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2、兩情若是久長時


    此時此景,耶無害放馬緩行,彌望驪山風景,撩起他萬般風情。三月之前,他明知阮曉峰之母身中梅花毒,但他奈於公務繁忙,未能和阮曉峰一道遠去太行,使他至今心憂不寧;三月之間,宮廷內外、朝野上下已發生過那麽多令他應酬不過的往事,如今想來,卻依然是曆曆可數、近在眼前;三月之後,他送一位落難女子遠去江南,如今他已踏上返京之路,京城已就在前方不遠。眼前馬下,耶無害故地重遊,睹物思情,怎能不令他思念、久別而去的知己紅顏?


    “無害!……”一個熟悉的聲音從身後突然打斷他的思絮。耶無害頓時茫然一驚,急忙轉身迴望,他隻見一騎女子已衝至他眼前。


    “啊!!曉峰!”兩人不禁同時跳下馬鞍,緊緊地擁抱在了一起。


    這正是: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似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一時之間,耶無害和阮曉峰緊緊地交融在一起,久久默然無語。所謂“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這對久別重逢的一對戀人終於在這肌膚的相侵之中“傾訴”著無聲無色的感覺,讓他們各自感受到天地之間一種莫大的欣慰,仿佛他們都已找到自己所停泊的港灣。可歎!“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無害!你我這一別就是三月,你還好麽?”


    “我很好!就是很想你!你呢?”


    “我也是!我每天晚上都會夢見你。”


    “在這能見到你!我也感覺似如做夢一般!這也許是老天的安排。你我兩顆遊蕩的心終於又團聚在一起了。”


    “你以後還會遠行嗎?”阮曉峰凝望著耶無害的麵龐,深情地問道。


    “也許會!不過我不會讓你再離開我!”


    “我也這麽想!我會永遠跟著你。”


    “這裏的風景,你還記得麽?”


    “當然記得!去年,你我就曾經在此走過,而且在華清宮我們還見到了當今天子。”


    “嗯!我想我們還會來這的!曉峰!我們走!到京城去。”


    ???????????????????????????????????????????????????????????????????????????????????????????????????


    京城相府,後花園內,紅樓之上,傳來著股股的琴聲。聽其聲色,分明是一首知音難覓的《高山流水》的曲調。其韻揚揚悠悠,儼若行雲流水。總能把人帶入一片清晰流暢的小溪邊,仿佛在傳唱著這首千古絕唱:


    “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韻依依——,一聲聲——,如泣如訴,如悲啼!歎的是,人生難得一知己,千古知己最難覓,最——難——覓——


    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韻依依——,一聲聲——,如頌如歌,如讚禮!讚的是,將軍拔劍南天起,我願作長風繞戰旗,繞——戰——旗——


    “南兒!”隻見陳田中走過來安慰道:“你不要再想耶公子了!爹一定會把他給你找迴來的!”


    聞聽此言,陳小南生氣地狠撥了一下琴弦,但見琴弦瑟瑟發抖,“嗡嗡”的喧叫沒了剛才的“清泉細水”!


    “這話你都說半個多月了!可你連耶公子的影子也沒找到!你怎麽叫我不想他?”


    “哈哈哈!我的好女兒!爹已經有耶無害的消息了!”


    “真的?!他在哪?你快告訴我?阿爹!”陳小南急不可待地問道。


    “瞧你急的!一聽見耶無害這三個字,你馬上就像掉了魂似的。告訴你吧!你若想見到耶無害,自可到京東灞橋等待!”


    ???????????????????????????????????????????????????????????????????????????????????????????????????


    灞橋,一作霸橋。如今在陝西省西安市東約10公裏,橫跨在灞水之上。在這橋的南麵就是白鹿原,原上有漢文帝劉恆的霸陵(黃腸題湊的墓葬方法)、薄太後墓(原魏豹之姬,為劉邦打敗魏豹所收)、滕公塚(灌嬰墓)。據《關中勝跡圖誌》載:“自藍田界,至滻水川,盡東西一十五裏,南接終南,北至霸川,盡南北四十裏。”《三秦記》載:“周平王東遷,有白鹿遊於此,以是得名。”白鹿原又稱霸陵、霸上、霸頭。《史記·王剪列傳》載:王剪伐荊,秦始皇送至霸上;劉邦西入鹹陽,還軍霸上。均指此地。此墓在2006年被盜過,後經西安警方文物稽查大隊追剿迴六個即將要被美國拍賣的陶俑。


    這灞橋,是曆史上一座著名的富有詩情畫意的古橋。早在春秋初年秦穆公時,與東方諸侯爭雄,改滋水為灞水,就修築了要橋梁。《史記·王剪列傳》載:王剪伐荊,“始皇送至灞上。”《漢書·高帝紀》漢元年“沛公至霸上。”這兩處所說的“灞上”,即指“灞橋之上”,即霸橋,也即銷魂橋。這灞橋,就是長安向東方出入的要道。隋開皇三年,即公元583年,又在秦漢橋南裏許修了南橋,後經曆代重修,就是現在的灞橋。據說這灞橋共有12個橋洞、400多個橋柱。


    唐人送客多到灞橋,折柳贈別,至此黯然,故又名銷魂橋。有詩曰:“唐人送客銷魂橋,折柳一別意難熬。”由此可見,這灞橋自古以來就已成為送君送別之所,其上已滿載了曆代文人、俠客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每當春夏之交,翠柳低垂,隨風搖曳,水花飛濺,冬則雪霽風寒,沙明石露,故有“灞柳風雪”之稱,名列關中八景之一。1936年12月份,西安事變前夕,這裏還發生了著名的“灞橋擋良”事件。這一事件就是一些愛國的學生及誌士仁人在此橋之上擋住張學良將軍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遊行示威運動。


    遠遠望去,那白玉帶一般的灞橋,在柔軟的水流之上,如玉人屏障,在濛濛細雨之中,她象一道通入仙境的玉帶神道——


    這便是灞橋自古及今的真實故事。但是,它作為友人折柳惜別的銷魂橋,如今卻又成了“情意難熬”、翹首以待的橋梁。


    “啟稟皇上!”隻見“追魂不散”秦天下進殿稟報道:“據‘天皇密使’飛鷹傳報,耶侍衛已和阮曉峰從驪山方向奔京師而來。”


    “噢?!”程福貴頓時驚喜道:“你立即帶領錦衣衛去灞橋迎候!”


    “遵旨!”秦天下領命而去。


    這時,程福貴不由踱著步子自語道:“耶無害啊!耶無害!這麽多天你跑到哪去了?即使說你是為了逃避陳丞相之女的婚約,那也不應該與朕不辭而別!你讓朕找的好苦!這次請你迴來,朕決不許你擅離左右!”


    “皇上!”隻見太子賓客黃重陽走將進來。


    “黃愛卿!何事?”


    “據說耶無害已和他的紅顏知己阮曉峰奔赴京師,但他和陳丞相之女定婚一事已鬧得滿城風雨,皇上您看是不是讓他倆暫時避開京師一段時日?”


    “噢?……”程福貴不禁驚異地望著黃重陽。許久,他卻“哈哈”大笑起來。笑畢,程福貴便說道:“我說你怎麽這麽關心這事,到現在我才真的看出來,你夫人耶蘭青是耶無害的堂姐,而你黃大人是耶無害的姐夫!而你卻是第十一太保耶家權的妹夫!”


    黃重陽聞聽此言,知道天子是在故意與他開玩笑,便強作笑顏地說道:“其實皇上也是很關心此事的呀!這麽多天來,皇上見不到耶無害,還以為他去太行找阮小姐了。可誰知皇上派人去打探,他並未去太行山寨。據說所料,他一定是去了我嶽父大人的老家徐州。如今他又和阮小姐結道而來,想必是他們兩個半道奇遇。他倆可是一對情深意篤的患難知己,怎麽可以讓陳丞相之女從中作埂呢?”


    “嗯!這事朕也與陳丞相說過,可他卻說為了冰釋前嫌,化卻對耶公子以往的誤解,便決意與耶公子永結秦晉之好,所以才當眾宣稱耶無害為他的乘龍快婿;而且這還是他女兒執意要喜歡耶公子,他拿她也沒辦法。咳!‘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感情這東西,就愛捉弄人。你喜歡她,她卻不喜歡你;她喜歡你,你卻不喜歡她。真是一個難以琢磨的什麽東西。”


    黃重陽聞聽天子的一席感慨,感覺甚是好笑,他沒想到天子半天竟會發出這般兒女情長的感歎。他在天子身邊侍候他多年,還是大姑娘上轎——頭一迴聽他這麽講。而且他說話時的那種古怪神態,簡直是在無奈地自言自語,令人感到很是詼諧可笑。但是,天子是金口玉言,他雖貴為太子賓客以及“瀚林第一學士”的稱號,乃天子身邊的紅人,可他也不好為之發笑。於是,他接著尋問道:“皇上也知道感情這東西令人難以捉摸,但不知皇上如何處理這事呢?”


    “哈哈哈!朕的感情之事,處理得非常好。至於耶無害、阮曉峰和陳小南如何交織他們之間的感情,那是他們的事,朕怎好插手?更何況朕是一國之君,要處理軍機國事,如何去問這些兒女私情之事?我看還是由黃大人你幫著耶無害拿個主意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生流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yxy11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yxy110並收藏人生流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