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朱桐與他媳婦商議了半日, 大略猜出對手的計策。遂換衣裳悄悄出了朱府後門,往高家而去。
賈太君業已過世,她的心腹、女將小梅將軍守著她的院子。聽聞朱桐來訪, 小梅略吃了一驚。隻見朱桐進門後徑直作了個揖:“梅將軍。晚生有要緊事與將軍商議,請將軍屏退左右。”此言雖突兀,小梅思忖片刻便答應了。眼看屋中沒了旁人, 朱桐伸手入懷取了塊玉牌出來遞上前去。小梅接過一瞧,撲哧笑了。
前年她生日,劉豐趁夜偷偷溜來道賀, 順帶說自己就要被調離秦國。他道:“繼任的隻怕得兩年之後才能到,小侄想替他求件信物。”小梅便給了他一塊賈太君所賜的玉牌。此物剛剛從朱桐手裏拿出來。
小梅搖搖頭, 輕聲道:“我倒真沒想到是你。合著你二人在魯國那一出不過是換崗麽。”
“是。”朱桐道,“劉豐來秦國之前詹鯤先生便定下了此事。魯國易主後晚生不便留任。再說, 晚生是秦國人,在秦國行事比劉豐便宜些。”
小梅點頭:“你今兒忽然過來, 想是浮雲堂那案子出了什麽變故?”
朱桐道:“有些棘手。也不知大佳臘保險櫃廠的人什麽時候能到, 我叔父將全城的鎖匠都弄來了,硬是打不開密碼鎖。”小梅不覺微笑。朱桐接著說, “浮雲堂明麵上的東家畢大老爺蹤跡不見;另一條線索,因為我們的人操作失誤, 也斷了。不過我們分析現有情況,對方的目標是高家。求梅將軍幫忙猜度猜度,他們費了極大的力氣想讓秦王誤以為一位年輕的姑子慧般師父是丁家三房那位險些跟高家冥婚的大小姐,這個能威脅到高家什麽?”
小梅皺眉:“這個慧般師父是什麽來曆?”
“是個二十多歲的姑子, 與太王太後有佛法往來,太王太後極欣賞她的字。”朱桐道,“在青華山菩提庵出家。”
小梅大驚:“青華山?”
朱桐心下大定:瞧這意思,沒弄錯方向。遂點頭道:“不錯,青華山。太王太後前年夏天過去消暑,與她結識。”
小梅立時喊:“春香!”中氣十足傳出去老遠。
隻見一個十七八歲的丫頭從外頭走了進來,麵色淡然沒瞧朱桐一眼:“將軍。”
小梅道:“去營中將二老爺和歐成將軍請來!”那春香答應了,轉身就走。
朱桐不覺直起脊背:青華山隻怕有高家什麽軟肋。果然,小梅肅然道:“高家在青華山藏了一個極大的軍火庫,並有私兵派駐。此事不該有外人知道才是。”
朱桐微驚,思忖片刻道:“對方顯見已十分清楚,否則他們不會直接出手。”
小梅道:“你從頭與我細說一遍。”
朱桐不敢遮掩,將浮雲堂的案子細細講述。“神盾局來的消息,白蘭身邊那小丫鬟也是他們的人,我們已派人往鹹陽去了。還有……”他皺眉道,“昨兒一位兄弟出了錯。”
十裏香酒樓那個叫申大明的廚子得了關婆子使人傳信,說她被主子急派出遠門。天黑時分申大明趕去丁府,花了二兩銀子托人找白蘭那個小丫頭相見。二人密議了大半個時辰,小丫頭迴府,申大明亦迴了住處。盯梢的兩位兄弟一個盯前門一個盯後門。好一陣子,申大明換了身錦袍從後門出來,戴著繡花軟帽跟個紈絝似的。盯後門的兄弟不留神動靜略大些,驚動此了人,不得不撤退、換同伴過去遠遠綴著。
申大明雇了頂轎子坐到春風樓,進去就要點眉姑娘。眉姑娘那會子有客人,他甩手撂下一大錠銀子,老鴇立時把眉姑娘弄出來送去他屋裏。偏他並沒呆多久,兩刻鍾左右便走了。離開時申大明沒坐轎沒坐車,晃晃悠悠往迴走。跟蹤的也跟著他慢慢磨蹭著。走到一條僻靜的小巷,不留神人沒了!正找呢,申大明從身後閃出來,好懸掐住鏢局那位的脖子。二人立時動起了手。申大明武藝高強,強出鏢師不少,才三五招鏢師就頂不住了。情急之下,鏢師拔出火.槍放了一彈,正打中申大明的咽喉。好端端一個活口就這麽沒了。
小梅聽罷立時道:“速派人去查查丁家那個大姑娘。”
朱桐忙問:“此女有何不妥?”
小梅道:“他們既有申大明這般高手,何故不幹脆些殺死丁大姑娘滅口?免除後患。區區一個家廟罷了。”
朱桐“哎呀”一聲跌足道:“我竟沒想到。”
過了會子,方才去請人的丫頭春香迴來了,進來迴到:“二老爺和歐將軍到了,可要請進來?”小梅看著朱桐。
朱桐想了想:“我這身份還是少些人知道的好。不是怕別的,隻怕被外人瞧出什麽來。”
小梅淡然道:“你放心我也不放心。青華山那麽機密的事都讓人覺察了。”遂讓春香帶他從後頭走了。
當天晚上,孔鏢頭親領兩個人摸到丁家家廟。轉了兩圈後找到一處小院子。這裏頭植了四季花卉,並有假山魚池,瞧著不像個尋常姑子所居。屋中設了文房四寶,書架上滿滿當當的書。隻是這院中隻住了兩個小姑子,並無丁大姑娘。
朱桐收到鏢局電報時已過四更天。兩口子本已睡了,匆匆爬起來看了電報,滿腹狐疑,坐著猜測。忽然,朱桐一拍枕頭:“睡覺!”不由分說,拉著媳婦躺下了。劉淨才剛轉起腦子,又歇下了。隻躺了半炷香的功夫,又來一份電報。京城的。朱桐看罷有些興奮,一手舉著油燈一手拿著電報笑道:“媳婦兒!看這個,有趣。”
劉淨惱道:“睡覺!”
朱桐道:“委實有趣。人家出謎讓咱們猜了這麽久,要不要也給他們下個鉤子,算是還他們?”
劉淨本已困倦不堪,聞言又起了興致,坐起來道:“什麽電報,給我瞧瞧。”朱桐嘻嘻一笑。兩口子遂琢磨到天亮。
次日下午,灞河漁夫收網而歸。這會子天冷,河水雖尚在流淌,官府已有人來告訴說離結冰不遠了,讓大夥兒少打漁多結網。忽然,上遊飄過來一條黑影。眾人定睛一瞧,竟是一具屍首。一位老漁夫忙喊兒子將那屍首截住,看他身上穿著錦衣、顯見是富貴人。
不多時,屍首送到知府衙門。死者是個男人,五十來歲,乃是先被殺後拋屍。梁仵作查看傷口,當是被人以細長條狀的銳器穿喉而死。此人身上有塊十裏香酒樓的菜牌,官府派人上十裏香喊人認屍。他們曹東家親自過去,認出死者正是他們酒樓的廚子申大明。此人前天還好端端的上了工,從昨日起便不知何故沒來,東家還有幾分擔心,不想竟已沒了。曹東家愁容滿麵。
偏這會子又有人來報案,乃是禦史大夫丁博章府上的一個管事。原來他們府裏前幾日有個姓關的婆子失蹤了。本以為她遇上什麽急事,或是逃跑了。不曾想今兒打發人清理她的屋子時,在發覺她有個箱子是帶夾層的,夾層裏頭隔著五個卷軸、三根鐵釺和一塊帕子,卷軸、鐵釺、帕子和箱子上都有血跡。管事的恐怕關婆子有什麽不妥,遂趕來報官。
曹東家可巧聽見衙門的人嚷嚷此事,趕忙跑出停屍房湊在丁府管事與管案件記錄的文吏身邊聽他們說話。
便聽那文吏問道:“那五個是什麽卷軸?”
管事道:“是一整套的金剛經,瞧字跡為女人手筆,沒有落款。”
“那婆子平素信佛麽?”
管事想了想:“好像……是信佛的吧。”
文吏下筆如走龍蛇:“那鐵釺是做什麽的?”
“這個我們就不知道了。有點兒像是胡人烤肉的釺子。帕子是她的,與她同班的媳婦子認得。”管事道,“記得官府發的報案須知上說,不要破壞現場,等官差去查看後再取證物,故此我等便沒動那屋裏的東西。不然我就把那箱子帶來了。”
文吏點頭:“你做得極是。多謝你不破壞現場,我們這就過去。”乃安排了一位捕頭領人過去。那姓曹的東家聽罷,麵色陰晴不定,在衙門蹭著不肯走。
等了許久,去丁家的人迴來了。領頭的那捕頭直將箱子抱進停屍房,喊道:“梁老爺子,快來瞧瞧這鐵釺子,我瞧著倒是與這個廚子的窟窿大小相仿。”
梁仵作立時道:“拿來我瞧。”捕頭忙取出鐵釺。
曹東家湊近前去,隻見箱子下頭的夾層中齊齊整整擺著五個卷軸,上頭委實滴著血。趁捕頭仵作都琢磨鐵釺和傷口去了,曹東家偷偷拿了個卷軸出來,打開瞧了一眼。捕頭喊道:“喂喂你莫動!這是要緊證物。”
曹東家諂笑兩聲:“小人隻略有些好奇罷了,並不曾弄壞。”
捕頭皺眉:“您老都這麽大歲數了,該知道輕重才是。”
正說著呢,外頭有人喊:“江仵作來了。”
隻見江仵作大踏步走了進來,口裏道:“聽說你們這兒有具水裏泡過的屍首,我想驗證下先生所言可對,不請自來,還望恕罪。”
江仵作曾來過他們衙門,故此眾人皆認得。誰不知道他是跟著朱桐先生從魯國來的?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飛升。朱桐先生顯見得王爺重用,江仵作也必跟著得好處。捕頭忙說:“江仵作肯來,自然是最好的。”
此事江仵作已走到屍首旁,先向梁仵作問了問申大明的情形,仔細端詳了一陣子道:“此人不是秦國人吧。”
曹東家立時道:“他是楚國人。”
“楚國人麽?”江仵作打開箱子戴上白色手套,“蜀國人吧。”梁仵作含笑點頭。
捕頭問道:“何以見得?”
曹東家指著此人的領口道:“瞧著樣式分明是蜀錦。他一個廚子哪裏買得起蜀錦,何況這兒是秦國,蜀錦因稀有愈發昂貴。要麽是他在老家買的、便宜些,要麽就是他家裏有人會織這個。他若不是蜀國人,想必他媳婦是蜀國人。”
曹東家道:“申大明單身一人,並沒有媳婦。”
“那就怪了。”江仵作思忖道,“莫非此人有什麽外財?還是有個富裕的姘頭寡婦?”
捕頭笑道:“就這幅尊容,哪個富裕寡婦瞧得上他?”他忽然拍手道,“這關婆子是個老寡婦!”
江仵作眼神一亮:“該不會他二人有私?”
捕頭道:“關婆子那兒東西不少,我們都搬來了。要不再上申大明家走一趟去?”
江仵作點頭:“也好。我同你一道去。”
捕頭笑嗬嗬望著曹東家:“這廚子住在哪兒?”
曹東家暗恨申大明為何要穿蜀錦,又恨自己為何不早點溜走。這會子已走不了了,還得老老實實給他們領路。
在申大明家中搜了一陣子,見此人箱櫃中多藏金帛,捕頭道:“這個廚子真真有錢。曹東家,你們酒樓究竟給他多少薪水?”
曹東家內裏早如烹油一般,恨不能拖申大明過來鞭屍!麵上隻扮作一副膽小怕事的模樣:“小人全然不知!小人都穿不起蜀錦。”
“未必他的銀子來曆不正。”江仵作拿起一張單子道,“方才咱們猜的保不齊沒錯。”捕頭接過來一瞧,是一張繡坊的廣告單子,鹹陽吉祥繡坊。江仵作道,“前幾日在花樓吃酒,聽粉頭提起過這家繡坊,說賣的是蜀繡且極貴。活計做得好,許多長安的花魁娘子特特上她那兒定製衣裳。東家是個寡婦,姓黃。”
捕頭大笑:“那廚子竟勾搭了兩個寡婦不成?好豔福。”又看了看單子,“難道是兩個寡婦爭風吃醋、關寡婦殺了情夫?”
“下結論還為時過早。”江仵作又細查起來。
捕頭思忖道:“如今關婆子失蹤,兄弟們怕是要跑一趟鹹陽了。”
江仵作道:“隻怕得辛苦你們一趟,快些去。”他從枕頭套子裏翻出了什麽紙片子,拿指頭輪開舉在手上。眾人一瞧,是兩張船票,明天下午未時二刻的車船聯票,長安到天津再到東瀛。
捕頭接過來笑道:“也不知是跟哪個寡婦同去。”
事不遲疑。捕頭拿著船票和吉祥繡坊的單子迴衙門稟告老爺,求立時趕去鹹陽。江仵作領兩個人接著搜查。曹東家陪著他們搜查,心裏已將申大明碎屍萬段了。
賈太君業已過世,她的心腹、女將小梅將軍守著她的院子。聽聞朱桐來訪, 小梅略吃了一驚。隻見朱桐進門後徑直作了個揖:“梅將軍。晚生有要緊事與將軍商議,請將軍屏退左右。”此言雖突兀,小梅思忖片刻便答應了。眼看屋中沒了旁人, 朱桐伸手入懷取了塊玉牌出來遞上前去。小梅接過一瞧,撲哧笑了。
前年她生日,劉豐趁夜偷偷溜來道賀, 順帶說自己就要被調離秦國。他道:“繼任的隻怕得兩年之後才能到,小侄想替他求件信物。”小梅便給了他一塊賈太君所賜的玉牌。此物剛剛從朱桐手裏拿出來。
小梅搖搖頭, 輕聲道:“我倒真沒想到是你。合著你二人在魯國那一出不過是換崗麽。”
“是。”朱桐道,“劉豐來秦國之前詹鯤先生便定下了此事。魯國易主後晚生不便留任。再說, 晚生是秦國人,在秦國行事比劉豐便宜些。”
小梅點頭:“你今兒忽然過來, 想是浮雲堂那案子出了什麽變故?”
朱桐道:“有些棘手。也不知大佳臘保險櫃廠的人什麽時候能到, 我叔父將全城的鎖匠都弄來了,硬是打不開密碼鎖。”小梅不覺微笑。朱桐接著說, “浮雲堂明麵上的東家畢大老爺蹤跡不見;另一條線索,因為我們的人操作失誤, 也斷了。不過我們分析現有情況,對方的目標是高家。求梅將軍幫忙猜度猜度,他們費了極大的力氣想讓秦王誤以為一位年輕的姑子慧般師父是丁家三房那位險些跟高家冥婚的大小姐,這個能威脅到高家什麽?”
小梅皺眉:“這個慧般師父是什麽來曆?”
“是個二十多歲的姑子, 與太王太後有佛法往來,太王太後極欣賞她的字。”朱桐道,“在青華山菩提庵出家。”
小梅大驚:“青華山?”
朱桐心下大定:瞧這意思,沒弄錯方向。遂點頭道:“不錯,青華山。太王太後前年夏天過去消暑,與她結識。”
小梅立時喊:“春香!”中氣十足傳出去老遠。
隻見一個十七八歲的丫頭從外頭走了進來,麵色淡然沒瞧朱桐一眼:“將軍。”
小梅道:“去營中將二老爺和歐成將軍請來!”那春香答應了,轉身就走。
朱桐不覺直起脊背:青華山隻怕有高家什麽軟肋。果然,小梅肅然道:“高家在青華山藏了一個極大的軍火庫,並有私兵派駐。此事不該有外人知道才是。”
朱桐微驚,思忖片刻道:“對方顯見已十分清楚,否則他們不會直接出手。”
小梅道:“你從頭與我細說一遍。”
朱桐不敢遮掩,將浮雲堂的案子細細講述。“神盾局來的消息,白蘭身邊那小丫鬟也是他們的人,我們已派人往鹹陽去了。還有……”他皺眉道,“昨兒一位兄弟出了錯。”
十裏香酒樓那個叫申大明的廚子得了關婆子使人傳信,說她被主子急派出遠門。天黑時分申大明趕去丁府,花了二兩銀子托人找白蘭那個小丫頭相見。二人密議了大半個時辰,小丫頭迴府,申大明亦迴了住處。盯梢的兩位兄弟一個盯前門一個盯後門。好一陣子,申大明換了身錦袍從後門出來,戴著繡花軟帽跟個紈絝似的。盯後門的兄弟不留神動靜略大些,驚動此了人,不得不撤退、換同伴過去遠遠綴著。
申大明雇了頂轎子坐到春風樓,進去就要點眉姑娘。眉姑娘那會子有客人,他甩手撂下一大錠銀子,老鴇立時把眉姑娘弄出來送去他屋裏。偏他並沒呆多久,兩刻鍾左右便走了。離開時申大明沒坐轎沒坐車,晃晃悠悠往迴走。跟蹤的也跟著他慢慢磨蹭著。走到一條僻靜的小巷,不留神人沒了!正找呢,申大明從身後閃出來,好懸掐住鏢局那位的脖子。二人立時動起了手。申大明武藝高強,強出鏢師不少,才三五招鏢師就頂不住了。情急之下,鏢師拔出火.槍放了一彈,正打中申大明的咽喉。好端端一個活口就這麽沒了。
小梅聽罷立時道:“速派人去查查丁家那個大姑娘。”
朱桐忙問:“此女有何不妥?”
小梅道:“他們既有申大明這般高手,何故不幹脆些殺死丁大姑娘滅口?免除後患。區區一個家廟罷了。”
朱桐“哎呀”一聲跌足道:“我竟沒想到。”
過了會子,方才去請人的丫頭春香迴來了,進來迴到:“二老爺和歐將軍到了,可要請進來?”小梅看著朱桐。
朱桐想了想:“我這身份還是少些人知道的好。不是怕別的,隻怕被外人瞧出什麽來。”
小梅淡然道:“你放心我也不放心。青華山那麽機密的事都讓人覺察了。”遂讓春香帶他從後頭走了。
當天晚上,孔鏢頭親領兩個人摸到丁家家廟。轉了兩圈後找到一處小院子。這裏頭植了四季花卉,並有假山魚池,瞧著不像個尋常姑子所居。屋中設了文房四寶,書架上滿滿當當的書。隻是這院中隻住了兩個小姑子,並無丁大姑娘。
朱桐收到鏢局電報時已過四更天。兩口子本已睡了,匆匆爬起來看了電報,滿腹狐疑,坐著猜測。忽然,朱桐一拍枕頭:“睡覺!”不由分說,拉著媳婦躺下了。劉淨才剛轉起腦子,又歇下了。隻躺了半炷香的功夫,又來一份電報。京城的。朱桐看罷有些興奮,一手舉著油燈一手拿著電報笑道:“媳婦兒!看這個,有趣。”
劉淨惱道:“睡覺!”
朱桐道:“委實有趣。人家出謎讓咱們猜了這麽久,要不要也給他們下個鉤子,算是還他們?”
劉淨本已困倦不堪,聞言又起了興致,坐起來道:“什麽電報,給我瞧瞧。”朱桐嘻嘻一笑。兩口子遂琢磨到天亮。
次日下午,灞河漁夫收網而歸。這會子天冷,河水雖尚在流淌,官府已有人來告訴說離結冰不遠了,讓大夥兒少打漁多結網。忽然,上遊飄過來一條黑影。眾人定睛一瞧,竟是一具屍首。一位老漁夫忙喊兒子將那屍首截住,看他身上穿著錦衣、顯見是富貴人。
不多時,屍首送到知府衙門。死者是個男人,五十來歲,乃是先被殺後拋屍。梁仵作查看傷口,當是被人以細長條狀的銳器穿喉而死。此人身上有塊十裏香酒樓的菜牌,官府派人上十裏香喊人認屍。他們曹東家親自過去,認出死者正是他們酒樓的廚子申大明。此人前天還好端端的上了工,從昨日起便不知何故沒來,東家還有幾分擔心,不想竟已沒了。曹東家愁容滿麵。
偏這會子又有人來報案,乃是禦史大夫丁博章府上的一個管事。原來他們府裏前幾日有個姓關的婆子失蹤了。本以為她遇上什麽急事,或是逃跑了。不曾想今兒打發人清理她的屋子時,在發覺她有個箱子是帶夾層的,夾層裏頭隔著五個卷軸、三根鐵釺和一塊帕子,卷軸、鐵釺、帕子和箱子上都有血跡。管事的恐怕關婆子有什麽不妥,遂趕來報官。
曹東家可巧聽見衙門的人嚷嚷此事,趕忙跑出停屍房湊在丁府管事與管案件記錄的文吏身邊聽他們說話。
便聽那文吏問道:“那五個是什麽卷軸?”
管事道:“是一整套的金剛經,瞧字跡為女人手筆,沒有落款。”
“那婆子平素信佛麽?”
管事想了想:“好像……是信佛的吧。”
文吏下筆如走龍蛇:“那鐵釺是做什麽的?”
“這個我們就不知道了。有點兒像是胡人烤肉的釺子。帕子是她的,與她同班的媳婦子認得。”管事道,“記得官府發的報案須知上說,不要破壞現場,等官差去查看後再取證物,故此我等便沒動那屋裏的東西。不然我就把那箱子帶來了。”
文吏點頭:“你做得極是。多謝你不破壞現場,我們這就過去。”乃安排了一位捕頭領人過去。那姓曹的東家聽罷,麵色陰晴不定,在衙門蹭著不肯走。
等了許久,去丁家的人迴來了。領頭的那捕頭直將箱子抱進停屍房,喊道:“梁老爺子,快來瞧瞧這鐵釺子,我瞧著倒是與這個廚子的窟窿大小相仿。”
梁仵作立時道:“拿來我瞧。”捕頭忙取出鐵釺。
曹東家湊近前去,隻見箱子下頭的夾層中齊齊整整擺著五個卷軸,上頭委實滴著血。趁捕頭仵作都琢磨鐵釺和傷口去了,曹東家偷偷拿了個卷軸出來,打開瞧了一眼。捕頭喊道:“喂喂你莫動!這是要緊證物。”
曹東家諂笑兩聲:“小人隻略有些好奇罷了,並不曾弄壞。”
捕頭皺眉:“您老都這麽大歲數了,該知道輕重才是。”
正說著呢,外頭有人喊:“江仵作來了。”
隻見江仵作大踏步走了進來,口裏道:“聽說你們這兒有具水裏泡過的屍首,我想驗證下先生所言可對,不請自來,還望恕罪。”
江仵作曾來過他們衙門,故此眾人皆認得。誰不知道他是跟著朱桐先生從魯國來的?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飛升。朱桐先生顯見得王爺重用,江仵作也必跟著得好處。捕頭忙說:“江仵作肯來,自然是最好的。”
此事江仵作已走到屍首旁,先向梁仵作問了問申大明的情形,仔細端詳了一陣子道:“此人不是秦國人吧。”
曹東家立時道:“他是楚國人。”
“楚國人麽?”江仵作打開箱子戴上白色手套,“蜀國人吧。”梁仵作含笑點頭。
捕頭問道:“何以見得?”
曹東家指著此人的領口道:“瞧著樣式分明是蜀錦。他一個廚子哪裏買得起蜀錦,何況這兒是秦國,蜀錦因稀有愈發昂貴。要麽是他在老家買的、便宜些,要麽就是他家裏有人會織這個。他若不是蜀國人,想必他媳婦是蜀國人。”
曹東家道:“申大明單身一人,並沒有媳婦。”
“那就怪了。”江仵作思忖道,“莫非此人有什麽外財?還是有個富裕的姘頭寡婦?”
捕頭笑道:“就這幅尊容,哪個富裕寡婦瞧得上他?”他忽然拍手道,“這關婆子是個老寡婦!”
江仵作眼神一亮:“該不會他二人有私?”
捕頭道:“關婆子那兒東西不少,我們都搬來了。要不再上申大明家走一趟去?”
江仵作點頭:“也好。我同你一道去。”
捕頭笑嗬嗬望著曹東家:“這廚子住在哪兒?”
曹東家暗恨申大明為何要穿蜀錦,又恨自己為何不早點溜走。這會子已走不了了,還得老老實實給他們領路。
在申大明家中搜了一陣子,見此人箱櫃中多藏金帛,捕頭道:“這個廚子真真有錢。曹東家,你們酒樓究竟給他多少薪水?”
曹東家內裏早如烹油一般,恨不能拖申大明過來鞭屍!麵上隻扮作一副膽小怕事的模樣:“小人全然不知!小人都穿不起蜀錦。”
“未必他的銀子來曆不正。”江仵作拿起一張單子道,“方才咱們猜的保不齊沒錯。”捕頭接過來一瞧,是一張繡坊的廣告單子,鹹陽吉祥繡坊。江仵作道,“前幾日在花樓吃酒,聽粉頭提起過這家繡坊,說賣的是蜀繡且極貴。活計做得好,許多長安的花魁娘子特特上她那兒定製衣裳。東家是個寡婦,姓黃。”
捕頭大笑:“那廚子竟勾搭了兩個寡婦不成?好豔福。”又看了看單子,“難道是兩個寡婦爭風吃醋、關寡婦殺了情夫?”
“下結論還為時過早。”江仵作又細查起來。
捕頭思忖道:“如今關婆子失蹤,兄弟們怕是要跑一趟鹹陽了。”
江仵作道:“隻怕得辛苦你們一趟,快些去。”他從枕頭套子裏翻出了什麽紙片子,拿指頭輪開舉在手上。眾人一瞧,是兩張船票,明天下午未時二刻的車船聯票,長安到天津再到東瀛。
捕頭接過來笑道:“也不知是跟哪個寡婦同去。”
事不遲疑。捕頭拿著船票和吉祥繡坊的單子迴衙門稟告老爺,求立時趕去鹹陽。江仵作領兩個人接著搜查。曹東家陪著他們搜查,心裏已將申大明碎屍萬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