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試張榜,滿京舉子這會子都守在出榜處或狂喜或大悲;偏秦三姑擇了今日離京,馮紫英賈環並她幾個要緊的手下皆去送她。旁人還罷了,唯有賈環哭喪著一張臉,哀容滿麵。
馮紫英道:“環兒做什麽呢?一副不高興的模樣。”
賈環輕歎道:“看他人春.色滿園,有些閑愁罷了。”馮紫英等人聽了莫名其妙。賈環舉目瞧秦三姑東張西望的,撇嘴望天。
眾人說了幾句臨別之語,秦三姑又望了一眼,依然不見賈敘,心中有些失望。她要離京之事並未瞞著人,依著他們神盾局的本事,他該知道才對。乃向大夥兒拱手辭行,拍馬而去。
馮紫英奇道:“怎麽三姑像是在等什麽人似的,有該來送她的沒來麽?”
賈環隨口道:“沒有,該來的都來了。”一壁撥馬跑在前頭。
秦三姑沿著官道往南走了不到半裏地,遠遠的望見路旁有個茶水攤子,攤子上坐著一個人。雖容貌尚且看不清,單看身形她已認出來了,並他的那匹大黑馬。合著那人這迴不買燒餅了。不禁莞爾,催馬上前。
待她到了跟前,賈敘站起來一本正經道:“我恰有些事要去瓊州辦,今兒出發。敢問三掌櫃這是上哪兒去?”
秦三姑偏了偏頭:“我也去瓊州。”
“好巧。”賈敘道,“既這麽著,你我二人不如結伴而行。瓊州萬裏迢迢,如今世道又不太平,也好彼此有個照應。”
秦三姑也一本正經道:“隻是我還要先去台灣府一趟。”
“好巧。”賈敘擊掌道,“我也要先去台灣府一趟。”
秦三姑忍俊不禁,橫了他一眼,提了提馬韁繩:“走吧。”
賈敘從懷中掏出幾個銅錢來擱在桌上,背起包袱飛身上馬,二人並轡而去。
秦三姑本想著快馬南行、早些忙完差使。賈敘哪裏肯,三天兩頭的尋借口拽著她遊山玩水。這一日他二人在滄州逛了兩處古跡,又隨意喝了兩碗街頭的羊腸湯。賈敘讓秦三姑坐著歇會兒,自己跑去外頭買了些當地人家自曬的幹棗,迴來笑道:“無事的時候也可吃著玩。”
秦三姑啼笑皆非道:“當我是小孩子麽。”
賈敘道:“瞧瞧,就知道你不懂。幹棗益氣養腎、補血補肝,乃天靈地秀之寶也。”
秦三姑笑搖了搖頭。過了會子,正色道:“我當真去瓊州有要緊事,後頭可不能這般閑逛了。”
賈敘道:“不過是出京躲避的,橫豎不著急,在哪兒避不都一樣麽。”
秦三姑眉頭動了動:“何意?”
賈敘便將王妃恨她成了執念、欲請人行巫蠱事、世子求司徒磐尋個借口調她離京個一年半載好讓王妃將怨恨泄去別處說了。又道:“你若不信,咱們現在悄悄迴京查一遍也無礙,橫豎王妃以為你不在京中便是。”
秦三姑震驚!半日,她站了起來:“走。”
“迴京?”
“嗯。”
“好。”
二人遂快馬迴京,喬裝改扮進了城。待天色黃昏了,賈敘便拉著秦三姑一道去買燒餅。燒餅攤子旁邊有個賣燈籠上來攬生意,趁人不備塞給賈敘一張紙條子,賈敘也塞了張給他。秦三姑忙著趁熱吃燒餅呢,沒留神。而後乃趁夜潛入燕王府。賈敘秦三姑俱本事高強,兼秦三姑熟悉道路,並王妃院子左近防備稍弱些,他二人不費力氣覷了個空子溜進屋中,匿在房梁上。
等了許久,有個王妃的丫鬟進來,王妃將旁人打發出去問道:“法師仍沒打探到麽?”
那丫鬟低聲道:“娘娘,如今外頭才剛放榜沒多少日子,佛道各家法師都忙著替秋闈施法祈福蟾宮折桂呢,咱們這樣的生意暫且沒人接。再說,那主兒不是已經去瓊州了麽?”
王妃咬牙道:“故此才要個有本事的法師。可恨那神盾局,聽聞我們府裏查了一通人,竟嚇得不敢接生意了!”這會子秦三姑正坐在梁上,乃含笑瞥了身旁的賈敘一眼;賈敘眨眼一笑。又聽王妃咬牙道,“她害死我兒,此仇不共戴天!”秦三姑蹙起眉頭。
那丫鬟勸道:“娘娘,好歹是王爺要緊的心腹,替咱們王爺賺著許多銀兩呢。”
王妃哼道:“不過是仗著王爺的勢力罷了。這會子她走了,她下頭的人還不是一樣替王爺賺錢?王爺哪裏有離不得的人。”
丫鬟又為難道:“她人不在京中,一沒有生辰八字、二沒有頭發衣裳之物,作法也難。”
王妃思忖半日道:“她的生辰八字我另使人設法去查。隻是時日久了未必能查出來。”
丫鬟忙說:“是了是了!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縱是法師也沒法子平白作法的不是?”
王妃又想了許久,道:“你先去尋著,實在尋不著再說。”丫鬟忙不跌應了。她又道,“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這迴若弄她不死,還有下迴。橫豎我嶽兒是世子。她這會子還年輕;等她老了些,年老體衰、生意上也比不如現在好,王爺想來也用不上她了。那會子再殺她,難道王爺嶽兒還會為著一個無用的奴才跟我為難麽?”那丫鬟忙順著王妃的話往下說,哄得她眉開眼笑。
饒是知道她癡人說夢,秦三姑依然聽得渾身一震!賈敘捏了捏她的手。一時王妃睡著了,他二人便悄然撤了出去。
燕王府晚上防備比白天強許多,二人費了些功夫才離開,坐到左近一戶人家的屋頂上。
秦三姑詫道:“她竟以為我殺了她兒子?”
賈敘道:“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何必跟渾人講道理?”
秦三姑苦笑:“說的也是。”
賈敘又道:“可要明兒再去世子之處聽聽?方才那丫鬟大約就是被世子收買的那個。”
秦三姑搖頭道:“不用了,我這趟去瓊州本來就古怪。”賈敘點點頭。她又側頭瞧了他一眼,“你竟連世子收買了一個王妃的丫鬟都知道?”
賈敘道:“實不相瞞,我在世子身邊有人。”乃又笑道,“你不用猜了。世子身邊有的是探子,此子有些憨,安插人手極容易,收買也容易。縱然將他身邊的人悉數換掉,不出半年便能重新插一個。”
默然片刻,秦三姑歎道:“王爺這幾個兒子沒一個比得上他的。如此看來,倒是琮兒說的不錯。縱然主公是一世英主,卻難免兒子是扶不起的阿鬥。”
賈敘道:“愁那個作甚?橫豎如今你也不用著急了,咱們一路慢悠悠逛到瓊州去,如何?”
“也好。對了,你叫什麽?”
“賈五叔。”
秦三姑頓時笑了:“莫要胡扯。”她隻當他說姓“賈”是“假”之諧音。
賈敘正色道:“真的。”
反道挨了一記眼刀:“不說算了。”
賈敘低頭一笑,又說:“對了,去不去陳國?”
“做什麽?”
“我侄兒要去陳國辦事,給我捎信說,倘若有空、可否也過去一趟,保不齊幫他一幫。”
秦三姑奇道:“你還有侄兒?”
賈敘道:“有啊,我又不是石頭裏蹦出來的。隻是家裏知道我的事並不久。”
秦三姑怔了怔:“幹了這一行,竟告訴家裏了?”
賈敘笑道:“從前許多年皆瞞著的。實在我與家中有些恩怨,近來稍稍化解才好了些。也不是人人都知道,隻告訴了哥哥並幾個侄兒。終究是一家子,打斷骨頭還連著筋呢。”
秦三姑仰頭看月,不做聲。
“我這個侄兒極淘氣,你可擔待他些子。”
又默然許久,她隨口道:“也隻瞧的我高興罷了。”
賈敘心中一喜,口裏強做淡然:“嗯。”過了會子又說,“還不到三更天,還逛麽?或是尋個地方歇著?我有處小宅子倒是不遠,平素也有人打掃,隻是須得自己燒熱水。”
秦三姑不禁吸了口氣。半晌,瞧著他道:“你倒有點子私產。”
賈敘頓時笑得燦爛如花:“其實往年並不賺錢的。如今諸王割據,我們生意一下子好了。”秦三姑橫了他一眼。
他二人遂去了賈敘的一座私宅。當年劉登喜想著須得在離燕王府不遠處留個小宅子以備不時之需,乃秘密買了此處,如今已被賈敘私吞。進門一瞧,顯見今兒才剛打掃過,小院子幹幹淨淨的。
賈敘隨手將包袱撂在廳中,自己去廚房一瞧,連連點頭:那兩個小子倒是有點子眼色。裏頭齊齊整整擺了四大筐上好的銀霜碳,連水缸裏的水都是新打滿的。乃挽起袖子燒起火來。秦三姑已在廳中尋著了火折子點起燭台,四麵打量一番。見此處雖小,竟布置得雅致大氣,屋中陳設俱不俗,心中暗暗吃驚。
一時賈敘過來問道:“可要四處瞧瞧?”
秦三姑指著牆上一副字道:“這是米芾真跡?”
賈敘心中暗讚兩個小兔崽子有眼色,道:“想來應當是。”秦三姑挑了挑眉頭。他道,“是侄兒孝敬的,料他也不敢拿假的來糊弄他叔叔。”
這會子秦三姑方有幾分相信他當真是姓賈了。因榮國府將五爺之事對外守得嚴密,兼之她與賈琮賈環多年交情,反倒不曾去打探他們府中之事,故此並不知道賈敘此人。京中姓賈的人家也委實不少,既然少爺手裏有米芾真跡,顯見不是尋常人家了。她遂在腦中過了個個子,疑心數家,隻沒想到最熟絡的那一家。
賈敘乃自己執了燭台,領著秦三姑裏裏外外轉悠了一圈兒,心下愈發滿意兩個小子來:才這麽不到三個時辰的功夫,竟收拾得如此齊整大方——連擺闊都擺得雅致。這些年的書沒白念,迴頭得誇誇他們。秦三姑早知道他有錢,也猜到他是將門之子,隻是不曾想這般有錢。且不說屋中陳設的字畫古董件件難得,單單那間小兵器房裏收著好幾件古時兵刃皆是罕見的,並四處的門簾窗紗也都是極好的上用紗羅。
待轉悠到了庫房,賈敘本有幾分猶豫——賈環施黎都是男娃,收拾屋子還罷了,庫房這等尋常不照看之處他們會不會忘了?隻是“庫房”實在太要緊;他既別有心思,不給人家瞧庫房委實不大好。
秦三姑也有些遲疑:此人的心思她早知道了,隻是正大光明看人家的庫房,有些太急切。她遲疑著的功夫,那一位已推開了房門。
燭光之下,驀然照見裏頭齊齊整整排著二十多口箱子。賈敘隨手開了一口,隻見白花花的一片、奪目耀眼。饒是秦三姑身為一方大掌櫃,見此情形也有幾分驚詫。
賈敘登時明白:賈琮已經迴京了。賈環沒有這麽大膽子,敢替他搬一屋子銀元寶來。心下熨貼,含笑道:“我還算有兩個小錢。”秦三姑哼了一聲,撤身出去。
她遂挑了間順眼的客房,賈敘替她拎包袱進去,又取了洗漱的熱水進來,並親燃起一爐百合香。
收拾停妥了,二人各自迴屋安歇。秦三姑在炕上躺了片刻,忽又坐了起來。她起身靸著鞋下地,燃起燭台來。這會子夜深人靜,又細瞧了瞧這屋子。且不論桌椅床榻俱是上好的降香黃檀、多寶格中的漢唐古物;單看門上掛著的是鵝黃撒花繡錦軟簾、窗子上糊的是這些年早已不見的雨過天青色的軟煙羅。並這會子正青煙嫋嫋的宣德爐,牆上懸著的、賈敘淡然說是拿來鎮邪的南梁照膽劍。她恍惚有幾分迴到了南安王府。如此富貴的屋子,已經許多年沒住過了。
念及往事,忽有幾分不安。隻是抬頭掃了一眼,卻見桌案上擱著一個紙包。這桌上設了綠如藍潤如玉的洮河硯,一套時新景德鎮的青花瓷文器,一架小巧的纏枝玫瑰玻璃桌屏顯見是請海商去西洋定製的,碧峰翠色的汝窯大花瓶裏頭插了賈敘方才從外頭剪來的數枝初開的桃花。一個尋常紙包擱在這些器物旁邊,尤為突兀。
她乃走過去打開一瞧,裏頭竟是兩個燒餅!
沒見這燒餅還罷了,一見這個,頓覺腹中有幾分饑餓。可巧一旁的茶爐子上還溫著水呢。秦三姑遂自己泡了壺茶,就著茶水將兩個燒餅吃了個幹淨,飽飽的迴炕上睡覺去了。
這一覺睡的極安穩,直睡到了大天亮。
馮紫英道:“環兒做什麽呢?一副不高興的模樣。”
賈環輕歎道:“看他人春.色滿園,有些閑愁罷了。”馮紫英等人聽了莫名其妙。賈環舉目瞧秦三姑東張西望的,撇嘴望天。
眾人說了幾句臨別之語,秦三姑又望了一眼,依然不見賈敘,心中有些失望。她要離京之事並未瞞著人,依著他們神盾局的本事,他該知道才對。乃向大夥兒拱手辭行,拍馬而去。
馮紫英奇道:“怎麽三姑像是在等什麽人似的,有該來送她的沒來麽?”
賈環隨口道:“沒有,該來的都來了。”一壁撥馬跑在前頭。
秦三姑沿著官道往南走了不到半裏地,遠遠的望見路旁有個茶水攤子,攤子上坐著一個人。雖容貌尚且看不清,單看身形她已認出來了,並他的那匹大黑馬。合著那人這迴不買燒餅了。不禁莞爾,催馬上前。
待她到了跟前,賈敘站起來一本正經道:“我恰有些事要去瓊州辦,今兒出發。敢問三掌櫃這是上哪兒去?”
秦三姑偏了偏頭:“我也去瓊州。”
“好巧。”賈敘道,“既這麽著,你我二人不如結伴而行。瓊州萬裏迢迢,如今世道又不太平,也好彼此有個照應。”
秦三姑也一本正經道:“隻是我還要先去台灣府一趟。”
“好巧。”賈敘擊掌道,“我也要先去台灣府一趟。”
秦三姑忍俊不禁,橫了他一眼,提了提馬韁繩:“走吧。”
賈敘從懷中掏出幾個銅錢來擱在桌上,背起包袱飛身上馬,二人並轡而去。
秦三姑本想著快馬南行、早些忙完差使。賈敘哪裏肯,三天兩頭的尋借口拽著她遊山玩水。這一日他二人在滄州逛了兩處古跡,又隨意喝了兩碗街頭的羊腸湯。賈敘讓秦三姑坐著歇會兒,自己跑去外頭買了些當地人家自曬的幹棗,迴來笑道:“無事的時候也可吃著玩。”
秦三姑啼笑皆非道:“當我是小孩子麽。”
賈敘道:“瞧瞧,就知道你不懂。幹棗益氣養腎、補血補肝,乃天靈地秀之寶也。”
秦三姑笑搖了搖頭。過了會子,正色道:“我當真去瓊州有要緊事,後頭可不能這般閑逛了。”
賈敘道:“不過是出京躲避的,橫豎不著急,在哪兒避不都一樣麽。”
秦三姑眉頭動了動:“何意?”
賈敘便將王妃恨她成了執念、欲請人行巫蠱事、世子求司徒磐尋個借口調她離京個一年半載好讓王妃將怨恨泄去別處說了。又道:“你若不信,咱們現在悄悄迴京查一遍也無礙,橫豎王妃以為你不在京中便是。”
秦三姑震驚!半日,她站了起來:“走。”
“迴京?”
“嗯。”
“好。”
二人遂快馬迴京,喬裝改扮進了城。待天色黃昏了,賈敘便拉著秦三姑一道去買燒餅。燒餅攤子旁邊有個賣燈籠上來攬生意,趁人不備塞給賈敘一張紙條子,賈敘也塞了張給他。秦三姑忙著趁熱吃燒餅呢,沒留神。而後乃趁夜潛入燕王府。賈敘秦三姑俱本事高強,兼秦三姑熟悉道路,並王妃院子左近防備稍弱些,他二人不費力氣覷了個空子溜進屋中,匿在房梁上。
等了許久,有個王妃的丫鬟進來,王妃將旁人打發出去問道:“法師仍沒打探到麽?”
那丫鬟低聲道:“娘娘,如今外頭才剛放榜沒多少日子,佛道各家法師都忙著替秋闈施法祈福蟾宮折桂呢,咱們這樣的生意暫且沒人接。再說,那主兒不是已經去瓊州了麽?”
王妃咬牙道:“故此才要個有本事的法師。可恨那神盾局,聽聞我們府裏查了一通人,竟嚇得不敢接生意了!”這會子秦三姑正坐在梁上,乃含笑瞥了身旁的賈敘一眼;賈敘眨眼一笑。又聽王妃咬牙道,“她害死我兒,此仇不共戴天!”秦三姑蹙起眉頭。
那丫鬟勸道:“娘娘,好歹是王爺要緊的心腹,替咱們王爺賺著許多銀兩呢。”
王妃哼道:“不過是仗著王爺的勢力罷了。這會子她走了,她下頭的人還不是一樣替王爺賺錢?王爺哪裏有離不得的人。”
丫鬟又為難道:“她人不在京中,一沒有生辰八字、二沒有頭發衣裳之物,作法也難。”
王妃思忖半日道:“她的生辰八字我另使人設法去查。隻是時日久了未必能查出來。”
丫鬟忙說:“是了是了!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縱是法師也沒法子平白作法的不是?”
王妃又想了許久,道:“你先去尋著,實在尋不著再說。”丫鬟忙不跌應了。她又道,“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這迴若弄她不死,還有下迴。橫豎我嶽兒是世子。她這會子還年輕;等她老了些,年老體衰、生意上也比不如現在好,王爺想來也用不上她了。那會子再殺她,難道王爺嶽兒還會為著一個無用的奴才跟我為難麽?”那丫鬟忙順著王妃的話往下說,哄得她眉開眼笑。
饒是知道她癡人說夢,秦三姑依然聽得渾身一震!賈敘捏了捏她的手。一時王妃睡著了,他二人便悄然撤了出去。
燕王府晚上防備比白天強許多,二人費了些功夫才離開,坐到左近一戶人家的屋頂上。
秦三姑詫道:“她竟以為我殺了她兒子?”
賈敘道:“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何必跟渾人講道理?”
秦三姑苦笑:“說的也是。”
賈敘又道:“可要明兒再去世子之處聽聽?方才那丫鬟大約就是被世子收買的那個。”
秦三姑搖頭道:“不用了,我這趟去瓊州本來就古怪。”賈敘點點頭。她又側頭瞧了他一眼,“你竟連世子收買了一個王妃的丫鬟都知道?”
賈敘道:“實不相瞞,我在世子身邊有人。”乃又笑道,“你不用猜了。世子身邊有的是探子,此子有些憨,安插人手極容易,收買也容易。縱然將他身邊的人悉數換掉,不出半年便能重新插一個。”
默然片刻,秦三姑歎道:“王爺這幾個兒子沒一個比得上他的。如此看來,倒是琮兒說的不錯。縱然主公是一世英主,卻難免兒子是扶不起的阿鬥。”
賈敘道:“愁那個作甚?橫豎如今你也不用著急了,咱們一路慢悠悠逛到瓊州去,如何?”
“也好。對了,你叫什麽?”
“賈五叔。”
秦三姑頓時笑了:“莫要胡扯。”她隻當他說姓“賈”是“假”之諧音。
賈敘正色道:“真的。”
反道挨了一記眼刀:“不說算了。”
賈敘低頭一笑,又說:“對了,去不去陳國?”
“做什麽?”
“我侄兒要去陳國辦事,給我捎信說,倘若有空、可否也過去一趟,保不齊幫他一幫。”
秦三姑奇道:“你還有侄兒?”
賈敘道:“有啊,我又不是石頭裏蹦出來的。隻是家裏知道我的事並不久。”
秦三姑怔了怔:“幹了這一行,竟告訴家裏了?”
賈敘笑道:“從前許多年皆瞞著的。實在我與家中有些恩怨,近來稍稍化解才好了些。也不是人人都知道,隻告訴了哥哥並幾個侄兒。終究是一家子,打斷骨頭還連著筋呢。”
秦三姑仰頭看月,不做聲。
“我這個侄兒極淘氣,你可擔待他些子。”
又默然許久,她隨口道:“也隻瞧的我高興罷了。”
賈敘心中一喜,口裏強做淡然:“嗯。”過了會子又說,“還不到三更天,還逛麽?或是尋個地方歇著?我有處小宅子倒是不遠,平素也有人打掃,隻是須得自己燒熱水。”
秦三姑不禁吸了口氣。半晌,瞧著他道:“你倒有點子私產。”
賈敘頓時笑得燦爛如花:“其實往年並不賺錢的。如今諸王割據,我們生意一下子好了。”秦三姑橫了他一眼。
他二人遂去了賈敘的一座私宅。當年劉登喜想著須得在離燕王府不遠處留個小宅子以備不時之需,乃秘密買了此處,如今已被賈敘私吞。進門一瞧,顯見今兒才剛打掃過,小院子幹幹淨淨的。
賈敘隨手將包袱撂在廳中,自己去廚房一瞧,連連點頭:那兩個小子倒是有點子眼色。裏頭齊齊整整擺了四大筐上好的銀霜碳,連水缸裏的水都是新打滿的。乃挽起袖子燒起火來。秦三姑已在廳中尋著了火折子點起燭台,四麵打量一番。見此處雖小,竟布置得雅致大氣,屋中陳設俱不俗,心中暗暗吃驚。
一時賈敘過來問道:“可要四處瞧瞧?”
秦三姑指著牆上一副字道:“這是米芾真跡?”
賈敘心中暗讚兩個小兔崽子有眼色,道:“想來應當是。”秦三姑挑了挑眉頭。他道,“是侄兒孝敬的,料他也不敢拿假的來糊弄他叔叔。”
這會子秦三姑方有幾分相信他當真是姓賈了。因榮國府將五爺之事對外守得嚴密,兼之她與賈琮賈環多年交情,反倒不曾去打探他們府中之事,故此並不知道賈敘此人。京中姓賈的人家也委實不少,既然少爺手裏有米芾真跡,顯見不是尋常人家了。她遂在腦中過了個個子,疑心數家,隻沒想到最熟絡的那一家。
賈敘乃自己執了燭台,領著秦三姑裏裏外外轉悠了一圈兒,心下愈發滿意兩個小子來:才這麽不到三個時辰的功夫,竟收拾得如此齊整大方——連擺闊都擺得雅致。這些年的書沒白念,迴頭得誇誇他們。秦三姑早知道他有錢,也猜到他是將門之子,隻是不曾想這般有錢。且不說屋中陳設的字畫古董件件難得,單單那間小兵器房裏收著好幾件古時兵刃皆是罕見的,並四處的門簾窗紗也都是極好的上用紗羅。
待轉悠到了庫房,賈敘本有幾分猶豫——賈環施黎都是男娃,收拾屋子還罷了,庫房這等尋常不照看之處他們會不會忘了?隻是“庫房”實在太要緊;他既別有心思,不給人家瞧庫房委實不大好。
秦三姑也有些遲疑:此人的心思她早知道了,隻是正大光明看人家的庫房,有些太急切。她遲疑著的功夫,那一位已推開了房門。
燭光之下,驀然照見裏頭齊齊整整排著二十多口箱子。賈敘隨手開了一口,隻見白花花的一片、奪目耀眼。饒是秦三姑身為一方大掌櫃,見此情形也有幾分驚詫。
賈敘登時明白:賈琮已經迴京了。賈環沒有這麽大膽子,敢替他搬一屋子銀元寶來。心下熨貼,含笑道:“我還算有兩個小錢。”秦三姑哼了一聲,撤身出去。
她遂挑了間順眼的客房,賈敘替她拎包袱進去,又取了洗漱的熱水進來,並親燃起一爐百合香。
收拾停妥了,二人各自迴屋安歇。秦三姑在炕上躺了片刻,忽又坐了起來。她起身靸著鞋下地,燃起燭台來。這會子夜深人靜,又細瞧了瞧這屋子。且不論桌椅床榻俱是上好的降香黃檀、多寶格中的漢唐古物;單看門上掛著的是鵝黃撒花繡錦軟簾、窗子上糊的是這些年早已不見的雨過天青色的軟煙羅。並這會子正青煙嫋嫋的宣德爐,牆上懸著的、賈敘淡然說是拿來鎮邪的南梁照膽劍。她恍惚有幾分迴到了南安王府。如此富貴的屋子,已經許多年沒住過了。
念及往事,忽有幾分不安。隻是抬頭掃了一眼,卻見桌案上擱著一個紙包。這桌上設了綠如藍潤如玉的洮河硯,一套時新景德鎮的青花瓷文器,一架小巧的纏枝玫瑰玻璃桌屏顯見是請海商去西洋定製的,碧峰翠色的汝窯大花瓶裏頭插了賈敘方才從外頭剪來的數枝初開的桃花。一個尋常紙包擱在這些器物旁邊,尤為突兀。
她乃走過去打開一瞧,裏頭竟是兩個燒餅!
沒見這燒餅還罷了,一見這個,頓覺腹中有幾分饑餓。可巧一旁的茶爐子上還溫著水呢。秦三姑遂自己泡了壺茶,就著茶水將兩個燒餅吃了個幹淨,飽飽的迴炕上睡覺去了。
這一覺睡的極安穩,直睡到了大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