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朱元璋:你確定?
洪武大帝?本太子的傀儡而已! 作者:水一方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胡公公又在這裏盯了幾個時辰,確定無誤後才迴去稟告朱標。
朱標得知這消息,開心的不行。
是夜,深沉。
宮內安靜,能聽蟬鳴。
一道激烈的馬蹄聲刺破這寂靜,來到宮門前。
“前線急報,求請麵見皇上!”
侍衛不敢耽擱,連連打開了宮門。
朱元璋被吵醒,來了禦書房,見到送急報的將領。
“韃靼率軍攻我西北,短短五日內,已拿下五座城池!城池攻陷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聞言的朱元璋大驚。
連連傳召李文忠不過,朱標,藍玉,常遇春以及劉伯溫等人商議。
朱標睡眼朦朧,進了禦書房還鬱悶的看了朱元璋兩眼。
那模樣好像在說,我這睡得好好的,硬是把我叫起來,擾人清夢殺人誅心啊!
朱元璋也瞪迴去。
他也是一腔鬱悶。
待所有人到齊行禮後,朱元璋揮手,讓幾人起來。
隨即,告知幾人為何深夜召他們入宮。
“韃靼進攻咱西北邊界,五日就拿下五座城池,正南下中。”
聞言的藍玉眼睛一下子瞪圓。
五日,五座城池!
這就相當於一日一座城池了。
西北淒苦,城池也零散,相距幾百裏才會有一座城池。
城池內雖住的人不多,守城的將士卻多,邊防甚至比應天府還要牢固。
“怎會如此?”
朱標倒是淡定。
這韃靼國啊,也就是先元後部,有進犯之心,也並不意外。
隻是意外的是,在守城將士不少,邊防牢固的情況下,還能以這等速度破城,想來是有點特殊的工具了。
就在等他們入宮的這段時日,朱元璋已經跟報信的將士了解了一下。
“並非是他們不用心,而是對方的手段過於厲害。”
“他們不知從何處弄了帶著鐵皮的馬車,將士們更穿上特製的鎧甲,刀槍不入,即便是火銃,想要傷他分毫,也必須得打準了。”
火銃的準確率,其實沒有那麽高的。
所以也就造就了如今問題不少的局麵。
“那,我等要如何應對?”藍玉問出口。
李文忠鄙夷的輕哼一聲:“不過是手下敗將,縱然兵器厲害又如何,待我等出擊,必定殺他個片甲不留!”
常遇春覺得李文忠過分自信了。
“李大人,如今的韃靼可不是當初的韃靼,他們既然有這樣的攻入速度,而前期沒有任何動靜,想來是做好了萬全準備,你可不要輕敵了。再者,你確實勇猛無敵,征戰沙場數十年不曾有過敗績,任何困難之境,你都可逃出生天,那跟隨你的那些戰士呢?他們的命也是命啊。”
李文忠:“話是這麽說,可韃靼都入侵了,縱然是頭破血流,也決不能讓他們繼續南下!”
西北直入,也就是城池的防禦牢固了一些,可一旦自天山攻入中原,就會猶如入無人之境啊。
屆時,用不了幾日,就可到應天府,大明危已。
李文忠:“那你說要怎麽辦?此等情形,還要和他們何談?”
和談,那簡直是笑話!
韃靼如今士氣正盛,若不狠狠的挫一挫銳氣,必定會更加張狂。
“打是得打的,但看要怎麽打?”
“怎麽打?那也得到了地方,再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戰略,可不是遠在應天府,嘴上隨意說一說的。”李文忠立刻就嗆了迴來。
常遇春的臉色有些許難看了:“我說你這個人……為什麽要和我對著來?當年你在戰場上廝殺,難道我沒有?”
李文忠:“我不是和你對著來,而是看你多年養尊處優的,拿不動刀了。”
“你說誰拿不動刀啊!”
“我說你。”
“你……有本事就再說一遍!”
朱標看兩個人要打起來,連忙走到二人中間,笑盈盈的伸出兩隻手。
一隻手抵住一人的胸膛。
“何必因此事爭吵,孤知二位大臣都是大明的肱骨之臣,縱然言語不對,卻都是為了大明好。請二位看在孤的麵子上,就不要吵了。”
說著朱標扭過頭去看常遇春:“嶽父大人,您的心小婿都明白,隻是吵一架並不能解決問題,您先消消氣,消消氣哈。”
朱標這當朝太子伏小姿態,極大的給了常遇春麵子。
常遇春高高抬起下巴,傲嬌的哼了一聲,不再說什麽。
李文忠也在惡狠狠的看了眼常遇春一眼後,朝著邊上走了兩步。
朱元璋:“隻能與韃靼開戰了。”
李文忠隨即站出來:“皇上,微臣願意帶兵前去,不奪迴所陷城池,絕不迴來!”
朱標:“李大人,您有這樣的想法,我們倍感欣慰。隻是,事態不簡單啊。”
李文忠迴眸:“如何的不簡單?戰場廝殺,微臣可見得多了,又何須在意?”
朱標意味深長的看著李文忠。
他怎是在意這個?
李文忠可是國之棟梁啊。
“他們的車,人,馬,都是被鐵皮包裹的。如今的西北,也沒有多炎熱,再過一段時日,就得冷了。”
韃靼深處西北腹地,幹旱少雨,冬天寒冷,習慣了那地方,自然是不害怕的。
可是,大明的大片區域不是那種環境。
在那邊的士兵,到底也是不多的。
如此情形,想要在兵力差不多的情況下,與之對抗,想來是難上加難。
“先前孤研究了火銃,可在鐵皮加身的對方,也毫無作用。孤並不是要反對你過來,而是,你得帶著有用的東西過去,這樣,才能解決問題。”
有用的東西?
李文忠低下頭,略微思考了一會兒後,抬起頭來看著朱標:“可這研究,是要不少時日。如今戰事吃緊,絕不可繼續耽擱。”
再說了,應天府研究出的武器,到了那邊是不是能用,都要打一個問號。
“孤有一些想法,隻是還未有時辰去落實,想來兩日內能有所成效。這兩日李大人可去點兵,再看有什麽可以帶上的武器。兵部,戶部,會同你協調。”
李文忠垂眸,略微想了想後,抬起頭來,確定的點點頭:“好,就這麽辦!”
朱元璋也有自己的想法。
“標兒,你確定,能研究得出來?”
朱標得知這消息,開心的不行。
是夜,深沉。
宮內安靜,能聽蟬鳴。
一道激烈的馬蹄聲刺破這寂靜,來到宮門前。
“前線急報,求請麵見皇上!”
侍衛不敢耽擱,連連打開了宮門。
朱元璋被吵醒,來了禦書房,見到送急報的將領。
“韃靼率軍攻我西北,短短五日內,已拿下五座城池!城池攻陷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聞言的朱元璋大驚。
連連傳召李文忠不過,朱標,藍玉,常遇春以及劉伯溫等人商議。
朱標睡眼朦朧,進了禦書房還鬱悶的看了朱元璋兩眼。
那模樣好像在說,我這睡得好好的,硬是把我叫起來,擾人清夢殺人誅心啊!
朱元璋也瞪迴去。
他也是一腔鬱悶。
待所有人到齊行禮後,朱元璋揮手,讓幾人起來。
隨即,告知幾人為何深夜召他們入宮。
“韃靼進攻咱西北邊界,五日就拿下五座城池,正南下中。”
聞言的藍玉眼睛一下子瞪圓。
五日,五座城池!
這就相當於一日一座城池了。
西北淒苦,城池也零散,相距幾百裏才會有一座城池。
城池內雖住的人不多,守城的將士卻多,邊防甚至比應天府還要牢固。
“怎會如此?”
朱標倒是淡定。
這韃靼國啊,也就是先元後部,有進犯之心,也並不意外。
隻是意外的是,在守城將士不少,邊防牢固的情況下,還能以這等速度破城,想來是有點特殊的工具了。
就在等他們入宮的這段時日,朱元璋已經跟報信的將士了解了一下。
“並非是他們不用心,而是對方的手段過於厲害。”
“他們不知從何處弄了帶著鐵皮的馬車,將士們更穿上特製的鎧甲,刀槍不入,即便是火銃,想要傷他分毫,也必須得打準了。”
火銃的準確率,其實沒有那麽高的。
所以也就造就了如今問題不少的局麵。
“那,我等要如何應對?”藍玉問出口。
李文忠鄙夷的輕哼一聲:“不過是手下敗將,縱然兵器厲害又如何,待我等出擊,必定殺他個片甲不留!”
常遇春覺得李文忠過分自信了。
“李大人,如今的韃靼可不是當初的韃靼,他們既然有這樣的攻入速度,而前期沒有任何動靜,想來是做好了萬全準備,你可不要輕敵了。再者,你確實勇猛無敵,征戰沙場數十年不曾有過敗績,任何困難之境,你都可逃出生天,那跟隨你的那些戰士呢?他們的命也是命啊。”
李文忠:“話是這麽說,可韃靼都入侵了,縱然是頭破血流,也決不能讓他們繼續南下!”
西北直入,也就是城池的防禦牢固了一些,可一旦自天山攻入中原,就會猶如入無人之境啊。
屆時,用不了幾日,就可到應天府,大明危已。
李文忠:“那你說要怎麽辦?此等情形,還要和他們何談?”
和談,那簡直是笑話!
韃靼如今士氣正盛,若不狠狠的挫一挫銳氣,必定會更加張狂。
“打是得打的,但看要怎麽打?”
“怎麽打?那也得到了地方,再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戰略,可不是遠在應天府,嘴上隨意說一說的。”李文忠立刻就嗆了迴來。
常遇春的臉色有些許難看了:“我說你這個人……為什麽要和我對著來?當年你在戰場上廝殺,難道我沒有?”
李文忠:“我不是和你對著來,而是看你多年養尊處優的,拿不動刀了。”
“你說誰拿不動刀啊!”
“我說你。”
“你……有本事就再說一遍!”
朱標看兩個人要打起來,連忙走到二人中間,笑盈盈的伸出兩隻手。
一隻手抵住一人的胸膛。
“何必因此事爭吵,孤知二位大臣都是大明的肱骨之臣,縱然言語不對,卻都是為了大明好。請二位看在孤的麵子上,就不要吵了。”
說著朱標扭過頭去看常遇春:“嶽父大人,您的心小婿都明白,隻是吵一架並不能解決問題,您先消消氣,消消氣哈。”
朱標這當朝太子伏小姿態,極大的給了常遇春麵子。
常遇春高高抬起下巴,傲嬌的哼了一聲,不再說什麽。
李文忠也在惡狠狠的看了眼常遇春一眼後,朝著邊上走了兩步。
朱元璋:“隻能與韃靼開戰了。”
李文忠隨即站出來:“皇上,微臣願意帶兵前去,不奪迴所陷城池,絕不迴來!”
朱標:“李大人,您有這樣的想法,我們倍感欣慰。隻是,事態不簡單啊。”
李文忠迴眸:“如何的不簡單?戰場廝殺,微臣可見得多了,又何須在意?”
朱標意味深長的看著李文忠。
他怎是在意這個?
李文忠可是國之棟梁啊。
“他們的車,人,馬,都是被鐵皮包裹的。如今的西北,也沒有多炎熱,再過一段時日,就得冷了。”
韃靼深處西北腹地,幹旱少雨,冬天寒冷,習慣了那地方,自然是不害怕的。
可是,大明的大片區域不是那種環境。
在那邊的士兵,到底也是不多的。
如此情形,想要在兵力差不多的情況下,與之對抗,想來是難上加難。
“先前孤研究了火銃,可在鐵皮加身的對方,也毫無作用。孤並不是要反對你過來,而是,你得帶著有用的東西過去,這樣,才能解決問題。”
有用的東西?
李文忠低下頭,略微思考了一會兒後,抬起頭來看著朱標:“可這研究,是要不少時日。如今戰事吃緊,絕不可繼續耽擱。”
再說了,應天府研究出的武器,到了那邊是不是能用,都要打一個問號。
“孤有一些想法,隻是還未有時辰去落實,想來兩日內能有所成效。這兩日李大人可去點兵,再看有什麽可以帶上的武器。兵部,戶部,會同你協調。”
李文忠垂眸,略微想了想後,抬起頭來,確定的點點頭:“好,就這麽辦!”
朱元璋也有自己的想法。
“標兒,你確定,能研究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