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你就甭操心了
洪武大帝?本太子的傀儡而已! 作者:水一方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先前藍玉案也差點被你弄死一群人。
如今國體最重要,縱然那些功臣,仗著功高蓋主,一個兩個的都跳得飛起,那也不應該殺。
你個糟老頭子本就是農民出身。
農民好不容易翻身做主,結果你當了皇上,就開始殺功臣了。
那些農民會怎麽想?
你殺他們跟踩死一隻螞蟻一樣簡單!
“胡惟庸案,你就甭操心了,我自己來哈。”
朱標揮了揮手,忍不住的打了個哈欠。
他真的是太,太累了。
昨晚迴去後,也沒能休息。
錦衣衛指揮使毛驤過來了,帶來了一堆和胡惟庸有關的人的證據。
他才看了一點點。
估摸著這一日兩日內,也是看不完的。
等看完了,還要琢磨如何處置這群家夥。
定出來的狀元等,安排到了合適的位置去後,要觀察一段時日。
還有耕種,收成,天災等各類問題。
朱標默默地看了眼頭頂,覺得他這日子已經到頭了。
所幸的是,頒布一道聖旨有三年光陰。
嗯!他要爭取成為老不死的!
“今日朝堂上,有什麽聲音,你和我說一說。”
朱標說了這個話後,重新閉上眼。
思來想去,朱元璋對朱標的這種處理方式都很不滿意。
正要說什麽,卻聽到朱標傳來了均勻的唿吸聲。
再仔細一看,朱標眼下全是烏青。
想來為了胡惟庸的事,愁了許久,忙了許久。
也是苦了標兒了。
但……
胡惟庸以及黨羽不死,難解他心頭之恨!
朱元璋去上朝了。
昨晚之事,有部分的官員得知。
朱元璋臨時推遲早朝,讓大臣們有機會交流。
這也就人盡皆知了。
“皇上駕到!”
隨著太監的高喊。
大臣們紛紛安靜下來,站在各自的位置上。
在朱元璋坐下後,給他行禮。
“皇上萬歲。”
朱元璋:“眾愛卿平身。”
說罷,他先掃了一圈,才開口:“可有要事啟奏?”
劉伯溫第一個站出來。
“迴皇上,聽聞昨晚胡丞相被太子殿下卸了胳膊,關入牢中,可有此事?”
朱元璋本要迴答,可想起了朱標的話。
便冷哼一聲說:“此事有和沒有,劉愛卿想說什麽?”
“胡惟庸此人,嬌縱蠻橫,近幾年為了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無惡不作,當誅九族!”
隨即,一群大臣站出來:“臣,附議。”
朱元璋的臉色各種變化。
他是很想很想,一巴掌拍下來,然後,告訴大家,這件事就這麽定了,然後馬上下旨,誅殺胡惟庸九族。
可他要真的這麽做了,太子一定會從睡夢中醒過來,殺到大殿上,掐著他的脖子,大聲和他叫囂。
說他錯了。
他不樂意。
然後,兩父子就當眾抬杠。
現如今,胡惟庸已經在牢中了,相關人等,也被抓起來,不然就被標兒控製住了。
此事,確實可以緩一緩。
想到此,朱元璋抬了抬手:“此事暫且不論。”
劉伯溫皺眉,對朱元璋的反應很不能理解。
先前提到胡惟庸,皇上總是炸得跳腳,恨不得當場就滅了胡惟庸。
可今日,閑言碎語傳到了早朝上。
看來胡惟庸此事是八九不離十了。
如此情形,皇上還這麽淡定?
劉伯溫想了想,又說:“皇上,胡惟庸此人必殺,還請皇上早做打算,免得寒了天下百姓的心。”
其餘大臣:“臣,附議。”
這和逼宮有何區別?
朱元璋砰的一聲,拍案而起。
“你們這些大臣,等事情都出了,才在這裏輕飄飄的說胡惟庸該殺!之前呢,怎麽不吭聲?都看到胡惟庸跟咱叫囂了,一個兩個跟縮頭烏龜一樣,恨不得遁地!那時候怎麽不和他抬杠?“
“烏合之眾!”
“還有你,每次都要和咱叫囂!”朱元璋指著劉伯溫就是一通怒罵。
他把在劉伯溫身上受的氣都趁著這個機會發泄出來。
“咱不得不承認,你也就脾氣不好一點,所說之言都是為了天下蒼生,為了黎民百姓。”
“但,咱也是要麵子的!”
“咱要不看在太子的份兒上,早就把你大卸八塊了!”
劉伯溫被罵了,也隻是微微低頭。
嘴上,依舊很硬。
“微臣若非為了天下蒼生,絕不和皇上多言半句!胡惟庸此事,乃是重中之重,還請皇上早日定奪!”
朱元璋:“我定奪你大爺啊!”
他倒是想定,但臭小子不準!
朱元璋氣唿唿的扭過頭去了。
朱標這一覺,直接睡到了中午。
中午悠悠轉醒,讓近身太監去打聽了一下老頭子在哪裏的時候,他閉上眼,又把昨天晚上看的東西複盤了一遍。
太監迴來告訴他,還在早朝。
這都兩個時辰了,還沒下朝?
太監還說,朱元璋和劉伯溫一直在爭。
朱標的眼皮一抽一抽的。
能爭論兩個時辰,也是厲害!
既然還沒下朝,那就過去看看什麽情況吧。
等朱標趕來的時候,看到的是兩個人,扭過頭,都不看對方的樣子。
其他的大臣,一直你看我,我看你,也不敢說什麽。
朱標徹底無語了。
頂多也就是胡惟庸這點小事吧,用得著這樣?
想了想,朱標走了進來。
朱元璋看到朱標進來,也隻是冷冰冰的掃了一眼,就繼續扭過頭看別的地方去了。
倒是劉伯溫,主動的給朱標請安。
朱標頷首。
他想,早朝的時候,老頭子一定是聽了自己的,不打算和這些人多說什麽。
然後劉伯溫又是一個直性子。
隻要是遇到老頭子,兩個人少則拌嘴,多則冷戰。
他要是知道今天劉伯溫來上朝了,說什麽都不會躲懶去休息的。
“你先給老頭子道個歉。”
朱標拍了下劉伯溫的肩膀,聲音十分的溫柔。
朱標可是太子,是君,而他劉伯溫呢,不論怎樣都是臣。
能夠用這樣的口氣和他一個臣子說話,已經是莫大的恩賜了。
劉伯溫自然願意好好的聽。
但,道歉……
也就不必了。
他又沒有以下犯上。
隻是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而已。
皇上不願意接受也就罷了,也不解釋原因。
這和獨斷專行有什麽區別?
如今國體最重要,縱然那些功臣,仗著功高蓋主,一個兩個的都跳得飛起,那也不應該殺。
你個糟老頭子本就是農民出身。
農民好不容易翻身做主,結果你當了皇上,就開始殺功臣了。
那些農民會怎麽想?
你殺他們跟踩死一隻螞蟻一樣簡單!
“胡惟庸案,你就甭操心了,我自己來哈。”
朱標揮了揮手,忍不住的打了個哈欠。
他真的是太,太累了。
昨晚迴去後,也沒能休息。
錦衣衛指揮使毛驤過來了,帶來了一堆和胡惟庸有關的人的證據。
他才看了一點點。
估摸著這一日兩日內,也是看不完的。
等看完了,還要琢磨如何處置這群家夥。
定出來的狀元等,安排到了合適的位置去後,要觀察一段時日。
還有耕種,收成,天災等各類問題。
朱標默默地看了眼頭頂,覺得他這日子已經到頭了。
所幸的是,頒布一道聖旨有三年光陰。
嗯!他要爭取成為老不死的!
“今日朝堂上,有什麽聲音,你和我說一說。”
朱標說了這個話後,重新閉上眼。
思來想去,朱元璋對朱標的這種處理方式都很不滿意。
正要說什麽,卻聽到朱標傳來了均勻的唿吸聲。
再仔細一看,朱標眼下全是烏青。
想來為了胡惟庸的事,愁了許久,忙了許久。
也是苦了標兒了。
但……
胡惟庸以及黨羽不死,難解他心頭之恨!
朱元璋去上朝了。
昨晚之事,有部分的官員得知。
朱元璋臨時推遲早朝,讓大臣們有機會交流。
這也就人盡皆知了。
“皇上駕到!”
隨著太監的高喊。
大臣們紛紛安靜下來,站在各自的位置上。
在朱元璋坐下後,給他行禮。
“皇上萬歲。”
朱元璋:“眾愛卿平身。”
說罷,他先掃了一圈,才開口:“可有要事啟奏?”
劉伯溫第一個站出來。
“迴皇上,聽聞昨晚胡丞相被太子殿下卸了胳膊,關入牢中,可有此事?”
朱元璋本要迴答,可想起了朱標的話。
便冷哼一聲說:“此事有和沒有,劉愛卿想說什麽?”
“胡惟庸此人,嬌縱蠻橫,近幾年為了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無惡不作,當誅九族!”
隨即,一群大臣站出來:“臣,附議。”
朱元璋的臉色各種變化。
他是很想很想,一巴掌拍下來,然後,告訴大家,這件事就這麽定了,然後馬上下旨,誅殺胡惟庸九族。
可他要真的這麽做了,太子一定會從睡夢中醒過來,殺到大殿上,掐著他的脖子,大聲和他叫囂。
說他錯了。
他不樂意。
然後,兩父子就當眾抬杠。
現如今,胡惟庸已經在牢中了,相關人等,也被抓起來,不然就被標兒控製住了。
此事,確實可以緩一緩。
想到此,朱元璋抬了抬手:“此事暫且不論。”
劉伯溫皺眉,對朱元璋的反應很不能理解。
先前提到胡惟庸,皇上總是炸得跳腳,恨不得當場就滅了胡惟庸。
可今日,閑言碎語傳到了早朝上。
看來胡惟庸此事是八九不離十了。
如此情形,皇上還這麽淡定?
劉伯溫想了想,又說:“皇上,胡惟庸此人必殺,還請皇上早做打算,免得寒了天下百姓的心。”
其餘大臣:“臣,附議。”
這和逼宮有何區別?
朱元璋砰的一聲,拍案而起。
“你們這些大臣,等事情都出了,才在這裏輕飄飄的說胡惟庸該殺!之前呢,怎麽不吭聲?都看到胡惟庸跟咱叫囂了,一個兩個跟縮頭烏龜一樣,恨不得遁地!那時候怎麽不和他抬杠?“
“烏合之眾!”
“還有你,每次都要和咱叫囂!”朱元璋指著劉伯溫就是一通怒罵。
他把在劉伯溫身上受的氣都趁著這個機會發泄出來。
“咱不得不承認,你也就脾氣不好一點,所說之言都是為了天下蒼生,為了黎民百姓。”
“但,咱也是要麵子的!”
“咱要不看在太子的份兒上,早就把你大卸八塊了!”
劉伯溫被罵了,也隻是微微低頭。
嘴上,依舊很硬。
“微臣若非為了天下蒼生,絕不和皇上多言半句!胡惟庸此事,乃是重中之重,還請皇上早日定奪!”
朱元璋:“我定奪你大爺啊!”
他倒是想定,但臭小子不準!
朱元璋氣唿唿的扭過頭去了。
朱標這一覺,直接睡到了中午。
中午悠悠轉醒,讓近身太監去打聽了一下老頭子在哪裏的時候,他閉上眼,又把昨天晚上看的東西複盤了一遍。
太監迴來告訴他,還在早朝。
這都兩個時辰了,還沒下朝?
太監還說,朱元璋和劉伯溫一直在爭。
朱標的眼皮一抽一抽的。
能爭論兩個時辰,也是厲害!
既然還沒下朝,那就過去看看什麽情況吧。
等朱標趕來的時候,看到的是兩個人,扭過頭,都不看對方的樣子。
其他的大臣,一直你看我,我看你,也不敢說什麽。
朱標徹底無語了。
頂多也就是胡惟庸這點小事吧,用得著這樣?
想了想,朱標走了進來。
朱元璋看到朱標進來,也隻是冷冰冰的掃了一眼,就繼續扭過頭看別的地方去了。
倒是劉伯溫,主動的給朱標請安。
朱標頷首。
他想,早朝的時候,老頭子一定是聽了自己的,不打算和這些人多說什麽。
然後劉伯溫又是一個直性子。
隻要是遇到老頭子,兩個人少則拌嘴,多則冷戰。
他要是知道今天劉伯溫來上朝了,說什麽都不會躲懶去休息的。
“你先給老頭子道個歉。”
朱標拍了下劉伯溫的肩膀,聲音十分的溫柔。
朱標可是太子,是君,而他劉伯溫呢,不論怎樣都是臣。
能夠用這樣的口氣和他一個臣子說話,已經是莫大的恩賜了。
劉伯溫自然願意好好的聽。
但,道歉……
也就不必了。
他又沒有以下犯上。
隻是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而已。
皇上不願意接受也就罷了,也不解釋原因。
這和獨斷專行有什麽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