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鬧市區藏了個大賭場浮雲堂, 讓夏奎殺得屍橫滿地。官差一來, 此人束手就擒。朱巍吩咐道:“都先帶迴衙門去。”他瞧了眼掌櫃老頭, “這些人也帶去。”
老頭坐在地上哀求道:“大人,我們是受害者。”
朱巍道:“夏奎殺人案你們委實是受害者,賭場偷稅案你們就是案犯了。”老頭才剛撐起身子, 又癱軟下去。
劉戍笑道:“賭場十稅四, 如此狠厲?從未聽說。”
朱桐輕輕咳嗽兩聲,低語道:“魯國十稅五,燕國十稅六。”劉戍一愣。
朱巍看了他二人一眼:“賭場高稅之策本是魯國最先出的。劉豐丞相欲照抄, 阻撓者太多,方改做了十稅四。”
劉戍奇道:“為何要阻撓?賭場的錢都是不義之財,多收點稅不好麽?”朱家叔侄倆都瞧了他一眼沒言語。劉戍茫然道,“我真的不知道啊, 誠心請教您二位。”
秦王也說:“此事我竟全然不知!為何有人阻撓劉丞相?誰阻撓他?”
朱桐指了指掌櫃老頭:“類似於他們東家這種人物。王公子,開賭場的縱然不是權貴也必依附權貴, 不然定是開不下去的。”
秦王與劉戍四目一對, 皆放出無知的光芒。夏奎在旁忍不住道:“沒有當官的庇護,賭場如何要債?要債使的法子就沒有合法的。殺人放火強搶綁票,出人命的比比皆是,難不成賭場還給欠債的抵命麽?”
秦王驟然吸了口冷氣:“這……竟是如此?!”
朱桐道:“沒有誰是不缺錢的。與其等著送錢, 還不如打發個能幹的奴才自己做這項生意。萬一人家另擇旁人送呢?”他頓了頓, “長安城中,定然不止一家浮雲堂。王公子隻看這浮雲堂內錦繡輝煌,便可知道他們有多賺錢了。難怪稅金銳減。”
秦王緩緩點頭:“秦.王府都沒如此奢華。”乃負手轉身進了內堂。這內堂中懸著名人字畫, 多寶格中的擺件亦多風雅。較之下頭,少了些奢靡之氣,卻多了幾分文墨之風。
偏這會子,外頭不知何處傳來“砰”的一聲響,不是火.槍聲卻聽著耳熟。幾個人麵露疑色。劉戍懶得跑樓梯,直從露台跳下去,口裏道:“我去瞧瞧。”
一徑出了門,劉戍扭頭張望,幾個人抬了架照相機對著巷口的屍首拍照,方才那聲音便是照相機的。劉戍快步走過去。立在旁邊指揮的那人抬頭望過來,失聲喊道:“劉大官人?!”
劉戍定睛一看,正是昨日在春風閣同席吃酒的那個裘行正。遂抱拳道:“裘先生,你這是……”
裘行正忙解釋道:“我今兒得閑。看天氣甚好,想起前陣子看到一本圖冊子,是京城中華書局出的。他們打發人到各處拍照,再收入成圖冊。都是些街麵上的人物景色,頗為有趣。故此我便到照相館雇了人來,給長安街頭也拍些照片留念。不想正趕上兇殺案。”
劉戍嘖嘖兩聲打量他道:“你看似一個文弱書生,膽子倒是不小。”
裘行正問道:“劉大官人如何在此?”
劉戍道:“出來買東西遇上了。你莫要拍這個。方才有官差過來,已經打發人去喊仵作了。你這些攝影師是雇來的,萬一仵作發覺有哪裏缺失證據,豈非說不清楚?”裘行正麵色猶豫,朝巷子裏頭張望。劉戍又道,“裏頭已到了一大夥衙役,大鐵鎖拿住了兇手。那人倒也磊落,滿口承認。”
裘行正咬咬牙:“也罷。”乃拱手道,“多謝劉大官人提醒。”又道,“大官人不走麽?”
劉戍道:“不走。多熱鬧啊!我是太守老爺家的客人,沒人敢懷疑我。”
裘行正幹笑道:“倒也是。”遂告別而去。
劉戍不嫌麻煩親送他出了巷口。走了十幾步,裘行正迴過身,見劉戍抱臂而立神色肅然,轉頭接著走。裘行正沒影子後劉戍方迴到浮雲閣。朱巍問外頭何事。劉戍含笑道:“你們秦國百姓膽子真大,隻是沒什麽常識。方才是瞧熱鬧的閑漢在給屍首拍照。我告訴他們這是仵作的活計,趕他們走了。”
朱巍點點頭,這才想起還沒喊仵作呢。偏他並沒帶著人手來,遂向秦王借了一名護衛快馬傳信去。其餘護衛押著夏奎、掌櫃老頭和七八個錦衣武士,命方才那群衙役跟著,並留下兩名護衛看守現場以防有人進來搗亂。一行人遂浩浩蕩蕩返迴太守衙門。
秦王看見那麽多屍首,嚇壞了,方才不過是強撐著,遂先到後頭歇息會子。劉戍趁機低聲把裘行正拍照之事告訴朱桐。朱桐啞然失笑:“他跟你解釋了那麽多?看到中華書局的畫冊子才想去街麵拍照的?”
“是啊。”劉戍道,“那畫冊子我也瞧過,《中國市井圖集》,委實有趣。”
朱桐道:“你二人壓根不認識。若真是偶遇,犯得著解釋那麽些?他唯恐你疑心不是偶遇。”
劉戍一愣:“那……他是故意去的?”
朱桐道:“那條街上沒有照相館,是別處請來的。”他想了想,笑道,“倒有趣,想跟咱們搶生意。”乃哼道,“總有個先來後到嘛。”
一時秦王好些,說可以聽審了。朱巍升堂問案,秦王朱桐等在旁坐著。朱巍命人帶夏奎、掌櫃老頭和那群錦衣武士進來。夏奎已換掉了那身血衣,瞧著黑黑壯壯,不似方才那般嚇人了。朱巍命他先說。
夏奎本是個鏢師,跟著鏢局走南闖北。前幾年鏢局失了趟大鏢,賠幹淨了,關門大吉。夏奎沒了生計,四處打零工活命。去年,他在飯館裏打雜,遇上幾個閑漢吃白食,出手將那些人趕了出去。飯館東家膽兒小,恐怕遭人報複,竟不敢再留夏奎做事。可巧有個食客瞧上了他的武藝,趕著在飯館門口喊住夏奎,說願意替他介紹份當護院的活計;夏奎拜謝——便是在浮雲堂。
夏奎有真本事,跑鏢時鬥過山賊水匪,正經殺過人見過血的。且性情收斂不張揚,又不愛爭搶風頭,管事同事皆喜歡他。浮雲堂薪水多紅利足,數月後夏奎便存下幾個小錢、賣了座小宅子,算是有了個家。
十幾日前傍晚,夏奎正要上工,那掌櫃老頭將他喊過去道:“你從前做過鏢師不是?”
夏奎道:“是,跑了十幾年的鏢。”
掌櫃道:“東家有份活計想讓你做。”
夏奎忙抱拳道:“但憑東家吩咐。”
掌櫃道:“東家有一車要緊的貨須立時從鹹陽提來,事情機密不可外泄。臨時找保鏢恐怕來不及,東家便想讓自家夥計過去走一趟。你去問問,那些弟兄願意同去的,湊十來個人。貨平安到了,東家重重有賞。”夏奎衣食皆是浮雲堂給的,巴不得報答東家,連聲答應。
遂找到護院們,將此事說與他們聽。夏奎才剛剛說完,便有數位兄弟跳起來說“我去我去!”點點人數,想去的竟有十一個之多。夏奎想起掌櫃的說“湊十來個人”,這十一位加上自己正好是十二個。鹹陽離長安極近,這些兄弟都有兩下子武藝,區區一車貨品足夠了。他便領著兄弟們去見掌櫃的。掌櫃的秘密寫了份地址,讓他們立時動身。
長安至鹹陽早已修了大路,夏奎領著兄弟們踏月趕去,隻用了一個多時辰便趕到提貨之處。那兒是座青樓,夏奎等人進了後院,有人早早預備好了馬車。夏奎一瞧,竟是一架台灣府產的減震彈簧四輪馬車,車前有四匹健馬,不由得暗自猜測車中是什麽貨。那人催促道:“快些趕路,越快越好,畢大老爺等著急用。”夏奎心想:管他什麽貨呢,橫豎我們隻管提迴去、領賞錢便是。遂親自趕起馬車,領著人返迴長安。
本以為是件尋常差事,不想才出鹹陽城便遇上了一撥打劫的。饒是夏奎武藝過人,依然費了不少力氣方將他們打退。跑過七成道路時,又有人從後頭趕上來;夏奎又仗著本事趕跑賊人。長安城門徹夜不關,眾護院順順當當進城,護送馬車來到畢大老爺的大宅子。
他們才剛停下馬,裏頭跑出一個門子來問道:“可是鹹陽來的?”
夏奎道:“正是。”
門子便打開大門,讓他們隻管將馬車趕進去。進門一瞧,一個管事領了五六個仆人正的等著呢。管事掀開車簾子瞧了一眼道:“你們辛苦了。天兒怪冷的,你們吃些酒菜再走。”遂命人領他們去廚房。
眾護院紛紛給夏奎敬酒,說不曾想夏大哥有如此本事。今日立此大功,來日前途無量。夏奎自己也甚是歡喜,遂多飲了兩壇子酒,醉醺醺讓人給送迴家去。
次日天還沒亮,夏奎尚在夢中,便有人咚咚砸門。他迷迷瞪瞪出來,口裏喊著“誰啊大清早的”。才剛開拉開門栓,外頭有人猛的推開門。不待夏奎看清楚是怎麽迴事,一條鐵鎖迎麵套來。夏奎驚醒,睜眼一瞧:他家門口密密麻麻全是衙役捕快,舉了十幾條火把明如白晝。他忙問:“各位差官,出了何事?”
一個捕快冷笑道:“莫問出了何事,你官司犯下了。”乃喝到,“搜!”幾個衙役撲入他家中。夏奎待要攔阻,奈何脖子讓人鎖上了,手裏還沒有兵刃,且宿醉未醒、這會子腦仁疼的厲害。空有一身本事使不出來,束手無策。
耳聽一陣叮叮咣咣翻箱倒櫃的聲音,不多時,衙役喊道:“有了有了!果然在此!”那人舉了個東西跑出來,“在他被褥底下!”
夏奎定睛一看,竟是半塊玉佩!他立時喊道:“我不認得此物!”
捕快道:“你認不認得,到公堂上自有分曉。”遂命“帶走!”夏奎連聲喊冤,沒人搭理他。
直至天大亮之後,知府陳大人升堂提審夏奎。夏奎隻說諸事不知。“草民已想明白了,必是遭人陷害。”
陳大人冷哼一聲:“你是不見棺材不掉淚啊。”乃喝道,“帶證人上堂!”衙役齊聲高喊“威武。”
隻見腳步聲雜亂,上來一群證人,正是與夏奎一道去鹹陽提貨的護院們。夏奎大驚。他這才明白,隻怕這個坑不是外人給挖的,而是自己人。
陳大人捋了捋胡須:“爾等還不從實招來。”眾護院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起來。
他們說,他們東家畢大老爺今兒中午要辦個要緊的酒宴,事到臨頭,昨晚才發覺美人不夠,便打發他們十二個連夜往鹹陽去接一位花魁娘子。那花魁極浪極水性。因趕馬車的便是夏奎,遂在車上勾搭了他。夏奎忍不得,求兄弟們半道上停了停,與那花魁就在馬車上翻雲覆雨起來。偏他能折騰,事兒辦了許久。有好事的護院湊近馬車,偷聽到裏頭他二人說話。那花魁隻說愛上他了,將隨身玉佩掰做兩半。她自己留著半塊、讓夏奎收那半塊做信物。夏奎賭咒發誓要替花魁贖身、兩個人長長久久的做一輩子夫妻。花魁心情蕩漾,又勾搭夏奎辦了一通。良久,夏奎神清氣爽從馬車中出來,喊道:“走啦走啦——”眾人這才重新上路。
夏奎本是個經曆過事的,聽到此處還有什麽不明白的?一言不發隻森然瞧著他們。陳大人問道:“夏奎,你可有話說?”
夏奎道:“皆是誣陷。草民壓根不知道車中裝的是什麽貨品。既是大人連夜抓了草民來此,那花魁娘子莫非出了什麽意外?”
陳大人得意道:“如此說來,你已承認車中乃是花魁娘子了?”
“不是他們說的花魁娘子麽?”
“啪!”陳大人猛拍驚堂木,“人證物證俱在,還敢狡辯!”
夏奎道:“縱然與個粉頭偷情,何以就要拿下大牢?”
陳大人冷笑道:“那女人已死,你不知道麽?”
夏奎道:“草民已猜到那女人恐有不測,隻是委實不與草民相幹。這些人誣陷草民必有緣故,還望大人明查。”
眾護衛紛紛賭咒發誓自己所言非虛,夏奎自然不認。鬧了半日,陳大人吩咐暫且將夏奎押迴牢房。當日晚上,兩個獄卒進來替夏奎手足俱加上一套鐵鎖。夏奎正在納罕,便看見後頭又來了兩個獄卒,抬著一個鼓鼓囊囊的大布袋子。夏奎心叫不好:此物隻怕就是獄中殺人的“土布袋”。
老頭坐在地上哀求道:“大人,我們是受害者。”
朱巍道:“夏奎殺人案你們委實是受害者,賭場偷稅案你們就是案犯了。”老頭才剛撐起身子, 又癱軟下去。
劉戍笑道:“賭場十稅四, 如此狠厲?從未聽說。”
朱桐輕輕咳嗽兩聲,低語道:“魯國十稅五,燕國十稅六。”劉戍一愣。
朱巍看了他二人一眼:“賭場高稅之策本是魯國最先出的。劉豐丞相欲照抄, 阻撓者太多,方改做了十稅四。”
劉戍奇道:“為何要阻撓?賭場的錢都是不義之財,多收點稅不好麽?”朱家叔侄倆都瞧了他一眼沒言語。劉戍茫然道,“我真的不知道啊, 誠心請教您二位。”
秦王也說:“此事我竟全然不知!為何有人阻撓劉丞相?誰阻撓他?”
朱桐指了指掌櫃老頭:“類似於他們東家這種人物。王公子,開賭場的縱然不是權貴也必依附權貴, 不然定是開不下去的。”
秦王與劉戍四目一對, 皆放出無知的光芒。夏奎在旁忍不住道:“沒有當官的庇護,賭場如何要債?要債使的法子就沒有合法的。殺人放火強搶綁票,出人命的比比皆是,難不成賭場還給欠債的抵命麽?”
秦王驟然吸了口冷氣:“這……竟是如此?!”
朱桐道:“沒有誰是不缺錢的。與其等著送錢, 還不如打發個能幹的奴才自己做這項生意。萬一人家另擇旁人送呢?”他頓了頓, “長安城中,定然不止一家浮雲堂。王公子隻看這浮雲堂內錦繡輝煌,便可知道他們有多賺錢了。難怪稅金銳減。”
秦王緩緩點頭:“秦.王府都沒如此奢華。”乃負手轉身進了內堂。這內堂中懸著名人字畫, 多寶格中的擺件亦多風雅。較之下頭,少了些奢靡之氣,卻多了幾分文墨之風。
偏這會子,外頭不知何處傳來“砰”的一聲響,不是火.槍聲卻聽著耳熟。幾個人麵露疑色。劉戍懶得跑樓梯,直從露台跳下去,口裏道:“我去瞧瞧。”
一徑出了門,劉戍扭頭張望,幾個人抬了架照相機對著巷口的屍首拍照,方才那聲音便是照相機的。劉戍快步走過去。立在旁邊指揮的那人抬頭望過來,失聲喊道:“劉大官人?!”
劉戍定睛一看,正是昨日在春風閣同席吃酒的那個裘行正。遂抱拳道:“裘先生,你這是……”
裘行正忙解釋道:“我今兒得閑。看天氣甚好,想起前陣子看到一本圖冊子,是京城中華書局出的。他們打發人到各處拍照,再收入成圖冊。都是些街麵上的人物景色,頗為有趣。故此我便到照相館雇了人來,給長安街頭也拍些照片留念。不想正趕上兇殺案。”
劉戍嘖嘖兩聲打量他道:“你看似一個文弱書生,膽子倒是不小。”
裘行正問道:“劉大官人如何在此?”
劉戍道:“出來買東西遇上了。你莫要拍這個。方才有官差過來,已經打發人去喊仵作了。你這些攝影師是雇來的,萬一仵作發覺有哪裏缺失證據,豈非說不清楚?”裘行正麵色猶豫,朝巷子裏頭張望。劉戍又道,“裏頭已到了一大夥衙役,大鐵鎖拿住了兇手。那人倒也磊落,滿口承認。”
裘行正咬咬牙:“也罷。”乃拱手道,“多謝劉大官人提醒。”又道,“大官人不走麽?”
劉戍道:“不走。多熱鬧啊!我是太守老爺家的客人,沒人敢懷疑我。”
裘行正幹笑道:“倒也是。”遂告別而去。
劉戍不嫌麻煩親送他出了巷口。走了十幾步,裘行正迴過身,見劉戍抱臂而立神色肅然,轉頭接著走。裘行正沒影子後劉戍方迴到浮雲閣。朱巍問外頭何事。劉戍含笑道:“你們秦國百姓膽子真大,隻是沒什麽常識。方才是瞧熱鬧的閑漢在給屍首拍照。我告訴他們這是仵作的活計,趕他們走了。”
朱巍點點頭,這才想起還沒喊仵作呢。偏他並沒帶著人手來,遂向秦王借了一名護衛快馬傳信去。其餘護衛押著夏奎、掌櫃老頭和七八個錦衣武士,命方才那群衙役跟著,並留下兩名護衛看守現場以防有人進來搗亂。一行人遂浩浩蕩蕩返迴太守衙門。
秦王看見那麽多屍首,嚇壞了,方才不過是強撐著,遂先到後頭歇息會子。劉戍趁機低聲把裘行正拍照之事告訴朱桐。朱桐啞然失笑:“他跟你解釋了那麽多?看到中華書局的畫冊子才想去街麵拍照的?”
“是啊。”劉戍道,“那畫冊子我也瞧過,《中國市井圖集》,委實有趣。”
朱桐道:“你二人壓根不認識。若真是偶遇,犯得著解釋那麽些?他唯恐你疑心不是偶遇。”
劉戍一愣:“那……他是故意去的?”
朱桐道:“那條街上沒有照相館,是別處請來的。”他想了想,笑道,“倒有趣,想跟咱們搶生意。”乃哼道,“總有個先來後到嘛。”
一時秦王好些,說可以聽審了。朱巍升堂問案,秦王朱桐等在旁坐著。朱巍命人帶夏奎、掌櫃老頭和那群錦衣武士進來。夏奎已換掉了那身血衣,瞧著黑黑壯壯,不似方才那般嚇人了。朱巍命他先說。
夏奎本是個鏢師,跟著鏢局走南闖北。前幾年鏢局失了趟大鏢,賠幹淨了,關門大吉。夏奎沒了生計,四處打零工活命。去年,他在飯館裏打雜,遇上幾個閑漢吃白食,出手將那些人趕了出去。飯館東家膽兒小,恐怕遭人報複,竟不敢再留夏奎做事。可巧有個食客瞧上了他的武藝,趕著在飯館門口喊住夏奎,說願意替他介紹份當護院的活計;夏奎拜謝——便是在浮雲堂。
夏奎有真本事,跑鏢時鬥過山賊水匪,正經殺過人見過血的。且性情收斂不張揚,又不愛爭搶風頭,管事同事皆喜歡他。浮雲堂薪水多紅利足,數月後夏奎便存下幾個小錢、賣了座小宅子,算是有了個家。
十幾日前傍晚,夏奎正要上工,那掌櫃老頭將他喊過去道:“你從前做過鏢師不是?”
夏奎道:“是,跑了十幾年的鏢。”
掌櫃道:“東家有份活計想讓你做。”
夏奎忙抱拳道:“但憑東家吩咐。”
掌櫃道:“東家有一車要緊的貨須立時從鹹陽提來,事情機密不可外泄。臨時找保鏢恐怕來不及,東家便想讓自家夥計過去走一趟。你去問問,那些弟兄願意同去的,湊十來個人。貨平安到了,東家重重有賞。”夏奎衣食皆是浮雲堂給的,巴不得報答東家,連聲答應。
遂找到護院們,將此事說與他們聽。夏奎才剛剛說完,便有數位兄弟跳起來說“我去我去!”點點人數,想去的竟有十一個之多。夏奎想起掌櫃的說“湊十來個人”,這十一位加上自己正好是十二個。鹹陽離長安極近,這些兄弟都有兩下子武藝,區區一車貨品足夠了。他便領著兄弟們去見掌櫃的。掌櫃的秘密寫了份地址,讓他們立時動身。
長安至鹹陽早已修了大路,夏奎領著兄弟們踏月趕去,隻用了一個多時辰便趕到提貨之處。那兒是座青樓,夏奎等人進了後院,有人早早預備好了馬車。夏奎一瞧,竟是一架台灣府產的減震彈簧四輪馬車,車前有四匹健馬,不由得暗自猜測車中是什麽貨。那人催促道:“快些趕路,越快越好,畢大老爺等著急用。”夏奎心想:管他什麽貨呢,橫豎我們隻管提迴去、領賞錢便是。遂親自趕起馬車,領著人返迴長安。
本以為是件尋常差事,不想才出鹹陽城便遇上了一撥打劫的。饒是夏奎武藝過人,依然費了不少力氣方將他們打退。跑過七成道路時,又有人從後頭趕上來;夏奎又仗著本事趕跑賊人。長安城門徹夜不關,眾護院順順當當進城,護送馬車來到畢大老爺的大宅子。
他們才剛停下馬,裏頭跑出一個門子來問道:“可是鹹陽來的?”
夏奎道:“正是。”
門子便打開大門,讓他們隻管將馬車趕進去。進門一瞧,一個管事領了五六個仆人正的等著呢。管事掀開車簾子瞧了一眼道:“你們辛苦了。天兒怪冷的,你們吃些酒菜再走。”遂命人領他們去廚房。
眾護院紛紛給夏奎敬酒,說不曾想夏大哥有如此本事。今日立此大功,來日前途無量。夏奎自己也甚是歡喜,遂多飲了兩壇子酒,醉醺醺讓人給送迴家去。
次日天還沒亮,夏奎尚在夢中,便有人咚咚砸門。他迷迷瞪瞪出來,口裏喊著“誰啊大清早的”。才剛開拉開門栓,外頭有人猛的推開門。不待夏奎看清楚是怎麽迴事,一條鐵鎖迎麵套來。夏奎驚醒,睜眼一瞧:他家門口密密麻麻全是衙役捕快,舉了十幾條火把明如白晝。他忙問:“各位差官,出了何事?”
一個捕快冷笑道:“莫問出了何事,你官司犯下了。”乃喝到,“搜!”幾個衙役撲入他家中。夏奎待要攔阻,奈何脖子讓人鎖上了,手裏還沒有兵刃,且宿醉未醒、這會子腦仁疼的厲害。空有一身本事使不出來,束手無策。
耳聽一陣叮叮咣咣翻箱倒櫃的聲音,不多時,衙役喊道:“有了有了!果然在此!”那人舉了個東西跑出來,“在他被褥底下!”
夏奎定睛一看,竟是半塊玉佩!他立時喊道:“我不認得此物!”
捕快道:“你認不認得,到公堂上自有分曉。”遂命“帶走!”夏奎連聲喊冤,沒人搭理他。
直至天大亮之後,知府陳大人升堂提審夏奎。夏奎隻說諸事不知。“草民已想明白了,必是遭人陷害。”
陳大人冷哼一聲:“你是不見棺材不掉淚啊。”乃喝道,“帶證人上堂!”衙役齊聲高喊“威武。”
隻見腳步聲雜亂,上來一群證人,正是與夏奎一道去鹹陽提貨的護院們。夏奎大驚。他這才明白,隻怕這個坑不是外人給挖的,而是自己人。
陳大人捋了捋胡須:“爾等還不從實招來。”眾護院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起來。
他們說,他們東家畢大老爺今兒中午要辦個要緊的酒宴,事到臨頭,昨晚才發覺美人不夠,便打發他們十二個連夜往鹹陽去接一位花魁娘子。那花魁極浪極水性。因趕馬車的便是夏奎,遂在車上勾搭了他。夏奎忍不得,求兄弟們半道上停了停,與那花魁就在馬車上翻雲覆雨起來。偏他能折騰,事兒辦了許久。有好事的護院湊近馬車,偷聽到裏頭他二人說話。那花魁隻說愛上他了,將隨身玉佩掰做兩半。她自己留著半塊、讓夏奎收那半塊做信物。夏奎賭咒發誓要替花魁贖身、兩個人長長久久的做一輩子夫妻。花魁心情蕩漾,又勾搭夏奎辦了一通。良久,夏奎神清氣爽從馬車中出來,喊道:“走啦走啦——”眾人這才重新上路。
夏奎本是個經曆過事的,聽到此處還有什麽不明白的?一言不發隻森然瞧著他們。陳大人問道:“夏奎,你可有話說?”
夏奎道:“皆是誣陷。草民壓根不知道車中裝的是什麽貨品。既是大人連夜抓了草民來此,那花魁娘子莫非出了什麽意外?”
陳大人得意道:“如此說來,你已承認車中乃是花魁娘子了?”
“不是他們說的花魁娘子麽?”
“啪!”陳大人猛拍驚堂木,“人證物證俱在,還敢狡辯!”
夏奎道:“縱然與個粉頭偷情,何以就要拿下大牢?”
陳大人冷笑道:“那女人已死,你不知道麽?”
夏奎道:“草民已猜到那女人恐有不測,隻是委實不與草民相幹。這些人誣陷草民必有緣故,還望大人明查。”
眾護衛紛紛賭咒發誓自己所言非虛,夏奎自然不認。鬧了半日,陳大人吩咐暫且將夏奎押迴牢房。當日晚上,兩個獄卒進來替夏奎手足俱加上一套鐵鎖。夏奎正在納罕,便看見後頭又來了兩個獄卒,抬著一個鼓鼓囊囊的大布袋子。夏奎心叫不好:此物隻怕就是獄中殺人的“土布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