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林海與同住的十幾位大人商議了數日,終於決定先迴京城,便寫在箋子上告訴了柳將軍。次日他們收到了那柳將軍的最後一張箋子,上頭寫著:“末將受人之托將諸位大人送往頗遠之處,因故未能成行,阻於一方小苑,歉然。”眾人遂紛紛猜測是何人所托、本來欲送他們去何處、何故不曾成行。唯有林海蘇錚知道拜托柳將軍的必是賈琮等人,便猜那“頗遠之處”恐怕是台灣府。
其實此事隻是柳湘蓮忽然想起賈琮走前曾說,他隨口哄秦三姑說已將林海等人送去了嶺南;為了給他圓謊兒,生生掰了這麽兩句話。隻是林海等人生性純善,毫不疑心。
蘅蕪苑十三學士商議著商議著,一個個倒下睡著了。林海心中忿然:早幾日叮囑賈環的話白叮囑了!
待他們醒來,發覺自己橫七豎八倒在一間茅草棚子裏頭。老頭兒們撣了撣身上的稻草四麵環顧一圈兒,棚子裏頭還有一大包饅頭和四隻大水袋子,顯見是給他們預備的。眾人早已饑腸轆轆,先顧不得旁的吃喝了要緊。吃完後出來張望,伸長了脖子老半天才見走過來一位農夫,忙問他這是哪裏,離京城還有多遠。
那人指道:“從這邊田埂出去有一條小路,小路往西不過半裏地便是大路,到了大路上你們一問就知道了,城門極近。”
諸位大人又驚又喜,一個個顧不得儀態爭先恐後往前竄,沒人看見那農夫隨手扯下了假胡子。他們依言走到大路上,路口恰有個賣茶的小販,便圍著問了問。小販指道:“喏,那不就是城門麽?”
大人們順著他手指處一望,遠遠的高高的那個當真是京城的城門!歡喜得嗷嗷大叫,連跑帶跳湧了過去。自然也不知道他們前腳剛走小販後腳就收攤子了。
此事旋即震驚朝野。
十三位老大人被人從詔獄劫走,又離奇迴京。大人們除了知道那領頭的將軍姓柳,旁的一概不知!那座叫蘅蕪苑的院子也立時被人四處打探,隻沒人能探出來。
司徒磐知道自己之意縱然能瞞過旁人去,斷乎瞞不過林海,一時也沒想好如何去見他,隻與幾個心腹商議猜測這幫人是什麽來頭。
秦三姑因答應了賈琮不告訴司徒磐,也知道他當日已哄過了司徒磐去、若說出來恐怕替他惹疑心,便當真沒說。聽到“頗遠之處”自然以為是廣州,而“因故未能成行”卻思忖了許久。賈琮當日哄她劫獄的人是從王子騰處借來的,她實在想不出王子騰的人迴嶺南能有何故不能成行。
倒是馮紫英猜疑那托付之人隻怕是賈琮。司徒磐道:“我也曾疑心過他。隻是賈琮將他那兩位先生看得極重,他們家在京郊的產業也不少,斷乎不會借用旁人的院子,他不放心的。”
馮紫英道:“怎見得那院子不是他們家的?”
司徒磐道:“吟成豆蔻才猶豔,睡足荼蘼夢亦香。這兩句與賈家那幾位的文路皆挨不著。你瞧賈琮上次文會上的對子:十年碧血翻滄海,一片丹心照旌旗。兩位作聯者之誌南轅北轍。”司徒磐並未看過賈寶玉的詩文。
馮紫英一聽也對,便撂下了。
秦三姑忙說:“那柳將軍說因故不能成行,會是什麽緣故?”
司徒磐道:“這個難猜。京城近來數月沒消停過,他們隻得五百人馬,還得帶著十幾個老儒生;旁人之兵俱是數以萬計的。”
秦三姑聞言也將此事撂下了,賈琮陰差陽錯的過了此關。
有個幕僚猛然一拍腦袋:“王爺,咱們會不會弄錯了。那柳將軍不是去救人的,是去搶人的。”
司徒磐忙問:“此話怎講?”
那幕僚道:“這十三位大人雖說是太上皇心腹,卻也都是世之大儒、國之棟梁,人才啊!幸而沒送走;若是送走了,哪怕是曹營的徐庶一言不發,橫豎旁人也用不上。王爺,這些大人若不能收歸朝廷,也不能放之離京。學生恐怕他們會去投陳王。”
司徒磐立時皺起眉頭,道:“陳王那點子地方未必用的了他們。”話是這麽說,他仍命人暗中守著這群老大人的宅邸,如有什麽舉動立時稟告。
林海迴京後足足等了七日,終於等到司徒磐上門了。隻是他稱病不曾相見,隻命一個小童出來問了司徒磐一個問題。“我家大人說,朝廷取士用諸天下。如今天下四分五裂,明年科舉該當如何?”
司徒磐不覺苦笑。天下分封,最麻煩就除了稅賦之外便是此事,他委實沒有合適的法子。隻得迴去與幕僚們商議。
有人道:“天家威儀仍在,科舉依然便是。”
另一個說:“隻是不知官員調動可還有用。”
再一個說:“縱然分封,隻分封了地方稅賦,官員任免仍在京城。”
前頭那個哂笑道:“敢問俸錢誰出?”
那個便噎住了。
司徒磐也頭疼。若是硬生生的給各處派知府縣令,且不論他的兄弟侄子們收不收,俸祿誰出呢?再有,六部所領事物皆是全國的。例如刑部之事,總不能放歸諸王去管;戶部更是不定能亂成什麽模樣。若這些皆由朝廷管著,除去俸祿,更要緊的是大筆錢款,賑災治河等等。
忽然抬頭見馮紫英與秦三姑兩個湊在一處說話,便問道:“你二人說什麽呢?”
馮紫英道:“我才說琮兒打小主意最古怪,還有位不尋常的先生,他雖去南邊了,若他先生還在京中在便好了。”
司徒磐皺眉道:“說起來,早年我們一直以為他的先生是位女子。後來我得知,隻怕那女子隻是其中一位,餘下的皆是男人。”
秦三姑忙問:“王爺知道是什麽人麽?”
司徒磐道:“名號聽著像是綠林中人,其中有書生有商人也有竊賊,合稱江南七怪。”
秦三姑奇道:“我與綠林人往來也有十幾年了,怎麽從不曾聽說過?王爺哪裏得來的信兒?”
司徒磐道:“聽怡紅院小龔先生說的。”
馮紫英點頭道:“他的話大約是真的了。那位龔鯤先生名為帳房,實則有幾分幕僚之意。因賈赦平素不多事,倒是不曾顯出來。依我看,那是賈赦替琮兒留著的。”
司徒磐哼道:“豈止!因琮兒時常往你那裏跑,你少去榮國府,也沒進過琮兒那梨香院。從榮國府探聽來的信兒,自打那年賈赦將一眾親兵之子送去陪賈琮念書習武玩兒,龔鯤便在時常住在梨香院教那群孩子念書。直至後來賈琮請了西洋先生去擺弄什麽瓶瓶罐罐才迴到怡紅院。”
馮紫英道:“故此他比尋常幕僚還要緊些。”
秦三姑歎道:“琮兒在倒是當真可以去問問他。他的主意雖然古怪,多半得用。”
馮紫英道:“不如去問問環兒?”
秦三姑道:“環兒如今也不老實了,隻是沒琮兒那般天馬行空的想頭。”
司徒磐道:“如今一時也想不出法子來,隻隨意問問他,縱然沒個好主意,保不齊能引得咱們想出好主意來。再說,他是如海與蘇錚的弟子,免不了會去與他二人商議。”
馮紫英應了一聲。
當日他便去了榮國府問賈環可有主意。賈環鼓著臉道:“這麽大的事兒我能有主意麽?”
馮紫英道:“沒指望你拿主意,你隻想想,若是想出什麽來了呢?去與林大人商議也成。”
賈環撇嘴道:“其實你們就是想讓我去問林姑父。”
馮紫英嘿嘿一笑。
賈環這些日子天天往林府蘇府跑,也不在乎多跑一趟,便喊人拉馬出去。到了林府,見林海又在花園子裏拿著剪子在修剪花木,道:“先生,你當真閑!”
林海手中不停,口裏道:“我也沒什麽公務可做了,朝廷眼看著也難開科舉,讓你寫文章也沒什麽用。不若伺弄些花木的好。”
賈環忙湊上去將馮紫英所言說了一迴,道:“賢王頭疼的緊,不知該如何是好。”
林海哼了一聲:“與我何幹。”
賈環問道:“先生可有主意?此事幹息到天下舉子呢。”
林海搖頭道:“我能有什麽主意。保不齊天下自此百家爭鳴,也未必是壞事。隻可憐了那些寒窗苦讀的士子。”言罷頹然一歎,撂下剪子犯愁。
賈環在旁也勸不了,托著腮幫子想了半日,問道:“姑父,您看這樣成麽?藩王既然是藩王,歲貢總是要的吧。讓他們每年交歲貢來供著三省六部。”
林海哼道:“他們肯給麽?”
賈環道:“不然也沒旁的法子了,隻是須得由朝廷給各位王爺去書信商議此事。還有科舉,弟子看仍是要辦的。”
林海道:“對賢王而言,自然是科舉的好。朝廷照常科舉,顏麵與威儀皆可存。卻不知王爺們肯用否。”乃擺了擺手,不再提此事了。
過了兩日馮紫英又來榮國府問賈環可去見過林海了,賈環便一五一十的說了。馮紫英失望道:“林大人也沒有主意麽。”
賈環道:“隻是昨晚我忽然想起許多年前琮兒的一番話,仿佛有些道理。”馮紫英忙問什麽話,他道,“其實朝廷官員與尋常的商鋪的掌櫃差不多。官員替朝廷做事,朝廷給他們俸祿。做的好的升職漲薪水,做得不好東家便將他辭退。那些貪贓枉法的一如掌櫃的中飽私囊。若這麽看,科舉不過是個考試,考取了便是此人可以當掌櫃。在哪裏當掌櫃都成。但凡諸位王爺也能這麽瞧,必是願意要朝廷派去的官員的。”
馮紫英一聽這話就笑:“既然許多年前,那會子琮兒愈發小了。這話顯見不是小孩子說的,又是江南七怪中哪一位所言麽?”
賈環驚道:“哈?你也知道江南七怪?”
馮紫英忍不住哈哈的笑了起來。賈環心知他必是誤會了,也不肯說明白,忙在旁陪著傻笑了幾聲。馮紫英想起司徒磐說江南七怪中有一位是商人,愈發自信起來。乃又道:“隻是俸祿?”
賈環道:“俸祿自然是給誰幹活誰給錢。幹的好的諸位王爺願意給漲俸祿也使得。誰治下太窮給不起俸祿,就別怪人家不願意去替他當官。”
馮紫英道:“辦一次科舉實在費事,若皆是替旁人選士,何必費這個力氣。”
賈環笑道:“馮大哥此言大謬!雖是替旁人選士,選誰卻是朝廷說了算的。被選上的,哪怕他在遼王手下幹活,心裏難道不記著自己的恩師是誰?再者,我林先生也說了,對賢王而言這科舉還是辦的好。實在論起來賢王與其他諸位沒多大差別。能拿到替諸王選士之權,已經很不得了了。他不想要,準保有人想要。今年事兒多,明天拿這個當借口不辦科舉還罷了。若四年後還不辦,信不信立時有旁的王爺會跳出來辦?若是他們聯手辦起來,賢王這個虧可就吃大發了。”
馮紫英聞言連連點頭:“你說的是。”
他遂迴去將此事一一迴給司徒磐,另一頭賈環也寫了急信往南邊去了。
過了兩日,賈母因想起一件事問賈環,打發人來找他,趙姨娘迴說是“去蘇先生家了”。賈母登時想起蘇錚已經迴京了,忙命人在門口守著賈環,他一迴來便喊去見他。
賈環迴府在門口看見琥珀,於馬上長歎一聲,跳下來問道:“老祖宗又有何事?”
琥珀道:“老太太隻命奴才在此候著,三爺一迴來便請去見她。”
賈環無奈,衣裳也沒換便直往賈母院中去了。
賈母一聽說他來了,眉眼兒立時笑成了一朵花,招手喊他:“我的兒,快過來。”
賈環頓覺有不好的事兒,忙正正經經給她行了大禮。賈母嗔道:“一家子骨肉這麽多規矩做什麽。”
賈環忙說:“禮不可費。才蘇先生還說我呢,這些年跟琮兒混皮了,早年的老實勁兒消磨了許多;又叮囑我務必記得‘禮’字。孫兒得謹遵師命不是?”
賈母笑道:“你這蘇先生是位好先生!環兒,如今琮兒已往南邊去了,這蘇先生身邊隻你一個弟子麽?”
賈環道:“可不是麽?倒茶研墨都沒個人幫著。”
賈母忙道:“你二哥哥如今也不去書院念書了。既然蘇先生身邊弟子少了,不如你明兒去問問他,也收你二哥哥做徒弟,你們兄弟二人一處念書,來日傳出去也是一段佳話,你也不用愁沒人幫著倒茶研墨了。”
賈環聽了一哆嗦:“老祖宗,這事兒我可做不來主,得去問先生。隻是他老人家剛被軟禁了這幾個月,心情不大好。”
賈母笑道:“你二哥哥又聰明又知禮又孝順,還是個有來曆的,他一見保管心情就好了。”
賈環心中如烏雲蔽日一般,偏這會子又沒法子迴絕她老人家,隻得強答應了,還不敢露出不樂意來,急忙退了出去。到了外頭暗暗咬牙跌足道:“這麽多年了怎麽還不死心!”
其實此事隻是柳湘蓮忽然想起賈琮走前曾說,他隨口哄秦三姑說已將林海等人送去了嶺南;為了給他圓謊兒,生生掰了這麽兩句話。隻是林海等人生性純善,毫不疑心。
蘅蕪苑十三學士商議著商議著,一個個倒下睡著了。林海心中忿然:早幾日叮囑賈環的話白叮囑了!
待他們醒來,發覺自己橫七豎八倒在一間茅草棚子裏頭。老頭兒們撣了撣身上的稻草四麵環顧一圈兒,棚子裏頭還有一大包饅頭和四隻大水袋子,顯見是給他們預備的。眾人早已饑腸轆轆,先顧不得旁的吃喝了要緊。吃完後出來張望,伸長了脖子老半天才見走過來一位農夫,忙問他這是哪裏,離京城還有多遠。
那人指道:“從這邊田埂出去有一條小路,小路往西不過半裏地便是大路,到了大路上你們一問就知道了,城門極近。”
諸位大人又驚又喜,一個個顧不得儀態爭先恐後往前竄,沒人看見那農夫隨手扯下了假胡子。他們依言走到大路上,路口恰有個賣茶的小販,便圍著問了問。小販指道:“喏,那不就是城門麽?”
大人們順著他手指處一望,遠遠的高高的那個當真是京城的城門!歡喜得嗷嗷大叫,連跑帶跳湧了過去。自然也不知道他們前腳剛走小販後腳就收攤子了。
此事旋即震驚朝野。
十三位老大人被人從詔獄劫走,又離奇迴京。大人們除了知道那領頭的將軍姓柳,旁的一概不知!那座叫蘅蕪苑的院子也立時被人四處打探,隻沒人能探出來。
司徒磐知道自己之意縱然能瞞過旁人去,斷乎瞞不過林海,一時也沒想好如何去見他,隻與幾個心腹商議猜測這幫人是什麽來頭。
秦三姑因答應了賈琮不告訴司徒磐,也知道他當日已哄過了司徒磐去、若說出來恐怕替他惹疑心,便當真沒說。聽到“頗遠之處”自然以為是廣州,而“因故未能成行”卻思忖了許久。賈琮當日哄她劫獄的人是從王子騰處借來的,她實在想不出王子騰的人迴嶺南能有何故不能成行。
倒是馮紫英猜疑那托付之人隻怕是賈琮。司徒磐道:“我也曾疑心過他。隻是賈琮將他那兩位先生看得極重,他們家在京郊的產業也不少,斷乎不會借用旁人的院子,他不放心的。”
馮紫英道:“怎見得那院子不是他們家的?”
司徒磐道:“吟成豆蔻才猶豔,睡足荼蘼夢亦香。這兩句與賈家那幾位的文路皆挨不著。你瞧賈琮上次文會上的對子:十年碧血翻滄海,一片丹心照旌旗。兩位作聯者之誌南轅北轍。”司徒磐並未看過賈寶玉的詩文。
馮紫英一聽也對,便撂下了。
秦三姑忙說:“那柳將軍說因故不能成行,會是什麽緣故?”
司徒磐道:“這個難猜。京城近來數月沒消停過,他們隻得五百人馬,還得帶著十幾個老儒生;旁人之兵俱是數以萬計的。”
秦三姑聞言也將此事撂下了,賈琮陰差陽錯的過了此關。
有個幕僚猛然一拍腦袋:“王爺,咱們會不會弄錯了。那柳將軍不是去救人的,是去搶人的。”
司徒磐忙問:“此話怎講?”
那幕僚道:“這十三位大人雖說是太上皇心腹,卻也都是世之大儒、國之棟梁,人才啊!幸而沒送走;若是送走了,哪怕是曹營的徐庶一言不發,橫豎旁人也用不上。王爺,這些大人若不能收歸朝廷,也不能放之離京。學生恐怕他們會去投陳王。”
司徒磐立時皺起眉頭,道:“陳王那點子地方未必用的了他們。”話是這麽說,他仍命人暗中守著這群老大人的宅邸,如有什麽舉動立時稟告。
林海迴京後足足等了七日,終於等到司徒磐上門了。隻是他稱病不曾相見,隻命一個小童出來問了司徒磐一個問題。“我家大人說,朝廷取士用諸天下。如今天下四分五裂,明年科舉該當如何?”
司徒磐不覺苦笑。天下分封,最麻煩就除了稅賦之外便是此事,他委實沒有合適的法子。隻得迴去與幕僚們商議。
有人道:“天家威儀仍在,科舉依然便是。”
另一個說:“隻是不知官員調動可還有用。”
再一個說:“縱然分封,隻分封了地方稅賦,官員任免仍在京城。”
前頭那個哂笑道:“敢問俸錢誰出?”
那個便噎住了。
司徒磐也頭疼。若是硬生生的給各處派知府縣令,且不論他的兄弟侄子們收不收,俸祿誰出呢?再有,六部所領事物皆是全國的。例如刑部之事,總不能放歸諸王去管;戶部更是不定能亂成什麽模樣。若這些皆由朝廷管著,除去俸祿,更要緊的是大筆錢款,賑災治河等等。
忽然抬頭見馮紫英與秦三姑兩個湊在一處說話,便問道:“你二人說什麽呢?”
馮紫英道:“我才說琮兒打小主意最古怪,還有位不尋常的先生,他雖去南邊了,若他先生還在京中在便好了。”
司徒磐皺眉道:“說起來,早年我們一直以為他的先生是位女子。後來我得知,隻怕那女子隻是其中一位,餘下的皆是男人。”
秦三姑忙問:“王爺知道是什麽人麽?”
司徒磐道:“名號聽著像是綠林中人,其中有書生有商人也有竊賊,合稱江南七怪。”
秦三姑奇道:“我與綠林人往來也有十幾年了,怎麽從不曾聽說過?王爺哪裏得來的信兒?”
司徒磐道:“聽怡紅院小龔先生說的。”
馮紫英點頭道:“他的話大約是真的了。那位龔鯤先生名為帳房,實則有幾分幕僚之意。因賈赦平素不多事,倒是不曾顯出來。依我看,那是賈赦替琮兒留著的。”
司徒磐哼道:“豈止!因琮兒時常往你那裏跑,你少去榮國府,也沒進過琮兒那梨香院。從榮國府探聽來的信兒,自打那年賈赦將一眾親兵之子送去陪賈琮念書習武玩兒,龔鯤便在時常住在梨香院教那群孩子念書。直至後來賈琮請了西洋先生去擺弄什麽瓶瓶罐罐才迴到怡紅院。”
馮紫英道:“故此他比尋常幕僚還要緊些。”
秦三姑歎道:“琮兒在倒是當真可以去問問他。他的主意雖然古怪,多半得用。”
馮紫英道:“不如去問問環兒?”
秦三姑道:“環兒如今也不老實了,隻是沒琮兒那般天馬行空的想頭。”
司徒磐道:“如今一時也想不出法子來,隻隨意問問他,縱然沒個好主意,保不齊能引得咱們想出好主意來。再說,他是如海與蘇錚的弟子,免不了會去與他二人商議。”
馮紫英應了一聲。
當日他便去了榮國府問賈環可有主意。賈環鼓著臉道:“這麽大的事兒我能有主意麽?”
馮紫英道:“沒指望你拿主意,你隻想想,若是想出什麽來了呢?去與林大人商議也成。”
賈環撇嘴道:“其實你們就是想讓我去問林姑父。”
馮紫英嘿嘿一笑。
賈環這些日子天天往林府蘇府跑,也不在乎多跑一趟,便喊人拉馬出去。到了林府,見林海又在花園子裏拿著剪子在修剪花木,道:“先生,你當真閑!”
林海手中不停,口裏道:“我也沒什麽公務可做了,朝廷眼看著也難開科舉,讓你寫文章也沒什麽用。不若伺弄些花木的好。”
賈環忙湊上去將馮紫英所言說了一迴,道:“賢王頭疼的緊,不知該如何是好。”
林海哼了一聲:“與我何幹。”
賈環問道:“先生可有主意?此事幹息到天下舉子呢。”
林海搖頭道:“我能有什麽主意。保不齊天下自此百家爭鳴,也未必是壞事。隻可憐了那些寒窗苦讀的士子。”言罷頹然一歎,撂下剪子犯愁。
賈環在旁也勸不了,托著腮幫子想了半日,問道:“姑父,您看這樣成麽?藩王既然是藩王,歲貢總是要的吧。讓他們每年交歲貢來供著三省六部。”
林海哼道:“他們肯給麽?”
賈環道:“不然也沒旁的法子了,隻是須得由朝廷給各位王爺去書信商議此事。還有科舉,弟子看仍是要辦的。”
林海道:“對賢王而言,自然是科舉的好。朝廷照常科舉,顏麵與威儀皆可存。卻不知王爺們肯用否。”乃擺了擺手,不再提此事了。
過了兩日馮紫英又來榮國府問賈環可去見過林海了,賈環便一五一十的說了。馮紫英失望道:“林大人也沒有主意麽。”
賈環道:“隻是昨晚我忽然想起許多年前琮兒的一番話,仿佛有些道理。”馮紫英忙問什麽話,他道,“其實朝廷官員與尋常的商鋪的掌櫃差不多。官員替朝廷做事,朝廷給他們俸祿。做的好的升職漲薪水,做得不好東家便將他辭退。那些貪贓枉法的一如掌櫃的中飽私囊。若這麽看,科舉不過是個考試,考取了便是此人可以當掌櫃。在哪裏當掌櫃都成。但凡諸位王爺也能這麽瞧,必是願意要朝廷派去的官員的。”
馮紫英一聽這話就笑:“既然許多年前,那會子琮兒愈發小了。這話顯見不是小孩子說的,又是江南七怪中哪一位所言麽?”
賈環驚道:“哈?你也知道江南七怪?”
馮紫英忍不住哈哈的笑了起來。賈環心知他必是誤會了,也不肯說明白,忙在旁陪著傻笑了幾聲。馮紫英想起司徒磐說江南七怪中有一位是商人,愈發自信起來。乃又道:“隻是俸祿?”
賈環道:“俸祿自然是給誰幹活誰給錢。幹的好的諸位王爺願意給漲俸祿也使得。誰治下太窮給不起俸祿,就別怪人家不願意去替他當官。”
馮紫英道:“辦一次科舉實在費事,若皆是替旁人選士,何必費這個力氣。”
賈環笑道:“馮大哥此言大謬!雖是替旁人選士,選誰卻是朝廷說了算的。被選上的,哪怕他在遼王手下幹活,心裏難道不記著自己的恩師是誰?再者,我林先生也說了,對賢王而言這科舉還是辦的好。實在論起來賢王與其他諸位沒多大差別。能拿到替諸王選士之權,已經很不得了了。他不想要,準保有人想要。今年事兒多,明天拿這個當借口不辦科舉還罷了。若四年後還不辦,信不信立時有旁的王爺會跳出來辦?若是他們聯手辦起來,賢王這個虧可就吃大發了。”
馮紫英聞言連連點頭:“你說的是。”
他遂迴去將此事一一迴給司徒磐,另一頭賈環也寫了急信往南邊去了。
過了兩日,賈母因想起一件事問賈環,打發人來找他,趙姨娘迴說是“去蘇先生家了”。賈母登時想起蘇錚已經迴京了,忙命人在門口守著賈環,他一迴來便喊去見他。
賈環迴府在門口看見琥珀,於馬上長歎一聲,跳下來問道:“老祖宗又有何事?”
琥珀道:“老太太隻命奴才在此候著,三爺一迴來便請去見她。”
賈環無奈,衣裳也沒換便直往賈母院中去了。
賈母一聽說他來了,眉眼兒立時笑成了一朵花,招手喊他:“我的兒,快過來。”
賈環頓覺有不好的事兒,忙正正經經給她行了大禮。賈母嗔道:“一家子骨肉這麽多規矩做什麽。”
賈環忙說:“禮不可費。才蘇先生還說我呢,這些年跟琮兒混皮了,早年的老實勁兒消磨了許多;又叮囑我務必記得‘禮’字。孫兒得謹遵師命不是?”
賈母笑道:“你這蘇先生是位好先生!環兒,如今琮兒已往南邊去了,這蘇先生身邊隻你一個弟子麽?”
賈環道:“可不是麽?倒茶研墨都沒個人幫著。”
賈母忙道:“你二哥哥如今也不去書院念書了。既然蘇先生身邊弟子少了,不如你明兒去問問他,也收你二哥哥做徒弟,你們兄弟二人一處念書,來日傳出去也是一段佳話,你也不用愁沒人幫著倒茶研墨了。”
賈環聽了一哆嗦:“老祖宗,這事兒我可做不來主,得去問先生。隻是他老人家剛被軟禁了這幾個月,心情不大好。”
賈母笑道:“你二哥哥又聰明又知禮又孝順,還是個有來曆的,他一見保管心情就好了。”
賈環心中如烏雲蔽日一般,偏這會子又沒法子迴絕她老人家,隻得強答應了,還不敢露出不樂意來,急忙退了出去。到了外頭暗暗咬牙跌足道:“這麽多年了怎麽還不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