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敘迴到大佳臘,賈琮忙跑過去議事。賈敘看了他會子,問道:“你知道自家手裏的探子分了幾路麽?”
賈琮想了想,掰手指頭:“三路。龔三亦先生從先義忠親王營中撥來的,您老從劉登喜手裏接來的,還有榮國府自己的——在大姐夫手裏。您二位的探子多半都在公侯王府,大姐夫手裏的多半在市井,也算互補。”
賈敘點頭道:“三路細作保不齊就會亂,其實兩路即可。如今還多了一點子。”
“哈?”
“嫌多?”
“當然不!”賈琮道,“信息比一切都重要。隻是要保證準確率。您老哪裏又弄來的一點子細作?”
賈敘微笑道:“黑吃黑嘛。”
原來,陳瑞錦在江西那陣子,為了弄走井岡山上那尊真佛,特跑了一趟京城與賈敘議事。迴去後將送飯的老頭換成少年,送了一段日子太上皇並未跟那孩子說什麽話。偏柳明漪又跑到江西去了。陳瑞錦便讓萬彰縱著她滿山亂跑。果然太上皇對小孩子少戒心、又委實關得太久,遂冒險托了自己的後手給她。秦國亂起後,賈敘的人悄悄往陳二爺和那車夫家中藏了兩個小彌勒佛像,橫豎董愚遲早能發現。再後來,秦王細作拿著賈蓉瞎編的隱語密信來井岡山提太上皇,萬彰閉著眼把人放了。
燕王嚴查假密令,西寧郡王感覺到風聲不對,然並不知道事態嚴峻。賈敘給他們府裏射了封空白箭書,西寧郡王捏著箭杆子怔了半日,著手送走嫡子嫡孫。西寧王府抄家那日,依然是賈敘一大早射了空白箭書進去。西寧郡王那日原本沒預備出門,竟鬼使神差的走了。賈敘自己出手打草驚蛇,自然悄然跟著,並打發人將跟蹤西寧郡王的馮紫英手下打暈過去。待得知府中已被禦林軍團團圍住,雖不知射箭的是誰,西寧郡王心下已信了這報信之人。
燕王旋即下令全城搜拿西寧郡王。此人每藏一處,才剛安定不過半日,賈敘便給他射一封空白箭書。其實根本沒人發現他,他仍匆忙離開藏身之所避往別處。直至最後無處可去,不得不往寧國府投賈蓉。到了寧國府後那箭書再不出現。西寧郡王鬆了口氣,以為可以安生待些日子,終是命喪賈蓉之手。
賈敘趕著他到處跑的時候得知了他十幾處機密所在。橫豎原主已死,一一細查收獲良多。合著西寧郡王自己還暗暗藏了一批細作,且這些人根本不知道自己上頭是誰,皆以隱語聯絡。賈敘毫不客氣照單全收了。
賈琮聽罷使勁兒鼓掌:“五叔幹得漂亮!”
賈敘咳嗽一聲:“這些好辦,納入神盾局便是。龔三亦手裏的人你也得接過來、一道並入神盾局。龔老爺子該安享晚年了。”
賈琮有點為難。龔三亦那老頭幹細作多年,不會隨便退休的。從他手裏接消息沒問題,把人也拿走他八成不願意。他想了想:“怕是要同大姐夫商議。龔先生喜歡暗中掌控局勢,故此必然戀權,且心思多。我到現在都不知道他丟那個丁滁去秦國是為了什麽。”
賈敘道:“既這麽著,就更得讓他歇著了。”
隻見呂三姑走了過來,提筆在紙上畫了幾下。賈琮一瞧,竟是物理上的運動小木塊受力分析圖。呂三姑指道:“眼下你的事業就如這個。有重力、有支持力、有拉力、有摩擦力。”賈琮不明所以,看著她。呂三姑又畫了個朝斜上方的箭頭,“這就是龔三亦。”乃撂下筆。
賈琮立時就懂了。龔三亦雖然也在往前使力,他使的力量並非平拉,而是有角度的,會無端損耗掉一部分力量。不禁點頭:“嬸子言之有理。”
賈敘道:“我隻怕你不忍心奪龔三亦的權。”
賈琮想了想:“可以找個借口。比如把整個細作體係統計、規劃、整理。其實現在你們兩處的交叉已經很不少了。”見賈敘皺了皺眉頭,賈琮解釋道,“就是把三方的細作放到一起,重新安排人力免得重複浪費,還可以合作。比如秦.王府中原先就有劉登喜的人,如今在您老手上;隻怕也有義忠親王的人。同一件事,你的人去查、龔先生的人也去查,說不得兩個人都冒了險。倘若有個萬一,兩個人可能都要栽到裏頭。而且互相不認識,遇上什麽事兒不知道對方是自己人,也不會出手相救。一個打入敵營的細作多珍貴啊。”
賈敘道:“倘若出了一個叛徒,豈不是就得牽連另一個?”
賈琮道:“那可以用暗號方式聯絡。”他又思忖半日,喃喃道,“暗號也一樣會出問題。”又想了會子,抬頭問道,“五叔,當細作的人為什麽要當細作。”
“嗯?”
“當細作,又危險、又辛苦、又常年拿不到什麽好處,他們為什麽要當細作。我在考慮這個職業的收益。”
賈敘道:“最好的細作多是承恩,其次是為了事成之後加官進爵、說白了就是野心,再次是有短處在人手上、受到脅迫,最次的是以銀錢買之。”
賈琮點點頭,肅然道:“這些都不是最好的。最好的細作應該是地下工作者那類。”
“什麽地下工作者。”
“就是為了信念而活的人。”賈琮道,“他們得有個理想,希望在若幹年後,因自己的隱忍、工作、奮鬥、犧牲等等,能為天下人換來一個更好的世界。為天下人而活,即使死了也重如泰山、名字會被刻入豐碑、後世子孫永遠吊唁。如此豈不比為報一個太監之恩更有活頭?”他微笑道,“咱們比諸位王爺領先的不就是信念麽?”
賈敘並未全然明白其意思,反倒是呂三姑明白了:“你想將這些細作納入革命黨?”
“還是五嬸子懂我。”賈琮道,“沒錯,悉數納入革命黨。”
呂三姑立時搖頭:“不可。許多事非人力所能及。他們身在各處,境遇不同想法各不相同。除非日後養新的探子拿這套去使也罷了。你瞧周小蘭她姐姐,到了爪哇多少年還惦記慧太妃呢。”
賈琮一愣:“哈?慧太妃不是死了嗎?”
呂三姑道:“爪哇使臣說的。為了滅周大梅心中的念頭,周小蘭命人抄錄了陳國當年的榜文,她隻不信;周小蘭又不肯放她迴來。咱們星艦研究所不是做出照相機了嗎?又不賣。爪哇使者特特借了一個,去陳國偷偷把慧太妃的墳墓拍了二十幾張照片洗出來送迴國。”
賈琮“撲哧”笑了:“胖大嬸也是個奇人啊!這算不算本時空第一次照片取證?”
賈敘含笑道:“既這麽著,拿個照相機給我,我命人給太皇太後拍照去。”
“啊?五叔想幹嘛?”
“擱著。”賈敘道,“一步閑棋罷了。說不定什麽時候能派上用場。”
賈琮摸了摸下巴:“那幹脆派些攝影師出去給各家王爺、王妃、世子、郡主拍照。洗照片的時候多洗幾套存著。縱然派不上用場,數十年後也是個曆史見證。”過了會子又說,“不止王爺,還有百姓。什麽茶樓酒館、戲院花樓、街頭巷尾、山間農田。百年後子孫們拍電影電視劇,服裝道具也好有點資料可查。哎呀,差不多該建立檔案館了……”
賈敘見他浮想聯翩,咳嗽一聲:“莫扯遠了。橫豎龔三亦的事你早些做了,我好安排下頭的事。”
賈琮又想了會子,爽利道:“行!過兩日我就去香港見他,順帶把衛若蘅一家子送到廣州見見王家叔父。”
他以為賈敘沒事了,正想著告辭,卻聽賈敘又說:“吳王想大興土木,你知道麽?”
“是什麽吳宮麽?衛若蘅說是他一個小舅子獻上的美人攛掇的。”
賈敘哂笑道:“他那小舅子也是個糊塗的。世上美人雖多,那般機靈的豈能隨意當他遇上?”
“哈?”
賈敘搖頭道:“百年世家,縱然一敗塗地,也說不得別有手段使出來。”
賈琮怔了怔,半晌才說:“難道是……金陵甄家?”賈敘輕輕點頭。
合著那美人乃是甄應嘉一個侄女。甄家落敗時年齡尚小、沒人留意。不想過了幾年竟出落得變了個人似的,顯出國色天香的底子來。她父親受不得窮困,早已沒了。賈母過世後榮國府送靈金陵,甄應嘉訛了賈寶玉那呆子不少銀錢,便將侄女接來自家養著,慢慢教導她——自家女兒沒福分伺候吳王,他又把主意打到了侄女身上。隻是吳王府沒那麽容易進去。甄應嘉遂耍了個花槍,讓侄女扮作被拐子從別處拐的千金小姐、特特撞到吳王妃弟弟跟前求他相救。
吳王妃年歲大了,侍寢上早已失了恩寵。吳王府上美人多,但凡沒有冒尖獨寵的、她並不在乎。隻是她弟弟弄來的這個女子委實模樣兒難得,且因受了驚嚇、竟忘了自己的出身來曆。吳王妃再三試探,並無破綻,方命她弟弟獻上去。不為別的,隻攔著旁人的路便好。
甄家如今最缺的就是錢,且沒有一個人會賺錢。既有女孩兒在吳王身邊受寵,自然要惹點子事出來。從皇帝家弄錢,采買是最方便最肥厚的。可吳王府的采買哪裏輪得到他們家?早早的滿當了。甄應嘉遂想唯有另辟新途,才有了美人攛掇吳王新修吳宮。
呂三姑也是頭一迴聽說此事,冷笑道:“吳國商貿最盛。他們家世代讀書,若把心思花在做買賣上,豈能賺不到養家的銀子?心肝子都長歪了,隻惦記從後院謀財。”
賈琮哼道:“士農工商、商居其末。人家是士族,不願意放下身段去操賤業。寧可坑蒙拐騙、或是榨吳王的油水。”
賈敘道:“也不全怪甄家。吳王若沒那個念頭,豈能聽得進讒言去?左不過甄家所薦正巧撞上了他自己的心思。”
“也是。”賈琮道,“誰家發了財不想換個好房子?若是下頭的文武死活不肯,他還能把這事兒甩到女人頭上。”
呂三姑道:“還有甄家。這女孩兒雖是他們家的,卻忘記了出身來曆。倘若有個不好,甄家隻管把頭一縮,扮作什麽都不知道。”
賈琮眼神閃了閃:“五叔五嬸,我怎麽覺得這個甄姑娘早已踏入泥潭之中、有發展成細作的潛質?”
賈敘含笑道:“我正有此意。”
賈琮打了個響指:“賓果~~”
賈敘道:“前些年寶玉與甄家一個姑娘牽扯上、那姑娘後來出家了?”
“嗯。”賈琮點頭,“寶玉哥哥天生憐香惜玉。那個甄姑娘雖最初懵懂,經曆過那一場之後也明白事理了許多。如今不知道怎樣了。”
賈敘思忖道:“她既有個出家人的身份,甄家與吳王府裏頭聯絡九成是她了。”
賈琮托著腮幫子道:“那樣啊……那我敢肯定,賈寶玉必然是甄師太心中的白月光。”
賈敘又道:“吳王諸子你知道情形麽?”
“不知道。隻知道他兒子特別多,是幾個大王爺裏頭最不缺兒子的。”
賈敘閑閑的說:“世子不是個成器的,大的幾個也都平平。小的裏頭反倒是陳氏之子最靈光。”
賈琮打了個哆嗦:“五叔您打住!我可不願意幫陳三姑奶奶的兒子奪位。”
賈敘橫了他一眼:“還沒說完呢你吵吵什麽?”賈琮縮了縮脖子。賈敘吃了口茶道,“吳王既起了奢靡之念,那個什麽新吳宮九成九得修起來。你若不願意他勞民傷財,除去衛若蘅之外,還得在吳國另選一人主事。”
賈琮想了想:“張源是我們的人。他起初在鎮江,後調任無錫縣令,如今已升任杭州知府了。”
“不夠。”賈敘道,“不能主事。他出身太低,再有本事吳王也瞧不上。不然你以為陳瑞文那般得寵是因為什麽?若非知道衛若蘅乃衛家真正的嫡長子,吳王也未必看重他。”
賈琮撇嘴:“您老有推薦麽?”
賈敘緩緩的道:“還不如就與陳瑞文聯手。”
“不行!”賈琮呂三姑同時喊。賈琮立起眉毛來,“門兒都沒有!”
呂三姑接著說:“另送個人去也行。”
賈敘看了看他二人:“急什麽?我又沒說我們自己與他聯手,借個名頭也好。”
賈琮才張了嘴,呂三姑先做了個手勢:“不用說了,會傷瑞錦的心。”
賈琮接著道:“五叔,辦法是人想出來的。你信我,我能想到別的法子。”
賈琮想了想,掰手指頭:“三路。龔三亦先生從先義忠親王營中撥來的,您老從劉登喜手裏接來的,還有榮國府自己的——在大姐夫手裏。您二位的探子多半都在公侯王府,大姐夫手裏的多半在市井,也算互補。”
賈敘點頭道:“三路細作保不齊就會亂,其實兩路即可。如今還多了一點子。”
“哈?”
“嫌多?”
“當然不!”賈琮道,“信息比一切都重要。隻是要保證準確率。您老哪裏又弄來的一點子細作?”
賈敘微笑道:“黑吃黑嘛。”
原來,陳瑞錦在江西那陣子,為了弄走井岡山上那尊真佛,特跑了一趟京城與賈敘議事。迴去後將送飯的老頭換成少年,送了一段日子太上皇並未跟那孩子說什麽話。偏柳明漪又跑到江西去了。陳瑞錦便讓萬彰縱著她滿山亂跑。果然太上皇對小孩子少戒心、又委實關得太久,遂冒險托了自己的後手給她。秦國亂起後,賈敘的人悄悄往陳二爺和那車夫家中藏了兩個小彌勒佛像,橫豎董愚遲早能發現。再後來,秦王細作拿著賈蓉瞎編的隱語密信來井岡山提太上皇,萬彰閉著眼把人放了。
燕王嚴查假密令,西寧郡王感覺到風聲不對,然並不知道事態嚴峻。賈敘給他們府裏射了封空白箭書,西寧郡王捏著箭杆子怔了半日,著手送走嫡子嫡孫。西寧王府抄家那日,依然是賈敘一大早射了空白箭書進去。西寧郡王那日原本沒預備出門,竟鬼使神差的走了。賈敘自己出手打草驚蛇,自然悄然跟著,並打發人將跟蹤西寧郡王的馮紫英手下打暈過去。待得知府中已被禦林軍團團圍住,雖不知射箭的是誰,西寧郡王心下已信了這報信之人。
燕王旋即下令全城搜拿西寧郡王。此人每藏一處,才剛安定不過半日,賈敘便給他射一封空白箭書。其實根本沒人發現他,他仍匆忙離開藏身之所避往別處。直至最後無處可去,不得不往寧國府投賈蓉。到了寧國府後那箭書再不出現。西寧郡王鬆了口氣,以為可以安生待些日子,終是命喪賈蓉之手。
賈敘趕著他到處跑的時候得知了他十幾處機密所在。橫豎原主已死,一一細查收獲良多。合著西寧郡王自己還暗暗藏了一批細作,且這些人根本不知道自己上頭是誰,皆以隱語聯絡。賈敘毫不客氣照單全收了。
賈琮聽罷使勁兒鼓掌:“五叔幹得漂亮!”
賈敘咳嗽一聲:“這些好辦,納入神盾局便是。龔三亦手裏的人你也得接過來、一道並入神盾局。龔老爺子該安享晚年了。”
賈琮有點為難。龔三亦那老頭幹細作多年,不會隨便退休的。從他手裏接消息沒問題,把人也拿走他八成不願意。他想了想:“怕是要同大姐夫商議。龔先生喜歡暗中掌控局勢,故此必然戀權,且心思多。我到現在都不知道他丟那個丁滁去秦國是為了什麽。”
賈敘道:“既這麽著,就更得讓他歇著了。”
隻見呂三姑走了過來,提筆在紙上畫了幾下。賈琮一瞧,竟是物理上的運動小木塊受力分析圖。呂三姑指道:“眼下你的事業就如這個。有重力、有支持力、有拉力、有摩擦力。”賈琮不明所以,看著她。呂三姑又畫了個朝斜上方的箭頭,“這就是龔三亦。”乃撂下筆。
賈琮立時就懂了。龔三亦雖然也在往前使力,他使的力量並非平拉,而是有角度的,會無端損耗掉一部分力量。不禁點頭:“嬸子言之有理。”
賈敘道:“我隻怕你不忍心奪龔三亦的權。”
賈琮想了想:“可以找個借口。比如把整個細作體係統計、規劃、整理。其實現在你們兩處的交叉已經很不少了。”見賈敘皺了皺眉頭,賈琮解釋道,“就是把三方的細作放到一起,重新安排人力免得重複浪費,還可以合作。比如秦.王府中原先就有劉登喜的人,如今在您老手上;隻怕也有義忠親王的人。同一件事,你的人去查、龔先生的人也去查,說不得兩個人都冒了險。倘若有個萬一,兩個人可能都要栽到裏頭。而且互相不認識,遇上什麽事兒不知道對方是自己人,也不會出手相救。一個打入敵營的細作多珍貴啊。”
賈敘道:“倘若出了一個叛徒,豈不是就得牽連另一個?”
賈琮道:“那可以用暗號方式聯絡。”他又思忖半日,喃喃道,“暗號也一樣會出問題。”又想了會子,抬頭問道,“五叔,當細作的人為什麽要當細作。”
“嗯?”
“當細作,又危險、又辛苦、又常年拿不到什麽好處,他們為什麽要當細作。我在考慮這個職業的收益。”
賈敘道:“最好的細作多是承恩,其次是為了事成之後加官進爵、說白了就是野心,再次是有短處在人手上、受到脅迫,最次的是以銀錢買之。”
賈琮點點頭,肅然道:“這些都不是最好的。最好的細作應該是地下工作者那類。”
“什麽地下工作者。”
“就是為了信念而活的人。”賈琮道,“他們得有個理想,希望在若幹年後,因自己的隱忍、工作、奮鬥、犧牲等等,能為天下人換來一個更好的世界。為天下人而活,即使死了也重如泰山、名字會被刻入豐碑、後世子孫永遠吊唁。如此豈不比為報一個太監之恩更有活頭?”他微笑道,“咱們比諸位王爺領先的不就是信念麽?”
賈敘並未全然明白其意思,反倒是呂三姑明白了:“你想將這些細作納入革命黨?”
“還是五嬸子懂我。”賈琮道,“沒錯,悉數納入革命黨。”
呂三姑立時搖頭:“不可。許多事非人力所能及。他們身在各處,境遇不同想法各不相同。除非日後養新的探子拿這套去使也罷了。你瞧周小蘭她姐姐,到了爪哇多少年還惦記慧太妃呢。”
賈琮一愣:“哈?慧太妃不是死了嗎?”
呂三姑道:“爪哇使臣說的。為了滅周大梅心中的念頭,周小蘭命人抄錄了陳國當年的榜文,她隻不信;周小蘭又不肯放她迴來。咱們星艦研究所不是做出照相機了嗎?又不賣。爪哇使者特特借了一個,去陳國偷偷把慧太妃的墳墓拍了二十幾張照片洗出來送迴國。”
賈琮“撲哧”笑了:“胖大嬸也是個奇人啊!這算不算本時空第一次照片取證?”
賈敘含笑道:“既這麽著,拿個照相機給我,我命人給太皇太後拍照去。”
“啊?五叔想幹嘛?”
“擱著。”賈敘道,“一步閑棋罷了。說不定什麽時候能派上用場。”
賈琮摸了摸下巴:“那幹脆派些攝影師出去給各家王爺、王妃、世子、郡主拍照。洗照片的時候多洗幾套存著。縱然派不上用場,數十年後也是個曆史見證。”過了會子又說,“不止王爺,還有百姓。什麽茶樓酒館、戲院花樓、街頭巷尾、山間農田。百年後子孫們拍電影電視劇,服裝道具也好有點資料可查。哎呀,差不多該建立檔案館了……”
賈敘見他浮想聯翩,咳嗽一聲:“莫扯遠了。橫豎龔三亦的事你早些做了,我好安排下頭的事。”
賈琮又想了會子,爽利道:“行!過兩日我就去香港見他,順帶把衛若蘅一家子送到廣州見見王家叔父。”
他以為賈敘沒事了,正想著告辭,卻聽賈敘又說:“吳王想大興土木,你知道麽?”
“是什麽吳宮麽?衛若蘅說是他一個小舅子獻上的美人攛掇的。”
賈敘哂笑道:“他那小舅子也是個糊塗的。世上美人雖多,那般機靈的豈能隨意當他遇上?”
“哈?”
賈敘搖頭道:“百年世家,縱然一敗塗地,也說不得別有手段使出來。”
賈琮怔了怔,半晌才說:“難道是……金陵甄家?”賈敘輕輕點頭。
合著那美人乃是甄應嘉一個侄女。甄家落敗時年齡尚小、沒人留意。不想過了幾年竟出落得變了個人似的,顯出國色天香的底子來。她父親受不得窮困,早已沒了。賈母過世後榮國府送靈金陵,甄應嘉訛了賈寶玉那呆子不少銀錢,便將侄女接來自家養著,慢慢教導她——自家女兒沒福分伺候吳王,他又把主意打到了侄女身上。隻是吳王府沒那麽容易進去。甄應嘉遂耍了個花槍,讓侄女扮作被拐子從別處拐的千金小姐、特特撞到吳王妃弟弟跟前求他相救。
吳王妃年歲大了,侍寢上早已失了恩寵。吳王府上美人多,但凡沒有冒尖獨寵的、她並不在乎。隻是她弟弟弄來的這個女子委實模樣兒難得,且因受了驚嚇、竟忘了自己的出身來曆。吳王妃再三試探,並無破綻,方命她弟弟獻上去。不為別的,隻攔著旁人的路便好。
甄家如今最缺的就是錢,且沒有一個人會賺錢。既有女孩兒在吳王身邊受寵,自然要惹點子事出來。從皇帝家弄錢,采買是最方便最肥厚的。可吳王府的采買哪裏輪得到他們家?早早的滿當了。甄應嘉遂想唯有另辟新途,才有了美人攛掇吳王新修吳宮。
呂三姑也是頭一迴聽說此事,冷笑道:“吳國商貿最盛。他們家世代讀書,若把心思花在做買賣上,豈能賺不到養家的銀子?心肝子都長歪了,隻惦記從後院謀財。”
賈琮哼道:“士農工商、商居其末。人家是士族,不願意放下身段去操賤業。寧可坑蒙拐騙、或是榨吳王的油水。”
賈敘道:“也不全怪甄家。吳王若沒那個念頭,豈能聽得進讒言去?左不過甄家所薦正巧撞上了他自己的心思。”
“也是。”賈琮道,“誰家發了財不想換個好房子?若是下頭的文武死活不肯,他還能把這事兒甩到女人頭上。”
呂三姑道:“還有甄家。這女孩兒雖是他們家的,卻忘記了出身來曆。倘若有個不好,甄家隻管把頭一縮,扮作什麽都不知道。”
賈琮眼神閃了閃:“五叔五嬸,我怎麽覺得這個甄姑娘早已踏入泥潭之中、有發展成細作的潛質?”
賈敘含笑道:“我正有此意。”
賈琮打了個響指:“賓果~~”
賈敘道:“前些年寶玉與甄家一個姑娘牽扯上、那姑娘後來出家了?”
“嗯。”賈琮點頭,“寶玉哥哥天生憐香惜玉。那個甄姑娘雖最初懵懂,經曆過那一場之後也明白事理了許多。如今不知道怎樣了。”
賈敘思忖道:“她既有個出家人的身份,甄家與吳王府裏頭聯絡九成是她了。”
賈琮托著腮幫子道:“那樣啊……那我敢肯定,賈寶玉必然是甄師太心中的白月光。”
賈敘又道:“吳王諸子你知道情形麽?”
“不知道。隻知道他兒子特別多,是幾個大王爺裏頭最不缺兒子的。”
賈敘閑閑的說:“世子不是個成器的,大的幾個也都平平。小的裏頭反倒是陳氏之子最靈光。”
賈琮打了個哆嗦:“五叔您打住!我可不願意幫陳三姑奶奶的兒子奪位。”
賈敘橫了他一眼:“還沒說完呢你吵吵什麽?”賈琮縮了縮脖子。賈敘吃了口茶道,“吳王既起了奢靡之念,那個什麽新吳宮九成九得修起來。你若不願意他勞民傷財,除去衛若蘅之外,還得在吳國另選一人主事。”
賈琮想了想:“張源是我們的人。他起初在鎮江,後調任無錫縣令,如今已升任杭州知府了。”
“不夠。”賈敘道,“不能主事。他出身太低,再有本事吳王也瞧不上。不然你以為陳瑞文那般得寵是因為什麽?若非知道衛若蘅乃衛家真正的嫡長子,吳王也未必看重他。”
賈琮撇嘴:“您老有推薦麽?”
賈敘緩緩的道:“還不如就與陳瑞文聯手。”
“不行!”賈琮呂三姑同時喊。賈琮立起眉毛來,“門兒都沒有!”
呂三姑接著說:“另送個人去也行。”
賈敘看了看他二人:“急什麽?我又沒說我們自己與他聯手,借個名頭也好。”
賈琮才張了嘴,呂三姑先做了個手勢:“不用說了,會傷瑞錦的心。”
賈琮接著道:“五叔,辦法是人想出來的。你信我,我能想到別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