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書房中,寂靜無聲。
朱棣現在是覺得又好氣又好笑,沒來由地感到疲憊。
好不容易等著盼著,總算是把鄭和給盼迴來了。
而鄭和也不負眾望,的確是滿載而歸。
隻是他帶迴來的卻不是一船船的銀子,而是難以處理的番貨。
而且這一船船的番貨,還他娘的有一大半是那些海外番商的!
咋滴,你幫人幫到底唄,順便幫他們運貨來大明謀利?
一想到這兒,朱棣就有些慍怒,恨不得給鄭和一腳。
然而眼見鄭和那又黑又瘦的滄桑模樣,朱棣終究還是忍住了,甚至都沒說出些苛責話語。
正當此時,太子朱高熾與漢王朱高煦聯袂而來,頓時給了朱棣一絲希望。
在朱棣眼神提示下,夏元吉飛快地將眼下困境道出,以便太子與漢王了解此事。
片刻之後,朱棣便看向了大胖胖。
“太子,你怎麽看?”
朱高熾斟酌了一下,這才小心翼翼地答道:“父皇,這個,兒臣想去碼頭看一看那些番話,再做決定。”
這個答案,朱棣並不覺得奇怪。
太子朱高熾監國理政一向老成,求穩是他的第一原則。
隻是這個答案,朱棣並不滿意。
眼下丟快火燒眉毛了,還等著你去一趟碼頭,看了之後再做打算。
無奈之下,朱棣隻好將目光投給了漢王朱高煦。
“漢王,你覺得呢?”
朱高煦迎著眾人的目光,先試探性地提出了一個建議。
“爹啊,據兒臣所知,鄭和率大明寶船,巡閱到西洋各國直到古裏,一路上都看到了各國收銀獲利,那是因為他們多采用征稅之法。”
他口中的征稅之法,其實就是商稅。
而大明王朝現在,卻是根本沒有商稅這個概念。
太祖朱元璋立國之後,他大力發展農業,不斷鼓勵人們開墾荒地,擴大種植麵積,增加糧食產量,幫助更多人脫離食不果腹的困境,成功使得大明的耕地麵積擴大了上億畝,養活了更多百姓。
但是,正因為對農業的高度重視,太祖朱元璋又製定了嚴厲的重農抑商政策,限製大明商業發展,將商人限製在一定的範圍之內,避免商人流動性過強,為基層社會帶來不穩定因素。
甚至朱元璋實行嚴厲的海禁政策,禁止民間進行海外貿易,也就切斷了大明與世界各地的聯係,限製了工商業發展,限製商品流通,也是為了重農抑商。
在這種大背景下,大明朝的稅收主要是由農業支撐,根本沒有建立起完善的商稅體係。
或者說,沒有人重視商稅背後隱藏的巨大利益。
朱高煦做出這次試探,就是想讓朱棣重視起商稅,以便充盈國庫。
但他話音剛落,鄭和卻立馬跳出來反駁。
“皇上,絕對不可!”
“我朝自洪武七年開始禁海,來朝貢使越來越少,眼下正是廣加招徠、友睦鄰邦的大好時機,臣以為眼下朝廷還是以暫不征稅為好。”
朱棣聽後,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畢竟在他的認知裏麵,還根本就沒有商稅的概念。
“懷柔遠仁,才能萬邦來朝啊!”
“鄭和此意,深謀遠慮,老二你這辦法欠妥!”
朱高煦聞言搖了搖頭,有些哭笑不得。
其實倒也真不能怪他們,即便是英明神武的永樂大帝,也會受到這個時代的局限。
“既然如此,鄭和你可有什麽辦法?”
朱高煦將皮球踢了迴去,畢竟是鄭和自己惹出來的麻煩。
他倒是想要看看,這位如今大明朝目光見識第二遠的人物,會給出什麽良策。
鄭和思索片刻,緩緩開口道:“皇上,臣奏請對各國國王和使團帶來的私物,可以清點之後留下一半,允許他們在七天之內自行貿易。”
“那另一半呢?”夏元吉道。
鄭和微微一笑,“另一半朝廷可用官價收購,再拿到市場上賣出,兩相差價,利潤定然不菲啊!”
朱棣聽罷,連連點頭。
“好!是個好主意!”
“既拿到了銀子,又不失我大明禮儀,可謂是兩全其美啊!”
隻是有人高興有人愁,太子爺朱高熾一張小胖臉就寫滿了憂慮。
“父皇,這主意雖然不錯,可這一買一賣,由誰來經營呢?”
朱棣聽了這話,也有些猶豫。
太祖禁令,朝廷不得使用番貨。
那就隻能把番貨給變賣出去換成銀子。
但是這買賣經營,該交給誰呢?
鄭和突然靈光一閃,找死般給出了提議:“皇上,臣以為可交由戶部派員代為管理經營……”
話音未落,一道譏諷聲響起:“鄭大人說什麽?讓我戶部臣工都去做買賣?”
“一買一賣,如同商賈小人一樣?鄭大人可是在羞辱我戶部臣工?”
夏元吉本就因為下西洋靡費甚眾還不見收獲,一直看鄭和不爽,現在聽到鄭和這個提議,更是勃然大怒,就差指著他鼻子罵了。
兵部尚書金忠也在此刻開口道:“皇上,萬萬不可啊!自古君子喻於義,小人趨於利,這戶部官員出去做買賣,成何體統啊?”
朱棣聞言麵色一沉,心裏有些不悅。
這些個文臣,整日口口聲聲嚷嚷著為君父分憂,結果現在讓他們拉下身份做個買賣,他們都顧忌自己的名聲清譽百般抵製!
國庫都快窮得揭不開鍋了,還有心情關注那些名聲清譽!
這就是為君父分憂嗎?
群臣這副嘴臉,令人作嘔。
奈何金忠是靖難最大功臣之一,現在年邁體弱,朱棣也說不出一句苛責話語。
隻見他緩緩起身,毋庸置疑地下令道:“七天交易的事情,就這麽定了!”
夏元吉等重臣錯愕,卻又感到無可奈何。
然而朱棣接下來說出的話,卻是令他們麵色大變。
“允許番人做買賣,也可以讓大明的子民,認識這些海外番貨啊,從而體會朕下西洋帶來的好處嘛。”
“你們不是全都口口聲聲地替君父分憂嗎?那好,從這個月起,全國所有的官員都不用去國庫領取俸祿,朕用鄭和帶迴來的番貨,折合你們的俸銀!”
“這就叫番貨折俸,為君分憂嘛!”
番貨折俸?
夏元吉人傻了,金忠懵了。
他們都沒有想到,朱棣會玩這麽一手。
夏元吉張了張口正準備爭論,朱棣卻是冷笑道:“你們認為做買賣有辱君子之名,有悖為官之道,那好,這個買賣朕來做!”
怒了,朱棣怒了。
夏元吉還準備開口爭論,卻是被金忠以嚴厲眼神製止。
金忠作為靖難元老功臣,他很清楚皇帝現在到了暴怒邊緣。
夏元吉繼續勸說下去,隻會適得其反,牽連己身。
然而正當此時,一個不和諧的聲音卻傳了過來。
“爹啊,番貨折俸,這種餿主意你都想得出來!”
朱棣現在是覺得又好氣又好笑,沒來由地感到疲憊。
好不容易等著盼著,總算是把鄭和給盼迴來了。
而鄭和也不負眾望,的確是滿載而歸。
隻是他帶迴來的卻不是一船船的銀子,而是難以處理的番貨。
而且這一船船的番貨,還他娘的有一大半是那些海外番商的!
咋滴,你幫人幫到底唄,順便幫他們運貨來大明謀利?
一想到這兒,朱棣就有些慍怒,恨不得給鄭和一腳。
然而眼見鄭和那又黑又瘦的滄桑模樣,朱棣終究還是忍住了,甚至都沒說出些苛責話語。
正當此時,太子朱高熾與漢王朱高煦聯袂而來,頓時給了朱棣一絲希望。
在朱棣眼神提示下,夏元吉飛快地將眼下困境道出,以便太子與漢王了解此事。
片刻之後,朱棣便看向了大胖胖。
“太子,你怎麽看?”
朱高熾斟酌了一下,這才小心翼翼地答道:“父皇,這個,兒臣想去碼頭看一看那些番話,再做決定。”
這個答案,朱棣並不覺得奇怪。
太子朱高熾監國理政一向老成,求穩是他的第一原則。
隻是這個答案,朱棣並不滿意。
眼下丟快火燒眉毛了,還等著你去一趟碼頭,看了之後再做打算。
無奈之下,朱棣隻好將目光投給了漢王朱高煦。
“漢王,你覺得呢?”
朱高煦迎著眾人的目光,先試探性地提出了一個建議。
“爹啊,據兒臣所知,鄭和率大明寶船,巡閱到西洋各國直到古裏,一路上都看到了各國收銀獲利,那是因為他們多采用征稅之法。”
他口中的征稅之法,其實就是商稅。
而大明王朝現在,卻是根本沒有商稅這個概念。
太祖朱元璋立國之後,他大力發展農業,不斷鼓勵人們開墾荒地,擴大種植麵積,增加糧食產量,幫助更多人脫離食不果腹的困境,成功使得大明的耕地麵積擴大了上億畝,養活了更多百姓。
但是,正因為對農業的高度重視,太祖朱元璋又製定了嚴厲的重農抑商政策,限製大明商業發展,將商人限製在一定的範圍之內,避免商人流動性過強,為基層社會帶來不穩定因素。
甚至朱元璋實行嚴厲的海禁政策,禁止民間進行海外貿易,也就切斷了大明與世界各地的聯係,限製了工商業發展,限製商品流通,也是為了重農抑商。
在這種大背景下,大明朝的稅收主要是由農業支撐,根本沒有建立起完善的商稅體係。
或者說,沒有人重視商稅背後隱藏的巨大利益。
朱高煦做出這次試探,就是想讓朱棣重視起商稅,以便充盈國庫。
但他話音剛落,鄭和卻立馬跳出來反駁。
“皇上,絕對不可!”
“我朝自洪武七年開始禁海,來朝貢使越來越少,眼下正是廣加招徠、友睦鄰邦的大好時機,臣以為眼下朝廷還是以暫不征稅為好。”
朱棣聽後,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畢竟在他的認知裏麵,還根本就沒有商稅的概念。
“懷柔遠仁,才能萬邦來朝啊!”
“鄭和此意,深謀遠慮,老二你這辦法欠妥!”
朱高煦聞言搖了搖頭,有些哭笑不得。
其實倒也真不能怪他們,即便是英明神武的永樂大帝,也會受到這個時代的局限。
“既然如此,鄭和你可有什麽辦法?”
朱高煦將皮球踢了迴去,畢竟是鄭和自己惹出來的麻煩。
他倒是想要看看,這位如今大明朝目光見識第二遠的人物,會給出什麽良策。
鄭和思索片刻,緩緩開口道:“皇上,臣奏請對各國國王和使團帶來的私物,可以清點之後留下一半,允許他們在七天之內自行貿易。”
“那另一半呢?”夏元吉道。
鄭和微微一笑,“另一半朝廷可用官價收購,再拿到市場上賣出,兩相差價,利潤定然不菲啊!”
朱棣聽罷,連連點頭。
“好!是個好主意!”
“既拿到了銀子,又不失我大明禮儀,可謂是兩全其美啊!”
隻是有人高興有人愁,太子爺朱高熾一張小胖臉就寫滿了憂慮。
“父皇,這主意雖然不錯,可這一買一賣,由誰來經營呢?”
朱棣聽了這話,也有些猶豫。
太祖禁令,朝廷不得使用番貨。
那就隻能把番貨給變賣出去換成銀子。
但是這買賣經營,該交給誰呢?
鄭和突然靈光一閃,找死般給出了提議:“皇上,臣以為可交由戶部派員代為管理經營……”
話音未落,一道譏諷聲響起:“鄭大人說什麽?讓我戶部臣工都去做買賣?”
“一買一賣,如同商賈小人一樣?鄭大人可是在羞辱我戶部臣工?”
夏元吉本就因為下西洋靡費甚眾還不見收獲,一直看鄭和不爽,現在聽到鄭和這個提議,更是勃然大怒,就差指著他鼻子罵了。
兵部尚書金忠也在此刻開口道:“皇上,萬萬不可啊!自古君子喻於義,小人趨於利,這戶部官員出去做買賣,成何體統啊?”
朱棣聞言麵色一沉,心裏有些不悅。
這些個文臣,整日口口聲聲嚷嚷著為君父分憂,結果現在讓他們拉下身份做個買賣,他們都顧忌自己的名聲清譽百般抵製!
國庫都快窮得揭不開鍋了,還有心情關注那些名聲清譽!
這就是為君父分憂嗎?
群臣這副嘴臉,令人作嘔。
奈何金忠是靖難最大功臣之一,現在年邁體弱,朱棣也說不出一句苛責話語。
隻見他緩緩起身,毋庸置疑地下令道:“七天交易的事情,就這麽定了!”
夏元吉等重臣錯愕,卻又感到無可奈何。
然而朱棣接下來說出的話,卻是令他們麵色大變。
“允許番人做買賣,也可以讓大明的子民,認識這些海外番貨啊,從而體會朕下西洋帶來的好處嘛。”
“你們不是全都口口聲聲地替君父分憂嗎?那好,從這個月起,全國所有的官員都不用去國庫領取俸祿,朕用鄭和帶迴來的番貨,折合你們的俸銀!”
“這就叫番貨折俸,為君分憂嘛!”
番貨折俸?
夏元吉人傻了,金忠懵了。
他們都沒有想到,朱棣會玩這麽一手。
夏元吉張了張口正準備爭論,朱棣卻是冷笑道:“你們認為做買賣有辱君子之名,有悖為官之道,那好,這個買賣朕來做!”
怒了,朱棣怒了。
夏元吉還準備開口爭論,卻是被金忠以嚴厲眼神製止。
金忠作為靖難元老功臣,他很清楚皇帝現在到了暴怒邊緣。
夏元吉繼續勸說下去,隻會適得其反,牽連己身。
然而正當此時,一個不和諧的聲音卻傳了過來。
“爹啊,番貨折俸,這種餿主意你都想得出來!”