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這是有‘鬼仙’之才的李賀的詩。題為《雁門太守行》。”
“蕭娘臉薄難勝淚,桃葉眉長易覺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這是徐凝的《憶揚州》。”
“龍盤虎踞樹層層,勢入浮雲亦是崩。一種青山秋草裏,路人唯拜漢文陵。”
“這詩名是《途經秦始皇墓》,是許渾的。”
“嗯!真有你的!我看你能全全答對上來。……長安迴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這是晚唐詩人杜牧的《過華清宮絕句》。”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杜牧的。《寄揚州韓綽判官》。”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這還是杜牧的。詩題為《山行》。”
“從來隻有情難盡,何事名為情盡橋。自此改名為折柳,任他離恨一條條。”
“這首詩是雍陶的《題情盡橋》。”
“曾於青史見遺文,今日飄蓬過此墳。詞客有靈應識我,霸才無主始憐君。石麟埋沒藏春草,銅雀荒涼對幕雲。莫怪臨風倍惆悵,欲將書劍學從軍。”
“這是溫庭筠的《過陳琳墓》。”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
“李商隱的《樂遊原》。”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李商隱的。是《無題》詩。”
“曾於方外見麻姑,聞說君山自古無。元是昆侖山頂石,海風歇落洞庭湖。”
“這是方千的《題君山》。”
“玄宗迴馬楊妃死,雲雨難忘日月新。終是聖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
“這是鄭畋的《馬嵬坡》。”
“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
“這是羅隱的詩。名為《西施》。”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須惜少年時。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這是無名氏的《金縷衣》!不必追究是誰作的了。”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裏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同屬論功不較多?”
“這是《汴河懷古》。皮日休的。”
“謂傷心畫不成?畫人心逐世人情。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雲滿故城。”
“韋莊的《金陵圖》。”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這是黃巢的《菊花》詩。”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是柳宗元《江雪》。”
“千形萬象竟還空,映水藏山片複重。無限旱苗枯欲盡,悠悠閑處作奇峰。”
“這是來鵠的《雲》詩”
“少年隨將詩河湟,頭白時清返故鄉。十萬漢軍零落盡,獨吹邊曲向殘陽。”
“這是張喬的《河湟舊卒》。”
“楓葉千枝複萬枝,江橋掩映幕帆遲。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這是女詩人魚玄機的《江陵愁望有寄》。”
“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
“這是鄭穀的《淮上與友人別》。”
“自小刺頭深草裏,而今漸覺出蓬蒿。時人不識淩雲木,直待淩雲始道高。”
“這個我也知道。是杜荀鶴的《小鬆》。”
“哇!你全知道,你真是女中奇才!我算是服了你了!”
“怎麽樣?耶公子!你把嘴皮子磨破也難不倒我吧?”阮曉峰不禁微笑著衝耶無害戲說道。
“你先別得意!”隻見耶無害突然靈機一動,說道,“我還有一詩讓你猜猜它的題名和作者!”
“耶公子!你盡管慢慢道來,你難不倒我的。”
“好吧!曉峰!你聽著!……三月浮塵擾河川,一鳴淩空開眼簾。地醒日出滌人間,秋風潔雲鶴迴旋。春眠夏曉轉一年,臘月寒梅立雪天。倩女籬下藍田暖,一駐一思莫惘然。……”
“這是……”阮曉峰剛一啟齒,便不由怔住了。她隻感覺對這首詩一點兒印象也沒有,更不要說它的題名和作者了。但是,她心裏知道,雖然她自己熟知前朝各代的詩歌,但也總會有她所沒有涉及到的領域。所以,阮曉峰挖空心聯想到唐朝、隋朝,又想了南北朝、東西晉、三國及至兩漢,可怎麽也想不盡、道不出耶無害所背誦的這首詩句是出自何方。於是,阮曉峰憋不住,終於開口請求道:“耶公子!你能不能提醒我一句,這首詩到底出在何朝何代?”
“哈哈哈……”耶無害終於樂得大笑,說道:“曉峰!我終於把你難住了是不是?你知道的真不少,可我還是把你難住了,真不容易哪!”
“哎呀!你不要取笑我了!你已背誦好多首詩句,我都對答上來。這才是第一首嘛!你就提醒我一句吧!我敢保證,隻要你給我說出這首詩的年代,我就能說出它的題名和作者來!”
“哈哈哈……”耶無害又不由大笑道,“就是我說出成詩的年代,你也說不出它的題名和作者的!”
“我不信!一點兒也不信!耶公子!你就說出成詩的年代吧!”
“好吧!我讓你試試!我看你是‘不到黃河不死心’!你聽好!這成詩的年代前朝不見、後世不見,正是在這亂世殘唐。”
“亂世殘唐?!……”阮曉峰不由琢磨著說道,“那你說這首詩是當今之人所作的?可我怎麽連一點印象也沒有呢?……象司空圖、韓渥、李存勖、王衍、韋莊、李珣這些當世才子可都沒寫過這樣的詩句!聽這詩句清新秀麗,也必是個不凡之人所作!可他又是誰呢?……”
“哈哈哈!你想到哪去了?”耶無害望著阮曉峰那苦思糜想的模樣,禁不住笑道,“你現在正是‘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實話告訴你,這首詩的作者‘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啊!……”阮曉峰聞言,不由驚悟地望著耶無害說道,“這麽說這詩竟是耶公子你作的?!……我真不敢想象!”
“這是有‘鬼仙’之才的李賀的詩。題為《雁門太守行》。”
“蕭娘臉薄難勝淚,桃葉眉長易覺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這是徐凝的《憶揚州》。”
“龍盤虎踞樹層層,勢入浮雲亦是崩。一種青山秋草裏,路人唯拜漢文陵。”
“這詩名是《途經秦始皇墓》,是許渾的。”
“嗯!真有你的!我看你能全全答對上來。……長安迴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這是晚唐詩人杜牧的《過華清宮絕句》。”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杜牧的。《寄揚州韓綽判官》。”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這還是杜牧的。詩題為《山行》。”
“從來隻有情難盡,何事名為情盡橋。自此改名為折柳,任他離恨一條條。”
“這首詩是雍陶的《題情盡橋》。”
“曾於青史見遺文,今日飄蓬過此墳。詞客有靈應識我,霸才無主始憐君。石麟埋沒藏春草,銅雀荒涼對幕雲。莫怪臨風倍惆悵,欲將書劍學從軍。”
“這是溫庭筠的《過陳琳墓》。”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
“李商隱的《樂遊原》。”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李商隱的。是《無題》詩。”
“曾於方外見麻姑,聞說君山自古無。元是昆侖山頂石,海風歇落洞庭湖。”
“這是方千的《題君山》。”
“玄宗迴馬楊妃死,雲雨難忘日月新。終是聖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
“這是鄭畋的《馬嵬坡》。”
“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
“這是羅隱的詩。名為《西施》。”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須惜少年時。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這是無名氏的《金縷衣》!不必追究是誰作的了。”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裏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同屬論功不較多?”
“這是《汴河懷古》。皮日休的。”
“謂傷心畫不成?畫人心逐世人情。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雲滿故城。”
“韋莊的《金陵圖》。”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這是黃巢的《菊花》詩。”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是柳宗元《江雪》。”
“千形萬象竟還空,映水藏山片複重。無限旱苗枯欲盡,悠悠閑處作奇峰。”
“這是來鵠的《雲》詩”
“少年隨將詩河湟,頭白時清返故鄉。十萬漢軍零落盡,獨吹邊曲向殘陽。”
“這是張喬的《河湟舊卒》。”
“楓葉千枝複萬枝,江橋掩映幕帆遲。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這是女詩人魚玄機的《江陵愁望有寄》。”
“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
“這是鄭穀的《淮上與友人別》。”
“自小刺頭深草裏,而今漸覺出蓬蒿。時人不識淩雲木,直待淩雲始道高。”
“這個我也知道。是杜荀鶴的《小鬆》。”
“哇!你全知道,你真是女中奇才!我算是服了你了!”
“怎麽樣?耶公子!你把嘴皮子磨破也難不倒我吧?”阮曉峰不禁微笑著衝耶無害戲說道。
“你先別得意!”隻見耶無害突然靈機一動,說道,“我還有一詩讓你猜猜它的題名和作者!”
“耶公子!你盡管慢慢道來,你難不倒我的。”
“好吧!曉峰!你聽著!……三月浮塵擾河川,一鳴淩空開眼簾。地醒日出滌人間,秋風潔雲鶴迴旋。春眠夏曉轉一年,臘月寒梅立雪天。倩女籬下藍田暖,一駐一思莫惘然。……”
“這是……”阮曉峰剛一啟齒,便不由怔住了。她隻感覺對這首詩一點兒印象也沒有,更不要說它的題名和作者了。但是,她心裏知道,雖然她自己熟知前朝各代的詩歌,但也總會有她所沒有涉及到的領域。所以,阮曉峰挖空心聯想到唐朝、隋朝,又想了南北朝、東西晉、三國及至兩漢,可怎麽也想不盡、道不出耶無害所背誦的這首詩句是出自何方。於是,阮曉峰憋不住,終於開口請求道:“耶公子!你能不能提醒我一句,這首詩到底出在何朝何代?”
“哈哈哈……”耶無害終於樂得大笑,說道:“曉峰!我終於把你難住了是不是?你知道的真不少,可我還是把你難住了,真不容易哪!”
“哎呀!你不要取笑我了!你已背誦好多首詩句,我都對答上來。這才是第一首嘛!你就提醒我一句吧!我敢保證,隻要你給我說出這首詩的年代,我就能說出它的題名和作者來!”
“哈哈哈……”耶無害又不由大笑道,“就是我說出成詩的年代,你也說不出它的題名和作者的!”
“我不信!一點兒也不信!耶公子!你就說出成詩的年代吧!”
“好吧!我讓你試試!我看你是‘不到黃河不死心’!你聽好!這成詩的年代前朝不見、後世不見,正是在這亂世殘唐。”
“亂世殘唐?!……”阮曉峰不由琢磨著說道,“那你說這首詩是當今之人所作的?可我怎麽連一點印象也沒有呢?……象司空圖、韓渥、李存勖、王衍、韋莊、李珣這些當世才子可都沒寫過這樣的詩句!聽這詩句清新秀麗,也必是個不凡之人所作!可他又是誰呢?……”
“哈哈哈!你想到哪去了?”耶無害望著阮曉峰那苦思糜想的模樣,禁不住笑道,“你現在正是‘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實話告訴你,這首詩的作者‘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啊!……”阮曉峰聞言,不由驚悟地望著耶無害說道,“這麽說這詩竟是耶公子你作的?!……我真不敢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