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人坐了火車,一起到了大學所在地。看著錄取通知書上赫然寫著的一萬元(專科班)、兩萬元(本科班),丁香全然沒有了上大學的喜悅心情,看著父母頭上斑白的發絲,她甚至有些想哭。
父親倒是很興奮。這座城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幾十年前,自己還是個孩子時,就在這裏生活了。畢竟它是自己的出生地啊,一接觸到這座城市的地麵,就感覺這裏的一花一草都是那樣親切可人。
離開這裏去西北,已經過去了差不多三四十年。無論多久,對於家鄉的思念,卻從未變過。
母親一路走,一路都在叮囑丁香,要好好學習,專心求學。或許她壓根就不知道,此刻丁香心裏五味雜陳般的自責,已經讓她既慚愧又自卑,母親叮囑得越多,她就感覺越難過。
丁香原本開朗健談,可此刻,她覺得心底仿佛壓著一塊沉甸甸的大石頭。怎麽也說不出話來。
母親在報名處交了學費。除了正式的學費4200元,選擇讀專科還是讀本科的時候,丁香知道,多出一萬已經是極限,父母哪能拿出兩萬來交這個本科班的建校費。
丁香還是第一次看到母親拿出那麽厚一遝錢。如果自己專業分數夠高,如果屬於正常錄取,這個錢他們可以不用出。丁香陷入深深的自責中。那種“被第一誌願錄取“的興奮,已經蕩然無存,剩下的隻是對自己曲折求學之路的一聲歎息。
父親說報了名就要跟母親一起迴老屋看看,找到現有的親人,商量拆遷款的事情。
丁香隻想等安頓好宿舍以後,快速到所在班級去報到。她覺得,自己現在要做的,就是在大學校園裏學好專業,畢業出來了早些自食其力,她再也不能讓辛苦半輩子的父母繼續為她操心了。
她把父母送到了離校門不遠的地方,就打算轉身去女生宿舍報到。
“爸!媽!行李給我吧,我自己能行!你們就不用送我去宿舍樓了。“丁香從父母手中接過行囊,故作平靜的說道:“你們去辦房子的事吧!太晚了的話,怕找不到人。“
“丁香!我們把學費給你交了!你都不送我們出去?是怕我們丟你的臉嗎?“母親滿臉憂傷的看著麵無表情的丁香,說出了這樣一句話。
看著滿臉皺紋的母親,丁香有些哽咽,但她努力不讓自己的眼淚掉下來:“我能有機會在這裏讀書,是有您們的支持!你們多出了那麽多錢,是因為女兒不爭氣!你們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我怎麽會嫌棄你們呢?我因為數學成績從小就不好,家裏出了多少冤枉錢,我浪費了多少寶貴的時光!來讀大學本來是值得高興的事情,可我現在,有的隻是深深的自責罷了!我恨我自己,為什麽學不好數學,為什麽總給家裏增加負擔!“
“你現在說這些有什麽用?既然決定了來念這個大學,就不要被過去的錯誤困擾!現在就是個全新的開始,大學期間,努力學專業,爭取好成績才是最重要的!”母親把行李遞給了丁香:“那你快去報到,我們走了。“母親把話說完,依依不舍的臉上仍舊帶著無法釋懷的傷悲。
丁香多想走過去擁抱一下父母親。可是,現在她的情緒好低落。十八年來,她跟父母的交流從來就沒有肢體語言,以至於她覺得,現在過去擁抱他們,有點像電視劇裏麵那種煽情的表演。
不!她不喜歡表演!她隻想用自己的努力向父母證明,她不會辜負他們殷切的期望。
丁香堅定的轉過身,拎著她的大包小包,朝報名指示圖標明的宿舍區而去。
她害怕看到他們蒼老的麵容上飽含希望的目光,她害怕背負那種壓力。她盡力的壓抑著自己自責而沉重的心情,沒有迴頭。
母親希望丁香能夠轉身看看他們,哪怕一眼也好。可是,她卻沒有,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道路的盡頭,也是一眼都沒有。
母親看了看自己身上樸素的裝扮,歎了口氣:或許,丁香真的是嫌棄我們卻不承認吧?我老了,身材不好、容顏褪去,她爸還有殘疾。她不讓我們幫她把東西拿到宿舍,一定就是怕我們去了在她的同學麵前丟臉。我們給她報了名,就是“利用“完了,人就可以走了。母親越想越不開心,跟父親走出了校門以後,母親又朝丁香消失的地方迴望了一眼,才緩緩走出了校門。
父母與孩子缺少溝通,往往就會出現互相誤解的情況。父母要經常跟孩子談心,努力成為他們的“知心朋友“;孩子要經常跟父母擁抱,用溫暖有力的懷抱向他們傳遞愛的訊息。如果平時溝通到位,或許,就不會存在這樣的誤解了。
丁香從來就沒有“嫌棄”過自己的父母,盡管父親脾氣古怪、曾經那樣不分青紅皂白的打過自己,從小他跟母親的兩地分居,自己本來就沒有感受過什麽是真正的父愛,在自己成長的每一天,父親都沒有參與。那些雪上加霜的咆哮和拳頭,已然將那些小心翼翼的依戀變成了畏懼和害怕。
那時候的丁香,已經不是小孩子了。自己身上的每一絲變化,讓她已經有了作為女性的羞恥。當父親把自己按在地上打的時候,那種羞恥一直透進骨髓裏,讓父親暴力的拳頭和謾罵變成了一種侮辱,無論父親如何補救,自己內心深處都無法原諒。
母親對於失敗婚姻的妥協,除了讓自己有一個表麵上“完整”的家庭之外,並沒有增加一絲一毫的幸福感。母親自己沒有體會過夫妻之間相敬如賓的幸福,自己和哥哥,又何曾因為父親這個角色的存在產生過多少快樂與感動?心與心之間的隔閡,用再多的物質與財富補救,都一樣於事無補。
丁香多麽希望,當父母漸漸老去,他們可以像姥姥和姥爺一樣,互相攙扶,心有默契,相濡以沫。讓母親餘下的人生,過得快樂、順心、幸福。家裏隨時都是祥和安寧的氣氛,沒有爭吵、沒有咆哮,萬事商量,共渡難關。如此,辛勞半生的母親,才不枉此生。漸漸長大的兒女,才不至於感覺痛苦吧?
美好的願望,要真的實現,好難。既然無法改變別人,隻能盡力改變自己。
加油!我的大學!
父親倒是很興奮。這座城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幾十年前,自己還是個孩子時,就在這裏生活了。畢竟它是自己的出生地啊,一接觸到這座城市的地麵,就感覺這裏的一花一草都是那樣親切可人。
離開這裏去西北,已經過去了差不多三四十年。無論多久,對於家鄉的思念,卻從未變過。
母親一路走,一路都在叮囑丁香,要好好學習,專心求學。或許她壓根就不知道,此刻丁香心裏五味雜陳般的自責,已經讓她既慚愧又自卑,母親叮囑得越多,她就感覺越難過。
丁香原本開朗健談,可此刻,她覺得心底仿佛壓著一塊沉甸甸的大石頭。怎麽也說不出話來。
母親在報名處交了學費。除了正式的學費4200元,選擇讀專科還是讀本科的時候,丁香知道,多出一萬已經是極限,父母哪能拿出兩萬來交這個本科班的建校費。
丁香還是第一次看到母親拿出那麽厚一遝錢。如果自己專業分數夠高,如果屬於正常錄取,這個錢他們可以不用出。丁香陷入深深的自責中。那種“被第一誌願錄取“的興奮,已經蕩然無存,剩下的隻是對自己曲折求學之路的一聲歎息。
父親說報了名就要跟母親一起迴老屋看看,找到現有的親人,商量拆遷款的事情。
丁香隻想等安頓好宿舍以後,快速到所在班級去報到。她覺得,自己現在要做的,就是在大學校園裏學好專業,畢業出來了早些自食其力,她再也不能讓辛苦半輩子的父母繼續為她操心了。
她把父母送到了離校門不遠的地方,就打算轉身去女生宿舍報到。
“爸!媽!行李給我吧,我自己能行!你們就不用送我去宿舍樓了。“丁香從父母手中接過行囊,故作平靜的說道:“你們去辦房子的事吧!太晚了的話,怕找不到人。“
“丁香!我們把學費給你交了!你都不送我們出去?是怕我們丟你的臉嗎?“母親滿臉憂傷的看著麵無表情的丁香,說出了這樣一句話。
看著滿臉皺紋的母親,丁香有些哽咽,但她努力不讓自己的眼淚掉下來:“我能有機會在這裏讀書,是有您們的支持!你們多出了那麽多錢,是因為女兒不爭氣!你們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我怎麽會嫌棄你們呢?我因為數學成績從小就不好,家裏出了多少冤枉錢,我浪費了多少寶貴的時光!來讀大學本來是值得高興的事情,可我現在,有的隻是深深的自責罷了!我恨我自己,為什麽學不好數學,為什麽總給家裏增加負擔!“
“你現在說這些有什麽用?既然決定了來念這個大學,就不要被過去的錯誤困擾!現在就是個全新的開始,大學期間,努力學專業,爭取好成績才是最重要的!”母親把行李遞給了丁香:“那你快去報到,我們走了。“母親把話說完,依依不舍的臉上仍舊帶著無法釋懷的傷悲。
丁香多想走過去擁抱一下父母親。可是,現在她的情緒好低落。十八年來,她跟父母的交流從來就沒有肢體語言,以至於她覺得,現在過去擁抱他們,有點像電視劇裏麵那種煽情的表演。
不!她不喜歡表演!她隻想用自己的努力向父母證明,她不會辜負他們殷切的期望。
丁香堅定的轉過身,拎著她的大包小包,朝報名指示圖標明的宿舍區而去。
她害怕看到他們蒼老的麵容上飽含希望的目光,她害怕背負那種壓力。她盡力的壓抑著自己自責而沉重的心情,沒有迴頭。
母親希望丁香能夠轉身看看他們,哪怕一眼也好。可是,她卻沒有,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道路的盡頭,也是一眼都沒有。
母親看了看自己身上樸素的裝扮,歎了口氣:或許,丁香真的是嫌棄我們卻不承認吧?我老了,身材不好、容顏褪去,她爸還有殘疾。她不讓我們幫她把東西拿到宿舍,一定就是怕我們去了在她的同學麵前丟臉。我們給她報了名,就是“利用“完了,人就可以走了。母親越想越不開心,跟父親走出了校門以後,母親又朝丁香消失的地方迴望了一眼,才緩緩走出了校門。
父母與孩子缺少溝通,往往就會出現互相誤解的情況。父母要經常跟孩子談心,努力成為他們的“知心朋友“;孩子要經常跟父母擁抱,用溫暖有力的懷抱向他們傳遞愛的訊息。如果平時溝通到位,或許,就不會存在這樣的誤解了。
丁香從來就沒有“嫌棄”過自己的父母,盡管父親脾氣古怪、曾經那樣不分青紅皂白的打過自己,從小他跟母親的兩地分居,自己本來就沒有感受過什麽是真正的父愛,在自己成長的每一天,父親都沒有參與。那些雪上加霜的咆哮和拳頭,已然將那些小心翼翼的依戀變成了畏懼和害怕。
那時候的丁香,已經不是小孩子了。自己身上的每一絲變化,讓她已經有了作為女性的羞恥。當父親把自己按在地上打的時候,那種羞恥一直透進骨髓裏,讓父親暴力的拳頭和謾罵變成了一種侮辱,無論父親如何補救,自己內心深處都無法原諒。
母親對於失敗婚姻的妥協,除了讓自己有一個表麵上“完整”的家庭之外,並沒有增加一絲一毫的幸福感。母親自己沒有體會過夫妻之間相敬如賓的幸福,自己和哥哥,又何曾因為父親這個角色的存在產生過多少快樂與感動?心與心之間的隔閡,用再多的物質與財富補救,都一樣於事無補。
丁香多麽希望,當父母漸漸老去,他們可以像姥姥和姥爺一樣,互相攙扶,心有默契,相濡以沫。讓母親餘下的人生,過得快樂、順心、幸福。家裏隨時都是祥和安寧的氣氛,沒有爭吵、沒有咆哮,萬事商量,共渡難關。如此,辛勞半生的母親,才不枉此生。漸漸長大的兒女,才不至於感覺痛苦吧?
美好的願望,要真的實現,好難。既然無法改變別人,隻能盡力改變自己。
加油!我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