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夥兒正說流星六號質量投訴呢, 楊嵩忽然冒出一句楊安來。賈琮忙問:“安兒如何了?”
楊嵩道:“能把好槍弄壞的,必是自己人無疑。除了安兒還有誰。”
吳小溪立時道:“馬來國那邊多用這種槍,安兒最熟悉不過。”
楊嵩哼道:“白眉赤眼的他把隨身家夥都撂下, 豈能沒有緣故?還不定哄誰呢。”
賈琮立時道:“聯係他!軍人一旦跟百姓打起來就是屠殺,何況他們還有火器。”
楊嵩道:“我聯係不上。”乃看著葛樵,“船廠可有線索?”
葛樵思忖道:“我知道吳掌櫃今兒要走, 著急過來找她辨槍,沒有細查。這就迴去將船廠從頭翻一遍。”
賈琮舉起右手:“先別急,我們理一理線索。已知:劫匪的槍都是流星六號, 全部打不出子彈來,與那四國投訴的問題一樣。此型號近日剛剛上市, 紅骨記發出去的都是好槍。基本可以判斷,這四國是一夥的, 不知何故安排了劫匪欲在天津搞針對平民的恐怖襲擊。然而他們並未成功,最大可能是安兒在搗鬼。根據早幾個月的調查, 安兒失蹤應該是主動的, 不是被動的。他和幾乎同時失蹤的小聖人,很可能與一個從剛南邊迴來的、有可能是太監的郭夥計, 和一個與諸王同時離京、近日剛剛雲遊迴來的鑒如和尚在一起。從時間上判斷,這兩位應該是一夥的。同時離京、同時迴京, 且很可能是某個王爺的手下。我傾向於姓郭的真是個太監。然後,小聖人被騙和被脅迫的概率比較高。現推測對方的人有:晉齊陳宋四國,郭夥計,鑒如和尚, 小聖人。安兒混在裏頭臥底搞破壞。所以,安兒是怎麽混進去的。”
馮紫英道:“安兒打傷柳家哥兒那日,姓郭的並未去找過太皇太後。”
賈琮“嗯”了一聲:“但他看見安兒打傷了桐兒;又聽說他被秦可卿手下人的親戚、某禦林軍報複,揍了十幾次。他是從南洋來的,與咱們沒有牽連。武藝高強,會火器,人品還不錯、知道住在人家家裏要送禮表示感謝。”
林黛玉含笑添了一句:“且不大通俗物,不知道男客不宜送女主人脂粉。”
賈琮接著說:“隨性大方。那麽貴的脂粉隨意送了粉頭。委實是個可以爭取的人才。且綜合能力強,展示之後極容易被重用。所以他能接觸到全部火.槍順便弄兩下子手段是完全可以預見的。畢竟我們是強勢方,他們是弱勢方,想謀個人才不容易。”
詹鯤思忖道:“倘若對方有個和尚,且平素還吃齋誦經,就不奇怪環采閣的琴娘為何沒有被滅口。念經了那麽多年經多少能念進去一點,能不殺生則不殺生。”
賈琮點點頭:“從環采閣離開,到塞給賀小南火.槍匕首,這當中安兒肯定是被敵方招募了。且還有閑工夫去買點心藏家夥,可知他自由度比較高。側麵說明對方人手不足,不能盯死他。那四國都反應槍的質量有問題,可知安兒有條件對全部四國的火.槍動手腳。槍支集中到一處的概率最大。”
詹鯤道:“他可以四國都去,距離不算遠。”
賈琮道:“這都三個多月了,他當有許多種法子跟我們聯絡,偏都沒有。一方麵是他獨立自主慣了,另一方麵是他自信能自己穩妥解決那事兒。假如分散在四國,他很難控製住局勢。尤其是四國的火.槍全都有時候能打出子彈、有時候打不出來。工程師去看時是好的,轉迴頭又不行了。他在工程師到達之前把槍弄好,人家走了他再弄壞。他得經常接觸全部槍支才辦得到。還有,對方必須一個內行都沒有,否則當場就能戳穿他。四國都是買過火.槍的吧小溪?”
吳小溪點頭:“連宋國都是買了多年火.槍的。各國都有內行。”
賈琮打了個響指:“安心了。四國並沒有結盟的誠意。連個火.槍行家都沒人舍得拿出來。所以他們拐走小聖人幹嘛?老百姓也許會把小聖人當一迴事,這些王爺可不會。隻怕連宋王在內沒一個瞧得起他的。”
詹鯤道:“縱然做劫匪,也得有個招牌不是?小聖人就是那個招牌。”
“也對。”賈琮托著下巴道,“另一個問題。什麽人這麽大本事,能將四個不相幹的諸侯國拉到一起。我找不出來。而且不像是綜合實力很強的主兒,不然安兒一個人哪裏對付的來。那位究竟是怎麽做到的。靠嘴皮子?天底下除了我,難道還另出了一副三寸不爛之舌?”
林黛玉笑道:“隻許你踩風火輪,不許人家掄金箍棒麽?”乃看了看眾人,“最早小溪猜度宋王哪裏來那麽多錢買火.槍,如今看來他大概是替人家買的。”
賈琮連連點頭:“不錯。土匪強盜,吳大掌櫃不跟他們做生意。大概這四家都是替人買的。”乃“哎呀”一聲,“又添新問題了。晉王齊王陳王跟宋王不一樣,都是有錢人,沒必要靠幫土匪做火器代購來賺零花錢。晉國這幾年頗為富庶——咦?此事韓奇大哥一點消息都沒得到?被囫圇瞞著了?他可是重臣呐。武器代購不是小事,晉王為何要瞞著他?”
馮紫英輕拍了下案頭:“不錯,連韓奇都不知道。給他發封電報去問問。”說著站了起來,欲親自出去發電報。
吳小溪趕著說:“流星六號質量投訴,我們派了人去陳國的。他們在陳國境內的可能性最大,你們多使點子力氣查查,看有什麽古怪之事沒有。”馮紫英點點頭走出去。她再加一句,“再查查南方諸王的心腹太監。”
馮紫英已走到門口了,手抓住門楞子道:“南方諸國都分了,還能有幾個京裏頭出去的太監?上一輩的王爺隻剩下蜀齊二位活著。剛死了一個吳王,耽於酒色掏空了身子……”話音未落,他拍了下門板,“吳王死了,是不是心腹太監就自由了?”
眾人互視了片刻,賈琮弱弱的舉起一隻手:“內什麽……這個郭夥計的畫像,咱們是不是隻在燕國查了、沒傳遞去別處?”
馮紫英看看詹嶠:“老爺子送過到吳國去麽?”
詹嶠道:“我不管這些瑣事都多少年了,偶爾出來幫你們一幫。這個難道不是你的差事?”
“可這事兒不是您老管……”話沒說完,馮紫英看詹嶠麵色一沉,趕忙舉起一隻手,“我錯了!該當是我的活計!”
賈琮不禁哈哈大笑。才笑了兩聲,林黛玉厲聲喝到:“笑什麽?好笑嗎?”
賈琮縮脖子:“不好笑、一點都不好笑!”
詹鯤也道:“這是內部問題,情報係統的也該理理了。”
馮紫英點頭:“明兒我去詹老大人衙門商議。先給韓奇發電報去。”遂拉開門走了出去。
到了晚上,韓奇迴電:他試探過晉王,觀其臉色委實曾替人買火器。然絕非匪盜。又說三個月前陳王曾遣人來見晉王,說有極要緊的族中之事,隻可稟告晉王一人得知。人家都說了“族中事物”,韓奇不便打聽。馮紫英想了半日,實在想不出依著陳王那性子怎麽會出頭弄幺蛾子,還得罪燕國。賈琮得知磨牙:“搞恐怖襲擊、讓軍人殺百姓,是族中之事?他親爹都不敢這麽說。”
如今數條線索指向陳王,吳小溪次日起身趕往陳州。到了那兒一查,一千支火.槍都是上好的,全無打不出子彈之事。陳王派了位姓李的將軍來交涉。他道:“試過多迴,打不出子彈千真萬確。原本還有二十來支從來都是好的,前幾日取出來訓練,又打不出來了。”
吳小溪眼神微動:天津船廠的劫匪數目可巧是二十餘人。她思忖良久道:“此事蹊蹺。李將軍,東西就擺著。我們檢查一迴實實在在是沒問題,偏你們使著委實不好。我相信李將軍不會閑著沒事做尋我投訴。您看這樣可好。這批流星六號我們全部收迴,退還原廠去,再重出一批新的給你們。前頭那批子彈就當我們給陳王陪不是、送你們了。新的這批我們打九折算價錢,這就給你們。李將軍以為如何?”
那李將軍思忖半日道:“此事末將做不了主,得迴去請教王爺。”
吳小溪含笑道:“這個自然。”
李將軍立時往陳王府迴稟此事。末了道:“王爺,紅骨記咱們也不好得罪。舉國的火.槍都在他們手裏。”
陳王點點頭:“這般處置也算有誠意了。子彈也不少錢呢。”遂答應了。
一時處置完公務,陳王吃了些點心,站起來活動活動筋骨,命人取套百姓的衣裳來換了,從王府後花園那小門出去了。尋常百姓自然不認得王爺,沒人留意他。出城門直奔城郊慈福寺。此廟乃是陳王替他母親慧太妃所建,無事時他常過來求個清靜。
主持和尚趕出來相迎,陪著說了會子話。陳王問道:“鑒如師父呢?”
主持和尚道:“在瞻鬥園呢。”
陳王道:“你不用陪著,孤王自去。”主持和尚誦了聲佛,仿佛有話說。遲疑片刻,終於沒開口。
陳王領著幾個護衛快步走到後頭的瞻鬥園,隻見一個黑胖和尚正坐假山下的石桌前同人下象棋。對麵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與這和尚一般黑。陳王走近前去,那年輕人嚷嚷道:“您老也太欺負人了!不下了!”
和尚笑道:“你隻防著車炮,竟沒留意卒子?”
年輕人嘴角一咧:“我……我忘記卒子過河可以走橫的。”乃輕輕打了自己一巴掌,“‘過河的卒子橫著走’,這話我小時候聽過,隻不知是什麽意思。方才怎麽會忘的?”和尚哈哈大笑。
陳王已在旁立了半日,暗暗咬牙:此二人從未將自己放在眼裏。乃咳嗽一聲。和尚站了起來:“王爺來了?”
陳王道:“紅骨記的人今兒過來了。”
“如何?”
陳王遂說了一迴經過。“大師以為如何?”
和尚尚未開言,年輕人搶著嚷嚷道:“耽誤我們多少要緊事啊!才打九折?不得賠償我們誤工費麽?”
陳王掃了他一眼:“日後你們還得尋他們買子彈,得罪了有什麽好處?人家分明能打出子彈來,肯退換、折價已不錯了。”
年輕人嗤道:“有錢難道不賺麽?王爺放心多跟他們要點子折扣。商人嘛,有了錢才不會要臉。”
陳王冷冷的道:“尋他們買火器的多了去了。不稀罕你們那幾個銀子。”
和尚看了年輕人一眼。年輕人捂住嘴。和尚道:“既是王爺以為這條件尚可,答應便是。”
年輕人放開捂嘴的手:“他們換貨要多久?會不會耽誤我們太長的功夫?”
陳王思忖道:“少說得個兩三個月。吳掌櫃必然還得先往其餘幾國去,將其餘那兩千五百把也都換了。”
年輕人嘀咕道:“她是從國外進的海貨吧。她不會等海貨商把東西拉走再換新的迴來,才給我們發貨吧。”
陳王立時道:“他們的倉庫在平安州。”
“好吧好吧,反正我是個小嘍囉。”年輕人做了個鬼臉兒。
和尚道:“既這麽著,就依著他們吧。那九折退的錢就當給王爺下頭跑腿的兄弟們買點子幹糧吧。”陳王點點頭。二人又說了些旁的,陳王便迴去了。
陳王剛走,年輕人吐了口氣:“大師,是不是後頭得閑幾個月?咱們上哪兒玩會子去?”
和尚瞪了他一眼:“玩什麽?才弄到那麽點子人,不得練練?”
“還要練?”年輕人道,“練成如今這樣就可以了吧。再練不得成正規軍了?哪裏像匪盜。橫豎咱們不跟官兵打。拿起槍打老百姓,那些人都手無寸鐵,多容易。”
和尚怔了怔,半晌,合十念了聲“阿彌陀佛”。
年輕人湊腦袋過去看了他幾眼:“大師,那迴……你是不是挺慶幸的。”
和尚垂著眼:“慶幸什麽?”
“慶幸槍壞了。”年輕人道,“哪個爛了心肝脾肺腎的王八孫子出的主意!也不怕斷子絕孫。”
良久,和尚閉目長歎:“燕國國力日盛,委實沒有別的法子。”
年輕人哼了一聲,轉身往裏走,口裏道:“橫豎你們拿主意,報應也報應不到我頭上。”
和尚輕歎,喃喃道:“報應給貧僧便是。”
楊嵩道:“能把好槍弄壞的,必是自己人無疑。除了安兒還有誰。”
吳小溪立時道:“馬來國那邊多用這種槍,安兒最熟悉不過。”
楊嵩哼道:“白眉赤眼的他把隨身家夥都撂下, 豈能沒有緣故?還不定哄誰呢。”
賈琮立時道:“聯係他!軍人一旦跟百姓打起來就是屠殺,何況他們還有火器。”
楊嵩道:“我聯係不上。”乃看著葛樵,“船廠可有線索?”
葛樵思忖道:“我知道吳掌櫃今兒要走, 著急過來找她辨槍,沒有細查。這就迴去將船廠從頭翻一遍。”
賈琮舉起右手:“先別急,我們理一理線索。已知:劫匪的槍都是流星六號, 全部打不出子彈來,與那四國投訴的問題一樣。此型號近日剛剛上市, 紅骨記發出去的都是好槍。基本可以判斷,這四國是一夥的, 不知何故安排了劫匪欲在天津搞針對平民的恐怖襲擊。然而他們並未成功,最大可能是安兒在搗鬼。根據早幾個月的調查, 安兒失蹤應該是主動的, 不是被動的。他和幾乎同時失蹤的小聖人,很可能與一個從剛南邊迴來的、有可能是太監的郭夥計, 和一個與諸王同時離京、近日剛剛雲遊迴來的鑒如和尚在一起。從時間上判斷,這兩位應該是一夥的。同時離京、同時迴京, 且很可能是某個王爺的手下。我傾向於姓郭的真是個太監。然後,小聖人被騙和被脅迫的概率比較高。現推測對方的人有:晉齊陳宋四國,郭夥計,鑒如和尚, 小聖人。安兒混在裏頭臥底搞破壞。所以,安兒是怎麽混進去的。”
馮紫英道:“安兒打傷柳家哥兒那日,姓郭的並未去找過太皇太後。”
賈琮“嗯”了一聲:“但他看見安兒打傷了桐兒;又聽說他被秦可卿手下人的親戚、某禦林軍報複,揍了十幾次。他是從南洋來的,與咱們沒有牽連。武藝高強,會火器,人品還不錯、知道住在人家家裏要送禮表示感謝。”
林黛玉含笑添了一句:“且不大通俗物,不知道男客不宜送女主人脂粉。”
賈琮接著說:“隨性大方。那麽貴的脂粉隨意送了粉頭。委實是個可以爭取的人才。且綜合能力強,展示之後極容易被重用。所以他能接觸到全部火.槍順便弄兩下子手段是完全可以預見的。畢竟我們是強勢方,他們是弱勢方,想謀個人才不容易。”
詹鯤思忖道:“倘若對方有個和尚,且平素還吃齋誦經,就不奇怪環采閣的琴娘為何沒有被滅口。念經了那麽多年經多少能念進去一點,能不殺生則不殺生。”
賈琮點點頭:“從環采閣離開,到塞給賀小南火.槍匕首,這當中安兒肯定是被敵方招募了。且還有閑工夫去買點心藏家夥,可知他自由度比較高。側麵說明對方人手不足,不能盯死他。那四國都反應槍的質量有問題,可知安兒有條件對全部四國的火.槍動手腳。槍支集中到一處的概率最大。”
詹鯤道:“他可以四國都去,距離不算遠。”
賈琮道:“這都三個多月了,他當有許多種法子跟我們聯絡,偏都沒有。一方麵是他獨立自主慣了,另一方麵是他自信能自己穩妥解決那事兒。假如分散在四國,他很難控製住局勢。尤其是四國的火.槍全都有時候能打出子彈、有時候打不出來。工程師去看時是好的,轉迴頭又不行了。他在工程師到達之前把槍弄好,人家走了他再弄壞。他得經常接觸全部槍支才辦得到。還有,對方必須一個內行都沒有,否則當場就能戳穿他。四國都是買過火.槍的吧小溪?”
吳小溪點頭:“連宋國都是買了多年火.槍的。各國都有內行。”
賈琮打了個響指:“安心了。四國並沒有結盟的誠意。連個火.槍行家都沒人舍得拿出來。所以他們拐走小聖人幹嘛?老百姓也許會把小聖人當一迴事,這些王爺可不會。隻怕連宋王在內沒一個瞧得起他的。”
詹鯤道:“縱然做劫匪,也得有個招牌不是?小聖人就是那個招牌。”
“也對。”賈琮托著下巴道,“另一個問題。什麽人這麽大本事,能將四個不相幹的諸侯國拉到一起。我找不出來。而且不像是綜合實力很強的主兒,不然安兒一個人哪裏對付的來。那位究竟是怎麽做到的。靠嘴皮子?天底下除了我,難道還另出了一副三寸不爛之舌?”
林黛玉笑道:“隻許你踩風火輪,不許人家掄金箍棒麽?”乃看了看眾人,“最早小溪猜度宋王哪裏來那麽多錢買火.槍,如今看來他大概是替人家買的。”
賈琮連連點頭:“不錯。土匪強盜,吳大掌櫃不跟他們做生意。大概這四家都是替人買的。”乃“哎呀”一聲,“又添新問題了。晉王齊王陳王跟宋王不一樣,都是有錢人,沒必要靠幫土匪做火器代購來賺零花錢。晉國這幾年頗為富庶——咦?此事韓奇大哥一點消息都沒得到?被囫圇瞞著了?他可是重臣呐。武器代購不是小事,晉王為何要瞞著他?”
馮紫英輕拍了下案頭:“不錯,連韓奇都不知道。給他發封電報去問問。”說著站了起來,欲親自出去發電報。
吳小溪趕著說:“流星六號質量投訴,我們派了人去陳國的。他們在陳國境內的可能性最大,你們多使點子力氣查查,看有什麽古怪之事沒有。”馮紫英點點頭走出去。她再加一句,“再查查南方諸王的心腹太監。”
馮紫英已走到門口了,手抓住門楞子道:“南方諸國都分了,還能有幾個京裏頭出去的太監?上一輩的王爺隻剩下蜀齊二位活著。剛死了一個吳王,耽於酒色掏空了身子……”話音未落,他拍了下門板,“吳王死了,是不是心腹太監就自由了?”
眾人互視了片刻,賈琮弱弱的舉起一隻手:“內什麽……這個郭夥計的畫像,咱們是不是隻在燕國查了、沒傳遞去別處?”
馮紫英看看詹嶠:“老爺子送過到吳國去麽?”
詹嶠道:“我不管這些瑣事都多少年了,偶爾出來幫你們一幫。這個難道不是你的差事?”
“可這事兒不是您老管……”話沒說完,馮紫英看詹嶠麵色一沉,趕忙舉起一隻手,“我錯了!該當是我的活計!”
賈琮不禁哈哈大笑。才笑了兩聲,林黛玉厲聲喝到:“笑什麽?好笑嗎?”
賈琮縮脖子:“不好笑、一點都不好笑!”
詹鯤也道:“這是內部問題,情報係統的也該理理了。”
馮紫英點頭:“明兒我去詹老大人衙門商議。先給韓奇發電報去。”遂拉開門走了出去。
到了晚上,韓奇迴電:他試探過晉王,觀其臉色委實曾替人買火器。然絕非匪盜。又說三個月前陳王曾遣人來見晉王,說有極要緊的族中之事,隻可稟告晉王一人得知。人家都說了“族中事物”,韓奇不便打聽。馮紫英想了半日,實在想不出依著陳王那性子怎麽會出頭弄幺蛾子,還得罪燕國。賈琮得知磨牙:“搞恐怖襲擊、讓軍人殺百姓,是族中之事?他親爹都不敢這麽說。”
如今數條線索指向陳王,吳小溪次日起身趕往陳州。到了那兒一查,一千支火.槍都是上好的,全無打不出子彈之事。陳王派了位姓李的將軍來交涉。他道:“試過多迴,打不出子彈千真萬確。原本還有二十來支從來都是好的,前幾日取出來訓練,又打不出來了。”
吳小溪眼神微動:天津船廠的劫匪數目可巧是二十餘人。她思忖良久道:“此事蹊蹺。李將軍,東西就擺著。我們檢查一迴實實在在是沒問題,偏你們使著委實不好。我相信李將軍不會閑著沒事做尋我投訴。您看這樣可好。這批流星六號我們全部收迴,退還原廠去,再重出一批新的給你們。前頭那批子彈就當我們給陳王陪不是、送你們了。新的這批我們打九折算價錢,這就給你們。李將軍以為如何?”
那李將軍思忖半日道:“此事末將做不了主,得迴去請教王爺。”
吳小溪含笑道:“這個自然。”
李將軍立時往陳王府迴稟此事。末了道:“王爺,紅骨記咱們也不好得罪。舉國的火.槍都在他們手裏。”
陳王點點頭:“這般處置也算有誠意了。子彈也不少錢呢。”遂答應了。
一時處置完公務,陳王吃了些點心,站起來活動活動筋骨,命人取套百姓的衣裳來換了,從王府後花園那小門出去了。尋常百姓自然不認得王爺,沒人留意他。出城門直奔城郊慈福寺。此廟乃是陳王替他母親慧太妃所建,無事時他常過來求個清靜。
主持和尚趕出來相迎,陪著說了會子話。陳王問道:“鑒如師父呢?”
主持和尚道:“在瞻鬥園呢。”
陳王道:“你不用陪著,孤王自去。”主持和尚誦了聲佛,仿佛有話說。遲疑片刻,終於沒開口。
陳王領著幾個護衛快步走到後頭的瞻鬥園,隻見一個黑胖和尚正坐假山下的石桌前同人下象棋。對麵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與這和尚一般黑。陳王走近前去,那年輕人嚷嚷道:“您老也太欺負人了!不下了!”
和尚笑道:“你隻防著車炮,竟沒留意卒子?”
年輕人嘴角一咧:“我……我忘記卒子過河可以走橫的。”乃輕輕打了自己一巴掌,“‘過河的卒子橫著走’,這話我小時候聽過,隻不知是什麽意思。方才怎麽會忘的?”和尚哈哈大笑。
陳王已在旁立了半日,暗暗咬牙:此二人從未將自己放在眼裏。乃咳嗽一聲。和尚站了起來:“王爺來了?”
陳王道:“紅骨記的人今兒過來了。”
“如何?”
陳王遂說了一迴經過。“大師以為如何?”
和尚尚未開言,年輕人搶著嚷嚷道:“耽誤我們多少要緊事啊!才打九折?不得賠償我們誤工費麽?”
陳王掃了他一眼:“日後你們還得尋他們買子彈,得罪了有什麽好處?人家分明能打出子彈來,肯退換、折價已不錯了。”
年輕人嗤道:“有錢難道不賺麽?王爺放心多跟他們要點子折扣。商人嘛,有了錢才不會要臉。”
陳王冷冷的道:“尋他們買火器的多了去了。不稀罕你們那幾個銀子。”
和尚看了年輕人一眼。年輕人捂住嘴。和尚道:“既是王爺以為這條件尚可,答應便是。”
年輕人放開捂嘴的手:“他們換貨要多久?會不會耽誤我們太長的功夫?”
陳王思忖道:“少說得個兩三個月。吳掌櫃必然還得先往其餘幾國去,將其餘那兩千五百把也都換了。”
年輕人嘀咕道:“她是從國外進的海貨吧。她不會等海貨商把東西拉走再換新的迴來,才給我們發貨吧。”
陳王立時道:“他們的倉庫在平安州。”
“好吧好吧,反正我是個小嘍囉。”年輕人做了個鬼臉兒。
和尚道:“既這麽著,就依著他們吧。那九折退的錢就當給王爺下頭跑腿的兄弟們買點子幹糧吧。”陳王點點頭。二人又說了些旁的,陳王便迴去了。
陳王剛走,年輕人吐了口氣:“大師,是不是後頭得閑幾個月?咱們上哪兒玩會子去?”
和尚瞪了他一眼:“玩什麽?才弄到那麽點子人,不得練練?”
“還要練?”年輕人道,“練成如今這樣就可以了吧。再練不得成正規軍了?哪裏像匪盜。橫豎咱們不跟官兵打。拿起槍打老百姓,那些人都手無寸鐵,多容易。”
和尚怔了怔,半晌,合十念了聲“阿彌陀佛”。
年輕人湊腦袋過去看了他幾眼:“大師,那迴……你是不是挺慶幸的。”
和尚垂著眼:“慶幸什麽?”
“慶幸槍壞了。”年輕人道,“哪個爛了心肝脾肺腎的王八孫子出的主意!也不怕斷子絕孫。”
良久,和尚閉目長歎:“燕國國力日盛,委實沒有別的法子。”
年輕人哼了一聲,轉身往裏走,口裏道:“橫豎你們拿主意,報應也報應不到我頭上。”
和尚輕歎,喃喃道:“報應給貧僧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