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給他們一次機會
洪武大帝?本太子的傀儡而已! 作者:水一方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臨淮知縣也有自己的顧慮。
“可是大人,如今的糧食,是你千辛萬苦籌措來的,而且也僅僅是這幾日夠用,若是時間一長,恐怕……”
縱然是水患解決了,難民恢複了生產生活,可到底也……
總之,接下來的情形,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好。
而這個,也是淮河水患最難的地方。
朱標:“你所想到的,本官又如何沒有想到呢?如今啊,糧食確實就隻有這些。這方圓百裏的能吃的,恐怕都已經消耗殆盡了。可難民要生活,糧食和藥材就是必不可少的。”
臨淮知縣皺著眉頭點頭應下。
“但,隻要能吃的,大家去嚐試一下,其餘的,當地縣衙解決,不也就好了個七七八八了嗎?”
“就比如一些樹葉,野菜等。雖說淮河水患,影響了大家,動植物也死傷慘重,可好歹也是有留下的。本官注意到,其中有一些,是能食用的。”
“其次,如今這大明,最嚴重的水患也就是淮河區域,黃河和長江區域是沒有水患的,那些地方的百姓生活艱苦卻好歹糧食夠吃,本官會安排人手過去買糧食,同時你也需要鼓動大家,盡可能的自己尋找一些食物過來,以備不時之需。”
如此雙管齊下,想來問題應當解決了大半。
“待明年糧食豐收,本官會請求皇上,減少賦稅雜役,給大家兩三年緩衝的時間。”
臨淮知縣眼睛瞪圓了。
他沒有想到,大人竟然想得這般周全。
大人過來後,治理水患的同時也在鏟除貪官汙吏。
把貪官汙吏貪汙的金銀珠寶都充公,用作買糧食的基礎。
這附近的糧食價格確實高居不下,可外麵就未必了。
再加上朝廷有一個盡職盡責的太子殿下,想來會對一係列可能引發民怨的事情做處置。
隻需要他們扛過這兩年,日子定然會好起來的。
“縱然是本官做了這些,解決了難民的燃眉之急,你也絕對不能掉以輕心。治理水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疏通和圍堵都是很重要的,必須要因地製宜,才能保障淮河水域減少水患的出現。”
臨淮知縣鄭重的答應下來:“是,下官知道了,下官一定按照大人的吩咐,努力行事。”
朱標揮揮手:“下去吧。”
“下官告退。”
翌日清晨,風塵仆仆的警衣衛經曆到了朱標跟前。
“微臣參見皇上。”錦衣衛經曆跪下來給朱標行禮。
朱標頷首,讓他起來:“處理得如何了?”
錦衣衛經曆的臉色並不好看:“周德宏死了後,情形是複雜了不少的。主要是參與其中的不僅僅是布政司使,還有地方上的主事,員外郎和提舉,所涉及的人數,幾乎近百。”
每個官員都抽一點,真正能到難民手中的糧食和銀子就屈指可數。
甚至……
多半是沒有的。
人數著實是不少。
若是殺或者下獄,對淮河水域都不是好事。
朱標凝眸,看著前方,自然垂落的手不自覺的捏緊拳頭,再捏緊一些。
“那些人的態度如何。”
錦衣衛經曆想了想:“都還不錯,甚至有一些已經當場下跪認錯了。”
“那就給他們一次機會。”
“嗯?”錦衣衛經曆抬眸,有些不太理解朱標所說的給機會是如何給的。
“首先,認錯就要有認錯的態度。貪墨的所有官銀糧食自然是要如數奉還。其次,還需要利息。再讓他們和難民一般,吃不好,睡不好,還要勞作,自己的差事也需完成,不可怠慢。若能做到這些,孤不介意再給一次機會。”
若是做不到,那就不必了。
“是,微臣遵命。”
這確實是不錯的辦法。
此後的兩天,淮河水域的情形逐步好轉。
難民和官差齊心協力,一起對抗水患。
難民對於朱標的一切措施表示高度讚揚。
但因不知道身份,傳揚的都是那位大人。
然,朝中情形就沒有那麽好了。
朱元璋知道劉伯溫等沒有太大作用,這心情就沒有多好。
隨便找了個由頭,就把大臣們一頓痛罵。
大臣們是委屈不已,壓根兒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劉伯溫承受著朱元璋的怒火,內心有了打量。
下了朝後,大臣們紛紛湊到了劉伯溫身前。
“劉大人你說皇上此舉所為何事啊。我怎麽覺得,他像是故意的。”
“還能如何?不就是覺得我們無能嗎?哎,太子殿下要再耽擱些時日,我們這老命啊,可就真的要保不住了。”
“可不是,奈何啊,如今這情形,是一點辦法都沒有的。”
“劉大人啊,你可要幫我們好好的想一想辦法。”
“你是我們之中膽子最大,辦法最多的,此事隻能拜托你了。”
……
大臣在劉伯溫的耳邊嘰嘰歪歪。
劉伯溫聽得是心煩意亂,臉色有些不大好的抬起頭來,悠悠的掃了一圈。
大臣們看到劉伯溫的臉色不太好,趕緊閉嘴。
有一些甚至還瑟縮了起來。
“昨日,隻是個意外。我們堅持過去就好。隻是這次,需要做一點準備。”
想來,有了準備,這問題就能不是問題了。
“好,好啊,做準備是最好的。”
但很快工部侍郎就提出了問題:“可,太子府會如何迴擊,我們尚未可知,如何才能做到準確呢?”
“太子府不是裝病嗎?那今日就把禦醫去請過去。我們理由充分,縱然太子府的人發火也無用!就算真正的責怪下來,我們的頭上也還有一個皇上。不至於傷筋動骨。”
“確實如此。”
劉伯溫點點頭:“走,這就是去請禦醫。”
大臣們又遲疑了。
這禦醫可不是說請就能請的。
“若我們過去,恐怕這禦醫不會搭理我們啊。”
工部侍郎:“那就請示皇上。”
“可皇上會不會因此……”
“糾結那麽多做什麽?事到如今隻能硬著頭皮做了。左右皇上和太子殿下是我們眼前的大山,有問題他們會擔待著,我們操心那麽多做什麽!”
想想也是,這兩位一向意見不統一,鬧起來很正常。
劉伯溫點頭:“確實如此。這就不耽擱了,速速過去吧。”
“可是大人,如今的糧食,是你千辛萬苦籌措來的,而且也僅僅是這幾日夠用,若是時間一長,恐怕……”
縱然是水患解決了,難民恢複了生產生活,可到底也……
總之,接下來的情形,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好。
而這個,也是淮河水患最難的地方。
朱標:“你所想到的,本官又如何沒有想到呢?如今啊,糧食確實就隻有這些。這方圓百裏的能吃的,恐怕都已經消耗殆盡了。可難民要生活,糧食和藥材就是必不可少的。”
臨淮知縣皺著眉頭點頭應下。
“但,隻要能吃的,大家去嚐試一下,其餘的,當地縣衙解決,不也就好了個七七八八了嗎?”
“就比如一些樹葉,野菜等。雖說淮河水患,影響了大家,動植物也死傷慘重,可好歹也是有留下的。本官注意到,其中有一些,是能食用的。”
“其次,如今這大明,最嚴重的水患也就是淮河區域,黃河和長江區域是沒有水患的,那些地方的百姓生活艱苦卻好歹糧食夠吃,本官會安排人手過去買糧食,同時你也需要鼓動大家,盡可能的自己尋找一些食物過來,以備不時之需。”
如此雙管齊下,想來問題應當解決了大半。
“待明年糧食豐收,本官會請求皇上,減少賦稅雜役,給大家兩三年緩衝的時間。”
臨淮知縣眼睛瞪圓了。
他沒有想到,大人竟然想得這般周全。
大人過來後,治理水患的同時也在鏟除貪官汙吏。
把貪官汙吏貪汙的金銀珠寶都充公,用作買糧食的基礎。
這附近的糧食價格確實高居不下,可外麵就未必了。
再加上朝廷有一個盡職盡責的太子殿下,想來會對一係列可能引發民怨的事情做處置。
隻需要他們扛過這兩年,日子定然會好起來的。
“縱然是本官做了這些,解決了難民的燃眉之急,你也絕對不能掉以輕心。治理水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疏通和圍堵都是很重要的,必須要因地製宜,才能保障淮河水域減少水患的出現。”
臨淮知縣鄭重的答應下來:“是,下官知道了,下官一定按照大人的吩咐,努力行事。”
朱標揮揮手:“下去吧。”
“下官告退。”
翌日清晨,風塵仆仆的警衣衛經曆到了朱標跟前。
“微臣參見皇上。”錦衣衛經曆跪下來給朱標行禮。
朱標頷首,讓他起來:“處理得如何了?”
錦衣衛經曆的臉色並不好看:“周德宏死了後,情形是複雜了不少的。主要是參與其中的不僅僅是布政司使,還有地方上的主事,員外郎和提舉,所涉及的人數,幾乎近百。”
每個官員都抽一點,真正能到難民手中的糧食和銀子就屈指可數。
甚至……
多半是沒有的。
人數著實是不少。
若是殺或者下獄,對淮河水域都不是好事。
朱標凝眸,看著前方,自然垂落的手不自覺的捏緊拳頭,再捏緊一些。
“那些人的態度如何。”
錦衣衛經曆想了想:“都還不錯,甚至有一些已經當場下跪認錯了。”
“那就給他們一次機會。”
“嗯?”錦衣衛經曆抬眸,有些不太理解朱標所說的給機會是如何給的。
“首先,認錯就要有認錯的態度。貪墨的所有官銀糧食自然是要如數奉還。其次,還需要利息。再讓他們和難民一般,吃不好,睡不好,還要勞作,自己的差事也需完成,不可怠慢。若能做到這些,孤不介意再給一次機會。”
若是做不到,那就不必了。
“是,微臣遵命。”
這確實是不錯的辦法。
此後的兩天,淮河水域的情形逐步好轉。
難民和官差齊心協力,一起對抗水患。
難民對於朱標的一切措施表示高度讚揚。
但因不知道身份,傳揚的都是那位大人。
然,朝中情形就沒有那麽好了。
朱元璋知道劉伯溫等沒有太大作用,這心情就沒有多好。
隨便找了個由頭,就把大臣們一頓痛罵。
大臣們是委屈不已,壓根兒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劉伯溫承受著朱元璋的怒火,內心有了打量。
下了朝後,大臣們紛紛湊到了劉伯溫身前。
“劉大人你說皇上此舉所為何事啊。我怎麽覺得,他像是故意的。”
“還能如何?不就是覺得我們無能嗎?哎,太子殿下要再耽擱些時日,我們這老命啊,可就真的要保不住了。”
“可不是,奈何啊,如今這情形,是一點辦法都沒有的。”
“劉大人啊,你可要幫我們好好的想一想辦法。”
“你是我們之中膽子最大,辦法最多的,此事隻能拜托你了。”
……
大臣在劉伯溫的耳邊嘰嘰歪歪。
劉伯溫聽得是心煩意亂,臉色有些不大好的抬起頭來,悠悠的掃了一圈。
大臣們看到劉伯溫的臉色不太好,趕緊閉嘴。
有一些甚至還瑟縮了起來。
“昨日,隻是個意外。我們堅持過去就好。隻是這次,需要做一點準備。”
想來,有了準備,這問題就能不是問題了。
“好,好啊,做準備是最好的。”
但很快工部侍郎就提出了問題:“可,太子府會如何迴擊,我們尚未可知,如何才能做到準確呢?”
“太子府不是裝病嗎?那今日就把禦醫去請過去。我們理由充分,縱然太子府的人發火也無用!就算真正的責怪下來,我們的頭上也還有一個皇上。不至於傷筋動骨。”
“確實如此。”
劉伯溫點點頭:“走,這就是去請禦醫。”
大臣們又遲疑了。
這禦醫可不是說請就能請的。
“若我們過去,恐怕這禦醫不會搭理我們啊。”
工部侍郎:“那就請示皇上。”
“可皇上會不會因此……”
“糾結那麽多做什麽?事到如今隻能硬著頭皮做了。左右皇上和太子殿下是我們眼前的大山,有問題他們會擔待著,我們操心那麽多做什麽!”
想想也是,這兩位一向意見不統一,鬧起來很正常。
劉伯溫點頭:“確實如此。這就不耽擱了,速速過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