會不會弄錯了?”樂嵐滿麵的不可思議,“我?”
郭信湊到他耳邊低聲道:“樂大人好豔福,風流案子犯了。”乃斷喝,“帶走!”後頭一眾衙役如狼似虎,不由分說湧上前,取鐵鎖直套上樂嵐的脖子。樂嵐大喊“冤枉”,被衙役拖著走。吏曹眾人虛驚一場,目瞪口呆。
到了廷尉衙門,將樂嵐推上堂前。郭信看了他半日,忽然笑了,命人給樂大人看座。樂嵐昂然不坐。郭信也不強求,隻笑眯眯背著胳膊圍著他轉了兩圈,上下打量。半晌道:“樂大人長得也不過如此,曹娘娘怎麽就看上你了?”
樂嵐神色大變,脫口而出:“不與我相幹!”
李公公在後頭拍手道:“樂大人就不問問曹娘娘是誰麽?”
樂嵐立時明白自己說錯話了,忙道:“下官委實不認得什麽曹娘娘。既是娘娘,必為天家女眷。如此大罪,下官豈能不嚇著?”
李公公嘖嘖兩聲:“合著樂大人還知道私通天家女眷是大罪啊。雜家還當樂大人色膽包天什麽都不怕呢。”
樂嵐跌足道:“委實不與下官相幹。”
郭信冷笑道:“不知前天晚上,那個不尋常的女人服侍得樂大人可舒坦?”
樂嵐想了會子,忽然道:“前天晚上下官……下官委實與相好私會去了。乃是春風樓的眉姑娘。”他朝李公公使了個眼色,“眉姑娘。二位可問問她去。”
偏這會子外頭有人迴到:“崔先生來了。”
李公公大喜:“王爺,崔先生來了!”
這崔先生一心教導秦王念書, 從不沾惹朝堂事,秦王最信任不過。忙請他進來。崔先生進門打量了秦王幾眼:“王爺又遇上什麽新的愁事了?好沒精神。”
秦王懨懨的不願意動彈,隻看了眼李公公。李公公遂低聲將曹氏那事兒說了一遍。崔先生立時道:“王爺何苦來查這個。”
秦王淡然道:“孤王隻想知道母妃可做那件事沒有。”
崔先生道:“若有如何?若沒有如何?若有, 難道王爺還能把那些女人找迴去不成?若沒有,她們也不過如活死人一般罷了。”
“咣當!”秦王抓起案頭一個鎮紙狠狠砸在地上。
崔先生道:“後院小事。說到底還不是為了替王爺省銀子?國庫並不充盈……”
話未說完, 秦王冷笑道:“國庫不充盈,銀子去了哪裏?孤那好表哥, 一場賭局便是兩萬的銀子!孤王前幾日碰巧聽說,王府每月給觀音禪院五兩銀子供王娘娘吃穿用度。兩萬兩銀子夠養一個姑子多少年?”
崔先生皺眉道:“一場賭局兩萬兩?什麽生意要賄賂他那麽多錢?”
秦王怔了怔:“孤倒是忘了。”
崔先生思忖道:“王爺得查查。商人重利, 沒好處的事兒他們不做。俗話說羊毛出在羊身上。行賄的錢多, 可知商家覺得這筆錢賄賂得值。他們定然得了更大的好處。”
秦王扶著額頭道:“朱巍給孤寫了折子,就在案頭, 先生自己找吧。”
崔先生著急,也顧不得失禮, 當真找了起來。不多時他便反到了,急道:“王爺!這……”
秦王有氣無力道:“怎麽了……”
崔先生跌足:“難怪舍得花兩萬兩行賄。不止兩萬,還有給旁人的,攏共六萬兩白銀。人家不足三個月就賺迴去了。這是軍中的皮甲。新換的供貨商比原先那家貴了足足四成!”
秦王呆了。“什麽?多少?”
崔先生將折子遞給秦王:“分明是拿著國庫的銀子往家裏搬嘛!”
秦王盯了那幾行字半日, 猛然將折子丟出去:“他們就是如此中飽私囊的!”
崔先生歎道:“虧的國庫還有點底子,再折騰兩年怕是要空了。”
秦王咬牙喊道:“查辦!一個不許放過!”
崔先生思忖片刻,作揖道:“王爺,恕微臣直言。但凡不查辦二位國舅爺,這等事……至多二年,卷土重來。”
秦王又砸了個茶盅子,嘩啦啦碎片飛濺。半晌,狠狠的道:“孤王有什麽法子!”
崔先生看了看折子,無奈而歎。過一時他道:“這假選秀的案子亦不可輕易放過。不然,到了王爺真選秀之時還不定怎樣呢。”
秦王默然不語。過了會子,忽然大喊“啊啊啊——”拿起案上的東西就砸,眨眼砸了一地,暴躁如狂。崔先生與李公公皆不敢勸。
另一頭,朱楠袖著幅畫像直奔長安城中有名的花樓,沒過多久便有粉頭認出那小廝來了。朱楠大驚,帶著粉頭迴到太守衙門。可巧朱桐也審罷奉慈庵的幾個老姑子,兄弟二人一合計,幹脆揣起口供往秦王.府而去。
秦王猶自在生悶氣,聞報說朱家兄弟來,神色好了些,命傳他們進來。那哥倆進屋一瞧,滿地狼藉。崔先生李公公在旁使眼色。秦王歪在貴妃榻上疲然道:“二位愛卿有事隻管說。”
朱桐忙上前道:“微臣已審過奉慈庵主持。小姐們在那兒當小姑子學佛法……每位是八千兩銀子,包學到會為止。”
秦王冷笑道:“學佛法必不值那麽些錢,學的其實是我與母妃、祖母的喜好性子吧。八千是不是太便宜了。後頭的東家是誰?”
朱桐垂頭道:“後頭的掌櫃乃浮雲堂的畢大官人,東家不知道。”
秦王哼了一聲:“她們大概賺了多少錢?”
朱桐道:“約莫七十來萬。若加上百花樓的,上百萬不成問題。”秦王又哼一聲。
朱楠乃上前迴了他袖著畫像去花樓找粉頭辨認之事。他道:“草民特多跑了幾處,多問了些粉頭。但凡認得的,皆說是同一人。草民不敢妄為,特來迴王爺。”
秦王抬了抬眼皮子:“又是什麽孤王想不到的人物兒?”
朱楠道:“粉頭們都說,這畫像像是吏曹郎中令樂嵐大人的貼身小廝寶硯。”
“什麽?!”秦王跳了起來,眼睛瞪得滾圓。“是誰?!”
朱楠眼觀鼻鼻觀心,口裏清晰的說:“吏曹郎中令樂嵐大人。”
崔先生驚唿:“不可能!樂大人滿門忠義無雙!”
朱楠道:“草民不敢說與家父知道,怕被他老人家揍。隻趕著來求見王爺。草民帶了紅杏舫的雲香、醉歡樓的嬌蕊、雲煙閣的劉念念三位姑娘迴太守衙門。草民不是官身,請王爺另派他人來查此案。”
朱桐道:“前幾年家叔與樂大人曾結過怨,微臣須得避嫌此案。”
朱楠愣了愣:“老頭子跟樂大人結過怨?我怎麽不知道?他不是一直誇讚樂大人對王爺忠心耿耿?”
朱桐斜睨了他一眼:“你不就隻知道玩兒,正經事沒見你打聽過。”
朱楠撇了下嘴:“你們也沒告訴我呀!”
崔先生忙說:“那個算不得結怨。朱老大人下了朝也是同意樂大人的。”乃向秦王低聲解釋。原來劉豐剛來秦國時,弄了一大堆新策。樂家最是不讚成,欲聯絡百官聯名上折子勸誡秦王。朱巍挑頭支持劉豐,不辭辛勞勸說了許多原本竭力反對之人,愣是給他攪黃了。樂家父子幾人滿腔怨忿。
秦王想了想,點頭道:“那個我知道。朱老愛卿當日並不讚成劉豐,不過是替孤王幫他罷了。然近日他已明白劉豐之策的妙處所在了。”
朱桐道:“其實劉豐也沒多少獨創,多半是從台灣府抄來的。我在魯國也抄了台灣府多策。台灣府那頭亦非賈琮自己所想。他家經營著海商,從世界各國學來國策試行,好的便留下使。真真是‘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隻是……《大戴禮》曰,水至清則無魚。凡事框得清清楚楚,便猶如抽幹淨了池中之水,想弄點什麽花頭難了許多。”
秦王冷笑道:“故此劉豐一走——”他指了指案頭朱巍的那一摞折子,“國庫銀子便流水一般流到他們家庫房去了。”乃看了看朱桐,“你不敢查此案?”
朱桐道:“微臣若查,樂大人必然不服不說,朝中旁的大人也會不服的。微臣務必避嫌。王爺可另選——”他想了想,“但凡給奉慈庵送過那八千兩銀子的人家,必然與這案子不相幹。他們自家吃了虧,定會用心查案、給自家出氣。”
崔先生立時道:“萬萬不可。倘若查案之人本事不足,則冤案易起,反倒放過了真兇。這些大人也是要避嫌的。”
秦王惱道:“這個也不成、那個也不成!孤王要你們做什麽?”
朱桐與崔先生趕忙跪下:“臣等無能!”
朱楠怔了片刻方跟著跪下。轉眼瞧見李公公也和他一樣遲緩片刻才跪,乃道:“要不就讓李公公來查?”眾人一愣。他道,“給奉慈庵送錢的要避嫌,不給奉慈庵送錢的有嫌。我老子、與我老子交好的大人亦得避嫌。朝中哪裏還有人?就讓李公公與廷尉府一道查得了。額,郭大人摻合了沒?”
朱桐低咳兩聲:“郭信大人的女兒……這會子還在驛館呢。”朱楠狠狠閉了口,還捂上一隻手。
崔先生思忖道:“倒是個法子。不若就讓李公公與郭大人同查。”
秦王頹然一歎,扶著額頭像個小老頭。良久道:“就這樣吧。都出去,孤王想靜靜。”眾人齊聲應“是”,退了出去。
才剛出門,李公公翻著眼睛對朱桐道:“朱大人好狡猾!”朱桐笑作了個揖。
朱楠摸摸後腦勺:“兄長,怎麽迴事?”
朱桐瞧了崔先生一眼,大聲道:“李公公可別怨我,崔先生縮得比我快。”乃告訴朱楠,“奉慈庵案子明擺著,畢大官人的東家九成九是平安老候爺。樂老大人乃朝中老臣魁首。平安候加上樂家……若能安生查下來還罷了。若是王爺頂不住太王太後和老臣的壓力,大約會不了了之。李公公,但凡用的上本官,本官必鼎力相助。橫豎本官已決意恢複劉豐丞相全部國策,早晚得與那幫老臣幹上一迴。我倒是不怕樂嵐,我怕太王太後。”
李公公惱道:“難道雜家就不怕太王太後了?”
朱桐陪笑道:“公公不是有王爺撐腰麽?”
裏頭秦王“咣當”又砸了一個不知什麽物件,吼道:“你們不能小點子聲麽?”朱家哥倆互視一笑,快步跑了。
李公公這才恍然,瞧了眼崔先生。崔先生笑道:“他二人是故意說給王爺聽的,好讓王爺千萬給公公撐腰。”
李公公哼了一聲:“算他們有點子良心。”
秦王在裏頭道:“你與郭信隻管查去,不用怕。不論查出誰來,孤王替你們撐腰。”
李公公忙跪倒在門外:“謝王爺!奴才肝腦塗地、必不負王爺信任。”
此案遂果真交由廷尉郭信與李公公同查。李公公拿了秦王的令函趕往廷尉府,郭信見之大驚。“這……”
李公公先與他說了一遍案情,方閑閑的道:“令愛還在驛館呢,可要領迴去?”
郭信頓時羞紅了臉:“本官……一時糊塗,妄信市井謠言。”
李公公和藹道:“想送女兒選秀不是什麽壞事。郭大人,王爺說了,讓咱們隻管查不用怕,後頭有他仗腰子呢。隻是雜家不過是個內臣,渾然不會斷案。您瞧,頭一步該當如何?”
郭信咬牙道:“既然粉頭們都認得那小廝是樂嵐的,不論樂嵐可曾摻合奉慈庵,與先世子姬妾通奸總是個大罪。朱大人說的是,長安城美人多如牛毛,他怎麽就挑上了曹娘娘?單單這條罪名,拿他下獄總不會錯。”李公公點頭。
他二人遂當即領人直撲吏曹衙門。吏曹中不少官員與浮雲堂案子有牽扯,唯有郎中令樂嵐家的親眷從沒上過那二樓,故此十分自在。聽說外頭來了廷尉府的人,衙門中霎時人人自危,唯有樂嵐悠哉事外。
隻見領頭的正是廷尉郭信本人,麵冷如霜走到樂嵐跟前拱手:“樂大人,得罪了。今樂大人牽扯進了一樁要案,王爺親命下官辦理。煩勞樂大人跟下官走一趟廷尉府。”
樂嵐一愣:“我?”
郭信鼻子扭了扭:“不錯,正是樂大人你。”
“會不會弄錯了?”樂嵐滿麵的不可思議,“我?”
郭信湊到他耳邊低聲道:“樂大人好豔福,風流案子犯了。”乃斷喝,“帶走!”後頭一眾衙役如狼似虎,不由分說湧上前,取鐵鎖直套上樂嵐的脖子。樂嵐大喊“冤枉”,被衙役拖著走。吏曹眾人虛驚一場,目瞪口呆。
到了廷尉衙門,將樂嵐推上堂前。郭信看了他半日,忽然笑了,命人給樂大人看座。樂嵐昂然不坐。郭信也不強求,隻笑眯眯背著胳膊圍著他轉了兩圈,上下打量。半晌道:“樂大人長得也不過如此,曹娘娘怎麽就看上你了?”
樂嵐神色大變,脫口而出:“不與我相幹!”
李公公在後頭拍手道:“樂大人就不問問曹娘娘是誰麽?”
樂嵐立時明白自己說錯話了,忙道:“下官委實不認得什麽曹娘娘。既是娘娘,必為天家女眷。如此大罪,下官豈能不嚇著?”
李公公嘖嘖兩聲:“合著樂大人還知道私通天家女眷是大罪啊。雜家還當樂大人色膽包天什麽都不怕呢。”
樂嵐跌足道:“委實不與下官相幹。”
郭信冷笑道:“不知前天晚上,那個不尋常的女人服侍得樂大人可舒坦?”
樂嵐想了會子,忽然道:“前天晚上下官……下官委實與相好私會去了。乃是春風樓的眉姑娘。”他朝李公公使了個眼色,“眉姑娘。二位可問問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