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在北美忙完了要緊事物之後, 帶著兒子辭別丈夫先行迴台灣府;賈維斯須得再多留些日子,將軍務漸漸交予鍾威鍾珩叔侄倆。因路途遙遠、航船日子不好定,此事起初並未告訴林海。老頭兒忽然見到女兒抱著大孫子迴來, 揉了數次眼睛疑心眼花了。林黛玉抱了孩子讓他喊“祖父”,孩子甜甜嫩嫩的喊了一嗓子。林海眼中頓時垂下淚來,雙手連女兒帶大孫子一塊兒抱在懷內。
爺倆才剛哭了三四聲, 孩子喊道:“娘~~我要吃糕糕~~”硬生生將他母親祖父的眼淚堵了迴去。林海忙不迭答應著。
林黛玉撒嬌道:“爹,女兒也餓了。”林海一疊聲的喊人送點心來。遂再哭不出來,爺倆反倒一齊笑了半日。
林海掐指一算, 連連點頭:“龔三亦那老頭的卦算不得極準,倒也不差。”當日林黛玉賈維斯赴外洋打仗, 龔三亦曾悄悄告訴林海,說他們兩口子少則三年多則四年便得迴來。算到如今四年有餘, 女兒迴來了,女婿還沒呢。隻是他還不知道這會子京裏頭已讓龔三亦攪得亂如麻, 連燕王都已不是司徒磐了。
林家長孫林衢正在兩歲多的年紀, 才剛學說話還不大會說,最是好玩的時候。林海抱著孫子樂得諸事不想管, 成日隻逗他玩兒,公務便不大做了。那會子賈琮龔鯤等都已北上, 台灣府乃是賈敘主事。他無奈同林黛玉商議:“林大人想含飴弄孫本來沒什麽,橫豎你也要迴京的,自然是你們全家一道走。隻是老爺子的工作是不是偷空交接一下?”林黛玉抿嘴一笑。
迴到家中,林海果然又帶著孫子搭積木呢。林黛玉拉了拉父親:“爹, 我有事同你說。”
林海連眼神都沒分她一個:“你說。”
“早年在榮國府時,琮兒曾跟我說,日後拜我為相。我答應了。”
林海眼睛盯著孫子,口裏“哦”了一聲。旋即覺察出不對,扭過頭:“什麽?”
“琮兒說要拜我為相,我答應了。”林黛玉想了想,“日子太久記不大清,那會子他大概是四歲還是五歲?橫豎我答應了。”她微笑道,“爹,咱們該迴京了。”林衢見祖父母親都不搭理他,哇哇大叫求關注。黛玉隻好邊幫他搭積木邊說話,將京中之事說了個大略。
林海聽罷立時道:“龔三亦並不能掐算後事,隻怕你們走時他便定好了計策。他已離開香港兩年多了。”
林黛玉苦笑道:“豈止。我也是今兒才知道,連燕王下旨要衢兒做王孫伴讀這事兒都他攛掇安排的。我因此事氣了好幾日,還盤算著迴來同琮兒商議反了他。誰知那個隻是龔老爺子局中的一步棋,他不過是要借勢以訛傳訛、嚇得燕王之三子行玄武門之事罷了。這位老先生深知天家子弟的秉性。從前跟著義忠親王、如今幫著琮兒,也算與燕王鬥了一輩子。終究算是他贏了。”林海忙問究竟。
此時馮紫英及其二子已關在刑部大牢,隻等著怎麽個死法;賈琮、龔鯤、台灣府十幾名要緊人物並五萬精兵都正在趕往京城途中,大勢已定。遂也無須再瞞著林海了。黛玉乃將龔三亦瞞天過海、引風吹火之計說了一遍。“這是方才五舅舅同我說的,並不詳盡。迴京後再細問龔先生他自己。”
林海聽罷想了許久,倘若自己是司徒磐謀士,漫說不知該如何破了此計、隻怕都察覺不出來有人在裏頭搗鬼兒。乃長歎道:“步步算的是人心。”
林黛玉悠悠的道:“天家子弟各懷鬼胎,臣子亦戰戰兢兢生怕跟錯了主子,一招失守滿門抄斬。若非跟從奪嫡者的失敗下場過慘,孫紹祖又哪裏會怕得當真投了那個老三?他全當自己必死無疑、絕處求生罷了。說來說去,當年太上皇清算義忠親王餘黨太狠絕了些。”
“他若不清算得那麽狠絕,也坐不住江山。義忠親王做了幾十年太子,黨羽實在太多了。饒是現在不還留了個龔三亦?”林海想了想道,“還有馮紫英。沒他幫著,龔三亦哪裏能輕易調走滿京城的禦林軍。單憑偽造的虎符密令極容易露餡,京中大將也不是傻子。關馮紫英進刑部大牢半分不委屈他。”
林黛玉嫣然一笑:“他都快要腰斬於市。”林海張嘴想說什麽,又咽下了。良久,幽然一歎、心緒難平。
後林海便開始與副手交接工作,林黛玉想著迴京後如何處置朝廷事物。又給京城發電報,讓賈環悄悄安排人手清掃修繕林家的宅子。賈環迴電:多年來一直有人看守清掃修繕的,宅子與林姐姐離京時一模一樣、拎包入住。林黛玉莞爾。待林海忙完了,打點行裝乘車北上。賈赦也要跟他們一道進京,賈璉先留在台灣府。林黛玉帶著二老一小,路上便走得慢了些。
眼看就是八月十五中秋節,榮國府門外熱熱鬧鬧都是送禮之人。賈政心中驚恐,一律不肯見。賈蘭得了叔父們的吩咐,笑眯眯出來主事——來者不拒、見禮就收。到了下午,有門子急跑入榮禧堂迴道:“老爺,琮三爺迴來了。”
賈政拍案:“不準他進來。”
門子愁道:“奴才們不敢……且他與詹大人已進府了。”
賈政皺眉:“什麽詹大人。”
“前頭的人說,是聖人前幾日新任命的一位大官,平章政事兼太師,詹鯤大人。奴才瞧著有幾分眼熟。”
“聖人?哪位聖人?”
門子怔了怔:“奴才不知……大約是紫禁城那位聖人?”
賈政一想,如今賈琮手裏捏著不知數目的火.槍隊,還神不知鬼不覺運了火炮進京。既是能拿捏住燕王、也少不得能拿捏住天子。乃閉了半日的眼,頹然道:“隻說我身子不爽利,不見他們。”便轟門子出去了。
事到如今詹家已沒什麽可怕的了,故此那爺倆都把姓氏改了迴去,龔三亦也恢複本名詹峰。賈琮詹鯤忙了這個把月,才剛得了點空預備迴府,早打發人騎快馬迴來告訴了賈環寶玉等。哥倆領著賈蘭在前頭的向南大廳候著。賈環早已進燕王府多次,寶玉賈蘭卻是這幾年頭一迴與他二人相見。驀然對視,竟生出滄海桑田之慨來。
賈琮笑眯眯招了招手:“大家好。”賈寶玉不禁失笑。
賈環上下打量了他半日,向賈蘭道:“我說什麽來著?這廝當了攝政王也沒什麽兩樣。”
眾人一笑,並肩而行,直入榮禧堂,有幾分衣錦還鄉之感。賈琮負手抬頭望了那赤金九龍青地大匾半日,又伸手出來招了招:“榮禧堂你好,我賈琮又迴來了。”
乃轉身去見賈政。賈政悶坐在屋內,外頭小廝上前迴說二老爺身子不爽利。賈琮冷笑一聲,迴頭命帶來的護衛:“把門踹開。”賈寶玉正要出言攔阻,那護衛已一腳踢開了房門,賈琮領著人大搖大擺走了進去。
賈政負手立在炕桌前,將外頭的響動聽得一清二楚,迴身冷冷的道:“攝政王好大的架子。”
“二老爺知道就好。”賈琮直走到他跟前來,“我隻來告訴二老爺一聲。京中已平定,我爹要迴京了。二老爺該從這榮禧堂搬出去了。”
賈政大怒,拍案罵道:“你這無知的孽畜……”
一旁賈寶玉急喊:“你讓老爺搬到哪裏去?”
“我哪裏知道?”賈琮攤手,“這裏是榮國府,我爹是榮國公。從前二叔住在這兒也不敢住正房不是?這兒不是東廊麽?要麽搬去隔壁賢國府也行。打發人收拾收拾,還不錯的。”
寶玉一愣:“賢國府是哪兒?”
賈環在後頭哈哈笑了兩聲。賈琮迴過頭去,哥倆互視一笑。年少時賈環與一幫兄弟攛掇賈琮造反,曾說過他想做賢王。賈琮便從懷中掏出了個物件兒隨手一拋,那東西越過賈寶玉的頭頂穩穩當當落在賈環手中。賈環打開來瞧著,口裏道:“這是真的聖旨?”
“難道還有假的?”賈琮道,“蓋著玉璽呢,字也是小聖人親筆。”
賈寶玉忙問:“環兒,是什麽?”
“聖旨。”賈環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賈氏子環,秉性忠良,才學卓越,有大功於社稷。茲特授爾為賢國公——怎麽寫得這麽簡單?不得來幾句四六駢文麽?”
賈琮道:“不就是個意思,隨便寫寫。”
“這小聖人的字還不錯。”賈環將聖旨遞給寶玉,從後頭走到賈政跟前。
賈政方才隻吼了一句話,因寶玉問“老爺搬去哪裏”,他也想知道,便沒再吭聲。這會子臉上已有了七八種神色變來變去,內裏也是幾十個念頭轉來轉去,一時不知說什麽好。倒是賈環先問:“老爺可要隨我去東府?”
賈政遲疑片刻,越過賈環去看賈琮,問道:“寶玉怎麽沒個爵?”
賈琮道:“他一直在府中寫文章,又不曾做出什麽功績,平白無故的怎麽封爵?”
“環兒有什麽功績?”
賈琮撇嘴:“這個當真不能告訴你。嗯……我想想有什麽可以說的。”
賈環自己說:“十幾年前四將亂京師,是我設法給皇帝、娘娘、王爺、王孫、朝廷大員們送飯的。這個算吧。”
賈琮瞥了他一眼:“那點子出息!芝麻大的破事你竟還記得。”
賈環攤手:“能說給我老子知道的也沒什麽了。”
“好吧,那個也算。那你娶了個公主大概也能算了。”賈琮轉頭看賈政,“您老是不方便再住在這府裏了。環哥哥在東府、他老子在西府,說不過去。或是跟著寶玉哥哥。這些年他已得了許多稿費,算個財主了。可以就在左近買個宅子……”他想了想,“要不然,翰林院?”
賈寶玉連連擺手:“不必。我這性子不合適做官。”
“嗯,你自己琢磨著辦吧。”
賈政看了賈琮半日,眼神複雜。賈琮無奈:“您老想說什麽就說吧。你再怎麽說也是我親叔叔,環哥哥的親爹。雖然我們倆都挺憋屈你的。”
賈政長歎一聲:“你當真做了權臣。你可知道,自古以來權臣皆沒有好下場。”
賈琮詫然:“二叔,你知道這個?”
賈政皺眉:“我豈能不知?”
賈琮叉手道:“那你也該知道,自古以來外戚都沒有好下場,當年為何還想著送大姐姐入宮?不就是想走當皇妃生皇子立太子外戚權傾天下的路子?”詹鯤這會子還在屋外沒進來,聞言不由得探了下頭。
賈政麵色一僵:“誰說生了皇子就要做太子?”
賈琮撇嘴:“原來你們連這麽點子野心都沒有。好吧,算我想多了。橫豎你放心,今時不同往日。哎呀這句話打小我都說了多少遍了。”
賈政噎了一下,又道:“你一個小孩子,可能穩得住朝局麽?”
“能啊。”賈琮道,“如今有詹老爺子、馮大哥和羅先生在呢。林姐姐和林姑父很快就能抵京,他們會幫我。”
賈政又歎,語重心長道:“這些哪能服眾。天下悠悠之口皆在士林。翰林院禦史台的那些大人,哪個會放過你。你竟還妄想以林丫頭為相!她縱然在外洋出了幾個計策打了幾仗,終歸為女流之輩,朝廷之上誰肯服她?”
“哦,我剛才漏了一個最重要的人物沒說。”賈琮正色道,“幺兒哥哥也要迴來了,會帶北美的軍隊過來。北美軍中對林姐姐服得五體投地。在武將之刀槍跟前,文人之筆墨沒半點用處。什麽翰林院禦史台,想辭官就辭官、想不做就不做嘛。台灣府這些年培養了大量人才,隻管拿來用便好。悠悠之口那種沒屁用的東西,我搭理它作甚?”
“那民心呢?”
賈琮微笑道:“老百姓根本不在意誰當皇帝,何況丞相是男是女?我包管他們有錢賺有好日子過就行了。”賈政還要說話,賈琮搶著說,“還有件事先跟二叔打個招唿。三姐姐交接完台灣府的事物也要迴京。”
京中一直傳說台灣島荒蠻沒人才,榮國府幾個姐妹都幫著知府賈璉為小吏。探春嫁了個比她職位還低的小吏,賈政得信之時便鬱悶了許久。聞聽此言立時道:“你欲給三丫頭夫婿個什麽官銜?”
賈琮道:“三姐夫在台灣府時,先是三姐姐的文書秘書,而後做了她的部長助理。故此我欲請三姐夫做戶部侍郎。”
賈政全然聽不懂什麽秘書部長,戶部侍郎這個官銜他倒是滿意,乃捋著胡須道:“隻是他不曾科舉,忽然得個從二品大員怕是不妥。”
“有什麽不妥的。”賈琮道,“三姐姐都要做戶部尚書了。”
賈政怔了怔:“你說什麽?”
“三姐姐要做戶部尚書。”賈琮再說一遍。
“你!”賈政指著他,“胡鬧!”
賈琮攤手:“鬧就鬧吧。我反都造了。”
詹鯤在外頭撲哧一笑,走進來向賈政躬身下拜:“嶽父大人。”
賈環在旁解釋道:“大姐夫本姓詹,族祖父乃是先太子太保詹峰大人。”
賈政大驚:“先太子太保詹大人?!”詹鯤含笑點頭。賈政這才明白,方才門子說的“平章政事兼太師詹鯤先生”便是這個大女婿。顯見賈琮這個攝政王一當,兄弟姐夫們都雞犬升天了。隻是他竟全然沒想起自己這個叔父來!不由得內裏五神煩躁、憋悶不堪。倒是把這些日子那點子驚恐給衝沒了。
爺倆才剛哭了三四聲, 孩子喊道:“娘~~我要吃糕糕~~”硬生生將他母親祖父的眼淚堵了迴去。林海忙不迭答應著。
林黛玉撒嬌道:“爹,女兒也餓了。”林海一疊聲的喊人送點心來。遂再哭不出來,爺倆反倒一齊笑了半日。
林海掐指一算, 連連點頭:“龔三亦那老頭的卦算不得極準,倒也不差。”當日林黛玉賈維斯赴外洋打仗, 龔三亦曾悄悄告訴林海,說他們兩口子少則三年多則四年便得迴來。算到如今四年有餘, 女兒迴來了,女婿還沒呢。隻是他還不知道這會子京裏頭已讓龔三亦攪得亂如麻, 連燕王都已不是司徒磐了。
林家長孫林衢正在兩歲多的年紀, 才剛學說話還不大會說,最是好玩的時候。林海抱著孫子樂得諸事不想管, 成日隻逗他玩兒,公務便不大做了。那會子賈琮龔鯤等都已北上, 台灣府乃是賈敘主事。他無奈同林黛玉商議:“林大人想含飴弄孫本來沒什麽,橫豎你也要迴京的,自然是你們全家一道走。隻是老爺子的工作是不是偷空交接一下?”林黛玉抿嘴一笑。
迴到家中,林海果然又帶著孫子搭積木呢。林黛玉拉了拉父親:“爹, 我有事同你說。”
林海連眼神都沒分她一個:“你說。”
“早年在榮國府時,琮兒曾跟我說,日後拜我為相。我答應了。”
林海眼睛盯著孫子,口裏“哦”了一聲。旋即覺察出不對,扭過頭:“什麽?”
“琮兒說要拜我為相,我答應了。”林黛玉想了想,“日子太久記不大清,那會子他大概是四歲還是五歲?橫豎我答應了。”她微笑道,“爹,咱們該迴京了。”林衢見祖父母親都不搭理他,哇哇大叫求關注。黛玉隻好邊幫他搭積木邊說話,將京中之事說了個大略。
林海聽罷立時道:“龔三亦並不能掐算後事,隻怕你們走時他便定好了計策。他已離開香港兩年多了。”
林黛玉苦笑道:“豈止。我也是今兒才知道,連燕王下旨要衢兒做王孫伴讀這事兒都他攛掇安排的。我因此事氣了好幾日,還盤算著迴來同琮兒商議反了他。誰知那個隻是龔老爺子局中的一步棋,他不過是要借勢以訛傳訛、嚇得燕王之三子行玄武門之事罷了。這位老先生深知天家子弟的秉性。從前跟著義忠親王、如今幫著琮兒,也算與燕王鬥了一輩子。終究算是他贏了。”林海忙問究竟。
此時馮紫英及其二子已關在刑部大牢,隻等著怎麽個死法;賈琮、龔鯤、台灣府十幾名要緊人物並五萬精兵都正在趕往京城途中,大勢已定。遂也無須再瞞著林海了。黛玉乃將龔三亦瞞天過海、引風吹火之計說了一遍。“這是方才五舅舅同我說的,並不詳盡。迴京後再細問龔先生他自己。”
林海聽罷想了許久,倘若自己是司徒磐謀士,漫說不知該如何破了此計、隻怕都察覺不出來有人在裏頭搗鬼兒。乃長歎道:“步步算的是人心。”
林黛玉悠悠的道:“天家子弟各懷鬼胎,臣子亦戰戰兢兢生怕跟錯了主子,一招失守滿門抄斬。若非跟從奪嫡者的失敗下場過慘,孫紹祖又哪裏會怕得當真投了那個老三?他全當自己必死無疑、絕處求生罷了。說來說去,當年太上皇清算義忠親王餘黨太狠絕了些。”
“他若不清算得那麽狠絕,也坐不住江山。義忠親王做了幾十年太子,黨羽實在太多了。饒是現在不還留了個龔三亦?”林海想了想道,“還有馮紫英。沒他幫著,龔三亦哪裏能輕易調走滿京城的禦林軍。單憑偽造的虎符密令極容易露餡,京中大將也不是傻子。關馮紫英進刑部大牢半分不委屈他。”
林黛玉嫣然一笑:“他都快要腰斬於市。”林海張嘴想說什麽,又咽下了。良久,幽然一歎、心緒難平。
後林海便開始與副手交接工作,林黛玉想著迴京後如何處置朝廷事物。又給京城發電報,讓賈環悄悄安排人手清掃修繕林家的宅子。賈環迴電:多年來一直有人看守清掃修繕的,宅子與林姐姐離京時一模一樣、拎包入住。林黛玉莞爾。待林海忙完了,打點行裝乘車北上。賈赦也要跟他們一道進京,賈璉先留在台灣府。林黛玉帶著二老一小,路上便走得慢了些。
眼看就是八月十五中秋節,榮國府門外熱熱鬧鬧都是送禮之人。賈政心中驚恐,一律不肯見。賈蘭得了叔父們的吩咐,笑眯眯出來主事——來者不拒、見禮就收。到了下午,有門子急跑入榮禧堂迴道:“老爺,琮三爺迴來了。”
賈政拍案:“不準他進來。”
門子愁道:“奴才們不敢……且他與詹大人已進府了。”
賈政皺眉:“什麽詹大人。”
“前頭的人說,是聖人前幾日新任命的一位大官,平章政事兼太師,詹鯤大人。奴才瞧著有幾分眼熟。”
“聖人?哪位聖人?”
門子怔了怔:“奴才不知……大約是紫禁城那位聖人?”
賈政一想,如今賈琮手裏捏著不知數目的火.槍隊,還神不知鬼不覺運了火炮進京。既是能拿捏住燕王、也少不得能拿捏住天子。乃閉了半日的眼,頹然道:“隻說我身子不爽利,不見他們。”便轟門子出去了。
事到如今詹家已沒什麽可怕的了,故此那爺倆都把姓氏改了迴去,龔三亦也恢複本名詹峰。賈琮詹鯤忙了這個把月,才剛得了點空預備迴府,早打發人騎快馬迴來告訴了賈環寶玉等。哥倆領著賈蘭在前頭的向南大廳候著。賈環早已進燕王府多次,寶玉賈蘭卻是這幾年頭一迴與他二人相見。驀然對視,竟生出滄海桑田之慨來。
賈琮笑眯眯招了招手:“大家好。”賈寶玉不禁失笑。
賈環上下打量了他半日,向賈蘭道:“我說什麽來著?這廝當了攝政王也沒什麽兩樣。”
眾人一笑,並肩而行,直入榮禧堂,有幾分衣錦還鄉之感。賈琮負手抬頭望了那赤金九龍青地大匾半日,又伸手出來招了招:“榮禧堂你好,我賈琮又迴來了。”
乃轉身去見賈政。賈政悶坐在屋內,外頭小廝上前迴說二老爺身子不爽利。賈琮冷笑一聲,迴頭命帶來的護衛:“把門踹開。”賈寶玉正要出言攔阻,那護衛已一腳踢開了房門,賈琮領著人大搖大擺走了進去。
賈政負手立在炕桌前,將外頭的響動聽得一清二楚,迴身冷冷的道:“攝政王好大的架子。”
“二老爺知道就好。”賈琮直走到他跟前來,“我隻來告訴二老爺一聲。京中已平定,我爹要迴京了。二老爺該從這榮禧堂搬出去了。”
賈政大怒,拍案罵道:“你這無知的孽畜……”
一旁賈寶玉急喊:“你讓老爺搬到哪裏去?”
“我哪裏知道?”賈琮攤手,“這裏是榮國府,我爹是榮國公。從前二叔住在這兒也不敢住正房不是?這兒不是東廊麽?要麽搬去隔壁賢國府也行。打發人收拾收拾,還不錯的。”
寶玉一愣:“賢國府是哪兒?”
賈環在後頭哈哈笑了兩聲。賈琮迴過頭去,哥倆互視一笑。年少時賈環與一幫兄弟攛掇賈琮造反,曾說過他想做賢王。賈琮便從懷中掏出了個物件兒隨手一拋,那東西越過賈寶玉的頭頂穩穩當當落在賈環手中。賈環打開來瞧著,口裏道:“這是真的聖旨?”
“難道還有假的?”賈琮道,“蓋著玉璽呢,字也是小聖人親筆。”
賈寶玉忙問:“環兒,是什麽?”
“聖旨。”賈環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賈氏子環,秉性忠良,才學卓越,有大功於社稷。茲特授爾為賢國公——怎麽寫得這麽簡單?不得來幾句四六駢文麽?”
賈琮道:“不就是個意思,隨便寫寫。”
“這小聖人的字還不錯。”賈環將聖旨遞給寶玉,從後頭走到賈政跟前。
賈政方才隻吼了一句話,因寶玉問“老爺搬去哪裏”,他也想知道,便沒再吭聲。這會子臉上已有了七八種神色變來變去,內裏也是幾十個念頭轉來轉去,一時不知說什麽好。倒是賈環先問:“老爺可要隨我去東府?”
賈政遲疑片刻,越過賈環去看賈琮,問道:“寶玉怎麽沒個爵?”
賈琮道:“他一直在府中寫文章,又不曾做出什麽功績,平白無故的怎麽封爵?”
“環兒有什麽功績?”
賈琮撇嘴:“這個當真不能告訴你。嗯……我想想有什麽可以說的。”
賈環自己說:“十幾年前四將亂京師,是我設法給皇帝、娘娘、王爺、王孫、朝廷大員們送飯的。這個算吧。”
賈琮瞥了他一眼:“那點子出息!芝麻大的破事你竟還記得。”
賈環攤手:“能說給我老子知道的也沒什麽了。”
“好吧,那個也算。那你娶了個公主大概也能算了。”賈琮轉頭看賈政,“您老是不方便再住在這府裏了。環哥哥在東府、他老子在西府,說不過去。或是跟著寶玉哥哥。這些年他已得了許多稿費,算個財主了。可以就在左近買個宅子……”他想了想,“要不然,翰林院?”
賈寶玉連連擺手:“不必。我這性子不合適做官。”
“嗯,你自己琢磨著辦吧。”
賈政看了賈琮半日,眼神複雜。賈琮無奈:“您老想說什麽就說吧。你再怎麽說也是我親叔叔,環哥哥的親爹。雖然我們倆都挺憋屈你的。”
賈政長歎一聲:“你當真做了權臣。你可知道,自古以來權臣皆沒有好下場。”
賈琮詫然:“二叔,你知道這個?”
賈政皺眉:“我豈能不知?”
賈琮叉手道:“那你也該知道,自古以來外戚都沒有好下場,當年為何還想著送大姐姐入宮?不就是想走當皇妃生皇子立太子外戚權傾天下的路子?”詹鯤這會子還在屋外沒進來,聞言不由得探了下頭。
賈政麵色一僵:“誰說生了皇子就要做太子?”
賈琮撇嘴:“原來你們連這麽點子野心都沒有。好吧,算我想多了。橫豎你放心,今時不同往日。哎呀這句話打小我都說了多少遍了。”
賈政噎了一下,又道:“你一個小孩子,可能穩得住朝局麽?”
“能啊。”賈琮道,“如今有詹老爺子、馮大哥和羅先生在呢。林姐姐和林姑父很快就能抵京,他們會幫我。”
賈政又歎,語重心長道:“這些哪能服眾。天下悠悠之口皆在士林。翰林院禦史台的那些大人,哪個會放過你。你竟還妄想以林丫頭為相!她縱然在外洋出了幾個計策打了幾仗,終歸為女流之輩,朝廷之上誰肯服她?”
“哦,我剛才漏了一個最重要的人物沒說。”賈琮正色道,“幺兒哥哥也要迴來了,會帶北美的軍隊過來。北美軍中對林姐姐服得五體投地。在武將之刀槍跟前,文人之筆墨沒半點用處。什麽翰林院禦史台,想辭官就辭官、想不做就不做嘛。台灣府這些年培養了大量人才,隻管拿來用便好。悠悠之口那種沒屁用的東西,我搭理它作甚?”
“那民心呢?”
賈琮微笑道:“老百姓根本不在意誰當皇帝,何況丞相是男是女?我包管他們有錢賺有好日子過就行了。”賈政還要說話,賈琮搶著說,“還有件事先跟二叔打個招唿。三姐姐交接完台灣府的事物也要迴京。”
京中一直傳說台灣島荒蠻沒人才,榮國府幾個姐妹都幫著知府賈璉為小吏。探春嫁了個比她職位還低的小吏,賈政得信之時便鬱悶了許久。聞聽此言立時道:“你欲給三丫頭夫婿個什麽官銜?”
賈琮道:“三姐夫在台灣府時,先是三姐姐的文書秘書,而後做了她的部長助理。故此我欲請三姐夫做戶部侍郎。”
賈政全然聽不懂什麽秘書部長,戶部侍郎這個官銜他倒是滿意,乃捋著胡須道:“隻是他不曾科舉,忽然得個從二品大員怕是不妥。”
“有什麽不妥的。”賈琮道,“三姐姐都要做戶部尚書了。”
賈政怔了怔:“你說什麽?”
“三姐姐要做戶部尚書。”賈琮再說一遍。
“你!”賈政指著他,“胡鬧!”
賈琮攤手:“鬧就鬧吧。我反都造了。”
詹鯤在外頭撲哧一笑,走進來向賈政躬身下拜:“嶽父大人。”
賈環在旁解釋道:“大姐夫本姓詹,族祖父乃是先太子太保詹峰大人。”
賈政大驚:“先太子太保詹大人?!”詹鯤含笑點頭。賈政這才明白,方才門子說的“平章政事兼太師詹鯤先生”便是這個大女婿。顯見賈琮這個攝政王一當,兄弟姐夫們都雞犬升天了。隻是他竟全然沒想起自己這個叔父來!不由得內裏五神煩躁、憋悶不堪。倒是把這些日子那點子驚恐給衝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