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已入夏,烈日炎炎。鄭潮兒領兵一路疾奔,以圖趕在賈維斯之前幫著南平守城。這一日到了臨近南平的馬頭山下,走了小半個時辰,前頭忽現一堆亂石阻了道路,想是近日有雨水衝下了山上的巨石,可巧落在路上。鄭潮兒不禁皺眉。亂石極多,若是命士卒清理,少說也得花個大半日。如今他著急趕路,去晚了恐怕讓賈維斯搶先。
他正思忖著,忽見有個背著框的小子從山上踩過,敏捷如猿,忙讓人喊他下來。這小子約莫十二三歲,一張烏溜溜的小臉上抹了些泥,眼珠子骨碌碌的轉,望著鄭潮兒道:“貴人可要蜂蜜麽?小子才剛采的野蜂蜜,可甜著呢!”
鄭潮兒道:“我且問你,這條道可是往南平去的?”
“是啊~~”那小子道,“前幾日下大雨,山上的石頭泥巴衝下來了把路堵死了。”
鄭潮兒問道:“可還有別的路過南平去麽?”
那小子道:“有條小路可從山後頭的烏丟穀繞過去,隻是不好走,還有兩條溪水要淌。不過貴人有馬……”他乃張望了一眼鄭潮兒身後,又羨慕的瞧了瞧他的高頭大馬,“馬走著便宜些。”
鄭潮兒道:“你既認得,領我過去,給你五十個銅錢。”
那小子眼睛登時亮了:“當真?貴人莫哄我!”
“自然不哄你。”
那小子又道:“莫要告訴我娘可好?我想去集上買……買……”他臉一紅,不說了。
有個參將便笑道:“莫不是買東西給小媳婦兒?”
那小子的臉立時黑紅黑紅如蒸熟了的螃蟹一般,扭過脖子去不說話。
參將愈發笑起來:“果真有小媳婦兒麽?毛都沒長齊,竟想娶媳婦了!”
那小子撅嘴道:“過幾年我便大了!”眾兵將嗬嗬大笑。
鄭潮兒笑道:“罷了,不告訴你娘。你隻前頭領路便是。”
有個親兵道:“將軍,不如小的先隨他去探探路。”
鄭潮兒點點頭:“也好。”
那小子便領著親兵尋上一條小道,滋溜不見了。等了足有大半個時辰,他二人迴來了,親兵笑道:“倒不算遠,隻是路極狹、不大好走。咱們人多,須得費些事。”
鄭潮兒道:“有路便罷了,咱們什麽路沒走過。”乃給了那小子五十個銅錢,他歡天喜地的揣著錢跑了。
親兵遂在前頭領路,上萬人馬浩浩蕩蕩的進了山穀。走了足有小半個時辰,親兵指著前頭道:“出穀不遠處便有路可通到往南平去的大路。”鄭潮兒點了點頭。
就在此時,耳聽“咚咚咚”一陣鼓聲,鄭潮兒渾身一震:“怎麽聽著像是軍中之鼓?”話音未落,前頭穀口湧出無數兵馬堵住去路,有兩杆大旗高高挑起,一杆上書“賈”字,一杆上書“林”字。鄭潮兒喊了一聲:“不好,中計了!”
參將忙說:“將軍,如此地勢,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咱們快些撤!”
鄭潮兒苦笑道:“撤不了了。顯見這是賈維斯給我下的一個套,那堵路的石土必是他使人做的。後頭必也被他的人截住了。”乃催馬上前。
隻見敵軍陣前捧出一員二十來歲的將軍來,遠遠的喊道:“對麵來的可是福建總兵鄭大人否?”
鄭潮兒道:“不錯,老夫便是。”
那將抱拳道:“末將賈維斯有禮。”
鄭潮兒也抱拳:“賈將軍名不虛傳,好計。”
賈維斯道:“計乃我家林軍師所出,維斯不敢居功。”
鄭潮兒讚道:“古語說,兵貴神速,果然不錯。賈將軍好快的腳程。莫非你們已去過寧德了?”
賈維斯點頭道:“才從寧德過來,隻請寧德縣令到我們營中吃了兩頓飯,便送他迴去了。”
顯見寧德縣令是被人家活捉又放迴去了……鄭潮兒頓覺有幾分失顏麵,道:“老夫隻不曾算到你們竟比我還快些,故此毫無防備。”
賈維斯道:“恰如軍師所料,鄭將軍因誤算我軍行軍速度,全然不防,遂自覺讓她算計了純屬偶然,心下不服。”
鄭潮兒冷笑道:“莫非令軍師還想讓老夫心服麽?”
“不錯。”賈維斯道,“便是要將軍心服。既這麽著,咱們南平再戰。”乃做了個手勢。隻聽“鏜啷啷啷”一陣鉦響,敵營鳴金收兵。賈維斯竟不曾多個一言半語,拉著人馬走了!
鄭潮兒愕然立在當場。半日,方才那參將忍不住嘀咕道:“行軍打仗哪有什麽偶然,讓人算計一次便是死。命又沒有第二條。”
鄭潮兒聞言長歎一聲:“你說的是。倘若這林軍師當真想要我性命——賈維斯方才所立之處,弓箭未必能及,而火.槍必及。”
後頭有個懵懂的親兵道:“他們既撤了兵,莫非不想與將軍為敵?”
鄭潮兒搖搖頭又點點頭,道:“他們委實不想與我們為敵,偏又實實在在是我等之敵。”又長歎一聲。
另一位參將道:“將軍,這麽看他們是已奪了南平?”
“自然。”鄭潮兒悶聲道。乃領著兵馬出了穀,整頓一番方往南平而去。
本以為到了南平便是一場攻城惡戰,誰知那兒城門大開,縣令領著人迎在門口,一望見鄭潮兒就哭:“鄭大人可來了!”
鄭潮兒問道:“賈維斯呢?”
“剛走。”南平縣令道,“約莫走了小半個時辰,說是去沙縣。”
鄭潮兒皺眉道:“怎麽他方才同我說南平再戰的?”
南平縣令道:“賈將軍讓下官告訴鄭將軍,他們本想與將軍就在南平打一架的。因他們那個林軍師想吃沙縣的小吃,今日就先不戰了。他們拔營去沙縣,改日再與將軍會站三明。”
鄭潮兒怔了半晌,問道:“你可見過那個林軍師沒?”
“下官隻遠遠的看見過。”南平縣令道,“是個文弱書生,不足弱冠,長得跟姑娘似的好生俊俏,比尋常的姑娘好看百倍!端坐在我縣衙大堂之上,通身都是才子氣派;偏向賈維斯等人發號施令之時,銳氣迸出似寶劍發硎。”
鄭潮兒道:“可知道他大名否?”
南平縣令搖頭道:“賈軍上下隻唿其姓氏‘林軍師’。”
鄭潮兒苦笑道:“此子顯見不曾把老夫放在眼裏——好端端的吃什麽沙縣小吃。”因今日中了人的埋伏,士氣略頹,乃命就在南平縣歇息一晚上,養足精神明日再去三明。
次日,鄭潮兒領兵出城趕了一日的路,眼見日頭快要西墜了,遂擇了處山勢平緩之地安營紮寨、埋鍋做飯。半夜三更,忽聞鳴金聲起,山上驟然點起一大片火把。守夜的兵士敲起鑼來,大喊“敵襲”。鄭潮兒一骨碌爬起來,親兵幫著他穿戴甲胄出了大帳,提槍上馬。
眼見山上挑出的旗子又是“賈”、“林”兩麵,催馬走近前去,賈維斯果然又端坐馬上。他抱拳道:“鄭將軍,好久不見。”
鄭潮兒道:“不是昨兒才見的?”
賈維斯道:“已過子夜,那日當算前日了。末將此來,隻想請鄭將軍同往山上某處走一遭。”
鄭潮兒問道:“賈將軍可有事麽?”
“有。”賈維斯道,“山上有個湖,我軍已挖好了引水渠並架好了西洋火炮。隻待末將一聲令下,三聲炮響,湖岸決堤,水淹下來便是汪洋一片。”
鄭潮兒倒吸一口氣,細細端詳了賈維斯半日。他心中洞明:賈維斯不想殺他。乃喘了喘道:“老夫同你去看。”
賈維斯一提馬韁繩:“末將替將軍引路。”拍馬在前走著。
鄭潮兒隻帶著幾個親兵,讓身後的將士皆好生守著營盤,跟了賈維斯一路往上。賈維斯指道:“這便是我軍挖的引水渠。實在挖的不多,不過是借了此山本來水道或封或開。”走到半山腰,果然有個偌大的湖麵,黑壓壓的一片看不出遠近。
鄭潮兒在湖邊佇立了半日,問道:“這也是你們林軍師之計麽?”
賈維斯道:“鄭將軍該不會以為我們林軍師當真吃沙縣小吃去了?此處仍未出南平縣所轄。前日末將與將軍說,南平再戰。”
鄭潮兒讚道:“令軍師擅用山水地勢、神出鬼沒,奇才也。”
賈維斯道:“鄭將軍想必又是誤信我軍已走、不曾防備?”
鄭潮兒道:“倒不是。老夫著了你們一迴道,已命人小心防備。你們今晚若是劫營,未必能討了好處去。這般引水下山,老夫防不住。你們是在我紮營後挖的引水渠麽?”
“非也。”賈維斯道,“數日前便開始挖了。”鄭潮兒一怔。他乃解釋道,“鄭將軍前日讓我們在馬頭山堵了一迴,士氣有損、帶的人馬又多。本以為到了南平縣城將有一場大戰,誰知竟是空城一座。且敵軍乃軍師說了算,軍師是個不足弱冠的少年書生,陣前跑路竟是為了吃點心。這般情形,尋常將帥多半會命駐紮南平歇息一宿,鄭將軍也不例外。”
鄭潮兒苦笑道:“他卻是連這個都算了進去。”
賈維斯傲然一笑,接著說:“算算貴軍行軍速度,便可知道將軍今晚會駐紮在此。林軍師圍著此山走了兩圈,依著兵書,將軍紮營之處最佳。”
鄭潮兒愕然。半晌才問:“我軍走多快,他怎麽算出來的?”
賈維斯道:“將軍打福州出來,一直趕路,已是最快腳程。隻需派人跟著你便可算出來。”乃含笑道,“還記得賣蜂蜜的黑小子麽?”
鄭潮兒大驚:“他竟跟了我們一路!”
賈維斯點點頭:“此子不賴,軍師與末將皆很是喜歡。”
鄭潮兒擺手歎道:“罷了,這一仗又算我輸了。”
賈維斯乃抱拳道:“既這麽著,咱們三明再見。”掉轉馬頭便欲走。
鄭潮兒忽然問道:“賈將軍何以如此之快?”
賈維斯道:“輜重比鄭將軍方便得多。”
鄭潮兒又問一聲:“令軍師便是想仿效諸葛亮七擒七縱、收服老夫麽?”
賈維斯住了馬繞迴來,淡然道:“我家林軍師知道將軍乃沙場老將,無意收服。隻想讓將軍心中明白即可。”
“明白什麽?”
“倘若福建與台灣開戰,她想贏並不難。”言罷撥馬而去。
鄭潮兒立在後頭眼睜睜看著他領兵走遠,良久,長歎一聲:“豈止不難,實在容易的緊。”
是夜鄭潮兒輾轉不眠。後遂乃不再著急趕路了,略走慢了些,平安無事一路到了三明縣城外。城門緊閉,上頭挑起的旗子已是“賈”、“林”二字。不必說,人家林軍師在此等候多時。
鄭潮兒打發斥候到城門左近探了探,那兵卒迴來道:“他們那林軍師好生奇怪。”
“哪裏奇怪?”
斥候道:“城門外許多碎石亂磚。小的問了問兩個左近住著的百姓,說是三日前有台灣府來的兵馬攻城。他們縣令因早早得了咱們從福州發來的急報,預備好了弓箭、滾木、礌石等物想著死守。誰知台灣府的人有西洋火炮,隻小半日功夫便轟開了城門。那些碎石亂磚便是那會子留下的。又拿西洋火.槍開路,眨眼殺進城中占了縣衙。”
鄭潮兒歎道:“榮國府有錢!西洋火炮……”他搖了搖頭。
斥候又說:“台灣府的林軍師立時張榜征安民,說他們是借過的,不拿百姓一針一線。這兩日他們兵卒在城中吃飯皆是依價給錢的,還有人教孩子認字。”
鄭潮兒一愣。過了會子問道:“怎麽城門是完整的?”
“那林軍師除了張榜安民,還張榜招工:因城門破了,要趕緊修補起來,莫讓虎狼進城叼走小孩子。他們給的工錢極高,不但飯管吃飽、還頓頓有肉!這城牆,隻花了一日便修補好了。”
鄭潮兒又是苦笑。
“隻是他們拿來修補城門之物除了尋常的泥磚,還有一物,狀若泥灰,攪拌在水中、裹著沙石拿來粘合磚塊。”斥候道,“三明城中不曾有人見過那個。林軍師的人說,那個築牆極堅固,火炮不易摧。”
鄭潮兒哼道:“若是火炮不易摧,他怎肯拿來替我福建的城池鑄牆?”
旁有個偏將道:“將軍,隻怕此物他們是誠心給我們看的。”
“嗯?”
偏將道:“台灣府想必很多。”
“嘶……”鄭潮兒抽了口冷氣。半晌,咬牙道,“這是在福建!我兵圍三明,看他輜重糧草有多少!”
他正思忖著,忽見有個背著框的小子從山上踩過,敏捷如猿,忙讓人喊他下來。這小子約莫十二三歲,一張烏溜溜的小臉上抹了些泥,眼珠子骨碌碌的轉,望著鄭潮兒道:“貴人可要蜂蜜麽?小子才剛采的野蜂蜜,可甜著呢!”
鄭潮兒道:“我且問你,這條道可是往南平去的?”
“是啊~~”那小子道,“前幾日下大雨,山上的石頭泥巴衝下來了把路堵死了。”
鄭潮兒問道:“可還有別的路過南平去麽?”
那小子道:“有條小路可從山後頭的烏丟穀繞過去,隻是不好走,還有兩條溪水要淌。不過貴人有馬……”他乃張望了一眼鄭潮兒身後,又羨慕的瞧了瞧他的高頭大馬,“馬走著便宜些。”
鄭潮兒道:“你既認得,領我過去,給你五十個銅錢。”
那小子眼睛登時亮了:“當真?貴人莫哄我!”
“自然不哄你。”
那小子又道:“莫要告訴我娘可好?我想去集上買……買……”他臉一紅,不說了。
有個參將便笑道:“莫不是買東西給小媳婦兒?”
那小子的臉立時黑紅黑紅如蒸熟了的螃蟹一般,扭過脖子去不說話。
參將愈發笑起來:“果真有小媳婦兒麽?毛都沒長齊,竟想娶媳婦了!”
那小子撅嘴道:“過幾年我便大了!”眾兵將嗬嗬大笑。
鄭潮兒笑道:“罷了,不告訴你娘。你隻前頭領路便是。”
有個親兵道:“將軍,不如小的先隨他去探探路。”
鄭潮兒點點頭:“也好。”
那小子便領著親兵尋上一條小道,滋溜不見了。等了足有大半個時辰,他二人迴來了,親兵笑道:“倒不算遠,隻是路極狹、不大好走。咱們人多,須得費些事。”
鄭潮兒道:“有路便罷了,咱們什麽路沒走過。”乃給了那小子五十個銅錢,他歡天喜地的揣著錢跑了。
親兵遂在前頭領路,上萬人馬浩浩蕩蕩的進了山穀。走了足有小半個時辰,親兵指著前頭道:“出穀不遠處便有路可通到往南平去的大路。”鄭潮兒點了點頭。
就在此時,耳聽“咚咚咚”一陣鼓聲,鄭潮兒渾身一震:“怎麽聽著像是軍中之鼓?”話音未落,前頭穀口湧出無數兵馬堵住去路,有兩杆大旗高高挑起,一杆上書“賈”字,一杆上書“林”字。鄭潮兒喊了一聲:“不好,中計了!”
參將忙說:“將軍,如此地勢,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咱們快些撤!”
鄭潮兒苦笑道:“撤不了了。顯見這是賈維斯給我下的一個套,那堵路的石土必是他使人做的。後頭必也被他的人截住了。”乃催馬上前。
隻見敵軍陣前捧出一員二十來歲的將軍來,遠遠的喊道:“對麵來的可是福建總兵鄭大人否?”
鄭潮兒道:“不錯,老夫便是。”
那將抱拳道:“末將賈維斯有禮。”
鄭潮兒也抱拳:“賈將軍名不虛傳,好計。”
賈維斯道:“計乃我家林軍師所出,維斯不敢居功。”
鄭潮兒讚道:“古語說,兵貴神速,果然不錯。賈將軍好快的腳程。莫非你們已去過寧德了?”
賈維斯點頭道:“才從寧德過來,隻請寧德縣令到我們營中吃了兩頓飯,便送他迴去了。”
顯見寧德縣令是被人家活捉又放迴去了……鄭潮兒頓覺有幾分失顏麵,道:“老夫隻不曾算到你們竟比我還快些,故此毫無防備。”
賈維斯道:“恰如軍師所料,鄭將軍因誤算我軍行軍速度,全然不防,遂自覺讓她算計了純屬偶然,心下不服。”
鄭潮兒冷笑道:“莫非令軍師還想讓老夫心服麽?”
“不錯。”賈維斯道,“便是要將軍心服。既這麽著,咱們南平再戰。”乃做了個手勢。隻聽“鏜啷啷啷”一陣鉦響,敵營鳴金收兵。賈維斯竟不曾多個一言半語,拉著人馬走了!
鄭潮兒愕然立在當場。半日,方才那參將忍不住嘀咕道:“行軍打仗哪有什麽偶然,讓人算計一次便是死。命又沒有第二條。”
鄭潮兒聞言長歎一聲:“你說的是。倘若這林軍師當真想要我性命——賈維斯方才所立之處,弓箭未必能及,而火.槍必及。”
後頭有個懵懂的親兵道:“他們既撤了兵,莫非不想與將軍為敵?”
鄭潮兒搖搖頭又點點頭,道:“他們委實不想與我們為敵,偏又實實在在是我等之敵。”又長歎一聲。
另一位參將道:“將軍,這麽看他們是已奪了南平?”
“自然。”鄭潮兒悶聲道。乃領著兵馬出了穀,整頓一番方往南平而去。
本以為到了南平便是一場攻城惡戰,誰知那兒城門大開,縣令領著人迎在門口,一望見鄭潮兒就哭:“鄭大人可來了!”
鄭潮兒問道:“賈維斯呢?”
“剛走。”南平縣令道,“約莫走了小半個時辰,說是去沙縣。”
鄭潮兒皺眉道:“怎麽他方才同我說南平再戰的?”
南平縣令道:“賈將軍讓下官告訴鄭將軍,他們本想與將軍就在南平打一架的。因他們那個林軍師想吃沙縣的小吃,今日就先不戰了。他們拔營去沙縣,改日再與將軍會站三明。”
鄭潮兒怔了半晌,問道:“你可見過那個林軍師沒?”
“下官隻遠遠的看見過。”南平縣令道,“是個文弱書生,不足弱冠,長得跟姑娘似的好生俊俏,比尋常的姑娘好看百倍!端坐在我縣衙大堂之上,通身都是才子氣派;偏向賈維斯等人發號施令之時,銳氣迸出似寶劍發硎。”
鄭潮兒道:“可知道他大名否?”
南平縣令搖頭道:“賈軍上下隻唿其姓氏‘林軍師’。”
鄭潮兒苦笑道:“此子顯見不曾把老夫放在眼裏——好端端的吃什麽沙縣小吃。”因今日中了人的埋伏,士氣略頹,乃命就在南平縣歇息一晚上,養足精神明日再去三明。
次日,鄭潮兒領兵出城趕了一日的路,眼見日頭快要西墜了,遂擇了處山勢平緩之地安營紮寨、埋鍋做飯。半夜三更,忽聞鳴金聲起,山上驟然點起一大片火把。守夜的兵士敲起鑼來,大喊“敵襲”。鄭潮兒一骨碌爬起來,親兵幫著他穿戴甲胄出了大帳,提槍上馬。
眼見山上挑出的旗子又是“賈”、“林”兩麵,催馬走近前去,賈維斯果然又端坐馬上。他抱拳道:“鄭將軍,好久不見。”
鄭潮兒道:“不是昨兒才見的?”
賈維斯道:“已過子夜,那日當算前日了。末將此來,隻想請鄭將軍同往山上某處走一遭。”
鄭潮兒問道:“賈將軍可有事麽?”
“有。”賈維斯道,“山上有個湖,我軍已挖好了引水渠並架好了西洋火炮。隻待末將一聲令下,三聲炮響,湖岸決堤,水淹下來便是汪洋一片。”
鄭潮兒倒吸一口氣,細細端詳了賈維斯半日。他心中洞明:賈維斯不想殺他。乃喘了喘道:“老夫同你去看。”
賈維斯一提馬韁繩:“末將替將軍引路。”拍馬在前走著。
鄭潮兒隻帶著幾個親兵,讓身後的將士皆好生守著營盤,跟了賈維斯一路往上。賈維斯指道:“這便是我軍挖的引水渠。實在挖的不多,不過是借了此山本來水道或封或開。”走到半山腰,果然有個偌大的湖麵,黑壓壓的一片看不出遠近。
鄭潮兒在湖邊佇立了半日,問道:“這也是你們林軍師之計麽?”
賈維斯道:“鄭將軍該不會以為我們林軍師當真吃沙縣小吃去了?此處仍未出南平縣所轄。前日末將與將軍說,南平再戰。”
鄭潮兒讚道:“令軍師擅用山水地勢、神出鬼沒,奇才也。”
賈維斯道:“鄭將軍想必又是誤信我軍已走、不曾防備?”
鄭潮兒道:“倒不是。老夫著了你們一迴道,已命人小心防備。你們今晚若是劫營,未必能討了好處去。這般引水下山,老夫防不住。你們是在我紮營後挖的引水渠麽?”
“非也。”賈維斯道,“數日前便開始挖了。”鄭潮兒一怔。他乃解釋道,“鄭將軍前日讓我們在馬頭山堵了一迴,士氣有損、帶的人馬又多。本以為到了南平縣城將有一場大戰,誰知竟是空城一座。且敵軍乃軍師說了算,軍師是個不足弱冠的少年書生,陣前跑路竟是為了吃點心。這般情形,尋常將帥多半會命駐紮南平歇息一宿,鄭將軍也不例外。”
鄭潮兒苦笑道:“他卻是連這個都算了進去。”
賈維斯傲然一笑,接著說:“算算貴軍行軍速度,便可知道將軍今晚會駐紮在此。林軍師圍著此山走了兩圈,依著兵書,將軍紮營之處最佳。”
鄭潮兒愕然。半晌才問:“我軍走多快,他怎麽算出來的?”
賈維斯道:“將軍打福州出來,一直趕路,已是最快腳程。隻需派人跟著你便可算出來。”乃含笑道,“還記得賣蜂蜜的黑小子麽?”
鄭潮兒大驚:“他竟跟了我們一路!”
賈維斯點點頭:“此子不賴,軍師與末將皆很是喜歡。”
鄭潮兒擺手歎道:“罷了,這一仗又算我輸了。”
賈維斯乃抱拳道:“既這麽著,咱們三明再見。”掉轉馬頭便欲走。
鄭潮兒忽然問道:“賈將軍何以如此之快?”
賈維斯道:“輜重比鄭將軍方便得多。”
鄭潮兒又問一聲:“令軍師便是想仿效諸葛亮七擒七縱、收服老夫麽?”
賈維斯住了馬繞迴來,淡然道:“我家林軍師知道將軍乃沙場老將,無意收服。隻想讓將軍心中明白即可。”
“明白什麽?”
“倘若福建與台灣開戰,她想贏並不難。”言罷撥馬而去。
鄭潮兒立在後頭眼睜睜看著他領兵走遠,良久,長歎一聲:“豈止不難,實在容易的緊。”
是夜鄭潮兒輾轉不眠。後遂乃不再著急趕路了,略走慢了些,平安無事一路到了三明縣城外。城門緊閉,上頭挑起的旗子已是“賈”、“林”二字。不必說,人家林軍師在此等候多時。
鄭潮兒打發斥候到城門左近探了探,那兵卒迴來道:“他們那林軍師好生奇怪。”
“哪裏奇怪?”
斥候道:“城門外許多碎石亂磚。小的問了問兩個左近住著的百姓,說是三日前有台灣府來的兵馬攻城。他們縣令因早早得了咱們從福州發來的急報,預備好了弓箭、滾木、礌石等物想著死守。誰知台灣府的人有西洋火炮,隻小半日功夫便轟開了城門。那些碎石亂磚便是那會子留下的。又拿西洋火.槍開路,眨眼殺進城中占了縣衙。”
鄭潮兒歎道:“榮國府有錢!西洋火炮……”他搖了搖頭。
斥候又說:“台灣府的林軍師立時張榜征安民,說他們是借過的,不拿百姓一針一線。這兩日他們兵卒在城中吃飯皆是依價給錢的,還有人教孩子認字。”
鄭潮兒一愣。過了會子問道:“怎麽城門是完整的?”
“那林軍師除了張榜安民,還張榜招工:因城門破了,要趕緊修補起來,莫讓虎狼進城叼走小孩子。他們給的工錢極高,不但飯管吃飽、還頓頓有肉!這城牆,隻花了一日便修補好了。”
鄭潮兒又是苦笑。
“隻是他們拿來修補城門之物除了尋常的泥磚,還有一物,狀若泥灰,攪拌在水中、裹著沙石拿來粘合磚塊。”斥候道,“三明城中不曾有人見過那個。林軍師的人說,那個築牆極堅固,火炮不易摧。”
鄭潮兒哼道:“若是火炮不易摧,他怎肯拿來替我福建的城池鑄牆?”
旁有個偏將道:“將軍,隻怕此物他們是誠心給我們看的。”
“嗯?”
偏將道:“台灣府想必很多。”
“嘶……”鄭潮兒抽了口冷氣。半晌,咬牙道,“這是在福建!我兵圍三明,看他輜重糧草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