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月黑風高。


    山風自勾注山上唿嘯而下,吹入遼軍營帳,許多帳篷被山風鼓動,齊齊發出聲響。此時天色已然不早,除了巡邏的士兵尚在小心謹慎的巡營外,其餘的士兵大多入了夢想。遠遠一望,遼軍營帳中黑漆漆的一片,惟有帥帳中火光通明,宛如夜空中閃閃發亮的一顆星辰。


    此刻,遼軍帥帳中,坐著三位身著戎裝,腰佩短兵的大將。隻見坐在正中的是位年愈三旬,衣飾華麗,頜下留著一撮短須之人,正是駙馬侍中蕭咄李。在他左手邊坐著一員威風凜凜,不怒自威的中年將軍,正是北院樞密使耶律休哥。他右手邊則坐著一個麵容粗獷,目光兇狠中透著幾分精明的將軍,正是馬步軍都指揮使李重誨。


    蕭咄李坐在正中,看了看耶律休哥,又看了看李重誨,道:“兩位,雁門關乃天下第一關,向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如今楊業奉命鎮守此地,你們覺得該如何奪下雁門,殺奔晉陽呢?”


    李重誨不以為然的一笑,道:“大人,楊業雖然勇猛無敵,奈何他宋軍主力基本都屯駐晉陽,在雁門關的兵力向來不過一萬左右。反觀我大遼,有足足十萬雄兵,更有大人、耶律將軍與末將作為統帥,料那楊業一介蒼髯匹夫,豈能是我們的對手?大人放心,今晚我們好好休整一番,待明日天明,末將定斬下楊業首級獻與大人!”


    耶律休哥微微搖頭,道:“李將軍,昔年北漢未滅之時,我曾與楊業有過數麵之緣。此人勇猛非常,頗敢死戰,如今又有雁門關作為依托,絕非可欺之徒。如果我們一味強攻,隻怕到頭來不僅拿不下雁門,反倒要損兵折將,挫動鋒芒啊!”


    李重誨有些不服,正欲反駁,帳外忽有人高聲道:“稟報三位將軍,我軍哨探於勾注山南擒住宋軍使者,在他身上搜出一封緊要公文,急待三位將軍們處置。”


    蕭咄李笑著看了耶律休哥一眼,“耶律將軍,幾個時辰前你提議讓本將派人去山南哨探,本將還說你多此一舉。不料這麽快,竟真的有所收獲,看來日後諸事還真要多多向你請教才是。”


    耶律休哥起身拱手,道:“不敢。末將不過半生戎馬,有所心得罷了,不值一提。”


    蕭咄李又笑了笑,這才道:“嗯,把宋軍使者連帶搜出來的書信,一並給本將軍帶進來。”


    “是!”帳外士兵應了一聲,一掀帳簾,將那名宋軍使者推推搡搡的帶入營中。蕭咄李瞥了宋使一眼,隨即接過書信,仔細的看了一遍。當他把這封信完完整整的看了一遍後,不禁大笑起來,“哈哈哈,本將還當雁門關中至少駐紮有一萬宋軍,沒想到隻有區區三千人馬!如今楊業見我軍聲勢浩大,有意舍棄雁門關,向晉陽奔逃,真是天助我也!”


    蕭咄李說著把信遞給另外二人,道:“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你們也拿去看看高興高興,哈哈哈哈!”


    李重誨、耶律休哥先後看完此信,臉上也都洋溢起興奮之色。李重誨當即一拍大腿,道:“如今雁門關駐軍甚少,軍心渙散,末將願領一支人馬前去奪取雁門關,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蕭咄李點頭,道:“此關固然要攻,卻無需李將軍單獨出戰。依本將看,我們幹脆點起十萬人馬,趁夜共同出擊,定可一舉拿下雁門,擒殺楊業!二位將軍放心,待此戰一了本將非但不會搶你們功勞,還會在陛下麵前,為二位美言的!”


    李重誨摩拳擦掌,道:“如此也好。我們這就出兵,否則一旦楊業逃離雁門,不僅晉陽城中多一大將,咱們三人的軍功隻怕也要少上許多。事不宜遲,我看咱們這就出兵吧!”


    “且慢!”耶律休哥一擺手,目光直直盯向那名宋使,沉聲道:“說!信上內容幾分為真,幾分為假,可是楊業老匹夫故意使出的誘敵之計嗎?”


    宋使此行原想著平平安安的把信送至晉陽,豈料期間竟會突發變故,此時他見耶律休哥這樣看著自己,不免嚇得體如篩糠,“將……將軍,這封信上句句屬實,楊……楊將軍的確有意舍棄雁門關,逃亡晉陽。隻是尚未得到潘大人首肯,故此暫未離去。”


    耶律休哥冷笑,道:“胡說!楊業何等驍勇善戰,別人或許不知,我耶律休哥豈會不曉?他麾下倘若隻有三千士兵,憑借雁門關或許還能與我軍耗上幾日,一旦舍棄雁門逃亡晉陽,就不怕我軍趁後掩殺,讓那三千士卒盡化枯骨嗎!”


    宋使搖頭,道:“耶律將軍,此等大事乃是楊將軍親自定奪,小人怎知楊將軍為何會做出這般失智之舉?如果您不信的話,隻管率軍前去攻打,量您大遼有十萬虎狼之師,縱然中計又何懼區區的三千敵軍呢?莫不是耶律將軍懼怕我家楊將軍,不敢出戰嗎?”


    李重誨一拍桌子,道:“耶律將軍,這家夥說的沒錯!咱們十萬人就算中計又能如何,難道還殺不了三千宋軍?到時候,活捉楊業,奪取雁門,不一樣建功立業,報效陛下嗎?”


    蕭咄李也道:“耶律將軍,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楊業此人很會領兵,如果你指望楊業自己撤出雁門,咱們再趁後掩殺的話,多半會在途中遭遇埋伏,至時悔之晚矣!”


    耶律休哥沉吟一下,道:“既然蕭大人、李將軍都認為應該此刻出擊,末將自無違拗之理。不過我們還是分為前後兩部,互相接應為妙,否則真的中計,連迴旋的餘地都沒有。”


    蕭咄李搖頭,道:“不可!我大遼是馬背上起家,向來以騎兵見長,如今攻打雁門騎兵派不上用場,唯有一擁齊上才能確保無虞。再說,一旦分為兩部,太近則毫無意義,太遠又讓宋軍有機可乘,反不如匯集一處壯我聲威。相信雁門關中三千守軍,見到我十萬大軍攻城,勢必不戰自亂,天險雁門一鼓可下!”


    耶律休哥微微歎息一聲,不再言語,心中暗道,“上次攻打滿城時,燕王不聽我言,致使平白損失了那麽多將士。如今駙馬蕭咄李亦不聽我言,但願上蒼保佑,千萬不要再出意外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九州烽煙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賦江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賦江山並收藏九州烽煙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