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出了朱元璋臉上的怒容,朱標知道,朱元璋這次是真的生氣了。


    就連躲在朱元璋身後的朱棣朱樉三人都感到一陣遍體生寒,不由自主地同時後退幾步。


    但是朱標卻絲毫不懼,反而說道:


    “父皇的擔憂兒臣明白。”


    “但是父皇近日可曾看到兒臣向您奏請講這些士子冊封為東宮屬官?”


    聞言,朱元璋一愣。


    還真沒有!


    這也就是說,這些士子,是以白身在東宮做事?


    無品無職,但是卻手握批閱奏章的權柄。


    這……簡直聞所未聞!


    朱元璋滿臉驚訝地看向朱標,朱棣和朱樉三兄弟亦是如此。


    自古以來,他們都認為,幫助皇帝處理奏折,是中書省的事,不是中書省官員,連碰一下奏折都是奢望。


    朱標的舉措,直接顛覆了朱元璋等人的認知。


    朱元璋冷聲問道:“你這是什麽意思?”


    “無品無職,卻讓他們手握權柄,這……”


    朱元璋越想越覺得離譜!


    這些士子是傻了不成,給朝廷辦事,朝廷卻不給個名分。


    怕是連俸祿都不好給啊!


    朱標輕笑道:“要得就是他們無品無職。”


    “他們是在給兒臣的東宮辦事,又不是給朝廷,兒臣怎麽給他們官職?”


    朱元璋目瞪口呆,頭一次聽說還能這樣玩的。


    你東宮確實是沒有冊封官員的權利。


    但是你給你爹說一聲,人家給你辦事,你的皇帝老爹還能不給他們封個官當?


    故意的,標兒這小子絕對是故意不給人家官當的!


    但是仔細想想,朱元璋突然驚出一身冷汗!


    “你這機構,起名了嗎?”


    朱標點頭道:“有,兒臣稱之為小內閣。”


    “小內閣,內閣!”


    朱元璋眼前一亮,仿佛受到了什麽啟發一般。


    “標兒,你再給咱詳細說說,你這小內閣,到底都能做什麽?”


    朱標有些茫然道:“就是幫兒臣處理一些奏折啊。”


    “不對不對!”


    朱元璋有些急切地說道:


    “咱是說,你日後當了皇帝,也要把這什麽小內閣搬到朝堂上?”


    朱標一臉理所當然地點了點頭。


    “那是當然,政務一事完全交給中書省,兒臣也不放心啊。”


    朱元璋仿佛是想通了什麽,但他還想確認一件事。


    “這小內閣,一群無品無職的官員,你想讓他們來製衡中書省?”


    朱標點頭道:“正是因為他們無品無職,才能更好的去製衡中書省。”


    “屆時軍國大事都由這些內閣士子處置,而中書六部怎麽變成了負責執行政令的衙門。”


    “如此一來,皇帝還用擔心中書省會威脅到皇權嗎?”


    聽著朱標的解釋,朱元璋不由得點了點頭。


    如此一來,決策權與行政權分離,整個朝堂上權柄最大的中書省,也就不在是掣肘皇權的存在!


    而那些內閣中的士子,無品無職,但是卻手握重權,必然是那些中書省官員的眼中釘肉中刺。


    內閣與中書省之間相互鬥法,皇帝便可以置身事外做一個旁觀者。


    這才叫真正的垂拱而治!


    隻是朱元璋心中還有一個疑惑,他看向朱標問道:


    “可是標兒,這內閣,不會成為第二個中書省吧?”


    朱標搖頭道:“父皇多心了,且不說內閣隻有決策權,沒有行政權。”


    “隻說他們這些人沒有品級和官身,又是個得罪人的差事,想對他們除之而後快的大臣何止一人?”


    “屆時,隻要皇帝一個眼神,有的是人替皇帝除掉他們,甚至皇帝都不用擔心汙了身後名!”


    朱元璋不以為意道:


    “你小子想的太簡單了。”


    “你知道看到了他們官員之間明爭暗鬥,卻沒看到這些官員沆瀣一氣同流合汙!”


    “若是納中書省的官員給內閣士子送銀子,一起利用職責之便,戕害百姓,你又能如何?”


    朱標輕笑道:“父皇這不就是杞人憂天了。”


    “貪墨一事,不說以後,如今這大明就有不少,父皇也不是不知道,可為何沒有動他們?”


    “不就是因為還有用的到他們的地方,所謂物盡其用,等到他們對大明,或是對朝廷再無用處的時候,殺!”


    聽著朱標的話,朱元璋和朱棣等人竟是有一瞬間的恍惚!


    他們敏銳地感覺到,當朱標說出那個殺字的時候,竟是有這麽一瞬間,不是在麵對一位飽讀詩書的太子,而是一位殺伐果決的帝王!


    朱標繼續說道:“兒臣可以放任他們去貪,貪的越多越好!”


    “這些內閣臣子隻不過是皇權的附庸而已,貪再多的銀子,也不過是暫存其家耳!”


    “兒臣倒還真希望這些內閣士子中出現一個貪官,貪的越多越好!”


    “屆時,等到雄英繼位,若是朝廷缺錢,或是新君缺少威信,隻需要一道聖旨,既能立威,亦能充盈國庫!”


    朱元璋看著朱標,心神隱隱有些不穩。


    這小子這些東西到底都是從哪學的?


    橫不能是宋濂那幾個老儒生教的?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他們不教唆著標兒怎麽尊崇儒家,怎麽教唆標兒善待這些文官士大夫都是好的。


    這隻能說明,這些事都是標兒自己琢磨的。


    朱標所說的內閣好處還有很多。


    不但能幫皇帝分擔政務,同時還能成為皇帝和中書省,或者說整個文官集團的緩衝。


    能極大的緩和皇帝和臣子之間的矛盾。


    朱元璋為何看胡惟庸越來越不順眼。


    那是因為在朱元璋看來,所有的臣子,包括胡惟庸這個丞相在內。


    都是為皇帝服務的,用朱標方才的話說,那就是一切都是皇權的附庸。


    可是曾經當過丞相的朱元璋怎麽可能不知道丞相的權柄有多大?


    自己尚且健在,胡惟庸這個丞相就小動作不斷,等到日後自己不在了,胡惟庸把持朝政是必然的!


    所以朱元璋心中早就打定主意要廢除丞相。


    可是這延續了兩千多年的丞相製,不是朱元璋一句話就能完全廢除的。


    朱元璋也是在等待一個契機,一個能順勢扳倒胡惟庸,並且還能順理成章裁撤丞相的契機。


    但是丞相製一旦廢除,大權旁落,若是牢牢握在皇帝手中,就會出現朱標說過的那種政務過多,皇帝懶散,荒廢朝政的情況。


    “標兒,你說咱若是把你這內閣製搬出來放在朝堂上如何?”


    朱標無所謂道:“父皇若是覺得好用,大可試試,反正您不用,日後兒臣繼位也是會設的。”


    朱元璋倆手一拍。


    “成!那咱就去和李善長他們商量商量。”


    說罷,朱元璋也不再會東宮這邊的事。


    不過心中卻打定主意,既然你小子有這麽一招,那日後就再多幫咱分擔一些吧!


    看到朱元璋離開,朱棣等人也連忙向朱標告辭。


    剛才他們對朱標態度可不太好,朱元璋在的時候,還能護著他們一些。


    可是朱元璋都走了,他們可不敢再在東宮待著了。


    看著朱元璋離去的背影,朱標微微一笑。


    作為一個穿越者,他自然知道朱元璋想要廢除丞相。


    隻是一直找不到機會下手。


    而胡惟庸近來的行為,其實已經隱隱有了威脅皇權的意味。


    結黨營私,官官相護,這是朱元璋最為痛恨的!


    內閣一出台,胡惟庸自然會收斂許多。


    同時也能不讓朱元璋擔心廢除丞相之後政務一股腦的堆積到皇帝身上。


    朱標自然知道朱元璋真正開始當勞模,是從廢除丞相之後,事無大小,親力親為。


    至於內閣,其實是朱標參考日後大明的內閣製,還有後世清朝的軍機房柔和起來的一個機構。


    明朝的內閣製度,內閣首輔依舊有極大的權柄,但是軍機大臣不同。


    他們的身家性命是全部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洪武大帝?本太子的傀儡而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水一方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水一方啊並收藏洪武大帝?本太子的傀儡而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