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東宮熱鬧起來了
洪武大帝?本太子的傀儡而已! 作者:水一方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資料沒有太大的問題。
有一些細枝末節的賬對不上來,也實屬正常。
隻要大方向沒有問題,那就可以了。
看過以後,朱標把賬本還了迴去。
夏原吉拿著賬本,試探性的問朱標:“那中都行宮的銀子是不是……”
朱標:“暫時不要撥下去。工部的圖紙父皇還沒有看過,他也許會有不同的想法。”
雖說這中都行宮,以後是他要住的。
但現在還是老頭子的啊。
萬一老頭子不滿意,直接殺過來,給他揍一頓呢?
隻要老頭子有道理,饒是母後來拉,也是拉不住的。
“是。”
“兵部可跟你要過銀子?”
夏原吉愣了一下,臉色有些許變化,隨即頷首:“有過的,來找微臣要銀子的,是兵部侍郎王誌。”
“他說,此次征兵,全國範圍都有,必須得打點一下,才可順利進行。民間,微臣也多少聽到一些關於征兵的百姓的意見,還算可以。”
“打點,還是日後開支?”
“就是打點,他原話就這麽說的。當日他還同微臣說了好多好多,語氣可憐極了。微臣差點就動了惻隱之心,給他了。”
朱標:“還好,你沒有給。”
給了又是朝廷的一大損失。
“可是,這都有些時日了,征兵卻遲遲不見百姓報名,皇上交代過的事,辦得不好,恐怕……”
朱標明白王誌為何這麽做。
不過就是為了讓朝廷妥協,多給點銀子罷了。
在老頭子手上,估摸著會中了王誌的圈套。
但是他朱標,不會!
“銀子不能給下去。三日後,孤會親自找王誌商談。”
夏原吉頷首。
朱標指著夏原吉提醒道:“注意,不得孤點頭示意,征兵的銀子不論如何都不能撥出去。”
“微臣領命。”
朱標揮手,夏原吉離去。
待夏原吉走後,朱標去炮房讓庖廚做了兩道開胃,軟糯的點心,帶去劉伯溫府邸。
許久不曾和劉叔叔談心了。
朱標的親自到來,讓劉伯溫受寵若驚,忙不迭的出來迎接。
“不用行此大禮。劉叔叔,我此次前來,隻是想道一道家長裏短。”
朱標親自把點心送過去:“這是我給劉叔叔帶過來的點心。”
劉伯溫也不扭捏,直接收下了:“多謝殿下。“
二人進了內廳。
下人進來到了兩杯茶後離去。
出去的時候,還順帶關了門。
這下,略有些漆黑的屋內,就隻剩下了朱標和劉伯溫了。
朱標喝了一口茶,不疾不徐的開口:“征兵此事,行進到如今,劉叔叔可覺得有何不妥?”
劉伯溫如實迴答:“按道理,成效應當不錯了。可不知為何,一點成果都沒有。而且,最近跟我抱怨俸祿不夠的官員也多了起來。”
“跟你抱怨?”朱標詫異了。
劉伯溫在朝廷可不管這些。
想來,跟夏原吉叫的人更多。
他這段時間應該更頭疼吧。
劉伯溫:“其實,俸祿不夠也不是一日兩日了。這種事呢,私下抱怨的官員非常多。像一些前身是商賈,自然還好說一些,可開放科舉考試以後,入仕為官的平民就更多了。那些家庭幾乎都是一個人的俸祿需要養活一大家子。”
“這人啊,脾氣本性又是有所差別的。有一些就好麵子,把銀子拿來打腫臉充胖子了,平日生活就淒苦不少。”
所以,俸祿不夠,就隻能想辦法從別的地方撈銀子。
這也就直接導致了,貪官增多。
“戶部經過幾次大換血,如今成了清正廉潔的夏原吉的天下。這夏原吉借著你的手,把戶部好一通整理,把大家私吞的銀子幾乎都掏出來了。”
自然,也就更窮了。
“哦,近日來,四皇子代替您和皇上,執掌朝政,雞毛蒜皮的小事除外,就是叫沒銀子了。”
朱標明白了。
隻是,他有些許疑惑。
“應該,夠用的吧。”
劉伯溫看了眼朱標,難得的對他翻了個白眼:“殿下當真是誤會了。您平日裏節省,還有私宅田地,當然是不愁銀子。可是,官員們是不準經商的。如今還有個錦衣衛在四處溜達呢。雖說現在沒有之前嚴格,不會死死地盯著大家了,可大家還是被抓到了,告到皇上那裏。”
官員想要撈點油水,當真不容易。
朱標皺眉。
若是其餘的,他定會毫不猶豫的下令,改變這情形。
可官員們……
劉伯溫歎息一聲,跪了下來:“還請皇上看在老臣對您推心置腹的份兒上,此事多多的考慮。”
“此事要如何考慮啊。”朱標苦笑著看劉伯溫。
“戶部的銀子,那是一點都不敢動的。中都行宮,各個地方的防禦設施,還有加量生產的小鋼珠,都需要大筆大筆的銀子。可朝廷的銀子從什麽地方來呢?”
農民的稅,和商人的稅,幾乎都減免了。
能收上來的稅,隻是夠平日的開銷。
劉伯溫沉默了。
他知道,殿下若能處理好這個問題,定不是這般愁容。
“也罷。”朱標拍了下大腿,“問題根源已經發現了,那便有辦法可解決了。”
“明日早朝後,你讓三品以上的大臣都到太子府。”
“是。”
原以為,事情會如朱標計劃這般。
卻哪裏想到,早朝的時辰還未過去。
東宮就熱鬧了起來。
朱棣帶著絕大部分的官員大張旗鼓的出現在太子府門口。
侍衛見領頭的是朱棣,也不敢阻攔。
隻得開門,恭恭敬敬的把人給迎進來。
“參見大皇兄。”
“微臣參見太子殿下。”
瞬間湧入書房的百官紛紛下跪給朱標行禮。
朱標心想,這下完蛋了。
表麵他雲淡風輕的抬手讓大家起身。
一手放在桌子上,他微微傾身,抬頭看著為首的朱棣。
“四皇弟啊,你這大清早的,帶著滿朝文武來孤這太子府,所謂何意啊。”
朱棣:“是他們覺得,俸祿太低了,根本不夠生活,苦苦支撐到現在,實在是難以為繼,父皇不在,隻得來找你,還請你大發慈悲,幫幫他們。”
朱標:“俸祿還不夠花?”
宋濂:“是啊,一大家子都要靠著俸祿生活,若是沒有點貼補,恐怕……”
有一些細枝末節的賬對不上來,也實屬正常。
隻要大方向沒有問題,那就可以了。
看過以後,朱標把賬本還了迴去。
夏原吉拿著賬本,試探性的問朱標:“那中都行宮的銀子是不是……”
朱標:“暫時不要撥下去。工部的圖紙父皇還沒有看過,他也許會有不同的想法。”
雖說這中都行宮,以後是他要住的。
但現在還是老頭子的啊。
萬一老頭子不滿意,直接殺過來,給他揍一頓呢?
隻要老頭子有道理,饒是母後來拉,也是拉不住的。
“是。”
“兵部可跟你要過銀子?”
夏原吉愣了一下,臉色有些許變化,隨即頷首:“有過的,來找微臣要銀子的,是兵部侍郎王誌。”
“他說,此次征兵,全國範圍都有,必須得打點一下,才可順利進行。民間,微臣也多少聽到一些關於征兵的百姓的意見,還算可以。”
“打點,還是日後開支?”
“就是打點,他原話就這麽說的。當日他還同微臣說了好多好多,語氣可憐極了。微臣差點就動了惻隱之心,給他了。”
朱標:“還好,你沒有給。”
給了又是朝廷的一大損失。
“可是,這都有些時日了,征兵卻遲遲不見百姓報名,皇上交代過的事,辦得不好,恐怕……”
朱標明白王誌為何這麽做。
不過就是為了讓朝廷妥協,多給點銀子罷了。
在老頭子手上,估摸著會中了王誌的圈套。
但是他朱標,不會!
“銀子不能給下去。三日後,孤會親自找王誌商談。”
夏原吉頷首。
朱標指著夏原吉提醒道:“注意,不得孤點頭示意,征兵的銀子不論如何都不能撥出去。”
“微臣領命。”
朱標揮手,夏原吉離去。
待夏原吉走後,朱標去炮房讓庖廚做了兩道開胃,軟糯的點心,帶去劉伯溫府邸。
許久不曾和劉叔叔談心了。
朱標的親自到來,讓劉伯溫受寵若驚,忙不迭的出來迎接。
“不用行此大禮。劉叔叔,我此次前來,隻是想道一道家長裏短。”
朱標親自把點心送過去:“這是我給劉叔叔帶過來的點心。”
劉伯溫也不扭捏,直接收下了:“多謝殿下。“
二人進了內廳。
下人進來到了兩杯茶後離去。
出去的時候,還順帶關了門。
這下,略有些漆黑的屋內,就隻剩下了朱標和劉伯溫了。
朱標喝了一口茶,不疾不徐的開口:“征兵此事,行進到如今,劉叔叔可覺得有何不妥?”
劉伯溫如實迴答:“按道理,成效應當不錯了。可不知為何,一點成果都沒有。而且,最近跟我抱怨俸祿不夠的官員也多了起來。”
“跟你抱怨?”朱標詫異了。
劉伯溫在朝廷可不管這些。
想來,跟夏原吉叫的人更多。
他這段時間應該更頭疼吧。
劉伯溫:“其實,俸祿不夠也不是一日兩日了。這種事呢,私下抱怨的官員非常多。像一些前身是商賈,自然還好說一些,可開放科舉考試以後,入仕為官的平民就更多了。那些家庭幾乎都是一個人的俸祿需要養活一大家子。”
“這人啊,脾氣本性又是有所差別的。有一些就好麵子,把銀子拿來打腫臉充胖子了,平日生活就淒苦不少。”
所以,俸祿不夠,就隻能想辦法從別的地方撈銀子。
這也就直接導致了,貪官增多。
“戶部經過幾次大換血,如今成了清正廉潔的夏原吉的天下。這夏原吉借著你的手,把戶部好一通整理,把大家私吞的銀子幾乎都掏出來了。”
自然,也就更窮了。
“哦,近日來,四皇子代替您和皇上,執掌朝政,雞毛蒜皮的小事除外,就是叫沒銀子了。”
朱標明白了。
隻是,他有些許疑惑。
“應該,夠用的吧。”
劉伯溫看了眼朱標,難得的對他翻了個白眼:“殿下當真是誤會了。您平日裏節省,還有私宅田地,當然是不愁銀子。可是,官員們是不準經商的。如今還有個錦衣衛在四處溜達呢。雖說現在沒有之前嚴格,不會死死地盯著大家了,可大家還是被抓到了,告到皇上那裏。”
官員想要撈點油水,當真不容易。
朱標皺眉。
若是其餘的,他定會毫不猶豫的下令,改變這情形。
可官員們……
劉伯溫歎息一聲,跪了下來:“還請皇上看在老臣對您推心置腹的份兒上,此事多多的考慮。”
“此事要如何考慮啊。”朱標苦笑著看劉伯溫。
“戶部的銀子,那是一點都不敢動的。中都行宮,各個地方的防禦設施,還有加量生產的小鋼珠,都需要大筆大筆的銀子。可朝廷的銀子從什麽地方來呢?”
農民的稅,和商人的稅,幾乎都減免了。
能收上來的稅,隻是夠平日的開銷。
劉伯溫沉默了。
他知道,殿下若能處理好這個問題,定不是這般愁容。
“也罷。”朱標拍了下大腿,“問題根源已經發現了,那便有辦法可解決了。”
“明日早朝後,你讓三品以上的大臣都到太子府。”
“是。”
原以為,事情會如朱標計劃這般。
卻哪裏想到,早朝的時辰還未過去。
東宮就熱鬧了起來。
朱棣帶著絕大部分的官員大張旗鼓的出現在太子府門口。
侍衛見領頭的是朱棣,也不敢阻攔。
隻得開門,恭恭敬敬的把人給迎進來。
“參見大皇兄。”
“微臣參見太子殿下。”
瞬間湧入書房的百官紛紛下跪給朱標行禮。
朱標心想,這下完蛋了。
表麵他雲淡風輕的抬手讓大家起身。
一手放在桌子上,他微微傾身,抬頭看著為首的朱棣。
“四皇弟啊,你這大清早的,帶著滿朝文武來孤這太子府,所謂何意啊。”
朱棣:“是他們覺得,俸祿太低了,根本不夠生活,苦苦支撐到現在,實在是難以為繼,父皇不在,隻得來找你,還請你大發慈悲,幫幫他們。”
朱標:“俸祿還不夠花?”
宋濂:“是啊,一大家子都要靠著俸祿生活,若是沒有點貼補,恐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