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並不是每天都有,大多數朝代都是五日一朝。
有哪種二十多年不上朝的皇帝,也有那種天天都上朝的皇帝。
李世民雖然在貞觀後期,有一些昏庸,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早期的李世民是非常勤政的,加上貞觀初期,事物繁忙,李世民就將早朝改為每日一朝。
早上天微微亮,長安各個坊門打開,文武百官從各個坊市出發,匯聚到皇宮門前。
此時宮門未開,眾人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小聲聊著天。
秦瓊一個人站在一邊,周圍沒人靠近,他也沒有在意,閉著眼睛好似假寐。
就在這時,他聽到一陣腳步聲。
秦瓊從腳步聲中聽出,對方是往他這裏走來的。
秦瓊眉頭微皺,當初玄武門之變他沒有參與,雖然李世民後來對他不賞不罰,但是朝中官員一個比一個精明,最曉得趨吉避兇。
除了程咬金等少數幾個依然和他保持來往,就連一些和他同出瓦崗的人,都不敢跟他來往。
對此,秦瓊非常看的開,也並不後悔。
“二哥。”
聽到這個聲音,秦瓊有些驚訝的睜開眼,說道:“你不是在軍營練兵麽?怎麽會來上朝?”
“還練什麽啊,出征的人選已經定了。”程咬金撇了撇嘴說道。
“不準亂說!”秦瓊嗬斥道。
“是是是,二哥,關中糧食價格漲的太快了,朝廷沒有糧食平息糧價,我讓家裏準備了些糧食獻給陛下,你要不要也獻一點?”程咬金說道。
昨天他見過李世民後,就已經聯絡好了人一起獻糧食,但是這其中並沒有秦瓊。
之所以選擇現在說,是因為秦瓊的日子並不好過,如果秦瓊提前知道,為了多獻一些糧食肯定要賣掉一些田莊鋪子。
現在說秦瓊就算想賣也來不及了,因為早朝說獻多少,就會被記錄下來,秦瓊即便想多獻,他不知道家裏有多少錢,能買多少糧食,因此也不敢亂說。
“那老夫一會也盡點力。”秦瓊也沒多想。
作為勳爵,平常獻點糧食,開設粥棚救濟災民都很正常。
就在這時,宮門大開,文武百官連忙排好隊,進入了皇宮。
此時距離上朝的時間還有一會,文武百官先來到上朝前休息的偏殿。
等到太監前來通知上朝,眾人才排著隊進入了太極殿。
“陛下到!”
隨著太監一聲高喝,百官們躬身而立。
李世民從偏門進入大殿,走到龍椅前站定。
“臣,參見陛下!”
“眾卿平身!”李世民說道。
“謝陛下。”
百官等到李世民坐下後,才在各自的位置跪坐下來。
接下來,就是百官上奏時間。
先是杜如晦複命,將賑災過程簡單敘述了一遍。
李世民誇讚了幾句,賞賜了一些錢財布匹。
杜如晦謝恩退下後,李世民又處理了一些別的事情。
程咬金見沒有人再上奏,出列說道:“陛下,關中地區連續兩年出現旱災,百姓窮苦,然關中糧價比起貞觀元年,上漲了近五倍,百姓哪裏買的起?臣願獻糧食五千石於朝廷,用以平息關中糧價。”
“臣願獻兩千石。”
“臣願獻一千五百石。”
“臣願獻一千石。”
程咬金話音剛落,就有七八個人站出來,跟著說道。
能位列朝堂的,有幾個是傻的?
程咬金一說獻糧食,就有一群人附合,跟著獻糧食,這裏麵要是沒有問題才有鬼了。
李世民笑著點了點頭,誇讚道:“卿等真是國之柱石,勳貴楷模。”
得,眾人聽到李世民話都說道這個份上了,哪裏還不明白這是李世民和程咬金在唱雙簧。
“陛下,臣願獻糧食萬石。”長孫無忌說道。
他是勳爵又是外戚,程咬金都獻了五千石,無論如何他都要壓程咬金一頭。
“陛下,臣獻三千石。”
“陛下臣獻五百石。”
一時間大殿裏全是獻糧的聲音。
李世民連忙讓人全部記下。
“陛下,請過目。”負責記錄的官員,記錄完後將總數算好,呈送給了李世民。
李世民看到文武百官一共獻了近二十萬石糧食,喜不自勝。
這麽多糧食,省著點都夠十萬將士吃三個月了。
但是當看到那些那些世家官員,大多都是幾百石,李世民心中就升起一股怒火。
世家擁有的田地最多,卻隻願意拿這點糧食來打發他,根本沒有把他這個皇帝放在眼裏。
不過李世民並沒有表露出來,笑道:“諸卿慷慨解囊,朕心甚慰,為了讓關中百姓知道眾卿的善舉,朕會命人在長安城四麵城門處立碑,將諸卿此舉雕於碑上,令百姓銘記諸卿的善心。”
本來很多人因為被逼的不得不捐獻糧食,有些肉疼,聽到李世民的話,反而覺得沒有那麽肉疼了。
對於他們來說,這點糧食就能被立碑歌頌還是立在長安城的城門處,可謂是非常劃算。
李世民看著眾人的表情,心裏冷笑,高興吧,等碑立出來後,看你們還能不能高興的出來。
……
明德門,位於長安城南麵,也是長安城最大的城門。
從明德門進入,就是朱雀大道,沿著朱雀大道直走,終點就是皇宮的朱雀門。
因此明天從明德門進出長安的人絡繹不絕。
這日,許多從明德門進出長安的人看見,明德門左側被圍了起來,過往的人非常好奇,但是有士兵守衛,他們不敢靠近。
等到第二日,進過明德門的人發現明德門左側多了一塊兩米高的石碑,石碑上密密麻麻的雕刻著許多小字。
突然多出來的石碑,引起了許多人圍觀。
“這上麵寫的什麽?”
百姓都不識字,根本看不懂上麵寫著什麽。
圍觀的人群中,一個看著三十多歲的男子開口道:“上麵寫的是勳貴世家向朝廷捐獻糧食,用以平息關中糧價,陛下感念其功德,命人在立碑於長安四門。”
“這位先生,能不能給我們讀一下。”
“有趣!”男子看了一眼石碑,沒有理會那些百姓的請求,直接離開了。
男子一路來到東市的一處宅院,上前對門房說道:“在下馬周,受人舉薦,前來拜見常中郎將,煩請通報。”
有哪種二十多年不上朝的皇帝,也有那種天天都上朝的皇帝。
李世民雖然在貞觀後期,有一些昏庸,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早期的李世民是非常勤政的,加上貞觀初期,事物繁忙,李世民就將早朝改為每日一朝。
早上天微微亮,長安各個坊門打開,文武百官從各個坊市出發,匯聚到皇宮門前。
此時宮門未開,眾人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小聲聊著天。
秦瓊一個人站在一邊,周圍沒人靠近,他也沒有在意,閉著眼睛好似假寐。
就在這時,他聽到一陣腳步聲。
秦瓊從腳步聲中聽出,對方是往他這裏走來的。
秦瓊眉頭微皺,當初玄武門之變他沒有參與,雖然李世民後來對他不賞不罰,但是朝中官員一個比一個精明,最曉得趨吉避兇。
除了程咬金等少數幾個依然和他保持來往,就連一些和他同出瓦崗的人,都不敢跟他來往。
對此,秦瓊非常看的開,也並不後悔。
“二哥。”
聽到這個聲音,秦瓊有些驚訝的睜開眼,說道:“你不是在軍營練兵麽?怎麽會來上朝?”
“還練什麽啊,出征的人選已經定了。”程咬金撇了撇嘴說道。
“不準亂說!”秦瓊嗬斥道。
“是是是,二哥,關中糧食價格漲的太快了,朝廷沒有糧食平息糧價,我讓家裏準備了些糧食獻給陛下,你要不要也獻一點?”程咬金說道。
昨天他見過李世民後,就已經聯絡好了人一起獻糧食,但是這其中並沒有秦瓊。
之所以選擇現在說,是因為秦瓊的日子並不好過,如果秦瓊提前知道,為了多獻一些糧食肯定要賣掉一些田莊鋪子。
現在說秦瓊就算想賣也來不及了,因為早朝說獻多少,就會被記錄下來,秦瓊即便想多獻,他不知道家裏有多少錢,能買多少糧食,因此也不敢亂說。
“那老夫一會也盡點力。”秦瓊也沒多想。
作為勳爵,平常獻點糧食,開設粥棚救濟災民都很正常。
就在這時,宮門大開,文武百官連忙排好隊,進入了皇宮。
此時距離上朝的時間還有一會,文武百官先來到上朝前休息的偏殿。
等到太監前來通知上朝,眾人才排著隊進入了太極殿。
“陛下到!”
隨著太監一聲高喝,百官們躬身而立。
李世民從偏門進入大殿,走到龍椅前站定。
“臣,參見陛下!”
“眾卿平身!”李世民說道。
“謝陛下。”
百官等到李世民坐下後,才在各自的位置跪坐下來。
接下來,就是百官上奏時間。
先是杜如晦複命,將賑災過程簡單敘述了一遍。
李世民誇讚了幾句,賞賜了一些錢財布匹。
杜如晦謝恩退下後,李世民又處理了一些別的事情。
程咬金見沒有人再上奏,出列說道:“陛下,關中地區連續兩年出現旱災,百姓窮苦,然關中糧價比起貞觀元年,上漲了近五倍,百姓哪裏買的起?臣願獻糧食五千石於朝廷,用以平息關中糧價。”
“臣願獻兩千石。”
“臣願獻一千五百石。”
“臣願獻一千石。”
程咬金話音剛落,就有七八個人站出來,跟著說道。
能位列朝堂的,有幾個是傻的?
程咬金一說獻糧食,就有一群人附合,跟著獻糧食,這裏麵要是沒有問題才有鬼了。
李世民笑著點了點頭,誇讚道:“卿等真是國之柱石,勳貴楷模。”
得,眾人聽到李世民話都說道這個份上了,哪裏還不明白這是李世民和程咬金在唱雙簧。
“陛下,臣願獻糧食萬石。”長孫無忌說道。
他是勳爵又是外戚,程咬金都獻了五千石,無論如何他都要壓程咬金一頭。
“陛下,臣獻三千石。”
“陛下臣獻五百石。”
一時間大殿裏全是獻糧的聲音。
李世民連忙讓人全部記下。
“陛下,請過目。”負責記錄的官員,記錄完後將總數算好,呈送給了李世民。
李世民看到文武百官一共獻了近二十萬石糧食,喜不自勝。
這麽多糧食,省著點都夠十萬將士吃三個月了。
但是當看到那些那些世家官員,大多都是幾百石,李世民心中就升起一股怒火。
世家擁有的田地最多,卻隻願意拿這點糧食來打發他,根本沒有把他這個皇帝放在眼裏。
不過李世民並沒有表露出來,笑道:“諸卿慷慨解囊,朕心甚慰,為了讓關中百姓知道眾卿的善舉,朕會命人在長安城四麵城門處立碑,將諸卿此舉雕於碑上,令百姓銘記諸卿的善心。”
本來很多人因為被逼的不得不捐獻糧食,有些肉疼,聽到李世民的話,反而覺得沒有那麽肉疼了。
對於他們來說,這點糧食就能被立碑歌頌還是立在長安城的城門處,可謂是非常劃算。
李世民看著眾人的表情,心裏冷笑,高興吧,等碑立出來後,看你們還能不能高興的出來。
……
明德門,位於長安城南麵,也是長安城最大的城門。
從明德門進入,就是朱雀大道,沿著朱雀大道直走,終點就是皇宮的朱雀門。
因此明天從明德門進出長安的人絡繹不絕。
這日,許多從明德門進出長安的人看見,明德門左側被圍了起來,過往的人非常好奇,但是有士兵守衛,他們不敢靠近。
等到第二日,進過明德門的人發現明德門左側多了一塊兩米高的石碑,石碑上密密麻麻的雕刻著許多小字。
突然多出來的石碑,引起了許多人圍觀。
“這上麵寫的什麽?”
百姓都不識字,根本看不懂上麵寫著什麽。
圍觀的人群中,一個看著三十多歲的男子開口道:“上麵寫的是勳貴世家向朝廷捐獻糧食,用以平息關中糧價,陛下感念其功德,命人在立碑於長安四門。”
“這位先生,能不能給我們讀一下。”
“有趣!”男子看了一眼石碑,沒有理會那些百姓的請求,直接離開了。
男子一路來到東市的一處宅院,上前對門房說道:“在下馬周,受人舉薦,前來拜見常中郎將,煩請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